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位清华老教授清贫一生,悄悄捐出1500多万元积蓄走了……他感动了无数人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08:49: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位清华老教授清贫一生,悄悄捐出1500多万元积蓄走了……他感动了无数人



这位清华老教授清贫一生,悄悄捐出1500多万元积蓄走了……他感动了无数人



2016-07-09 现代快报 现代快报


来源:光明日报(ID:gmrb1949)


记者:邓晖、周华、李晓




赵家和 111.jpg


  这是一次等待了4年的采访。




  2012年,记者偶然得知,“一位清华大学退休老教授”倾毕生积蓄1500余万元捐助西部贫困孩子。他是谁?为什么这么做?可几次沟通,清华校方均因尊重老教授“不要张扬”的遗愿而婉拒。

  但时间没有抹去他的痕迹,细节在口口相传中愈加清晰:

  他捐出所有,却在癌症晚期舍不得“上”进口药;

  他在美国做客座教授,薪酬不菲,一家三口每月生活费却只有100美元;

  他退休后在深圳某著名企业担任顾问,都自带铺盖、炊具,租住普通民房……


  4年过去,他的“接棒者”们说,应该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于是,今年5月,天南海北近百名被采访者为他而聚拢。一次次与高尚灵魂接近,每个人都在经历心灵的涤荡……


  今年,是这位老师,这位“清华园里顶级聪明”的人捐资助学十周年,让我们一起认识他,记住他。



  一缕暖阳打在脸上,赵家和享受了一个“最幸福”的下午。

  窗外,绿意葱茏,清风微拂,小鸟扑棱棱飞过——这是他出生、求学、执教,依偎了七十八载的清华园。


  淡淡的笑意,在写满皱纹的清瘦面庞上化开。“推我出去看看。”赵家和轻声对护工说。癌细胞早已转移到了脑部,可这位一辈子为人师表的教授,对待身边的每个人,依然端方、谦和。


  几个月后,他走了。什么都没留下。就连最后饱受病痛折磨的身体也被捐献了。那是2012年7月22日。


  又一个月后,兰州。一路夜车,一群高中生奔波而至。第一次见到这位在“最要劲时拉了自己一把”的“赵爷爷”,他已定格在追思会上的遗像里。





  很长时间,“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是赵家和的代称,连他从未离开过的清华园,都没几个人知道其中的秘密。

  从2006年开始,这个一直在教学生追求“边际效用最大化”的金融学教授,默默做了一笔大“投资”:倾毕生投资所得1500余万元资助西部贫困高中生,却决不允许泄露半点儿他的个人信息。

  不轻易折断、热值高、杂质低,是人们判断一块好木炭的标准。而已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家和,这位有着51年党龄的平凡共产党员,就这样做了一辈子“雪中炭火”。

  清华园外,一套十几年未曾变样的住所,是赵家和的家。房间里,最值钱的物件——那台几年前学生送来的液晶电视,已然显得笨拙。

  “最爱教书”,“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讲一个问题,别人听懂了”……满头白发的吴嘉真坐在那把老旧的转椅里,安详而沉静。暮春的微风不时将纱帘撩起,记忆中的影像一个个闪回,但几乎有关丈夫赵家和的一切,都离不开教书、讲课、讨论问题,离不开学生……


  从1934年出生在清华园,求学、结婚、执教、去世,赵家和从未离开过这个他紧紧依偎了七十八载光阴的园子,是个典型的“清华牌”。


  1955年,拿到清华大学第一届“优良毕业生”奖章,无线电系毕业的赵家和留校任教。起初他从事本学科教学;1977年,筹建电化教育中心;1979年,到科研处搞管理;1985年,年过半百的他再次“转行”,筹建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第一个非理工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三次调动,都是因为学校建了新专业或新机构,需要去开垦拓荒。但,每次转行谈何容易,干不好,还丢了老本行,岂不得不偿失?


  “赵老师有过犹豫吗?”吴嘉真慢慢摇头,“没觉得”。这位公认的“清华园里顶级聪明”的人,每一次都回答:“好!”


