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2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讨机床工具产业未来发展![转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新手上路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30 08:53:2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机床行业未来5年年增15%


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
  我国固定资产每投入100亿元,将带动0.8亿-1.1亿元的机床市场消费额。轿车产量每提高1%,数控机床市场消费量就将扩大0.54%。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和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工业的迅猛发展是刺激机床行业起飞的主要动力。
  需求快速增长
  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机床作为基础机械产品,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机床工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防尖端建设的基础工业和战略性产业。1999年以来,受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拉动的影响,中国机床消费逐年攀升,年均增长率达到27.6%。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机床年消费额达到56.96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20.2%,较1999年增长162.5%。
  同期,国际市场机床消费则呈稳中有降的趋势。2000年以后,随着美国、日本和欧洲三大经济体经济相继陷入低谷,世界范围内的机床投资消费从顶峰回落。2002年,全球机床消费数额达到311.02亿美元,较2001年减少了12.71%,跌落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位列机床消费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中,除中国实现增长外,其它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降最明显的是美国和日本,机床消费分别为33.24亿美元和34.41亿美元,较2001年减少36.5%和34.5%。
  多种因素拉动机床消费快速增长引起我国机床消费不断攀升的主要动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家技改贴息政策是启动机床等装备制造业领域投资增长的引擎。1999年下半年,为拉动内需和支持工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中央政府推出了增发国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重大决策。1999年至2002年,国家每年安排新增国债资金用于企业技改贴息,累计资金达到355.4亿元,项目2222项,涉及总投资为4633亿元,其中银行贷款2893亿元。国债技改贴息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提高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国有企业对机床等普通及专用设备的更新速度。
  其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迅猛增长进一步推动了机床消费的增加。1999年至200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9855亿元上升到43202亿元,累计增长了44.7%,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累计增长42.8%,集体经济累计增长40.8%,城乡居民个人投资累计增长58.3%。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更多的国内产品面临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压力,因此,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均不惜资金投资购买更为先进的机床加工设备,推动了机床消费持续升温。
  第三,汽车、航空航天等下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有效地刺激了机床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2002年,中国一举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产量达到325.12万辆,较2001年增长38.49%;销售完成324.81万辆,较2001年增长36.65%。汽车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713.46亿元,同比增长34.01%;利润总额469.83亿元,同比增长72.86%。汽车行业是机床设备的主要用户,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汽车行业对机床的需求量约占机床总需求量的近50%,因此,汽车业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的推陈出新极大地刺激了机床,尤其是数控机床和专用机床消费的增长。据统计,2002年,三大汽车制造厂和九个骨干厂共投入技术改造资金261亿元,其中用于购置国产设备的金额为20亿元,约占8%;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投入73亿元,其中42亿元与机床工具行业有关。
  航空航天、发电设备、船舶、冶金等大型和重型工业也是机床的主要消费者。航空航天业因涉及军工和国防,许多高精尖加工设备专用性强,存在进口障碍,国产机床在该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02年对国内29个重点机床企业粗略统计,航空航天业方面的需求占总合同金额的37%。
  除了促使机床消费量不断提高外,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含量的工业的加快发展还引起了机床需求结构的明显变化,机床消费更趋精密化、高档化和成套化。汽车生产具有大批量、快节奏的特点,而且车型丰富多样、新品不断,因此,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数控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系统和零部件专用机床需求量近年来大幅增加,已成为机床行业重要的增长点。高速数控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系统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以及箱体类零件的生产和加工,包括主机和配套的夹具、刀具、量检具以及物流输送系统;专用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品种繁多的汽车零部件,包括专用车床、专用磨床、专用铣床等等。在2003年4月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数控金属加工机床的成交额达到金属加工机床成交总额的84%,数控金切机床成交额达到金切机床成交总额的90%。
