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1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评论‖保障企业的法律权利,在招投标领域如何落实总理要求?  【转贴】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09:45: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评论‖保障企业的法律权利,在招投标领域如何落实总理要求?



评论‖保障企业的法律权利,在招投标领域如何落实总理要求?


原创 2016-05-09 高飞 e招标学苑


e招标学苑
微信号 e-bidding
功能介绍 招投标思想领袖和电子招投标行动先锋的交流平台




    李克强总理2015年9月首次提出三张清单的思路:“权力清单”,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即“法无授权不可为”,防止公权力滥用,减少寻租现象;“负面清单”,让企业明了不该干什么,除负面清单之外的都可以干,即“法无禁止皆可为”,以形成公开透明、预期稳定的制度安排;“责任清单”,政府该怎么管市场,即“法定职责必须为”,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



   此后国务院部委层面多次发布通知或制度,要求各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公示清单、防止地方保护、禁止违规收取保证金等等,具有为企业松绑、减负的良好愿望。



   同时,在招投标领域也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红头文件清理运动,要求各地废除与法律法规不符的规定,公开有效的招投标相关政策并接受社会监督,然后也并没有什么下文,至今小编也没有看到一起因为违法违规限制市场主体正当权利而受到责任追究的。政监督部门擅自增加审批环节、设置审批事项,干预招标投标当事人的自主权的乱象并没有得到任何改观,公权力部门擅自扩权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李克强总理在5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必须尊重和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保障企业的法律权利,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这些要求可谓是延续了一贯的主张,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正如总理所说“只有企业有活力,整个经济才有活力,才能确保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对于招投标来说,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充分赋予了招标人、投标人、评委、第三方等市场主体有关的自主权,主要内容列举如下:      


※ 招标人可以自主选择招标组织形式:自行招标或委托招标(《招标投标法》第12条)


※ 招标人通过招标策划自主确定评标标准和方法(《招标投标法》第19条)


※  自主决定是否允许联合体投标(《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37条)※ 制定并发布招标公告(《招标投标法》第16条、《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15 条)


※  发售招标文件(《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16条)※  招标人依法组建包括招标人代表在内的评标委员会(《招标投标法》第37条)※  评标委员会提交评标报告并推荐中标候选人(《招标投标法》第40条)


※  招标人确定中标人(《招标投标法》第40条)、签发中标通知书并签订合同(《招标投标法》第45、46条)※  投标人自主决定是否参与(《招标投标法》第25条、《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33条)※ 投标人以何种方式参与公开招标项目的竞争(《招标投标法》第31条)※ 评标委员会自主决策是否需要对投标文件进行澄清(《招标投标法》第39条),并享有独立评审的权利(《招标投标法》第38条、《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48、49条)※ 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以及其他依法设立的法人组织建设和运营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第6条)



        白纸黑字不容歪曲,法律权利却得不到保障。恣意妄为,明显违规限制市场主体权利,诸如禁止组织资格预审禁止组织潜在投标人现场踏勘禁止招标人代表进入评标委员会以摇号方式确定中标人规定,在各地仍然
不胜枚举。


        如果有一天,行政主管部门因为违规限制市场主体权利被巡视了、主管领导被约谈了、直接责任人被处罚了、违规行为被纠正了,就说明总理的要求真正得到落实了。保障企业的法律权利,让监管部门、招标人、投标人、评委、交易场所等各行其权、各负其责,就是招投标领域目前最需要的改革!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王毅青 + 1 关注的转载

总评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沙发
发表于 2016-5-9 10:21:45 |只看该作者
提到的管理问题比较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空白,呵呵!

内容来自[手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185

积分

精灵王

板凳
发表于 2016-5-9 10:57:13 |只看该作者
还有做法值得商榷,


      如:1、通过招标建立代理机构短名单,要求招标人从中选择。


             2、要求招标人必须使用本地制定的招标文件文本。


             3、审批招标文件。


             4、必须进入本地建立的交易服务平台或交易系统进行交易。


            5、限制投标保证金只能以现金形式递交。


            6、必须缴纳一定金额的信用保证金。


            7、规定递交投标保证金的截止时间早于投标截止时间。


           8、审批中标合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31

好友

9955

积分

版主

韬光养晦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地板
发表于 2016-5-9 15:57:42 |只看该作者

回 海先生 的帖子

海先生:        还有做法值得商榷,如:1、通过招标建立代理机构短名单,要求招标人从中选择。2、要求招标人必须使用本地制定的招标文件文本。3、审批招标文件。4、必须进入本地建立的交易服务平台或交易系统进行交易。5、限制投标保证金只能以 .. (2016-05-09 10:57)
编制法律法规的人,永远没有实际操作的人的脑子灵活
好汉不提当年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4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5#
发表于 2016-5-9 16:38:17 |只看该作者
如何落实是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87

积分

侠客

6#
发表于 2016-5-9 16:56:46 |只看该作者
看着一条条违规违法的规定出台,相关单位执行起来如跳梁小丑。可是没有办法。


一件变革的前期总有些悲情色彩,如甘肃招标代理与交易中心的案子,业内人看着很振奋,因为觉得结果毋庸置疑所以很振奋。


但是以败诉告终,悲情,连悲壮都算不上。


只要还在这个圈子吃这碗饭,就没办法悲壮。就像气球,越空虚越膨胀。且让它疯狂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0

