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联网+”热词背后的真问题(转)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8:27:4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互联网+”热词背后的真 问题

2015-11-02 14:52:00 北京日报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琢磨“互联 网+”,企业、专家乃至普通民众纷纷加 入了这一热词的讨论,“互联网+”已经从 行业热词正式升级为全民热词。但是, 热闹过后,能够留下什么?它背后的真问 题究竟是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说清 楚的,而这恰恰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的。

“互联网+”能解决什么问题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 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 一种创造和拓展。这样的拓展,能够解 决三个问题。

首先是提高信息密度。过去我们 的生活信息密度是不高的。

聚到一起开会,这事放到几十年前,电话 通知都不见得方便。但是现在,如果一 个人没有手机,大家都会认为他很奇 怪。如今人们拿着手机,无论在哪里,随 时都能够互相联系,这就是信息的密度 在增加。

其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一定程 度上得到解决。信息不对称是经济学 的一个核心命题,意即某信息某人知道, 但其他人不一定知道。这样的话,掌握 信息的人就会有一种优势,或者说可以 在交易中开出更高的价格,甚至可以去 欺骗对方。现在很多体制、机制的问 题,实际上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 的。“互联网+”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 个问题。

最后,促使线上信息和线下资源的 整合。就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来 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打车软件是个 典型案例。最近出租车的问题备受关 注,如美国的Uber,国内的滴滴、快的。 过去我们在路上见到出租车,招个手互 相就联系上了,可以打到这部车。现在 可以在室内,通过手机客户端了解有多 少有可能提供服务的车在附近行驶;同 时,司机在车上也能知道有多少位客人 有打车需求,沟通的渠道和密度比以前 大大增加。在信息密度增加后,实现两 两相配,实际上解决了资源配置的问题, 并且这种可行性比以前大大增加。

这说明,“互联网+”,不论是+制造业, 或者+其他,解决的实际上是一种资源配 置方式。

方式并提高配置效率。也只有实现这 一点,“互联网+”才有生命力。

源配置过程中,物流、信息流或者资金 流在同时交互,从而使整个制造业(包括 其他的行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 都发生大变化。尤其在这个过程中,金 融为实体经济服务,随着物流和信息流 的变化,风险收益被进行重新定价,相应 地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金融形态。互联 网金融的概念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 产生的。

“互联网+”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互联网也有不能解决的问题。互 联网可以重新匹配整个生产过程,但是 制造业转型升级往往从车间开始。近 年来,中国的制造业有很大进步,也打造 了好的产业基础,但是我们和国际上制 造业水平较高的国家(如德国、

美国、瑞士)仍有差距。为什么高端装 备一定要从发达国家进口?为什么我们 的制造能力提高不上去?笔者在与一些 企业负责人交流时,他们说,往往就差一 点上不去,而这一点在人才上。

很好的装备,但人的水平还是有限。而 大量的工作确实需要人来操作、试 验、组合。

用所谓现代知识经济的话来讲,很 多事情是不可编码的知识,只能意会不 能言传。这种事在车间里非常多,在制 造业中大量存在。这是计算机替代不 了的。具体说来,不可编码的知识一是 经验,二是数据。笔者曾经到一些本土 汽车企业参观,不少企业建有研发中心, 装配水平较高,但是它们和跨国公司的 研发中心到底有什么区别?主要是数 据。比如车辆在高寒地区、热带地区 等不同的气候状况下,是怎样的情况?需 要数据来说话。

富的数据,我们没有,这需要很长时间的 积累,需要长时期的执着和沉淀。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 级有两个问题,一是创新,二是精致。创 新就是搞出一个新东西。精致就是现 有东西大的框架不变,在细节上完善。 我们除了互联网意识之外,还需要工匠 意识。但是工匠意识培养不容易。

个人心无旁骛地执着多年,还不一定成, 但是不干的话,一定不成。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培 养工匠意识和执着精神对体制有很高 要求,体制要能调动从业者的劳动积极 性。现在有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一年半 载就换了,任职期较短。甚至有的企业, 四五年已经换了六七个负责人,这很难 形成执着精神。

下,企业的业绩和负责人并无太大关 系。一项事业,干成了也和负责人没有 太大关系。

程中遇到风险,增加了成本,结果可能还 要被追究责任。这一系列的问题不解 决,也很难形成执着精神。

营企业家缺乏对未来的稳定预期,要塌 下心来专心做五年、

些人很难下这个决心。

的诱惑也很多。

然发现房地产很赚钱,所以制造业就放 在一边,去搞房地产了。前段时间股市 飘红,也吸引了大量从制造业转移出来 的资金。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应的 体制、机制、政策的保障。

“互联网+”的环境中,创新是规划不 了的

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要从 过去“重扶持”转向“重环境”。

样讲?在以往,政府推动一些新产业的发 展,一般的方式是给一些特殊的政策,来 扶持某个行业、某些企业。但是在创 新驱动或者“互联网+”的环境中,笔者认 为这种方式可能需要认真地反思,因为 有些是很难持续的。

业的转型升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 是笔者想提一点,政府尽可能不要去制 定具体的技术路线。现在提出的一些 制造业发展的远景、

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做出的展望,或者说 只是展望之一。而中国的制造业,特别 是在“互联网+”时代,将来会变得怎样,没 有人能搞清楚。

前,我们能预想中国的网络技术成这个 样子吗?同理,五年以后中国的制造业会 是怎样的状态,现在没人能规划好。

此,政府没法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过去 这方面的教训很多。

体扶持某一个企业。产业发展日新月 异,某一个技术今天看起来还不错,明天 可能就落伍了。这个企业今天看起来 不错,明天可能就不是领先的企业了。

政府最重要的还是创造环境。创 新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确 定的是创造某种环境、某种条件,来吸 引资源。

公平竞争、培育人力资本、健全社会 保障体系等,把这些搞好以后,创新资源 会集中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将来产生 创新成果的概率可能比较高。

来到底哪些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哪些产 品能够脱颖而出,哪些行业是具有前景 和竞争力的,则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竞争 的问题。

以通过竞争机制形成。创新是无法规 定的,应该给所有的地方这样的机会,让 它们去竞争。城市之间应该有争当创 新中心的竞争,整个创新资源是流动 的。美国是这样,中国现在也是这样。

在鼓励创新方面,政府可以做的还 很多。

新,最后真正创业当老板的肯定是少数 人,不是大众,是小众。创业者中能成功 1/10,这样的概率都不算低。但还是要 讲大众创业、

这样的机会,虽然多数人是要失败的。 政府除了要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同 时也要给创业失败的人留一条后路,让 他摔倒了以后能够爬起来,宽容创新的 失败。

再比如,在创新过程中,政府要正确 处理利益调整过程的各种关系。现在 网购兴起以后,很多商场萧条了,甚至关 门了。滴滴、

出租车司机感到危机了。机器人用了 以后,很多岗位就不需要了,政府要正确 地处理其中的关系。现在,像Uber、滴 滴一类的软件出来以后,几乎所有的地 方政府态度都非常谨慎,甚至忧虑。创 新现在会遇到一些利益冲突,政府有责 任来正确地处理相关问题,化解矛盾。

总的来讲,政府要按照创新的规律 来推动创新。首先必须非常明确地表 态支持创新,其次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 在支持创新、创造环境上,同时要解决 好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利益冲突 问题。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 主任)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gzztitc + 5

总评分: 威望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16 09:58 , Processed in 0.06997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