  在那个“两手空空”的年代,全院只有一个系,院办公室4张办公桌,这边坐两位副院长、那边坐书记和副书记,一个个与中国经管教育息息相关的决策就在这狭小空间里产生,而其中不少“好主意”都是赵家和提出来的:

  他主张加强金融专业,为国家对外开放输送人才;

  他建议多开些公司财务类课程,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急需的;

  后来金融系的整个教学大纲,具体到上什么课、讲什么、谁来讲都是由他主笔起草的——此后的事实证明,他这些“急国家所急”的判断是正确的。

  他总能在关键时候“透过现象直指本质”——经管学院副教授张陶伟年轻时曾被赵家和拦下,“赵老师直接来了一句:‘小张,金融很有前途,以后可多做些这个’。”“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啊,国内连本像样的金融书都没有。”


  他从不“掉书袋”——在那个信息不通畅的年代,如果讲讲出国的信息,学生会很欢迎。可他却时刻提醒,做一名经济学者,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扎根中国大地、不能脱离实际。

  并非学术大师,没有著作等身。今天,很多人慨叹,赵家和“逼”后辈积累学术成果比自己写不写书还上心;赵家和在名利面前常常“畏缩”,连办公室都给自己选了个“暗房”,却对分不清“份内”还是“份外”的工作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以他的聪明,留在无线电系,奔个院士不是没可能。可让转他就转,一点折扣都不打。”邵斌感慨,这样的人太难得。“他就像炭火一样,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燃烧,恪尽职守,无声无息。”






  1998年,赵家和退休了。他去了美国,应邀担任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客座教授,讲授中国经济改革实践。大家以为,赵老师颐养天年的好日子开始了。

  但短短三年后,不顾美方一再挽留,赵家和放弃待遇丰厚的工作,执意回国。好友刘尚俭问他为什么突然要回家?赵家和答,“信美然非吾土,田园将芜胡不归”。

  此时,谁也不知道赵家和心里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2001年6月,刚刚回国的赵家和把在美国讲学积攒下的20多万美金,交给了从事金融投资的学生刘迅“打理”。自己继续在外讲学、给商业机构做顾问,马不停蹄。

  一辈子节俭几近悭吝、一件1美元的化纤毛衣穿了十多年此时,赵家和账户上的资产一笔笔累积着,美元、人民币、外汇券……“可他从没问过投资收益怎么样,每次打电话就是解答我的问题,他看得很准,很透彻。”

  这让刘迅颇有压力。“也许老师是要做个大项目?也许是牺牲当期消费,获取长远利益?”


  只有出席外事活动时,赵家和才会穿上西装。平时,他衣着朴素,跟街头的老大爷们没什么两样。

  直到2005年的一天,刘迅的疑问突然有了答案,“那天我在电话里随口告诉赵老师,账户里的钱已经超过500万了。赵老师沉吟片刻,重重地说,‘嗯,可以做点事了’。”


  做什么事?刘迅并没有猜到,但接下来的“剧情”让他感受到一位卓越经济学人的严谨、扎实——在怎样赚钱上从未表现出半点“理性经济人”特质的赵老师,在如何花钱上拿出了看家本领。

  做了一辈子“雪中炭”,72岁的赵家和再次点燃自己,他要把能量辐射到更广阔的大地上。这一次,不再是组织安排,而是酝酿已久的自主选择——捐资助学。

  先搞实地调研。为了解贫寒学子的生活状况,赵家和搭公共汽车,一趟趟跑到北京的远郊延庆考察,每次回来都疲惫不堪。老伴心疼,劝他包个车,他却不舍得。

  再搞模型论证。奔波大半年,赵家和告诉刘迅:从小学到初中有义务教育,上大学有国家助学贷款,要花,就花在穷孩子“最要劲”的高中,这是“边际效用最大化”。

  有句话他常挂在嘴边,“我们也没有多大本事,热闹的地方就不去了,就做一点雪中送炭的事吧,锦上添花的事情,就不做了。”

  2006年,第一笔助学款从北京寄出,江西、湖北、吉林、甘肃……中国的版图上,多少在困境中拼搏的贫寒学子在赵老师的助推中重燃希望。


  2009年,由于资助学生过于分散,为避免“四处撒钱”,赵家和决定改变捐助方式,从白银市实验中学整班资助开始,把捐助范围从全国多地向西部聚拢。

  助学走上正轨,赵家和却在例行体检中查出了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向脊椎和脑部转移。

  晴天霹雳!


  “老天爷太不公平了,怎么能让这么好的人得绝症?!”惊悉消息,刘迅愤怒了,“我又突然庆幸,赵老师的账户上已经过千万元了,可以保证最好的治疗。”


  可赵家和又做出了惊人决定:保守治疗,捐出全部积蓄助学,并酝酿成立基金会,让助学更加长久和规范。

  一场与生命的赛跑就此展开——


  2011年,他找到了“学生兼同事”,清华经管学院原党委书记陈章武,委托他筹建基金会。2012年初,由赵家和捐资倡导建立的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正式成立,华池一中、环县一中、镇原二中等甘肃省10所高中共1000名优秀寒门学子成为资助对象。

一名受助学生家的窑洞







  整整6年,刘迅、陈章武一直为赵老师保守着秘密:捐资助学不留名。一如他从来的平常、踏实、炽热、悄无声息。此时,炭火快要燃尽了,却在最后的时刻,依然奋力温暖每一个弱小的生命。