好友

2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无欲而刚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终身成就奖

7#
发表于 2016-5-9 17:27:34 |只看该作者
政府机构中总有闲人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
还是因为纳税人交税养的闲人太多。
无欲而钢 邮箱:wyqkk@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74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8#
发表于 2016-5-9 23:23:58 |只看该作者
看来,老朽呼吁了10年的“回归《招标投标法》,将定标权归还给招标人”的努力已指日可待了!
老朽的邮箱: laochan2006@163.com 钱忠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9#
发表于 2016-5-10 09:14:17 |只看该作者
转发一篇报道,供参考。          


新闻     总理发话了,处长为何敢不听? 来源:2015-04-17 17:14 新安晚报   

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要求深化改革,并严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运转流程繁冗、拖沓。


“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难道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


“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结果各种手续再走上一年,这不是闹笑话吗?”完全颠倒,处长把关,闹笑话。每个词都格外刺眼!真是有一些胆大妄为的处长,国务院都通过的事,他们仍敢消极不作为。


我们不禁想问:处长们的这份“勇气”、 “胆量”这份 到底从何而来?   


原因一:原有办事流程严重固化让处长们无所适从   总理严厉批评处长们,处长们觉得冤吗?   按照部委长久以来的办事流程,一般来说一项改革措施需要多部门联合发文时,要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共同签署文件,即“会签”制度。会签”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部门之间互相监督的作用。但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要向深化改革要红利,部委们却还在层层“会签”,关关设“卡”,只重公文,不重实效,就说不过去了。   


难怪总理严厉斥责:我们出台的许多政策,中央和各部门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经过详细测算,并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执行方案,但却常常因为繁冗、拖沓的所谓“会签”,让一些好政策“迟迟落不了地”。   


其实,最近几天,不论是赴东北考察,还是在京听取各路专家意见,李克强都谈到了类似的问题。报道透露,他去年曾对东北某个民生项目“盖133个公章仍未完成审批”的问题作出批示,要求严肃处理。   


总理在提醒各部委和各级政府,少一些会签、研究之类的繁冗流程,这些已经不适应“新常态”。要把精力放在实干上,中国经济是干出来的”不干,“ “ 什么都谈不上”。   


原因二:部门利益触动不易,别人不做“我”为何要做   


不少领域里的改革之所以迟迟推不动,并非中央没有指明方向,而是有部门利益在作怪。会上部长们没不同意见,但改革措施却迟迟不能落地,原因也正在于此。   其实这种局面,李克强早有预见。在2013年初,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就强调“改革走到今天,势必触及部门利益,我们要舍得先触自己的利益”。之后,李克强还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类似的意见。   


但是,任凭中央心急如焚、恨铁不成钢,还是有些“处长”和“处长”身后的人们消极不作为,真是印证了那句话“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改革自然会影响到一些部门的利益,有些干部原本熟悉的工作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乃至于个人前途也会因此改变。这些情绪难免会影响到工作,部分干部甚至产生了消极观望的心态,认为别人不做,我为什么要做?   


于是,有利益的部门间出现相互博弈,没利益的部门间则推诿扯皮, “政令不出中南海”造成 的局面。   李克强说过“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这仅是前半句,而后半句才是关键,“但别无选择”。也就是说,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 ‘奶酪’,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原因三:能力跟不上改革步伐,本领恐慌、力不从心   改革就意味着变化,不仅是利益的变化,还包括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情况的变化,这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些改革政策会“卡”在处长那儿,并不完全是因为“处长”不想作为,而是不知该如何作为,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 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导致工作上力不从心。   


有的干部面对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等新任务,不熟悉、不学习、不钻研,沿用固有的工作方式,“守摊子”;有的面对改变,新办法不多、工作思路不宽,甚至束手无策,撂挑子”;有的握着手里的那点权力,不“想着多挑担子,而是逃避责任、推诿扯皮,摆架子”。“   


但这些并不能成为“处长”们不作为、延误改革进程的理由。从目前情况看,中央动起来了,顶层设计力度大、进展快、成效明显,可一些部门并未及时跟上, “对称”。没有   


会上,李克强说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政策好,一方面是因为人勤劳。”   


这里所说的“人勤劳”,不仅包括广大老百姓的勤劳智慧,更需要领导干部主动作为,狠抓政策落实,继续保持“蛮拼的”状态。“要有起码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工作中少点空话套话,多点真抓实干的劲头,实实在在多给老百姓干点事!”   李克强(资料图片)  浏览原图    


(原标题:总理发话了,处长为何敢不听?)

内容来自[手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10#
发表于 2016-5-10 09:19:13 |只看该作者
在招标投标领域,要么不管,要么管得太宽、太严,两种情况估计会长期存在,回避或忽视都只能是一厢情愿,呵呵。

内容来自[手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6-17 14:53 , Processed in 0.07116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