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从不同角度均确认转基因既不高产、也不环保、更不安全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92

积分

精灵王

招标师徽章 2010感恩节许愿灯 2011年金兔迎春庆新年许愿兔图标 2011年元宵节宫灯图标 金点子奖 社区劳模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19:44:0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联合国粮农组织:从不同角度均确认转基因既不高产、也不环保、更不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从不同角度均确认转基因既不高产、也不环保、更不安全(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

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
2013年07月16日 01:28  每日经济新闻  我有话说(1035人参与)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2012年9月,法国科学家塞拉利尼在 《食品与化学毒理学》发表文章称,使用抗除草剂的NK603转基因玉米喂养的试验鼠出现高致癌率,试验老鼠身上乒乓球大小的肿瘤很快传遍世界,也登上了中国各大媒体网站的显著位置。
  7月13日,塞拉利尼刚现身研讨会就引起媒体的关注。针对外界对小白鼠致癌试验的质疑,塞拉利尼回应说,“我们进行的是全世界最棒的测试和分析,这个事件当中我们做出了好几百例的证明,相关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塞拉利尼说:“我们做动物90天的试验已经发现了问题,90天的相关测试都证明孟山都的产品对肝和肾都是有害的,所以90天的实验肯定不行。孟山都生产的全世界十几种转基因产品中,我们看到哺乳动物的肝和肾都出现相关问题,我们认为肯定是与消费或食用转基因有关。”
  目前,转基因试验有个规定,即90天的哺乳动物试验证明安全就可以进行食用。但是塞拉利尼团队在世界首次突破了90天界线。塞拉利尼说,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个长期的研究,而且我们有针对性地对肿瘤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年间50只鼠的34个器官都增大了,我们做了200个小白鼠的实验。”
  塞拉利尼举例说,试验不仅看肾脏肝脏方面的相关数据,还有对性激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也间接地导致了老鼠的死亡,其中试验雄鼠在食用转基因饲料一年后死亡,雌鼠八个月就死,雌鼠的死亡率更快。“我们进一步观察发现,差不多90%都是乳腺方面的肿瘤,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肿瘤。我们的结论是,转基因对肝、肾还有乳腺肯定会产生影响,是不安全的,我们要停止使用。”
  在回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塞拉利尼说,如果说扰乱到激素的话,你的细胞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说性激素受更多转基因影响的话,肯定会导致肿瘤,“实际上它不是一个什么谜,它完全可以引导这些负面情况出现,因为实际情况中鼠类已经出现了。”
  中国科学家对塞拉利尼的试验也分成了两派。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作客人民网[微博](52.68,1.45,2.83%)时说 “塞拉利尼自己做了批评了,说自己搞错了,以后不再发转基因文章。”
  当现场有观众提到上述科学家的攻击时,塞拉利尼有些无奈地说,“实际上人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辩论的论据了以后就找这些借口。”
  塞拉利尼称,自己并不反对孟山都公司本身,“我不愿意为这些公司说话,我愿意为我的孩子,为我的健康说话,这样的话我晚上不会做噩梦。”
  另外,美国胡伯教授也提到:“当后世的人回看我们书写的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不会在意我们用了多少杀虫剂,他们会惊讶于我们怎么能够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世世代代的未来的生存安全,仅仅是为了迁就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好象是为了赚钱,或者说主要是为了挣钱。”
  2011年初,胡伯曾致信美国农业部长,警告他不可轻易批准更多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因在广泛使用的转基因大豆中发现了可疑的新型微生物,疑似导致大量的母牛流产的致病源,美国某些养牛场母牛流产率高达45%。