  当“理性经济人”大行其道,人们习惯用经济学思维权衡、取舍之时,他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标准就是看“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贡献究竟在哪里”

  整齐的白发,高高的额头,睿智的眼睛里盛满笑意——赵家和给人的印象永远是彬彬君子。可他的衣着,真不咋地:“永远是那件破罩衣,小皮帽,全身行头不超过100块”。清华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回忆起恩师充满敬爱。


  赵家客厅里,至今挂着两幅在秘鲁和西藏拍摄的风景照,构图堪称专业。摄影,恐怕是赵家和这辈子除了当老师外唯一的爱好。可直到去世,他一直在和家人合用一台破旧的卡片机。



  
  在美国讲学、在欧洲开会,吃最便宜的鸡腿,啃法棍面包,都是他们家生活的常态。一辈子精打细算的日子,老伴从不以为意,在美国绞尽脑汁省钱留给她的后遗症就是,“再也不爱吃鸡了”。

  谁也没想到这样的赵老师有“1000多万元”,而且“全都捐了”。直到基金会成立的消息在清华校刊上曝光,常与赵家和在小区里唠嗑的邵斌才“猜出来了”。


  那时的赵家和已经卧床不起。在陈章武赴兰州出席基金会成立仪式前,他反复叮嘱,在基金会的名称和章程中一定不要出现他的名字,他的家人今后也不在基金会担任任何名誉或实质性职务。

  基金会成立当日,赵老师又从病榻上给陈章武打电话,“严肃强调”:不要向媒体透露他的姓名;不要带回任何礼物。万般无奈,新闻稿上只好写这是“一位身患癌症的清华退休老教授”捐的钱。


  但陈章武回来还是“挨了训”:“你还是没经验,身患癌症、清华退休老教授,明眼人一看不就知道是我了。”


  “兴华”助学,“他钟爱这两个字:一是与眷恋了一辈子的‘清华’音近;二是取‘振兴中华’之意。”刘迅这样解释。


  生命垂危还为了省钱坚持吃便宜仿造药的赵老师,让刘迅这个每日与“钱”打交道的投资人领悟了“钱”的真谛,“他知道怎么赚钱,可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怎么把钱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他教给我们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


  “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赵老师的人生追求是什么?”


  我们问吴嘉真。这个与赵家和携手走过金婚的温婉老人微微一笑:“就是做事吧。”


  只求做事的赵老师似乎从没在意过名利。在经管学院工作期间,为了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他先是主动从常务副院长转为副院长,后又干脆回到系里做系主任。多年之后,他当年引进的后辈、同为清华经管学院教授的李子奈也“辞官让贤”,别人不解:“哪有主动辞官的?”李子奈笑笑:“赵老师不就是例子?”

  这么多年,在老搭档赵纯均的印象里,赵家和几乎没有什么“私人”的事。唯一一次,是最后一次病重入院,校医院床位紧张,找他帮忙协调。


  “校医院的条件又能好到哪去?几个同学一再说,咱换个条件好的。可赵老师总摆手,‘我都这样了,别给大家添麻烦,也别浪费国家资源。’”潘庆中感慨。甚至直到现在,赵家和的儿子还是清华一位没有固定期限编制的实验员。

  2012年5月,赵家和辞世前夕。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坚持住在校医院的他终于盼来了和老伴的金婚纪念日。他“攒足精神”,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在清华园留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赵老师做事唯一看重的是“标准”。潘庆中回忆起2003年在美国工作时接待赵老师的场景:“当时硅谷集聚了不少中国高才生,有不少清华人,却只能做‘码农’。大家凑在一起,难免有些抱怨。赵老师郑重告诫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个标准,就是看‘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贡献究竟在哪里’。”


  这是他心中的秤,也是他的人生指南——对整个国家、民族有益的,就是最好的投资。


  他捐掉了所有,只剩下一套自己住的房子留给儿女,还特意在遗嘱里嘱咐:“要卖房,只能卖给学校。”




  
  临终前几个月,潘庆中和同班同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一起去校医院看赵老师。


  “当时他整个下半身都不能动了,腿上扎满了针。李稻葵爱琢磨,就跟他讨论,‘这针灸从表面上啥也看不出来,可还能治病,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机理’。赵老师乐了,‘我到时把自己捐出去,让医生好好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work(工作)的。’”


  谨言的赵家和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老伴儿只记得,临终前,面对前来探望的老友,他眉目舒展:“求仁得仁,了无遗憾。”


  而对于更多的人,角度不同,品出的滋味也各不一样。


  陈章武感佩赵家和对金钱的态度:“很多人只看到‘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生来自私,学经济、搞金融就是为了算计、赚钱。但在他身上,学经济是在学如何‘经世济民’。经济学不只是讨论资源的有效配置,还研究收入的公平分配。”


