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9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由退税率降低之所想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新手上路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29 15:08: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据此通知,平均退税率将由目前的15.11%下降至12.11%。普遍认为,此举有望实现下述三点政策目标:一、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二、为财政减负并明确出口企业收益预期;三、加速贸易结构调整,敦促产业升级。

而在此外,以笔者愚见,这次退税率下调,或可更视为中国经济由出口导向而逐步过渡为内需导向的起点。

众所周知,中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始于1985年,由于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中国出口额大幅度下降,政府从1998年开始逐渐调高出口退税率。到1999年7月,中国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攀升至现行水平。

事实上,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论,但共同的看法是,出口退税对出口具备较强的刺激作用,尤其从1998年始,出口退税政策对于中国顺利度过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内需、避免通货紧缩恶化功不可没。

然而,事过境迁,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这一大背景下,来自海外的“杂音”不断,最典型者即为以美、日为首的西方国家以种种手段不断叫嚣人民币升值以转嫁其国内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当前中国经济领域存在的最主要、最突出的矛盾是:较快的经济增长伴随明显的内需不足;较快的经济增长伴随偏低的物价水平;较快的经济增长伴随较高的失业率。而若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考察这一系列不和谐音符,应该承认,它符合“转轨加新兴”这一基本国情但未必完全契合大国、强国起飞后的发展路径。

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在其《并非失落的十年——转型中的日本经济》一文中提出了颇具冲击力的新概念——GNC(GrossNa-tionalCool,国民生活快乐指数)。针对国际经济学界对日本经济的通常看法,青木认为日本近10年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日本经济运行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GNC正在事实上取代GDP,成为日本经济运行的重要衡量指标。日本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企业,已经是一些着重开拓个人体验的商业领域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传统的GDP增长指标之外,正在事实上改善日本人的福利状况。

与之相对应,必须承认,在过去的20多年里,由于出口的扩大,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正在大幅度下降,与之相应的贸易条件也在不断恶化。尽管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用美元换算后的人均收入并未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因此,从不尽合理的国际秩序出发及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不能因为与美、日之间贸易摩擦有所缓和,而始终采取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必须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转换增长方式,实行内需主导型的增长模式。关于此结论,无论是为了让国民切实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实惠,还是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来说,均系题中应有之义。

而这一点,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不谋而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沙发
发表于 2004-1-29 15:49:08 |只看该作者

国内有这么大的需求来解决国内的产能吗??

如果中国不出口,已经形成的产能将怎么办,现在的彩电行业就是这个例子,大量的彩电低价倾销,美国已经做出反映,可是对中国的企业来说,不卖出去,损失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新手上路

板凳
发表于 2004-1-29 16:13:4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国内有这么大的需求来解决国内的产能吗??

最初由 lovedog 发表
[B]如果中国不出口,已经形成的产能将怎么办,现在的彩电行业就是这个例子,大量的彩电低价倾销,美国已经做出反映,可是对中国的企业来说,不卖出去,损失更大 [/B]


就是因为我国过分追求gdp的结果,造成了“重量”没有减轻,现在在gdp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第三产业,而我们还是制造业为主导。中国的这个型是一定要转的。现在应提升到中国的经济而不是某个企业的得失,正如同你看到的,即使加大出口,彩电遇到的问题会少吗?其实加大第三产业为主导的gdp所带来的好处还有很多?
转型也是有过度期的并不是一下解决啊,这次降低推税就应该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20

积分

骑士

地板
发表于 2004-2-2 10:25:2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回复: 国内有这么大的需求来解决国内的产能吗??

最初由 以进养出 发表
[B]就?.. [/B]


现在这个阶段的中国,gdp还是以投资为支柱的,而投资的都是用在制造业偏多,这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是改变不了的。gdp是考核地方领导政绩的条件,而推动gdp现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搞生产,搞制造业,关它先进还是落后,造出来就是gdp,就是业绩。
畸形的经济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5#
发表于 2004-2-2 16:24:03 |只看该作者

其实也是一个过程

哪天我看电视,看到一个香港人在评说中国的经济,他用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工业革命",大家都知道英国进行过工业革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在上上个世纪,就是18几几年的时候就把工业革命进行过来,工业革命的一些特征就是整个社会向着机械化,行业逐渐向制造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大量的机床进口加入生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脱离农业,工业品出口海外,不正是工业化的一些现象,发达国家之所以GDP已经由第三产业主宰,那是因为他已经走完了工业化的路程,向信息化,或者可以说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完成的结果.你不可能指望一个农业国比如巴基斯坦,泰国,或者非洲什么国家直接从农业经济进入到信息经济的状态.而中国略好一点,正在向工业化的道路大踏步的前进.现在能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完成了吗??还不能吧,这次税率的变动,我想一方面是外部因素的压力造成,压力应该也是很大的.另一方面还是想改善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档次什么的.再说了,万事都怕一个圆满,前一段时间出口出的太多了,收一下也不一定都是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20

积分

骑士

6#
发表于 2004-2-2 17:07:17 |只看该作者
即使是靠工业化刺激经济发展,也应有所区分,经济学上有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之分。短期效应即制在不革新技术和生产结构的情况下,资本投入会产生一个短期的增长效应,只要增加资本投入,经济水平就会提高。而另一种是靠革新技术和改革生产结构来带动经济增长。中国的工业化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靠前者:(

前者是使产出曲线发生平行移动,后者则使产出曲线改变斜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7#
发表于 2004-2-2 17:18:43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在20多年前

就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增加国民收入的方法,在传统西方经济学里面,是这样的公式,投资,和出口都会带动收入的增加,而且都是有一个倍数,如果社会越通畅,倍数越大,就是当投资为1的时候,收入可能会增加5或者更多,这也就为什么中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因.这样的方法,在国外也是很多,最著名的就是1933年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使美国从经济衰退中出来.

你说的哪个问题,依靠技术水平的更新,在公式这是个假定不变的因素,如果科学技术能够从研发到应用能很快的进入公式的变化中去,我想积极作用也是相当大的.政府肯定不会不赞成大家靠科学来发展.

一个人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空手套白狼的现象,对一个国家来说,长治久安的方法肯定不能靠空手套白狼,就是资源的互相利用,就是交换,工业化的发展之所以走这样的道路,总体是必然的,有什么样的资源就会走什么样的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8#
发表于 2004-2-2 17:31:57 |只看该作者

美国最开始的时候

也无非是给英国,法国打打下手,也是经过了大浪淘沙,老美现在才成了新经济的领头羊.到了什么时候唱什么戏,不能看着老美现在风光,就眼红,国际分工让中国这样,你就这样就成,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非要说自己是什么什么样的,不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20

积分

骑士

9#
发表于 2004-2-2 17:33:14 |只看该作者
那就会像楼主说的,gdp的“重量”没有减轻,人家发达国家早一台车床带来得效益(gdp)是你造十台的。而你十台车床带来的污染和耗费的资源可是相当大的。我国应看中gdp的重量,更应看中gdp的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侠客

10#
发表于 2004-2-2 18:18:29 |只看该作者

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不是不做,时机未到,时机一到,什么都做,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6-11 18:44 , Processed in 0.0613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