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3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青年报:以尊重科学名义建议缓行黄灯新规【转贴】

[复制链接]

1308

主题

247

好友

7万

积分

版主

上善若水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社区明星 原创达人 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1:25:4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中国青年报:以尊重科学名义建议缓行黄灯新规

2013-01-03 02:21:00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北京) 
       核心提示:1月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文章称,“闯黄灯”新规引发争议时因为反科学的严苛,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可能造成更大的问题。文章表示,尊重科学的话,就请先缓行这一可能导致更多问题的闯黄灯规则。
这两天微博上最热闹的事儿,莫过于吐槽“闯黄灯”新规(闯黄灯也要被罚款扣分)。可以说,很少有一条交规在实施后遭遇过这么大的质疑声和反对声,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并非因为其严苛——比这严厉的法规多多了,交规关系人的生命安全,理应严苛,民众支持严苛——而是因为它反科学的严苛,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可能造成更大的问题。


       归纳起来,公众对闯黄灯新规的批评和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难以操作,正如有网友所言,违背了牛顿第一定律,因为行车有惯性,很多时候根本无法看到黄灯就能刹住车;其二,很多地方绿灯并无倒计时,黄灯时紧急刹车易引发追尾,施行新规首日网上就有不少网友诉说了黄灯时刹车被追尾的经历;其三,黄灯本就是一个缓冲区,闯黄灯就罚款让黄灯形同虚设;其四,很多人担心闯黄灯被扣分,绿灯恐惧症下会提前减速等黄灯,加剧了本就严重的城市拥堵;最后,此规定可能违法,因为按法律规定,黄灯是为警示,红灯才是禁止,按闯红灯处罚闯黄灯涉嫌违法。


       一个交通新规,实施第一天就遇到这么多问题、遭遇如此多的反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力和法规的权威性无疑受到了极大挑战,政府部门和法规都被推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对于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在订立规则前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如果在规定出台前,相关部门作了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充分听取了专家意见,并经过公共讨论,这些问题肯定会在立规之初就被提出来,不至于遭遇这种实施后的执行困境和尴尬。无论是立法,还是规制,之所以要开门让公众参与,除尊重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外,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智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争议。公众尽早参与讨论,不仅能发现问题,也能将各方意见尽早在博弈中融入法规,避免执行后的争议和反对。闭门立法,法规在实施后必然会遭遇极大阻力,被排斥在立法之外的民众,会在法规实施后以不合作、不服从、不遵守等方式抵制。


       闯黄灯新规最大的问题在于,实施前没有讨论,涉及的问题在闭门立法中被遮蔽和掩盖,争议和质疑都被推到了实施之后。法规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改的话,问题多多,很难执行和操作(深圳就表示暂不处罚闯黄灯,称需定查处程序及处罚标准);改的话,可能影响立法和规制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新年伊始,闯黄灯新规陷入如此境地,给相关部门上了教训深刻的一课。立法不是拍脑袋,规制不是闭门造车,即使只开过几天车、稍稍了解黄灯规律的人,都不至于订立这么不靠谱的规定。让一些坐惯了公车、没有等过红绿灯的人订交通规则,结果可想而知。这场争议,无论结果如何,起码教会了我们应该怎么定规则。交通规则是最基本的规则,“黄灯”对我们的改革也有着深刻的隐喻,我们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如何区分公私权界,如何划定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这一次的争论是很生动的一课。


       在引起争议后,相关部门回应舆论质疑时称:黄灯亮时,只要机动车车身任何一部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不认定为闯黄灯。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要停止通行。这样的回应并没有解答公众的质疑。在形成清晰可操作的规则之前,建议有关部门应暂时缓行这一规定,不是顺应民意,而是尊重科学。在立法和规制上,多数人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多数人可能出于自私的考虑而抵制有利于公益的规定——但一定要尊重科学。舆论对闯黄灯新规的批评,并非出于车主私利,更非滥用多数人暴力,而是以科学的名义去质疑。


        尊重科学的话,就请先缓行这一可能导致更多问题的闯黄灯规则。中国的交通文明和汽车文明需要建立,乱闯灯的陋习需要消除,但应该以尊重科学的方式解决,不能乱拍脑袋。先缓行这一规定,可能影响政府公信和法规权威,但不缓行的话,更会影响。

