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的
原因与对策(一)
一、前言
“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已成为中国招标的特色。
“认认真真走过场、规规矩矩假招标,”已成为招投标业内自嘲自讽的口头谈。对于招标代理机构而言,无论是“走过场”还是“假招标”,都是无奈之举。笔者在近20年的招标生涯中,有幸主持评标1,400余次,其间也不乏有“走过场”的标,或“假招标”(特别是在近8年中)。笔者的切身感受是,当主持“假招标”项目的评标时,犹如吞下了一只绿头苍蝇,在评委面前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从业内口头谈“认认真真走过场、规规矩矩假招标”中,我们大致可以将“流于形式的招标”(以下简称“形式标”)分为两类,其一就是“走过场”,其二则是“假招标”。“走过场”与“假招标”虽然都是形式标,但细析一下,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危害极大。正如国家发改委某负责人所言,“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分析“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的原因,并研究和探索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是中国招投标的当务之急!
国家发改委某负责人将“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的原因归咎于“有些从业人员因缺乏招投标政策法规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了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于是,来了个“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企图通过“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来解决“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
但是,笔者不禁要问:“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能解决“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吗?
恕笔者直言,“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是根本不能解决“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能使“走过场”更加认认真真,或许能使“假招标”更加规规矩矩。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