  供给不断攀升
  重新步入景气周期近十年来,我国机床行业的运行经历了较大的周期性起伏变化。1994-1998年,机床行业产销持续滑坡,市场容量减少到原来的75%。1995年,机床行业首次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并一直持续了5年。1999年下半年,在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机床行业产销不断下滑的局面得到初步遏制。2000年,机床行业终于出现了转机,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5亿元,销售收入175亿元,分别较99年增长20.4%和21.1%,机床行业实现了全行业扭亏。随后的两年,机床行业开始在复苏中逐渐步入景气周期,产值和销售收入均呈现两位数的增长。2002年,中国机床行业的产值达到250.6亿元,较上年增长14.8%,完成利润18.3亿元,较上年增长5.8%。2003年,机床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5月,机床行业产值达到13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5%,行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5.7%和35.6%。
  其中金切机床的产量达到11.4万台,实现销售收入83.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9.4%和37.8%。
  产品结构调整进展明显入世前后,为适应机床消费结构精密化、高档化和成套化的变化趋势,政府提出了以数控机床为重点发展对象和产品结构调整目标的产业政策。数控机床是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机床技术相融合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高效、精密、柔性自动化和易于实现工艺复合和信息集成等特点,特别适于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因此早已成为现代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基础装备和世界机床市场的主流产品。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十五”规划指出:到2005年,全国数控机床产量将达到2.5万-3万台,产值达到65亿-70亿元,按价值计,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达到50%。可供数控机床品种要达到2000种,金切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达到40%左右。
  数控机床中,高中档比重由目前的20%上升到40%。数控机床主要产品基本立足于国内并有部分出口。在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形成数控机床主机重点生产企业20-25家,数控配套部件重点生产企业10-15家,成为行业数控机床生产的中坚力量。各重点数控机床主机与配套部件生产企业,基本建成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
  从近两年机床行业实际运行情况看,上述要求的产品结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自1999年国家用国债资金支持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后,数控金切机床生产和消费明显驶入“快车道”。1999-2002年的4年中,其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均增幅分别达到34.3%和34.5%。2002年全国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和消费量已分别上升至24803台和38394台,数控机床的产品发展到1500余种。金切机床产量的数控化率从1990年的2%升至2002年的11%。金切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也由1999年的15%提高到2002年的28%。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协会的最新统计,2003年上半年,金切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再次上升2.2个百分点,达到30.2%。
  不过与日本、德国等机床制造强国相比,中国金切机床目前的数控化率仍不高,如被称为“数控王国”的日本,2000年其金切机床产值数控化率就已达到88.5%、产量数控化率达到59.4%。因此,从长期来看,数控机床在我国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潜力。预计到2010年,我国金切机床行业产值的数控化率将继续增至45%以上;金切机床消费额的数控化率将达到60%以上。
  利润分布外资和民营企业占大头在机床行业开始扭亏的同时,行业内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相当的变化。一批传统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按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2年,在机床行业重点联系中,金切机床119个企业已有60%以上企业转制为公司或股份公司;原机床工具局下属18个机床重点骨干企业,除个别外,也都转制为了公司或股份公司。
  另一方面,机床行业中,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02年,在500万元规模以上的2200家机床企业中,民营企业有521家,约占25%。由于看好中国长期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一批国外著名的机床制造商纷纷在国内投资设厂。据统计,金切机床制造业的三资企业数量在2002年已增至55个,较上年增长31%。
  从机床行业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分布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到了行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六成以上。据统计,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产值为159.4亿元,企业占全行业企业的63.6%,实现销售收入143.9亿元,占全行业企业的63.8%。但在完成利润方面,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明显强于国有企业。2002年,三资企业在机床行业的产值和收入占比仅21.4%和14.1%,但实现利润占比却达到36.1%;民营企业的产值和收入占比为15.0%和22.1%,完成利润占比为19.5%。
  造成上述盈利能力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产品结构层次的不同,外资企业起点高、生产装备先进、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大大优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市场化意识薄弱,经营机制欠灵活也间接导致了企业盈利能力的不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禁止发言