本文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NN053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gzztitc + 5

总评分: 威望 + 5   查看全部评分

乘物以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1#
发表于 2013-1-7 11:43:03 |只看该作者
公安部:违反黄灯信号以教育为主暂不处罚

新华网 20130106 17:50:0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记者邹伟、史竞男)公安部交管局6日表示,已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交管部门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的,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

公安部交管局负责人表示,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两个新部令自1月1日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从实施一周的效果来看,新规在规范驾驶行为、减少交通违法、预防重大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初步显现。

目前,一些群众比较集中地对“闯黄灯”的相关处罚规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此,公安部表示高度重视,感谢广大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公安部将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论证,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对违反交通信号灯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形和处罚规定,更好地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保存时间:2013/1/6
原标题:公安部:违反黄灯信号以教育为主暂不处罚 - 新华法治 -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1/06/c_114270939.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0#
发表于 2013-1-4 16:16:40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上午,新华网对此问题调查的情况(截图)

怎么看新规则 闯黄灯?2013.jpg

一个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9#
发表于 2013-1-4 16:14:05 |只看该作者
“绿灯-黄灯-红灯”――“闯黄灯”问题的现场调查

新华网 2013年01月03日 20:17:49 来源: 新华网


“绿灯-黄灯-红灯”――“闯黄灯”问题的现场调查.jpg

漫画:急刹 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正式实施,新规加强了对闯信号灯的处罚力度,再次引发人们对“闯黄灯也会被罚”的争议。不少网友认为新规违反了牛顿第一定律,因为见黄灯亮起即停在停止线很难掌控;也有人认为闯黄灯极其危险,支持严惩闯黄灯的举措。新华社发赵乃育 作

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记者卢国强、涂铭)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1日正式施行不过两天,其中的“闯黄灯”罚则便成为争议焦点。网民称“闯黄灯记6分”的新规“完全无视牛顿定律”,而相关主管部门则表示,新规实施后“因违反交通信号导致的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是走是停?--黄灯竟成行车困扰

相关主管部门对“闯黄灯”这样解释:“黄灯亮时,只要机动车车身任何一部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不认定为闯黄灯。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要停止通行。”

然而,记者体验后发现,在实际道路行驶中,很难清晰判别车辆与信号灯的关系,黄灯反而成为司机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交通通行。

影响一:路口车速减慢现拥堵。记者2日先后在北京的非主干路、主干路等不同路段体验,最直观的感受是,绿灯时段车速减慢。

在非主干路的车道沟路,即使是绿灯时段,大部分车辆在接近路口时都有意识地降低车速,原本节日期间车流量较小,时速本可达60公里,但在该路口时速只有约20公里,本该畅通的道路出现拥堵。类似情况也出现在长安街等主干路上。

影响二:路口“险象环生”。记者2日在长安街西延长线的一个小路口看到,一辆深色高尔夫轿车在绿灯即将变灯时接近路口停止线,似乎意识到要“闯黄灯”,便猛踩刹车,但因车速较快未完全停止,而此时信号灯已变黄,司机只得加速离开。

同日下午,在东三环外百子湾路口,一辆红色轿车在变黄灯时突然刹车,导致后面一辆出租车险些追尾。

记者发现,绿灯配时时间长,对排在靠前位置的车辆没有难度,而对于排在后面的车辆,是加速通过还是减速等待信号灯变黄,则是个难以选择的问题。

在东单路口,记者排在靠后的位置,接近路口停止线时绿灯已持续2分钟以上,记者选择放慢车速,不料引发尾随车辆鸣笛催促,而在旁边车道行驶、时速40公里左右的几辆车均选择加速通过,但在尚未越过停止线时灯已变黄,几辆车来不及制动,只得硬着头皮“闯黄灯”。



闯黄灯罚钱扣分:争论虽有必要守法仍是必须


保存时间:2013/1/4
原标题:“绿灯-黄灯-红灯”――“闯黄灯”问题的现场调查 - 地方联播 -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1/03/c_11423179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8#
发表于 2013-1-4 12:00:19 |只看该作者
处罚闯黄灯能持否?折射深化改革的难度

新华网 2013-01-03 11:19  大漠飘雪的博客


史上最严交通法规实施后,关于处罚闯黄灯议论纷纷,被称之为恶法,被讥讽为违背牛顿第一定律,反对者声浪甚高,有网民的调侃,有记者的质疑,也有专家的振振有词,更有地方交管部门的暂不执行,一个“黄灯”似乎牵动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什么呢?



