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 欧盟公共采购终结价格“独裁” 2014-03-20 00:00:00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第367期
■ Jonathan Refoy
公共采购并不是一个吸引眼球的话题,只有偶尔当采购合同出现差错时才会登上新闻头条,然而,如今公共采购成果却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2008年的金融危机将各国领入了财政紧缩时代,政府面对巨大的预算赤字与债务,却无意中给服务外包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空间,在如此大环境下,确保公共采购流程有效性显得格外重要。公共采购占据欧盟GDP的19%,因此,公共采购无疑是一项大生意,也是关键的经济驱动力,对欧洲经济复苏至关重要。那么,欧盟是如何从危机中看到生机并适时做出改变的?
从价格走向价值
长久以来,一种恶性价格竞争的理念被欧盟各国欣然接受,价格成为了决定采购的关键因素,这使得欧盟错过了以低消耗实现高收益的机会。同时,尽管欧盟为公共采购制定了详尽的规则,却难以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复杂且冗长的采购程序很容易成为企业进入政府供应链的障碍,还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参与竞争。
事实上,这一切恰恰能通过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提高质量,通过明确交付要求与权衡经济、社会与环境目标得以解决。英国政府很快注意到了这一变革方向,并提出会在2015年实现将25%的中央政府采购支出分配给中小企业的目标。
作为英国保守党议员,同时也是英国立法者之一的克里斯·怀特,曾在2010年提出了一份私人议员提案——《公共服务(社会价值)》提案,试图转变地方与中央政府在采购时遵循的最低价中标理念,使人们能更全面地意识到,采购能在本地就业、学徒培训、鼓励产品与服务多样性以及支持社会企业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力。
在历经20个月的漫长努力后,怀特的提案跨越了党派间的政治之争,获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英国在2013年1月正式出台了《公共服务(社会价值)》法案,它要求英国公共部门在履行公共服务合同时,必须考虑如何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福祉。同时在采购进程中选择目标机构时,不能只考虑低价与高质量的因素,而必须考虑社会、经济与环境价值,以一个公平的价格购买真正造福于当地社区的公共服务。这一法案在没有遭遇商业游说团体的鼓吹与反对下,戏剧性地改变了英国公共采购,意味着数以亿英镑计的政府开支将受其影响,公共采购程序中的诸多环节也将得以完善。
在公共采购程序中更多关注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不仅会促使政府在衡量企业标的时更全面考虑社会价值,采购官能以更开阔的视角对项目加以塑造,比起那些仅仅是公式化地遵循程序进行采购并努力不触碰法律禁区的做法,无疑会为公众带来更广泛的社会福利。
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公园与场馆建设可谓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不仅通过与私营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诸多世界级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而且有助于经济转型,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在场馆建设过程中,由国家技术学院提供的工程培训项目不仅提升了参与奥林匹克公园建设项目员工的资质,同时让更多的女性获得在建筑领域从业的机会。其结果令人欣慰,有457名学徒参与了这个大项目,270名女性被招募并安排到相应岗位,1427名女性为工程的按时交付贡献了力量。
“经济最有利标的”步入舞台中心
欧盟公共采购的深入改革姗姗来迟,但不久前出台的公共采购新指令可谓近年来的最重大变革。新指令有着两大目标,一是大力向中小企业开放公共采购市场;二是为向纳税人提供物有所值的采购项目,欧盟设置了新的合同授予标准,将从价格、创新、环境与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评判标的,从中选择经济最有利标的(MEAT)。欧洲议会采购发言人马可·塔拉贝拉认为这一改变将终结最低价中标的“独裁”地位,各方都将对质量更加关注。
当然,这一切所产生的效果还有待深入观察与时间检验,尤其是遵循社会与经济采购准则是否会产生额外的成本。但更多嗅到商机的企业会利用这些变化,强化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在公众中建立信任并与政府建立强大的社会契约,同时使其成为企业责任战略中的一部分。
因此,在低价中标在欧盟各国奉行多年之后,若公共采购程序中能植入新的理念,意味着将会使地方与中央政府购买力相连接,在实现政府更广泛的公共政策目标的同时,也会带动供应链的创新,当更多供应商参与其中,通过低消耗实现高收益将不再是痴人说梦。
(作者系美国西图公司全球通信领导团队成员,朱颖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