低价中标,层层转包,原料失控 跑道有“毒”,“毒”在标准之外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马肃平 南方周末实习生 林斯嘉2016-07-02 10:03:33 来源:健康
根据业内人士普遍的看法,问题跑道,除了标准漏洞,更主要在于低价招投标机制,导致系统性的施工失控。(东方IC/图)
一个从没做过塑胶跑道的公司中标后该怎么办?答案是:分包“散兵”。胶水、颗粒、稀料等原材料由中标企业采购,“散兵”负责现场施工,业内俗称“包工不包料”。
“低价中标”让正规生产企业苦不堪言。一家从事体育器材用品生产的公司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许多优秀厂家因此倒闭。
谈“跑道”色变。“今天不谈跑道!”南方周末记者数日来联系了多家塑胶跑道生产企业,几乎都遭谨慎拒绝。
自2015年9月苏州元和小学被曝出“毒跑道”事件以来,跑道危机似有燎原之势,波及深圳、上海、成都、北京、南京等15个城市。
2016年6月21日,央视对“毒跑道”制作窝点的暗访,更是让舆论发酵达到顶点。
6月22日,教育部发布通知,立即叫停在建和拟建的塑胶跑道,重新对其招标过程及相关合同进行审查,在确保施工质量万无一失的基础上,方可继续施工。目前,多所学校,已开始对塑胶跑道进行铲除。
家长恐慌、学校为难、企业停产。6月的最后一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召集塑胶跑道国标的起草单位开会。塑胶跑道国标主要起草人、中国环保协会理事师建华透露,新国标已在探讨阶段。
作为正在筹建的中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协会会长,李宏武决定发起“行业自救”,一封《告全国学生家长书》也将在不久后发布,“我实在无法想象,一旦没了塑胶跑道,孩子们还能去哪儿运动,水泥跑道,煤渣跑道,还是泥土跑道?”
各省成员单位已聚集长沙,专题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劣质跑道登堂入室进入校园,招投标环节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协会将建议政府在招投标过程中使用专业的队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有毒”的合格跑道
2016年春天,昆山市实验小学改建完成。天气渐热,到学校实地考察的家长们发现,塑胶跑道散发出阵阵异味。
五一前,学校将跑道样品和原材料全都送检,结果很快出来了:符合国标。“有害物质没超标,那刺激性气味怎么解释?”家长代表吴军(化名)疑惑。
这并非个例。2015年9月至今,已有25所中小学或幼儿园被曝存在异味跑道。相关指标被检出不合格或超标的,仅有2例。
昆山市实验小学的样品被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华测检验进行检测。
让家长们惊愕的是,检测结果图谱中,二硫化碳、2-甲基呋喃、丙酮等赫然在列——它们不在国标检测范围,却都是有毒物质。
“合格”毒跑道民间送检,竟被检出有毒物质,无疑令外界质疑国标本身。
国标出台本身就一波三折。事实上,2011年版国标的起草工作,早在2004年就已启动。而耗时七年,正是因为“标准太严,争论很大,大多数企业都无法达到。”师建华说。
201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和《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4833-2011)。两部标准分别从体育和环保角度,对塑胶跑道产品进行了规定,后者通常被业内称为“国标”。
2011年版国标是在1993年的版本上修订而成,首次增加了对产品的环保性能要求及检测方法,规定了塑胶跑道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总和、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重金属铅、镉、铬、汞等毒害物质的最高限量。
师建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参与标准起草的,除了几家龙头企业,还包括化工专家和检测机构。起草时,团队查阅了各国塑胶跑道的标准,发现“有物理性能方面的要求,但没有环保方面要求”。
无奈之下,起草者参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中对有害物质的限定指标,草拟出了2011年版国标的指标。
旷日持久的争论就此开始。“室外场地的检测数据,怎么能套用室内的标准?这太严格了!”一些生产商在碰面时抱怨。
多方利益博弈之下,国标最终被迫做出让步。参与标准制定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陈建定透露,最终颁布的标准中,删除了报批稿中关于有机溶剂的限量,而对苯类溶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限量也作了放宽调整。
“这确实导致后来厂商在铺设塑胶面层时,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甚至使用毒性臭味溶剂。”在一篇名为《我们如何才能远离“塑胶毒跑道”》的文章中,陈建定写道。