怪象一,这个史上最严交通法规的执行,其宣传不是一天的事,一部等级较高的法律解释为什么得不到统一的执行,地方交警部门有什么权利暂不执行,仅仅是技术为借口纯粹是扯谈,在此之前他们干什么去了,现在不作为倒成了不执法的理由,如此执法环境,凸显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有多么崎岖复杂。



怪象二,法律规定很明白的条款,为什么会被随意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黄灯之后是红灯,这就说明在黄灯面前要遵循警示,什么警示,理应该是通过的继续通过,未通过的减速处置,怎么处置,一种是缓行通过,一种是停止通过,绝对不允许加速通过。虽然交安法中没有明确的解释,但是这次的司法解释就给了清楚明白给了我们怎么处理黄灯问题。为什么司法解释之后这么多疑声,一方面可能是是我们的执法不严,一方面是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



怪象三,黄灯处罚纠结,可能也和认识的不清晰有关,首先是一个“闯”,这是主动作为的后果,那就是看到黄灯不采取处理措施,继续作为必受处罚。但是红黄绿灯的转换是瞬间的事情,没有倒计时技术,黄灯的警示特点更显的重要,为什么在红灯面前的急刹车没招来非议,对作为一个有警示意义的黄灯如此不满。关键是对“一看二慢三通过”路口交通规则没有遵守的心理习惯。如果记住这个123,那么就发现现行的闯黄灯处罚还是很人性化的。



马路成了杀手,重典治理势在必行。鉴于国人对交通法规的敬畏心缺乏,执法效果未必如人意,这种广泛的争论势必将引导人们重视交通法规,是件好事,但是对闯黄灯处罚不能因噎废食,只有一以贯之的执行下去,道口交通事故才能大幅度降低,安全才有保障。



不仅如此,当前深化改革,每一条政策的出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因为我们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借鉴,但是有既得利益者博弈的时时刻刻处处存在,就像对闯黄灯严厉处罚一样,如果没有这样的果决态度,那么深化改革就会在争论中消耗激情难于进展,每一项措施都可能带来新的负面问题,但是对现有问题的不解决远远比担忧新问题发生来得重要。(肖勇)






系统分类: 时政  个人分类: 默认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本文版权归作者和新华网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处罚闯黄灯能持否?折射深化改革的难度
引用此文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xy9297.home.news.cn/blog/a/0101002B0F140C8D5B4FEEE6.html

此文已经进入以下圈子

此文评论 游客:匿名[220.181.73.*]   

这又是一个站在道德最高点的“上帝”,麻烦你把物理学定律也给改了吧,让汽车想停就停,就没这么麻烦了。氧化钙,再麻烦“上帝”一次,把第三星球上的两条腿的蛤蟆也该一下吧,让这些可怜虫想飞就飞,也就不需要神马汽车这个劳什子了。。。。
2013-01-03 15:41   

游客:匿名[27.213.43.*]   

关键是对“一看二慢三通过”路口交通规则没有遵守的心理习惯。”现在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快速通过。如果把作为警示的黄灯,也作为了禁止信号,哪还有什么必要设置黄灯???????
2013-01-03 14:54   

保存时间:2013/1/3
原标题:处罚闯黄灯能持否?折射深化改革的难度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http://xy9297.home.news.cn/blog/a/0101000000000C8D5B4FEEC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7#
发表于 2013-1-4 11:59:34 |只看该作者
媒体称交规关乎生命 忽视民意闭门立法必受阻力

新华网 20130103 07:24:1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这两天微博上最热闹的事儿,莫过于吐槽“闯黄灯”新规(闯黄灯也要被罚款扣分)。可以说,很少有一条交规在实施后遭遇过这么大的质疑声和反对声,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并非因为其严苛——比这严厉的法规多多了,交规关系人的生命安全,理应严苛,民众支持严苛——而是因为它反科学的严苛,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可能造成更大的问题。

