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舞阳民房坍塌事故追踪调查  新华网 【转贴】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09:23: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河南舞阳民房坍塌事故追踪调查



新华网 2015110300:32:00 来源: 新华网

河南舞阳县民房坍塌事故现场搜救结束 17人死亡9人重伤.jpg
造成17人死亡的楼房是如何倒塌的?——河南舞阳民房坍塌事故追踪调查


  新华网郑州11月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马意翀)10月30日15时30分左右,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辖区内,一民房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截至10月31日搜救工作结束时,共造成17人死亡,9人重伤,14人轻伤。


  事发楼房是如何倒塌的?改造施工过程是否合规?善后处置如何进行?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调查。


  二层楼房在整体抬高中坍塌


  记者在现场看到,事故发生在河南舞阳县北舞渡镇220省道西侧。倒塌楼房街对面的一家发廊老板告诉记者,事发当日下午突然听见轰隆一声响;抬头一看,对面的二层小楼已经塌了;有人喊着“快救人”,大伙想把人从废墟里面给扒出来,但又怕乱弄伤着人;拨打120后,不一会儿县里面的救护车、警车都赶到现场……


  据介绍,坍塌的楼房是一栋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二层楼,房主一家五口生活在房子里,并没有像其他沿街住户一样经营店铺,只是单纯居住。因房主嫌房屋地基较低,从30日早上七八点开始,就有从南阳过来的施工人员对房子进行整体抬高。在抬升工作中,不幸发生事故。


  施工中小楼四个角立柱全部都被掏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附近居民对记者说,“事故发生前,二层小楼很正,也没有倾斜……房子不升没一点问题……”据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回忆,南阳来的施工人员施工相当“粗放”,两层小楼四个角立柱全部都被掏空,二层楼房整体悬空,全部靠屋内千斤顶支撑,每个工人控制两个千斤顶,屋内一楼房间内有七八十个千斤顶。


  一位村民说,当时发现二楼楼板有些位移,“千斤顶顶不动了,施工队姓田的头儿说‘不碍事’,让接着顶;一两秒钟后,二楼就拍到一楼,姓田的头儿也被拍在了里面……”


  在舞阳县人民医院病房内,记者见到了事故中受轻伤的65岁农民工冯国庆。他告诉记者,事发时自己就在屋内操作千斤顶,“当时二楼由千斤顶顶着,千斤顶缺压不动了,“田老板”还在一楼屋里吹着哨子让使劲压……随后房子就被千斤顶顶塌了。我当时在房子中间,眼前一黑一下子被二楼房梁压倒下了,幸亏上面房梁拍到地下有个空隙,我就被夹在了其中,头上顺着直流鲜血。”


  施工人员连安全帽也没有


  在坍塌现场东侧,记者看到一辆车牌号为“豫R126B9”的破旧蓝色小货车。正在执勤的北舞渡镇派出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当时施工队所使用的车辆。


  冯国庆告诉记者,施工人员都来自南阳,是自发组织的,被砸死的“田老板”根本没任何合法资质;“他们干一天活给110元,远的地方来的一天给130到140元,哪里有活儿在哪里干。”冯国庆说,他们也没上任何保险,干活的那天就被从南阳载到了舞阳。


  冯国庆说,“田老板”平时带队干活主要集中在南阳市的几个县,还有附近的驻马店、信阳、漯河等地。“干大活儿一般要一百多人,小活儿三十多人……这次我们来了50多个人……事发时大多数人都在一楼压千斤顶、撂砖、搬石灰……”他说,去年自己干了一两个月,并没有太多抬升房屋的经验。


  腿部受伤的农民工贾新亮告诉记者,“田老板没有公司,没有任何建筑资质,也没有办公地点……”自己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培训,“大家连安全帽也没有。”


  记者看到,在事故发生地附近的十字路口不远处,沿街多处墙体上粉刷有“南阳改梁”广告。当地村民向记者提供的一张“墙体改大梁”宣传彩页上,还赫然写有“改框架”“打立柱”“旧房改造”等内容。


  事故发生后,漯河市、舞阳县都已成立了善后处置工作组,做好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和安抚工作。同时,还组织律师援助团帮助维权。南阳市政府及伤亡人员所在的宛城区和示范区也派人来舞阳县,帮助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目前,9名重伤员生命体征平稳,另有3名伤员已经出院。


[责任编辑: 刘晓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16 11:32 , Processed in 0.0751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