  刘迅看重他身上贯穿始终的“一致性”:“每个人在某些阶段可能都有很出彩的时候,但是能像赵老师那样永远用一个原则对待人生,却是非常罕见的。这种骨子里的丰沛,让他一生都充满爱、一生都是行胜于言的践行者。”


  史宗恺更期许后人的传承。这位做了几十年学生工作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坚信,在名家辈出的清华园里,赵家和有着别样的价值和意义:“他以平凡人的心态,过着普通人的日子,心里却始终保持梦想,并用梦想去激励学生。这样有品质、有情怀的老师,撑起了大学的脊梁。”


  一团炭火如此平凡,又如此高贵。一如他的归宿,意蕴深长——在北京城郊的长青园公墓,赵家和的名字与众多遗体捐赠者一起刻在一块碑上,只有仔细看才能找到——他燃尽自己,了无遗憾;剩下那抹至纯至净的灰,仍滋养后人;而他的精神,烛照世界,永不熄灭。


来源:人民日报(ID:rmrbwx)综合文汇教育(ID:wenhuieducation)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沙发
发表于 2016-7-10 08:53:42 |只看该作者
“清华园里顶级聪明”的人 悄无声息留下1500多万走了


2016-07-09 09:22:08

来源:光明日报


赵家和在清华园留影




赵家和 111.jpg




“清华园里顶级聪明”的人 悄无声息留下1500多万走了 2.jpg



赵家和金婚纪念日在清华园和老伴儿留影纪念

北京协和医院墙上的这句话,是赵家和一生的最好注脚(清华大学供图)


原标题:“雪中炭火”赵家和——一位清华大学教授的生命之歌


《光明日报》
(记者:邓晖 周华 李晓)


这是一次等待了4年的采访。


2012年,记者偶然得知,“一位清华大学退休老教授”倾毕生积蓄1500余万元捐助西部贫困孩子。他是谁?为什么这么做?职业敏感激发起记者“追”下去的冲动。可几次沟通,清华校方均因尊重老教授生前“不要张扬”的遗愿而婉拒了记者。


但时间没有抹去他的痕迹,细节在口口相传中愈加清晰:他捐出所有,却在癌症晚期舍不得“上”进口药;他在美国做客座教授,薪酬不菲,一家三口每月生活费却只有100美元;甚至,退休后在深圳某著名企业担任顾问,都自带铺盖、炊具,租住普通民房……


功夫不负苦心人。4年,记者没有放下写他的执念,他的“接棒者”们也觉得,应该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今年5月,我们终于启动了这次采访,天南海北,近百名被采访者为他而聚拢。一次次与高尚灵魂接近,每个人都在经历心灵的涤荡……


今年,是这位老师,这位平凡的共产党员捐资助学十周年,让我们一起认识他,记住他。


一缕暖阳打在脸上,赵家和享受了一个“最幸福”的下午。


窗外,绿意葱茏,清风微拂,小鸟扑棱棱飞过——这是他出生、求学、执教,依偎了七十八载的清华园。
淡淡的笑意,在写满皱纹的清瘦面庞上化开。“推我出去看看。”赵家和轻声对护工说。癌细胞早已转移到了脑部,可这位一辈子为人师表的教授,对待身边的每个人,依然端方、谦和。


几个月后,他走了。什么都没留下。就连最后饱受病痛折磨的身体也被捐献了。那是2012年7月22日。


又一个月后,兰州。一路夜,一群高中生奔波而至。第一次见到这位在“最要劲时拉了自己一把”的“赵爷爷”,他已定格在追思会上的遗像里。


很长时间,“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是赵家和的代称,连他从未离开过的清华园,都没几个人知道其中的秘密。从2006年开始,这个一直在教学生追求“边际效用最大化”的金融学教授,默默做了一笔大“投资”:倾毕生投资所得1500余万元资助西部贫困高中生,却决不允许泄露半点儿他的个人信息。


不轻易折断、热值高、杂质低,是人们判断一块好木炭的标准。而已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家和,这位有着51年党龄的平凡共产党员,就这样做了一辈子“雪中炭火”——


他是“清华园里顶级聪明”的人,却两次放弃已有建树的专业,在空白处垦荒,迎难而上、从未退缩


清华园外,一套十几年未曾变样的住所,是赵家和的家。房间里,最值钱的物件——那台几年前学生送来的液晶电视,已然显得笨拙。


“最爱教书”“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讲一个问题,别人听懂了”……


满头白发的吴嘉真坐在那把老旧的转椅里,安详而沉静。暮春的微风不时将纱帘撩起,记忆中的影像一个个闪回,但几乎有关丈夫赵家和的一切,都离不开教书、讲课、讨论问题,离不开学生……


赵家和当了一辈子老师。可别人教书,是学一门、教一门;他一教,就跨了工、理、文三个学科。


1955年,拿到清华大学第一届“优良毕业生”奖章,无线电系毕业的赵家和留校任教。起初他从事本学科教学;1977年,筹建电化教育中心;1979年,到科研处搞管理;1985年,年过半百的他再次“转行”,筹建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第一个文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三次调动,都是因为学校建了新专业或新机构,需要去开垦拓荒。但,每次转行谈何容易,干不好,还丢了老本行,岂不得不偿失?