归纳起来,公众对闯黄灯新规的批评和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难以操作,正如有网友所言,违背了牛顿第一定律,因为行车有惯性,很多时候根本无法看到黄灯就能刹住车;其二,很多地方绿灯并无倒计时,黄灯时紧急刹车易引发追尾,施行新规首日网上就有不少网友诉说了黄灯时刹车被追尾的经历;其三,黄灯本就是一个缓冲区,闯黄灯就罚款让黄灯形同虚设;其四,很多人担心闯黄灯被扣分,绿灯恐惧症下会提前减速等黄灯,加剧了本就严重的城市拥堵;最后,此规定可能违法,因为按法律规定,黄灯是为警示,红灯才是禁止,按闯红灯处罚闯黄灯涉嫌违法。

一个交通新规,实施第一天就遇到这么多问题、遭遇如此多的反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力和法规的权威性无疑受到了极大挑战,政府部门和法规都被推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对于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在订立规则前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如果在规定出台前,相关部门作了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充分听取了专家意见,并经过公共讨论,这些问题肯定会在立规之初就被提出来,不至于遭遇这种实施后的执行困境和尴尬。无论是立法,还是规制,之所以要开门让公众参与,除尊重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外,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智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争议。公众尽早参与讨论,不仅能发现问题,也能将各方意见尽早在博弈中融入法规,避免执行后的争议和反对。闭门立法,法规在实施后必然会遭遇极大阻力,被排斥在立法之外的民众,会在法规实施后以不合作、不服从、不遵守等方式抵制。

闯黄灯新规最大的问题在于,实施前没有讨论,涉及的问题在闭门立法中被遮蔽和掩盖,争议和质疑都被推到了实施之后。法规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改的话,问题多多,很难执行和操作(深圳就表示暂不处罚闯黄灯,称需定查处程序及处罚标准);改的话,可能影响立法和规制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新年伊始,闯黄灯新规陷入如此境地,给相关部门上了教训深刻的一课。立法不是拍脑袋,规制不是闭门造车,即使只开过几天车、稍稍了解黄灯规律的人,都不至于订立这么不靠谱的规定。让一些坐惯了公车、没有等过红绿灯的人订交通规则,结果可想而知。这场争议,无论结果如何,起码教会了我们应该怎么定规则。交通规则是最基本的规则,“黄灯”对我们的改革也有着深刻的隐喻,我们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如何区分公私权界,如何划定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这一次的争论是很生动的一课。

在引起争议后,相关部门回应舆论质疑时称:黄灯亮时,只要机动车车身任何一部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不认定为闯黄灯。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要停止通行。这样的回应并没有解答公众的质疑。在形成清晰可操作的规则之前,建议有关部门应暂时缓行这一规定,不是顺应民意,而是尊重科学。在立法和规制上,多数人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多数人可能出于自私的考虑而抵制有利于公益的规定——但一定要尊重科学。舆论对闯黄灯新规的批评,并非出于车主私利,更非滥用多数人暴力,而是以科学的名义去质疑。

尊重科学的话,就请先缓行这一可能导致更多问题的闯黄灯规则。中国的交通文明和汽车文明需要建立,乱闯灯的陋习需要消除,但应该以尊重科学的方式解决,不能乱拍脑袋。先缓行这一规定,可能影响政府公信和法规权威,但不缓行的话,更会影响。

保存时间:2013/1/3
原标题:媒体称交规关乎生命 忽视民意闭门立法必受阻力 - 新华时政 -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03/c_11422777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6#
发表于 2013-1-4 11:58:38 |只看该作者
深圳交警局回应广东公安厅批评:不罚闯黄灯是合理的

凤凰网 2013年01月04日 04:27 来源:西部网 作者:王成波


431条评论0条总评论 正在看第1段共3段(视频)

深圳暂不处罚闯黄灯 称需定查处程序及标准公安部交管局回应闯黄灯之惑闯黄灯处罚引争议民众吁安装倒计时读秒器


原标题:省交管:不罚违背法律精神深交警:没细则暂不罚合理

闯黄灯处罚争议

记者王成波 一石激起千层浪。“闯黄灯”到底要不要处罚?到底如何处罚?“一刀切”处罚是否合理?连日来,新交规“闯黄灯”处罚规定引来各方争议。此前,深圳市交警局做出回应称暂不对“闯黄灯”行为进行处罚,并说明相关理由。此举引来省公安厅交管局有关人士批评。昨日,深圳市交警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在公安部以及省公安厅相关“闯黄灯”处罚细则未出台的情况下,暂不对“闯黄灯”进行处罚是合理的。

