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连平: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建设廉洁高效济南 时间:2013-08-20 16:50:14 来源:中国公共资源交易网 作者:牛连平
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0年10月28日正式启用,这是我市落实国家和省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推进反腐倡廉要求的重要举措。启用两年多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各行政监督部门、进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意见》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心交易组织,创新运行机制,截止目前,完成进场项目4323项,交易金额1771.324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交易项目6.66个、成交2.48亿元,交易活动规范有序,受到了市场参与各方的好评,在打造全国一流阳光交易平台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平台建设发展概况
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为受理区、开标区、评标区等功能区,场所面积约4559平方米。受理区面积720平方米,设置窗口21个;开标区面积1229平方米,设置开标厅8个,能容纳600人同时开标;评标区1354平方米(包括专家餐厅),设置评标厅10个,能容纳180人同时评标。开标区与评标区物理分开。
济南市委、市政府对公共资源统一交易平台建设高度重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部署,2008年市委出台的《关于构筑惩治预防腐败体系 打造廉洁高效济南的意见》(济发〔2008〕11号),2010年市委九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均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2009和2010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公共资源统一交易平台建设做出了安排,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列入了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日程。
2010年5月,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筹建步伐加快。7月15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筹建方案和有关意见,8月份,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意见》(济政发[2010]24号),制订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分类交易、全程监督,整合流程、规范高效”的运行模式,提出了“统一交易受理登记、统一信息发布咨询、统一时间场所安排、统一专家中介选取、统一发放中标(成交)通知、统一费用收取退付、统一交易资料保存、统一电子监察监控”的“八个统一”服务规范。2010年10月28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启用。
时任中央纪委副书记张惠新,时任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馼,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先后莅临中心考察,中纪委领导对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运行节约了交易成本,有效规避了交易风险,确保了交易过程的公开公正透明。
二、交易运行的主要特点及成效
(一)八类事项进场,建成了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先期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等四大类纳入,后续推动包括市属水利工程、大型户外广告、人防工程、铁路工程八类事项进场,逐步涵盖扩展到自然资源、公共资产、公共服务等领域。2012年5月30日,济南铁路局与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签订招投标服务协议书,济南铁路局成为全路首批一次性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的8家铁路局之一。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呈现出以点带面、多元化、深层次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优化再造交易流程,实现了交易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坚持“监管与操作分离”原则,认真梳理、整合各专业平台的共性 交易流程,在“八个统一”服务规范基础上,归纳出十二步共性 交易管理流程,即进场登记、发布交易信息、接收报名、收缴费用、场所管理、抽取专家、开标评标、结果公示、制发中标(成交)通知书、签订合同、退付费用、资料归档,从规范进场要件,严格场内接收投标报名时限,科学安排开评标场所,到专家随机抽取、印制统一的中标成交通知书、完整载录开标评标环节等,形成了上依下托、环环相扣的操作步骤,从各类交易事项分散的、互不相同的交易步骤,到集中统一的交易操作流程,实现了交易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交易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在国内首创开标时由系统统一播放现场纪律,投标信息现场公示,营造了严谨的市场氛围。
(三)推进一网运行,为市场各方提供便利、实用、高效的交易手段。建设了与实际交易同步、内外一体的网上交易大厅,开通了“济南公共资源交易网”一个网站、综合管理系统、数字监控系统等六个系统。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和矿业权出让、产权交易、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户外广告等多类业务在一个系统内运行,开创了国内多种业务一网运行的先河,基本实现了“不求物理大厅最大、虚拟大厅功能最优”的目标。所有监督部门、代理机构都使用CA数字证书操作,项目统一编号,确保网上交易合法有效。交易各方协同作业,将交易项目全程数据和信息实时网上运行和记录,尽量在网上办结,节约了交易各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公共资源交易网主页点击率超过400万人次,成为国内领先的实用型专业网站。
(四)有效监督管理,确保交易活动的规范有序。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综合管理系统,加强流程管理,记录各类交易数据和信息,严格检查各交易环节规定要件和时限要求,实现了十二个交易环节环环相扣,一步走不通,步步走不通的规范流程,解决了交易散、资料缺、程序乱、效率慢等问题,发挥出程序监督作用。行政监督部门积极参加项目开评标,确保行政监督全程到位。设立市监察局驻中心监察室,对交易过程的行政行为和监督人员进行监察。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联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监控系统,通过99个视频监控点、54个拾音点、34个监察点,对交易过程、所有场所实施监控、监察。制定50多项管理制度,对一些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操作频繁出错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定期通报,并督促其限时整改,营造了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交易公信力不断提高。
(五)强化科技防腐,做好关键交易环节控制。应用科技手段,加强关口前移,推进科技防腐,维护交易各方的正当权益。一是专家抽取系统。建设工程抽取终端设置在中心受理区大厅窗口,开标当天电脑随机抽取,自动进行语音通知,专家名单密函打印,主管部门全程监督。专家抽取信息自动转存门禁系统,开标前无人知道专家信息,只有专家刷身份证时才出现专家信息,抽取效率高、规范、保密。二是询标、答疑变声系统。根据招标方式的不同,评标过程中需要进行询标、答疑和谈判时,通过改变通话双方的音色和声调,实现通话的变声处理,使评标专家和投标人在评标、询标答疑过程中无法相互识别,既有效拓宽评标专家与投标人的交流途径,又能保证评标的安全保密。三是门禁通道系统。进入评标区的评审专家、监督人、代理机构等所有人员将通信工具、物品集中统一存放到储物柜,经安检门检测无其它通信工具或违禁物品后,持身份证或IC卡在道闸读卡器上刷卡,门禁系统核准后进入,并记录进出人员身份、时间等信息,确保评标安全公平。四是电子辅助评标。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评标效率。五是录音电话。在评标区设置录音电话五部,既为评标专家提供了便利,又保证了评标的安全保密。
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交易场所,通过两年多的运作,承载功能明显提升。一是市场开放度和吸引力显著增强。投标企业参与超过30000家次,评标专家参与约20000多人次,单个拍卖项目有多达122家竞买人、近300人参加,周边城市进入我市交易项目不断增多,济宁、滨州等多个外地项目慕名前来交易,区域性平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二是国有建设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济南西客站片区完成招标82项,中标额110多亿元,节约资金约1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招标47项,中标额42.8亿元,节约资金约4.7亿元。三是政府资源收益大幅增加。国有产权交易项目增值率高达180%;市城管局户外广告项目进场一年成交额1.25亿元,收益为未进场前每年的24倍。今年3月份,长清区界首(泰山玉)采矿权竞价拍卖,标底价为2.85亿元,经过24轮竞价,最终4.45亿元成交,增值率为56.1%;滨河新区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对小清河沿线4处户外广告牌经营权出让拍卖总标底价为620万元,每处经过数十次竞价,最后以1472万元成交,增值率达到137.4%;市区闵子骞路东侧居住用地起拍价7300万元,经过48轮竞价,以1.23亿元成交,溢价率68%。四是不正当交易行为控制效果明显。所有交易事项“应进必进”,有效控制“场外交易”;所有信息全部公开,有效避免“暗箱操作”;加强招投标组织管理和现场监督,有效控制围标串标行为;完善质疑和投诉责任体系,投诉事项和违规行为明显减少,统一平台发挥出反腐倡廉的重要阵地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有关部署要求,围绕济南市委、市政府“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部署要求,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公开公平公正推进招标采购,推动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朝着全国一流阳光交易平台迈进。
(本文系在2013年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高峰论坛上的书面交流材料之一。作者牛连平,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
http://www.china-ggzy.com/lltt/lutt/2013-08-20/13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