“国标原本按强制性标准编制,但最后上报时,还是维持了1993年版的推荐性标准。”国标第一起草人郭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原因是,国家现有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针对跑道有害物质的规定,不具备强制条件。
不过,考虑到甲乙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跑道质量会有明确要求,因此,“如果使用了国标,那么它对甲乙双方都具有强制性。”
不低于国际标准的国标
跑道之殇背后,是全国运动场地更新换代的大背景。随着国家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大量资金涌入校园,塑胶跑道早已成为很多学校的标配。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塑胶跑道同样是美国中小学的绝对主流。广州同欣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同欣)副总裁、化学博士陈晨留美十年。在他印象中,除了低幼儿童玩耍的操场会采用软木屑,“沥青跑道占比不到10%”。
几年前,陈晨参加了美国高中以下级别学校运动场地的会议。光那一年,作为业内的初来乍到者,广州同欣在美国就卖出了10条跑道。
“不过,无论是美标、欧标还是国际田联的标准,对于塑胶跑道的化学性能并没有太多规定。”陈晨发现。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国际运动表面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Surface,ISSS)推荐认可的美国《人造表面跑道标准》,只规定了跑道的厚度、摩擦、排水、拉伸强度等技术要求,并未涉及安全和环保标准。德国的《运动场地-第6部分:合成表面》,也未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要求。日本的《特殊化学品的环境释放和优化管理》,同样没有塑胶跑道原料的规定,只是禁止在儿童塑胶制品中使用各类有毒邻苯类增塑剂。
去年9月,“问题跑道”事件发生后,陈晨曾与国际田联的技术官员探讨过这一问题:“通过国际田联产品认证的塑胶跑道,通常被认为是靠谱的产品。但你们对化学性能并没有规定,不怕通过认证的公司出现问题吗?”
“作为协会,国际田联更关注竞技层面的物理指标。塑胶跑道的环保性能,应由各国制定相应规定,我们不便干预。”对方回答。
“事实上,欧盟有一整套化学品管理体系,对各类产品中毒害物质进行限量,其中也包含了塑胶跑道。”国际运动面层权威研究和检测机构“体育实验室”(Sports Llabs)总裁EricO’Donnell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化学品,都必须遵守《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REACH法案),该法案规定了产品的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限量。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发现,对于苯、甲苯这两种物质,REACH法案的规定是:如果苯/甲苯作为物质,或者作为其他物质的成分,或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大于等于0.1%,那么不得投放市场或使用。
而在2011年版国标中,苯、甲苯的限量均为0.05%。换言之,国标的要求更加严格。
韩国的遭遇,或许证明了这一点。今年5月底,韩国首尔爆出市内51所学校操场的聚氨酯塑胶跑道含有铅、镉等重金属严重超标。此后,在仁川、釜山等韩国多地都爆出学校出现毒跑道现象。
广州同欣长期出口韩国市场,陈晨透露,韩国塑胶跑道的招标体系相对简单:只要是在当地登记过的公司,就可在网上投标,低价竞标。“韩国的毒跑道可能与此有关。”陈晨判断。
韩国教育部门已制定计划,把问题跑道拆掉,换成人造草坪或磨砂跑道。
劣币驱逐良币的招标机制
新标准已在探讨阶段。师建华透露,6月的最后一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召集塑胶跑道国标的起草单位开会。
不过,他直言,“毒跑道”想要绝迹,更重要的是“采购、建设、施工、检测等部门各司其职”。
目前,学校修建或翻新塑胶跑道,除校方自筹自建外,一般由学校所属教育局向发改委申请项目。项目通过后,进入住建部门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标,中标的承建方和监理单位随后产生。
采购单位对于合格塑胶跑道的真实成本并不清楚,制定招标文件时规定了最低价中标。这导致很多实力强大的企业索性退出这一领域。
“我们公司用的都是橡胶卷材,材料环保。进口材料每平方的价格超过1000元,国产材料每平方也得四五百。”一家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的经理坦言,因为报价太低,公司几乎不承接学校项目。