5#
发表于 2004-1-30 17:25:2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本头像不代表个人政治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07

好友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地板
发表于 2004-1-30 09:21:32 |只看该作者
随着中国汽车等制造业的发展机床工业应该有比较好的前景。但是努力要争气啊。
e-mail:ctcitc@163.com;QQ:75846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新手上路

板凳
发表于 2004-1-30 08:55:47 |只看该作者

几家公司值得关注!!!

在国内沪深两市,以机床主机为主要产品的上市公司共有四家,分别是沈阳机床、秦川发展、青海华鼎和交大科技,除沈阳机床外,其它三家公司均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
  沈阳机床(000410)
  沈阳机床是我国机床行业的龙头企业,2002年,其机床产销量和数控机床产销量均居行业之首,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机床产品新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机床行业的整体转暖,沈阳机床因此受益。2001年以来,沈阳机床先后和“一汽”、“陕汽”、“曙光股份”等汽车生产企业批量提供的数控机床产品。2002年,沈阳机床生产机床1.7万台,同比增长76.6%;销售机床1.72万台,同比增长88.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75亿元,较2001年增长44.9%,并较1999年实现翻番。2003年一季度,公司机床产销再度增长,产量达到4921台,同比增长212%;销售收入达到3.46亿元,同比增长132%。公司下属企业任务相当饱满,如公司直属企业--沈阳机床集团第一机床厂,2003年4、5月份,机床产量均达到1500台,为过去正常月产量的3倍。
  从全年来看,汽车投资方兴未艾,汽车产销仍将持续攀升,沈阳机床的产品销售前景较为乐观。2003年5月,公司公告在4月份北京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期间,公司与客户共签订销售合同1.94亿元.,占去年销售收入的18%。
  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和尽快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沈阳机床在2003年初先后与意大利菲迪亚有限公司和MasterS.r.l公司分别组建了合资企业沈阳菲迪亚高速机床有限公司及沈阳迈普锯床有限公司,沈阳机床分别参股40%和30%。上述合资公司的建设和投产有望为沈阳机床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尽管沈阳机床的销售收入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公司的盈利能力依然不强,净利润率明显偏低。如2003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并没有与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实现同步增长,增幅为22.3%,净利润率仅为0.2%。此外,作为1996年上市的老国有控股公司,沈阳机床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如公司2002年年报中,沈阳机床被出具了带解释说明段的审计报告,说明段指出的世行贷款项目和土地使用权变更等问题均暴露了企业管理上的疏漏和不足,急需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交大科技(600806)
  交大科技2000年经重组后,当年扭亏,2001年3月脱帽。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总公司取得控制权后,大股东一直试图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但由于进展速度较慢,截至2003年一季度,交大科技的主营业务仍然没有太大改变,机床业务仍占到交大科技主营业务收入的80%以上。2001年,虽然机床行业已逐步复苏,但由于自身生产能力不足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公司经营出现波动,营业利润再次出现了亏损,后靠补贴收入才使得净利润不致为负。2002年,上述情况随着产品的供不应求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公司出现了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9亿,同比上升75.3%;净利润为608万元,同比上升196.3%。2003年4月,交大科技参加了北京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期间签订合同近千万元,达成购买机床意向金额上亿元,因此预计交大科技2003年的经营业绩将可能进一步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新手上路

