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Laoch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调查与分析——有多少招投标活动是流于形式的?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74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31#
发表于 2013-1-28 09:20:59 |只看该作者

回 大力 的帖子

大力:
第四个标题:“(四)“认认真真走过场”,是业内无奈的自嘲自讽。”

这个业内,后面正文主要是从“从业人员”角度介绍,偶的理解,监管部门的人员(含行政领导)也算是“业内人员”,建议再展开一点说明
谢谢你的建议!让我想想。
老朽的邮箱: laochan2006@163.com 钱忠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0

好友

2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无欲而刚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终身成就奖

32#
发表于 2013-1-28 09:37:58 |只看该作者
只是代理机构没有人愿意走过场,冒风险干活。
招标操作是代理机构自己能说了算的吗?
无欲而钢 邮箱:wyqkk@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31

主题

136

好友

11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好人一生平安

Rank: 8Rank: 8

2011年元宵节宫灯图标 2011年金兔迎春庆新年许愿兔图标 2010感恩节许愿灯 招标师徽章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金点子奖 最爱沙发

33#
发表于 2013-1-29 18:07:29 |只看该作者

回 Laochan 的帖子

Laochan:
……
三、老朽一直认为,“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错综复杂的。但与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没有关系
老朽一直在为招标从业人员喊冤叫屈(已发帖多篇)。
此次调查,也是想从调查进一步证明,“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与招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无关

.......
  以上是楼主在11楼跟帖中表达的观点。楼主在23楼的观点是:“我只是想证明,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与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没有直接的关系”。

  有一点点疑惑: “没有关系”与“没有直接的关系”,是不是两种不同的观点?总版主通过本次调查想证明的到底是哪一种观点呢?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新浪专业招标博客,内容详实,版面唯美:http://blog.sina.com.cn/u/1088532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145

积分

精灵王

最爱沙发

34#
发表于 2013-1-29 20:50:44 |只看该作者
“让笔者用江苏省的一位坛友的本次调查回帖来给出答案吧:

进入采购中心八年,就我能够看出来的
第一年百分之十
第二年百分之二十
第三年百分之三十
第四年百分之五十
第五年百分之五十
第六年百分之七十
第七年百分之七十
第八年百分之八十
是我的洞查能力在提高吗?


   
这位坛友是2005年进入采购中心的,第三年是2007年,走过场标30%(也可以说,相当多了),第八年是2012年,走过场标80%(与本次调查的平均值87%比较接近)。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人们常说,一滴水可以反映整个世界。”

不用论证,采购中心代理的那些项目有多少流于形式与招标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素质没多大关系,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当然也解决不了这些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74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35#
发表于 2013-1-29 21:30:22 |只看该作者

回 标途 的帖子

标途:
不用论证,采购中心代理的那些项目有多少流于形式与招标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素质没多大关系,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当然也解决不了这些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一、谢谢你的回帖。
二、本来,是不用论证的。但有关部门却要将走过场标的原因归罪于招标从业人员。
三、本来,对招标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试是一件大好事,却偏偏要找个莫须有的原因。一件大好事一开始就被糟蹋了。
老朽的邮箱: laochan2006@163.com 钱忠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74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36#
发表于 2013-1-29 23:51:12 |只看该作者
(续沙发)
分析一 调查结果是否可信,是否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调查平台有足够的人气和讲真话的氛围。
本次调查在中国国际招标网(www.chinabidding.com)中国招标采购社区论坛(以下简称论坛)进行,有足够的人气和讲真话的氛围。该论坛已运行10年,是中国招投标界人气最旺的论坛,每时每刻都有数百人或数千人在线,最高在线人数高达3,788人(2012-09-20 12:17)。

(二)参与调查跟帖者大都来自招标第一线。
参与调查跟帖者大都来自招标第一线,并有多年的招标经验。有多少招投标流于形式,他们心中早就有一本帐。笔者深信,所有参与跟帖者都是实事求是的,不存在弄虚作假的动机和必要性。他们给出的比例,都是他们切身感受的量化,该量化的过程已有许多年。笔者更深信,参与调查跟帖者对中国招标的热情、热爱和忠诚!

(三)参与调查跟帖的者来自全国各地,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与调查跟帖者来自全国各地。其中给出具体比例值的52贴就来自全国20个省和直辖市。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调查结果在笔者的预料之中。
多年来,笔者在论坛内外与各地同仁们多有交流,大家对走过场标有同样的感受,既痛心又无奈。本次调查结果在笔者的预料之中。

结论:如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次调查结果是可信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当然,也许会有人说,本次调查不可信,不具有代表性。
笔者也但愿不可信,但愿中国招标不是这样,是戏说。但是,中国招标的现实是残酷的,是有目共睹的。


(以下请见24楼  分析二)
老朽的邮箱: laochan2006@163.com 钱忠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11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37#
发表于 2013-1-30 08:08:24 |只看该作者
值得招标界和相关人士认真思考,重新反思相关管理政策。列入招标精结贴招标理论参考栏目。
请访问我的专栏: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369520268952559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万

积分

荣誉会员

找准起点和方向……

招标师徽章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38#
发表于 2013-1-30 08:25:47 |只看该作者

回 Laochan 的帖子

Laochan:(续沙发) 分析一 调查结果是否可信,是否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调查平台有足够的人气和讲真话的氛围。
本次调查在中国国际招标网(www.chinabidding.com)中国招标采购社区论坛(以下简称论坛)进行,有足够的人气和讲真话的氛围。该论坛已运行10年,是中国招投标界人气最 .. (2013-01-29 23:51)
哦,原来调查结果在钱老的预料之中?看来即使不经过这样的调查,钱老对形势也有准确的判定,调查只是印证了钱老的预料。这么看,结论似乎本来就是有的,而这个调查是可有可无的!
坚持是一种战斗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74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39#
发表于 2013-1-30 09:05:37 |只看该作者

回 hetan719 的帖子

hetan719:

哦,原来调查结果在钱老的预料之中?看来即使不经过这样的调查,钱老对形势也有准确的判定,调查只是印证了钱老的预料。这么看,结论似乎本来就是有的,而这个调查是可有可无的!
一、谢谢您还继续关心论坛。谢谢您的回帖给予老朽的启发和灵感。再次谢谢您!
  
二、老朽在招标第一线已20多年,与各地的同仁们也多有交流,对中国招标不可能一无所知。
      
三、调查当然是必须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四、2011年4月,老朽写了《“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原因与对策一文。请见:(http://bbs.ebnew.com/read.php?tid=60182 )。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4年前,“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那么,4年后的今天,已有近2万名招标师的今天,流于形式的招投标活动是否减少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4年前是“相当”多,如今应该是“相当相当”多了。
恕笔者直言,“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是根本不能解决“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的。因为,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的原因与招标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招标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提高了,或许只能使“走过场”更加“认认真真”,或许只能使“假招标”更加“规规矩矩”。
老朽的邮箱: laochan2006@163.com 钱忠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40#
发表于 2013-1-30 11:41:09 |只看该作者
【“相当多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这句话是一个很有水平的“模糊语言”,一般来说是不会错的。

说这话的人,心中可能有具体的数字;但是,听着能不能得出具体的百分比数字呢?从3%-80%,都可以在“相当多”的范围之内。也可以不用说“相当相当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7-1 02:57 , Processed in 0.0675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