“赵老师有过犹豫吗?”吴嘉真慢慢摇头,“没觉得”。这位公认的“清华园里顶级聪明”的人,每一次都回答:“好!”


“做起事来极其认真。”83岁的清华工物系退休教授桂伟燮叹服同窗好友的“韧劲”和“拼命”。他尤其难忘的,是赵家和在科研处时一次“瘦脱了形”的采购:“当时世界银行提供给清华第一批无息贷款,赵家和外语好,就被派到国外选购计算机和先进仪器设备。那是清华老师第一次体验到了电化教育的优越性,大家都很兴奋。后来才知道,这次采购,让他瘦了十几斤。”


那是一次怎样的“采购”,赵家和从没说过,但封闭已久,初出国门谈判的艰难必定超乎想象。赵家和既当领队、翻译,还当技术顾问,白天谈判,夜里与国内商讨如何应对突发状况,20多天连轴转,最终带回的计算机几乎是市场价格的一半。而他却因此落下了失眠的顽疾。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很多人这样概括赵家和,而在“行胜于言”的清华园里,平凡的赵老师,却有着令人佩服的不平凡。


“开会,懂就说一二三,不明白就直截了当问。”85岁的邵斌是和赵家和一起开创经管学院的“老战友”。他眼中的赵家和“从没半句废话,却总能说到点子上”。在那个“两手空空”的年代,全院只有一个系,院办公室4张办公桌,这边坐两位副院长、那边坐书记和副书记,一个个与中国经管教育息息相关的决策就在这狭小空间里产生,而其中不少“好主意”都是赵家和提出来的:他主张加强金融专业,为国家对外开放输送人才;他建议多开些公司财务类课程,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急需的;后来金融系的整个教学大纲,具体到


上什么课、讲什么、谁来讲都是由他主笔起草的——此后的事实证明,他这些“急国家所急”的判断是正确的。


他总能在关键时候“透过现象直指本质”——经管学院副教授张陶伟年轻时曾被赵家和拦下,“赵老师直接来了一句:‘小张,金融很有前途,以后可多做些这个’。”“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啊,国内连本像样的金融书都没有。”


他从不“掉书袋”——在那个信息不通畅的年代,如果讲讲出国的信息,学生会很欢迎。可他却时刻提醒,做一名经济学者,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扎根中国大地、不能脱离实际。
他对现实的关切细致入微——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是赵家和的研究生。2002年,已经退休的赵老师挤公共汽车,给他送去一套台湾证券法大全,“摞起来有一尺厚,他让我好好读,‘因为大陆和台湾的文化背景相近,学学他们的东西没有坏处’。”


并非学术大师,没有著作等身。今天,很多人慨叹,赵家和“逼”后辈积累学术成果比自己写不写书还上心;赵家和在名利面前常常“畏缩”,连办公室都给自己选了个“暗房”,却对分不清“份内”还是“份外”的工作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以他的聪明,留在无线电系,奔个院士不是没可能。可让转他就转,一点折扣都不打。”邵斌感慨,这样的人太难得。“他就像炭火一样,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燃烧,恪尽职守,无声无息。”


他一辈子节俭几近悭吝,一件1美元的化纤毛衣穿了十多年,却积蓄起全部的生命热能映照他人


1998年,赵家和退休了。他去了美国,应邀担任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客座教授,讲授中国经济改革实践。大家以为,赵老师颐养天年的好日子开始了。
但短短三年后,不顾美方一再挽留,赵家和放弃待遇丰厚的工作,执意回国。好友刘尚俭问他为什么突然要回家?赵家和答,“信美然非吾土,田园将芜胡不归”。


此时,谁也不知道赵家和心里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2001年6月,刚刚回国的赵家和把在美国讲学积攒下的20多万美金,交给了从事金融投资的学生刘迅“打理”。自己继续在外讲学、给商业机构做顾问,马不停蹄。


一辈子节俭几近悭吝、一件1美元的化纤毛衣穿了十多年,此时,赵家和账户上的资产一笔笔累积着,美元、人民币、外汇券……“可他从没问过投资收益怎么样,每次打电话就是解答我的问题,他看得很准,很透彻。”这让刘迅颇有压力。“也许老师是要做个大项目?也许是牺牲当期消费,获取长远利益?”