印度:“转基因种子”被孟山都控制 价格涨了80倍
时间:2013年07月16日 04:41:24 中财网  
  转基因技术诞生20多年,关于其收益和风险讨论越来越激烈。
  7月13日,转基因与食品安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等在内的国内外专家从不同角度均确认转基因既不高产,也不环保,更不安全。
  他们一致表示,转基因作为食品对人体不安全,释放到环境对环境不安全,而且也没有兑现当初提高产量、减少农药的承诺。
  作为最早进行转基因棉商业化种植的国家,印度目前绝大多数的棉花都是转基因棉,而且95%的种子集中在孟山都公司手里。资料显示,孟山都公司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科技公司,其生产的旗舰产品Roundup是全球知名的草甘膦除草剂。
  该公司目前也是转基因种子的领先生产商,占据了多种农作物种子70%~100%的市场份额。
  5家公司垄断转基因种子/
  来自印度的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范达瓦·席瓦在演讲中证实,印度的棉花种子被孟山都控制后,种子价格上涨了80倍。
  世界上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为抗虫和抗除草剂作物,转基因棉则是植入抗虫基因减少虫子的损害而间接提高产量。
  席瓦说,印度用了这些转基因种子后产量不增反降,联合国相关专家仔细地研究了过去20年方方面面的情况,他们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案例能够证明转基因对提高产量有好处,“单一技术没法增产,就算有6~8个基因的叠加仍然不会解决问题。而且转基因带来了生态方面的负面灾害。”
  席瓦说,“转基因的承诺没有实现,但是风险日益增加了。转基因导致农业生产多样性减少,而且所有种子转基因化种子公司都要收专利费和使用费,这就像地主收农民的租子,更重要的一点是食品更加集中化了,因为只有5家公司控制了种子。”
  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提问时,席瓦说,“主要是转基因种子根本没法接受土壤和气侯的变化,这是非常糟糕的种子,纺织业也不欢迎,目前印度政府在补贴,也就是说我们政府帮助农民提高市场价格,农民愿意种一些BT棉花。”席瓦还提到,除了转基因棉,转基因公司的玉米还对印度农民产生了400亿卢比的经济损失。
  转基因技术影响作物产量/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教授杰克·海尼曼任职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他同样不认同转基因增产的说法。海尼曼进行了一项长期的研究,主要对比北美加拿大、美国与西欧的农业情况,尤其是北美1996年开始的转基因和西欧的非转基因种植,结果发现西欧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够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会带来更多产量。
  海尼曼说,以玉米为例,过去50年西欧通过创新改革,玉米从低产量实现了高产量。其产量增长非常快,比美国更快,他们没有使用转基因,这种生态系统能够经得起这种压力。但像美国经历了很多干旱,尤其是2012年干旱情况严重,损失巨大。数据显示,美国的生态系统没有欧洲稳定,而且转基因也没有高产。
  另外,以菜籽油产量为例,西欧采用的非转基因技术比加拿大采用转基因技术的产量高出很多,而且增长更大。海尼曼还对比了小麦的情况,小麦在美国也是主要的粮食,西欧的产量比美国高出很多,差距也越来越大。
  可以看出,西欧采取非转基因生物技术后所有的作物产量都是增加的。美国和加拿大采用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影响了所有作物的产量。
  海尼曼同时提供了另一种农业系统的外部投入量,如杀虫剂的对比。自1996年第一次引入转基因作物以来,以1995年为基点,到2007年美国杀虫剂的使用量显著增加。
  海尼曼还提到,法国没有使用转基因技术但是减少了杀虫剂和除草剂,这跟美国不一样,这说明现代的生态农业可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因为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多样性下降,农民选择余地更少,种子更加单一化。从这项研究中我们也会发现提高作物产量的不单单是基因,农民不只是关心基因,还会考虑农业培育管理等问题。”
  转基因公司承诺落空
  一个直观的印象是,转基因目前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增长,国内一些专家也多次宣称转基因是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孟山都和美国农业部资助的国际机构ISAAA也对此遥相呼应,如2012年全球范围内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达1.703亿公顷,目前共有29个国家正在种植转基因作物。
  欧盟自由联盟负责人阿诺德?阿德帕克说,转基因机构发布的数字有些夸张,这个数字看上去好像不小,比如法国好像是比过去增加了5倍,“但从全球来看,1.7亿公顷算什么,这是很小的部分,转基因发展了20年才有5%,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仅29个算什么,这一数字没法说明问题。
  阿德帕克在研讨会现场展示的一张幻灯片显示,不同历史时期对于转基因的不同监管者和消费者的态度也不同,基因一旦被转化了以后就会出现一些新的特质,这些新的特质又会转移到其他的作物当中,其他的植物就会受到抗除草剂的基因污染,比如转基因污染,这样的案例不仅在美国,在欧洲也出现。
  “这20年,转基因公司宣称的东西没有实现,20年的发展我们只是看到了转基因的产量下降,比如抗虫或抗除草剂作物,转基因作物对除草剂有了耐受性,害虫也可以抵抗杀虫剂。另外,基因工程又生成一些新的基因,但这些新基因又会产生一些新的抗性。”
  在阿德帕克看来,如果只有三五家种子公司控制全球的种子,控制55%的饲料市场,这对于我们未来食品供应的确会存在安全威胁。
  另外,英籍华人科学家何美芸也提到,通过实际的农业调查发现,转基因的出现阻碍了高产,还阻挡了生态的自然恢复。“中心法则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依据中心法则的转基因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今后也会失败,它会使得我们没有可持续性,导致人类自身的修复性和生产力根本没法得到恢复。”(每日经济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7 03:26 , Processed in 0.0705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