省交管:暂按当前法规处理

连日来,“闯黄灯”到底要不要处罚?“闯黄灯”如何认定以及如何处罚?引发社会各方质疑,很多市民表示因为遵守不闯黄灯而导致追尾事故增加不少,甚至有人认为处罚闯黄灯还不如不要黄灯,强烈要求取消这一规定。

对此,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做出解释称,黄灯亮时,只要机动车车身任何一部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不认定为闯黄灯。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要停止通行。在回应市民的质疑时,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要求各地不断改进交通信号设置。

随后,深圳市交警局做出回应称暂不对“闯黄灯”行为进行处罚,并说明相关理由。

昨日,针对深圳市交警局做出的表态,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有关人士认为,“深圳市的做法不符合交通安全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是违背科学和法律精神的。”并称省交管局正会同该局法制科,研究如何从法律角度应对深圳市的表态,在没有明确指示前,各地市仍按照当前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VS

深交警:立即抓罚不大可能

昨日,深圳市交警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当初作出暂不处罚“闯黄灯”的表态是针对相关处罚细则不明确,如何认定不细化,以及电子警察抓拍系统不具备抓拍“闯黄灯”的功能而做出的解释,并没有特别不妥。

他说,连日来他们也了解到社会各方的反映,相信公安部以及省公安厅相关部门会尽快做出处罚细则的解读等。“如果相关认定以及细则明确,肯定会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要求。”他表示,按目前深圳的情况来看,立即进行电子抓拍“闯黄灯”不大可能,因为相关系统还没有更新和完善,而且如何取证、认定等也都还不具体,确实需要一个过渡期,因为系统更新也需要时间。

那么,相关信号灯倒计时等会不会完善呢?这名负责人说,一切还得等公安部以及省公安厅相关部门的细化指示。相关要求明确后,他们会严格执行,同时会按照要求对信号等进行进一步完善,“目前来看各地对这条规定的实施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处罚了,但有很多地方没见相关处罚案例”。(来源:南方新闻网)  

[责任编辑:PN032] 标签:闯黄灯细则 深圳市 分享到: 更多  

保存时间:2013/1/4
原标题:深圳交警局回应广东公安厅批评:不罚闯黄灯是合理的 _资讯频道_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1/04/20756128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0

好友

2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无欲而刚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终身成就奖

5#
发表于 2013-1-3 17:43:00 |只看该作者
还说1月1日居然与12月31日比下降了29%。新规定的好处?
无欲而钢 邮箱:wyqkk@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地板
发表于 2013-1-3 17:33: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板凳
发表于 2013-1-3 17:30:59 |只看该作者
凤凰网 :



广东交管局:深圳不罚闯黄灯违背法律精神



2013年01月03日 14:01
来源:羊城晚报  
原标题:深圳做法违背科学法律精神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亮报道:“闯黄灯记6分”的新规出台后,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最近表示,深圳暂未对闯黄灯的行为进行处罚。这个表态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2日,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有关人士表示,深圳市的做法不符合交通安全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是“违背科学和法律精神的”。“不能一概而论说闯黄灯不罚,如果黄灯和绿灯一样都可以通行无阻,还要黄灯干什么?”该人士说,黄灯的设置有其科学根据。上世纪美籍华人胡汝鼎发明了黄灯,最先被美国政府接受采用,从而由红绿灯改为三色灯,并推广到全世界。“红、黄、绿三色信号灯是一个完整的指挥信号系统,深圳市此番表态不符合科学精神。” 省交管局还表示,目前正会同该局的法制科,研究如何从法律角度应对深圳市的表态。“处罚闯黄灯的问题,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按此实行就有违法的嫌疑。”据悉,包括广州在内的全省其他地方,目前在等待省交管局的统一安排,在没有明确指示前,各地市仍按照当前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2-25 14:38 , Processed in 0.0904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