直到2005年的一天,刘迅的疑问突然有了答案,“那天我在电话里随口告诉赵老师,账户里的钱已经超过500万了。赵老师沉吟片刻,重重地说,‘嗯,可以做点事了’。”
做什么事?刘迅并没有猜到,但接下来的“剧情”让他感受到一位卓越经济学人的严谨、扎实——在怎样赚钱上从未表现出半点“理性经济人”特质的赵老师,在如何花钱上拿出了看家本领。


做了一辈子“雪中炭”,72岁的赵家和再次点燃自己,他要把能量辐射到更广阔的大地上。这一次,不再是组织安排,而是酝酿已久的自主选择——捐资助学。


先搞实地调研。为了解贫寒学子的生活状况,赵家和搭公共汽车,一趟趟跑到北京的远郊延庆考察,每次回来都疲惫不堪。老伴心疼,劝他包个车,他却不舍得。


再搞模型论证。奔波大半年,赵家和告诉刘迅:从小学到初中有义务教育,上大学有国家助学贷款,要花,就花在穷孩子“最要劲”的高中,这是“边际效用最大化”。有句话他常挂在嘴边,“我们也没有多大本事,热闹的地方就不去了,就做一点雪中送炭的事吧,锦上添花的事情,就不做了。”


2006年,第一笔助学款从北京寄出,江西、湖北、吉林、甘肃……中国的版图上,多少在困境中拼搏的贫寒学子在赵老师的助推中重燃希望。


2009年,由于资助学生过于分散,为避免“四处撒钱”,赵家和决定改变捐助方式,从白银市实验中学整班资助开始,把捐助范围从全国多地向西部聚拢。
助学走上正轨,赵家和却在例行体检中查出了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向脊椎和脑部转移。


晴天霹雳!
“老天爷太不公平了,怎么能让这么好的人得绝症?!”惊悉消息,刘迅愤怒了,“我又突然庆幸,赵老师的账户上已经过千万元了,可以保证最好的治疗。”
可赵家和又做出了惊人决定:保守治疗,捐出全部积蓄助学,并酝酿成立基金会,让助学更加长久和规范。一场与生命的赛跑就此展开——


2011年,他找到了“学生兼同事”,清华经管学院原党委书记陈章武,委托他筹建基金会。2012年初,由赵家和捐资倡导建立的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正式成立,华池一中、环县一中、镇原二中等甘肃省10所高中共1000名优秀寒门学子成为资助对象。


整整6年,刘迅、陈章武一直为赵老师保守着秘密:捐资助学不留名。一如他从来的平常、踏实、炽热、悄无声息。此时,炭火快要燃尽了,却在最后的时刻,依然奋力温暖每一个弱小的生命。


当“理性经济人”大行其道,人们习惯用经济学思维权衡、取舍之时,他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标准就是看“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贡献究竟在哪里”
整齐的白发,高高的额头,睿智的眼睛里盛满笑意——赵家和给人的印象永远是彬彬君子。可他的衣着,真不咋地:“永远是那件破罩衣,小皮帽,全身行头不超过100块”。清华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回忆起恩师充满敬爱。


赵家客厅里,至今挂着两幅在秘鲁和西藏拍摄的风景照,构图堪称专业。摄影,恐怕是赵家和这辈子除了当老师外唯一的爱好。可直到去世,他一直在和家人合用一台破旧的卡片机。


在美国讲学、在欧洲开会,吃最便宜的鸡腿,啃法棍面包,都是他们家生活的常态。一辈子精打细算的日子,老伴从不以为意,在美国绞尽脑汁省钱留给她的后遗症就是,“再也不爱吃鸡了”。


谁也没想到这样的赵老师有“1000多万元”,而且“全都捐了”。直到基金会成立的消息在清华校刊上曝光,常与赵家和在小区里唠嗑的邵斌才“猜出来了”。
那时的赵家和已经卧床不起。在陈章武赴兰州出席基金会成立仪式前,他反复叮嘱,在基金会的名称和章程中一定不要出现他的名字,他的家人今后也不在基金会担任任何名誉或


实质性职务。基金会成立当日,赵老师又从病榻上给陈章武打电话,“严肃强调”:不要向媒体透露他的姓名;不要带回任何礼物。万般无奈,新闻稿上只好写这是“一位身患癌症的清华退休老教授”捐的钱。


但陈章武回来还是“挨了训”:“你还是没经验,身患癌症、清华退休老教授,明眼人一看不就知道是我了。”


“兴华”助学,“他钟爱这两个字:一是与眷恋了一辈子的‘清华’音近;二是取‘振兴中华’之意。”刘迅这样解释。
生命垂危还为了省钱坚持吃便宜仿造药的赵老师,让刘迅这个每日与“钱”打交道的投资人领悟了“钱”的真谛,“他知道怎么赚钱,可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怎么把钱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他教给我们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


“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赵老师的人生追求是什么?”