沙发
发表于 2004-1-30 08:54:19 |只看该作者
三大缺陷不可忽视
  高档数控机床和成套成线设备的国内供应能力依然不足
  尽管中国机床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控化率稳步提高,但机床消费和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依旧比较突出。以数控机床为例,目前我国数控金切机床市场上高、中、低档机床消费比重,在消费量上约为5:50:45,在消费额上约为15:70:15。也就是说,国内对高中档机床的需求无论在消费量还是消费金额方面都已超过了低档机床。相应地,国产机床产品调整步伐仍不够快速和及时,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27%,且产品构成大多以低档为主,如数控车床中70%是由单板机控制的经济型数控车床,电加工机床中80%以上是经济型的,这两类数控机床占了我国数控机床产量的一半以上。5轴联动数控机床、数控超重型机床等高档机床以及加工中心虽也有生产,但数量不足千台,且制造成本较高。而德国、日本等机床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加工中心的年产量均在万台以上,是我国的20-30倍。
  由于低档的机床技术附加值不高,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价格恶性竞争的情况十分突出,产品毛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不佳,难以通过自身积累提升技术和制造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进出口逆差逐年增加,预计今年逆差有可能超过32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机床的自给率一直徘徊在48%左右,自我供给严重不足以及机床消费和生产的结构性矛盾造成我国机床进口逐年大幅攀升,进口额从1998年的13.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31.5亿美元,累计增长了133%。同期出口额从25亿美元上升到30.6亿元,仅增长了22%。
  2003年,我国机床进出口逆差进一步拉大。一季度,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为8.9亿美元,同比增长53.82%,增幅较上年同期高出42.4个百分点;金切机床进口6.45亿美元,同比增长70.31%,增幅比上年同期高出64.3个百分点。与进口相比,出口虽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明显偏低。一季度,金属加工机床出口0.71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7.91%。根据上述趋势,预计2003年,我国机床进出口逆差有可能超过32亿美元。
  机床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服务等要素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成本、质量、交货期和服务是机床胜出的四大竞争要素,国产机床在后三个要素上与国外著名品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在质量方面,国产数控系统的MTBF可靠性指标为1万小时,但国际先进数控系统的MTBF已达8万小时。国产数控车床、加工中心MTBF虽有少数厂达500小时,但国际上先进水平已达800小时。而且机床主机配套附件,国产加工中心刀库机械手、数控车床刀架,其定位精度等指标还有待提高。
  在交货期方面,国产大型机床的交货期普遍较长,拖期交货不仅影响了企业的信誉,而且企业也因此付出了不扉的经济代价。2002年,在协会向行业30多个主要企业抽样调查中,绝大多数企业由于任务重拖期交货,拖期数量平均占合同数的20%以上。在向两个用户典型调查中,竟涉及行业10多个主要企业产品拖期,用户反映强烈,特别是军工单位意见更大。国际上一般数控机床交货期为3个月,高档数控机床为5-6个月,大型重型机床为10-12个月。国际招标条款中规定,交货期延长1周增加投标价0.5%,超过2个月废标。
  服务也是我国机床企业的薄弱环节。中高档机床大多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涉及多种技术,对服务的要求很高。从国际发展趋势看,为满足客户的具有个性化需求,机床制造商需要提供从规划、设计、制造直至安装调试的成套服务,以“交钥匙”工程方式最终交付用户,具体内容包括提供主机、辅机、工夹量具以及程序编制和人员培训。而目前国内企业在成套服务方面还基本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发展空间还很广阔
  消费仍将维持高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和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工业的迅猛发展是刺激机床行业起飞的主要动力。2002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加速的趋势。特别是2003年,虽然中国遭遇了SARS疫情的袭击,经济暂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6.7%,增速为1992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上半年GDP累计增长8.2%。但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强劲,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348亿元,同比增长了31.1%,较去年同期加快9.6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80年代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每投入100亿元,将带动0.8亿-1.1亿元的机床市场消费额。以2002年的43202亿为基数,保守估计,我国今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突破50000亿元,因此,2003年我国机床消费将达到550亿元左右,较2002年再增长约20%。
  此外,未来几年也是机床最大用户的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入世以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增速势不可挡。2003年1-5月,全国共生产汽车173.38万辆,同比增长33.91%;销售167.75万辆,同比增长31.46%,其中轿车生产72.18万辆,同比增长109.14%;销售68.63万辆,同比增长82.75%。预计2003年全年,我国的汽车产量有望达到42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达到185万辆,将分别较2002年增长25%和75%。
  据有关权威机构研究预测,轿车产量每提高1%,数控机床市场消费量就将扩大0.54%。因此初步估算,2003年数控机床的消费量有望同比增长40%以上,大大高于机床总体消费增速。
  逆差长期将逐渐缩小国产机床产品结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机床进出口逆差在今后1-2年内还会进一步扩大。2002年,我国机床进出口的逆差为28.45亿美元,2003年突破32亿美元,预计2005年将达到36亿美元。不过从长期来看,随着国内机床制造和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机床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届时,进出口逆差会逐步缩小。
  外商直接投资力度将加大由于机床行业属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存在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该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较少,利用外资相对落后,在机械工业和全国利用外资中仅占2%及0.1%。但2002年以后,上述现象已得到一定改观,一批国外著名机床制造企业,如欧洲最大的机床设备制造商德马吉(DMG)、韩国大宇重工等,纷纷在我国建立办事处、服务中心或独资建厂。同时,国内机床生产企业和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与意大利菲迪亚股份公司,大连机床集团公司与美国英格索尔、德国因代克斯公司,均签订了不同形式的合资合作协议。
  产值利润有望全面提升尽管机床行业在2000年就已经扭亏,但几年来一直摆脱不了微利的阴影。不过进入2003年,随着机床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以及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的增加,行业规模经济优势逐渐显现,企业经营业绩有望出现跳跃式的提升。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机床工具行业8个制造业合计实现利润5941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857万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从上年同期亏损3166万元转为盈利24505万元,国有经济的利润占全行业利润的比重也因此提高3.5个百分点。
  二季度,机床行业受SARS的影响甚微,产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金切机床的产量达到7.99万台,同比增长速度34.3%,较一季度增长23.5%。由此推断,机床企业二季度的经营情况应不会低于一季度水平。预计2003年全年,机床行业利润有望达到28亿元,较上年增长50%左右。
  从长期来看,由于我国机床消费还存在着200多亿元的贸易逆差和供需缺口,这预示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仍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预计未来3-5年,我国机床行业产值将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5 05:46 , Processed in 0.0743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