雪上加霜的是,2014年11月,住建部发布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了体育场地设施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体育场地设施工程不涉及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可通过行业自律加强管理,允许市场自由选择。”
门槛的降低,让房建、市政公司也承接起了专业的塑胶跑道项目。成都人费诚(化名)在业内浸淫了13年,他注意到,“问题跑道”事件在此之后开始频发。
一个从没做过塑胶跑道的公司中标后该怎么办?答案是:分包给“散兵”。胶水、颗粒、稀料等原材料由中标企业采购,“散兵”负责现场施工,业内俗称“包工不包料”。
按照铺装工艺和方式,塑胶跑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根据铺装场地的需求和面积,提前生产出面层、到现场直接黏合铺装的预制型橡胶卷材跑道;另一类是在运动场地现场,使用多种原料浇注铺装的聚氨酯现浇型跑道。
大多数非专业运动场地,选用的都是聚氨酯现浇型面层。而在全国范围内被曝的25起“问题跑道”事件中,聚氨酯跑道也是绝对的“主角”。
优质环保的聚氨酯胶水价格昂贵,合格产品每吨约15000元,而劣质产品的市场价仅需8000元。不过,正因为价格便宜,尽管气味刺鼻,产品不愁没有市场。
多数聚氨酯是需要甲、乙两组不同成分的化学物按一定配比进行反应,由此形成的一种弹性材料。两组材料在反应过程中,有时需加入一些溶剂调整反应效果。而甲苯、二甲苯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具有稀释、延长固化速度的作用。
“六七年前,二甲苯是首选,价格不高,需要添加的量也少。”费诚介绍,不过因为气味刺鼻,不仅校方有意见,连施工人员都怨声载道。
依据国标,检测仅针对塑胶面层中的甲苯、二甲苯等四种物质。二甲苯通常在铺设一周后就会挥发完毕,但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跑道的弹性,还会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塑化剂,之后再添加交联剂。“这种产品不仅在铺装过程中会有强烈的气味,铺装完成后,几年内都不会挥发干净,而且标准中也没有涉及。”河北一家企业的负责人透露。
目前,塑胶跑道项目多由一个大的总包方承揽。层层转包之下,真正能落到施工方的资金越来越少。再加上持续的价格战,原本每平米100-160元的聚氨酯透气型跑道,不少已跌破70元,这也加剧了施工企业以次充好的行为,“只要把工钱结清,用什么原料,施工队根本不在乎。”
“正规的厂家,原材料一般都是自己生产、自己使用。”保定长城合成橡胶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橡胶)是国标起草单位之一,总经理王宪文说,建厂至今,
公司的原材料从未对外出售。公司无法掌控施工的所有环节,一旦原材料出售给了无良施工队,掺入劣质产品,损害的将是公司品牌。
廉价低质的产品,竣工后的送样检测同样可以“做手脚”。实验室只对来样负责,这意味着,A公司完全可以拿着B的样品送检,“不说没人知道。况且,学校跑道的验收,一般都是现场走一走,样子过得去就行。”王宪文说。
专业跑道如何铺成
“低价中标”让正规生产企业苦不堪言。一家从事体育器材用品生产的公司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许多优秀厂家因此倒闭。
“2010年,我们停止生产塑胶跑道,把这部分打包转手给了别的厂家。”该负责人哀叹,塑胶跑道投入使用近30年,原材料、施工费等成本都在涨,但跑道的价格却一年比一年低,“‘良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相对而言,专业场馆项目不会采取“低价中标”的原则,能参与竞争的都是大企业。那么,一条专业场馆的塑胶跑道,又是如何铺成的?
王宪文所在的长城橡胶,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5个分馆项目的场地铺设,“要想参与投标,首先要通过国际田联的产品认证和场地认证。”仅这一条,就将大多数生产商排除在外——目前,国内预制型跑道产品供应商相对较少,而三千多家聚氨酯类生产商中,具有国际田联产品认证资质的仅十多家。
剩下的企业若想中标,同样有“硬指标”——公司从事塑胶跑道生产施工至少10年,拥有重点工程的案例。开标前,招标方还专程派人到长城橡胶考察,对公司实力、铺设业绩、原料生产、铺设工艺进行了多方面的详细了解。
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招投标同样类似。广州同欣负责供应和铺设国家体育场“鸟巢”副场的跑道。陈晨回忆,项目投标实行百分制,价格分50分,
剩下的50分都是优选项目,“看你做过什么场地、产品取得了哪些认证、是否做过同类别的场地。”
幼儿园和中小学显然没那么幸运。学校经费有限,与专业体育场馆的跑道标准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持续发酵的“问题跑道”事件,让湖南省体育设施建设协会会长李宏武忧心忡忡。暑假正值塑胶跑道施工高峰期,而教育部的表态,却让塑胶面层的生产和
铺装企业近乎全部停摆,“所有在建、将建的项目都停了,大家都在观望”。
(南方周末记者岳家琛对本文亦有贡献)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