我们问吴嘉真。这个与赵家和携手走过金婚的温婉老人微微一笑:“就是做事吧。”


只求做事的赵老师似乎从没在意过名利。在经管学院工作期间,为了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他先是主动从常务副院长转为副院长,后又干脆回到系里做系主任。多年之后,他当年引进的后辈、同为清华经管学院教授的李子奈也“辞官让贤”,别人不解:“哪有主动辞官的?”李子奈笑笑:“赵老师不就是例子?”
这么多年,在老搭档赵纯均的印象里,赵家和几乎没有什么“私人”的事。唯一一次,是最后一次病重入院,校医院床位紧张,找他帮忙协调。
“校医院的条件又能好到哪去?几个同学一再说,咱换个条件好的。可赵老师总摆手,‘我都这样了,别给大家添麻烦,也别浪费国家资源。’”潘庆中感慨。甚至直到现在,赵家和的儿子还是清华一位没有固定期限编制的实验员。


赵老师做事唯一看重的是“标准”。潘庆中回忆起2003年在美国工作时接待赵老师的场景:“当时硅谷集聚了不少中国高才生,有不少清华人,却只能做‘码农’。大家凑在一起,难免有些抱怨。赵老师郑重告诫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个标准,就是看‘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贡献究竟在哪里’。”


这是他心中的秤,也是他的人生指南——对整个国家、民族有益的,就是最好的投资。
他捐掉了所有,只剩下一套自己住的房子留给儿女,还特意在遗嘱里嘱咐:“要卖房,只能卖给学校。”


即便是安排最后的归宿,他也把“标准”揣在心间。临终前几个月,潘庆中和同班同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一起去校医院看赵老师。“当时他整个下半身都不能动了,腿上扎满了针。稻葵爱琢磨,就跟他讨论,‘这针灸从表面上啥也看不出来,可还能治病,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机理’。赵老师乐了,‘我到时把自己捐出去,让医生好好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work(工作)的。’”
谨言的赵家和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老伴儿只记得,临终前,面对前来探望的老友,他眉目舒展:“求仁得仁,了无遗憾。”
而对于更多的人,角度不同,品出的滋味也各不一样。


陈章武感佩赵家和对金钱的态度:“很多人只看到‘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生来自私,学经济、搞金融就是为了算计、赚钱。但在他身上,学经济是在学如何‘经世济民’。经济学不只是讨论资源的有效配置,还研究收入的公平分配。”


刘迅看重他身上贯穿始终的“一致性”:“每个人在某些阶段可能都有很出彩的时候,但是能像赵老师那样永远用一个原则对待人生,却是非常罕见的。这种骨子里的丰沛,让他一生都充满爱、一生都是行胜于言的践行者。”


史宗恺更期许后人的传承。这位做了几十年学生工作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坚信,在名家辈出的清华园里,赵家和有着别样的价值和意义:“他以平凡人的心态,过着普通人的日子,心里却始终保持梦想,并用梦想去激励学生。这样有品质、有情怀的老师,撑起了大学的脊梁。”
一团炭火如此平凡,又如此高贵。一如他的归宿,意蕴深长——在北京城郊的长青园公墓,赵家和的名字与众多遗体捐赠者一起刻在一块碑上,只有仔细看才能找到——他燃尽自己,了无遗憾;剩下那抹至纯至净的灰,仍滋养后人;而他的精神,烛照世界,永不熄灭。


【“炭火教授” 系列报道】


2012年7月22日,清华大学赵家和教授平和而安详地走完了他78年的人生历程。他一辈子教书育人、奉献社会、济弱扶贫、润物无声。今天当我们向公众讲述这个关于“雪中炭火”的故事时,不禁感慨,他一生所奉行的炭火精神不仅慰藉了陇原的寒门学子,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人生之课。


回溯赵家和教授的一生,他重要的人生节点无一不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发展相契合。他一生奉献,服从组织,三次转行,在不同的领域开垦拓荒、传道授业,以笃定的信念“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一生仁爱,情系教育,虽身患重疾,仍隐姓埋名、倾尽积蓄资助寒门学子。在生命弥留之际,又做出捐献遗体的决定,“求仁得仁,了无遗憾”。他一生无私,当“理性经济人”欲行其道之时,这位优秀的知识分子以躬行实践诠释了“经世济民”的理想真谛,也用无言之教标示了“一秉至公”的精神高度。这种精神的来源无疑正是中华民族历代知识分子血脉里绵延传承的“雪中炭火”精神:常存家国情怀、常思脊梁之责、常怀仁爱之心;淡泊名利、坦荡无私、宁静致远。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所在。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与高速变化时期,还有许多地方、许多人群急需这种炭火精神的温暖、濡染、传播与延续。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有不少人正在为物所役,受名所扰,欲所惑。以利益至上瓦解信仰根基者有之,以享乐奢靡解构崇高理想者有之,责任担当的缺失、师德仁爱的消减、道德伦理的失范,都在叩问与提醒着我们:在个体与时代的命


运关联中,如何才能平衡利益与道义、现实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凝聚社会的价值共识?如何才能弥补时代的车辙在前行进程中留下的罅隙?


赵家和教授用其一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以对社会、国家的贡献为标尺,在进与退之间把握分寸,在为与不为之间权衡轻重。这种奉献、仁爱、淡泊、无私的“雪中炭火”精神,彰显了我们社会应该大力推崇的主旋律,是安身于这个时代的国人最应该传承与弘扬,并使之凝练成推动社会发展主动力的精神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赵家和教授正用他的“德”润泽后人、砥砺来者。纵使地域不同,纵使阶层差异,纵使处境与经历有别,当这种精神与无数个体的情感理念有机地融为一体时,便可奏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美和弦。


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常怀炭火之心,常做炭火之事,厘清是非臧否,守牢原则底线,凝神聚气、步稳致远,当是我们对这位可歌可敬的老教授最好的感怀与致敬!
[责任编辑:xiaoqp]
标签:赵家和 赵老师 学科教学 发表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板凳
发表于 2016-7-10 08:54:28 |只看该作者


时代需要“赵家和”


2016-07-08 08:5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6-07-08 08:59:07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责任编辑:李平沙
  
【光明论坛】


  
作者:邓晖


  赵家和是谁?


  经《光明日报》最近几天的连续报道,这个原本大多数人都陌生的名字,这几天却因为“1500万”“清华教授”“雪中炭火”这些高频词一次又一次的刷屏,触动了很多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这位“求仁得仁,了无遗憾”的清华大学教授,把一生与祖国、民族和人民紧紧相连:他两次放弃已有建树的专业,在空白处垦荒,迎难而上、从未退缩;他一辈子节俭,却倾毕生积蓄捐资助学,用全部的热温暖贫寒学子。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彩一生,书写出中国知识分子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典型形象。


  在“理性经济人”概念和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赵家和的存在如同一股清流,慰藉着因时代快速发展而浮躁的人心。网友对赵家和的自发追记和缅怀,也蕴含着人们对善与美一以贯之的向往与追求。


  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太多“扶不扶”的纠结,也萦绕着太多“个人利益一点不能割舍”的论调。这是人生标准出了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困扰人类上百年的哲学命题,从其中生发的“人的一生该怎么度过”的追问,不断叩问着时代与人心。当原本存在于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理性人”成为指导知与行的价值标准,当斤斤计较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当遇事立马将个人收益与社会利益剥离开来,你怎能要求他再谈理想、担当与情怀?


  生与死都是人生必然,我们无法评价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但那些最后被人们记住的人都有着和赵家和一样的人生标准——做有意义的人和事。赵家和的人生标准是“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贡献”,所以他在人生弥留之际才能真正“眉目舒展”。历史从来都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人。同样是逝去,也终有化作尘土与载入史册之别。在有限的人生里,为后世留遗产、为后人留庇荫、为社会留财富,都是有价值的选择。


  实现高远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无疑需要扎实奉献。除了要不浮夸、踏实做好每一件事,也需要不蛮干、用才智焕发出最大的社会价值。这其中还有两点更具操作意义的启示:一是给现在琳琅满目的慈善项目,在讲究运作、专业、平台的同时,不要忘记“善”是所有行为的原点与初心。二是给更广泛的普罗大众,“铜板不分大小,爱心没有先后”,何时“行”都不算晚。众多评论中,一条“过去我总觉得帮助别人要在自己有了足够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后。而事实上,帮助别人只需要一颗无私的爱心就够了”的评论足以告慰赵老。


  兢兢业业、踏实做事,淡泊名利、心怀天下,更能够给予整个社会思考与前行的动力——时代需要更多这样的“赵家和”。


[责任编辑:李平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地板
发表于 2016-7-10 11:33:28 |只看该作者
[s:64] 向老教授致敬[s: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好友

8665

积分

风云使者

招标师徽章 最爱沙发

5#
发表于 2016-7-10 15:04:34 |只看该作者
了不起,令人敬佩[s:125]
土木工程、计算机专业,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招标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 安徽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安徽省综合评标专家、安徽节能评审专家。项目总监、可研报告、节能评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8万

积分

天使

tiandie2005

6#
发表于 2016-7-10 16:30:19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3 00:39 , Processed in 0.0903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