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新医改:基本药物招标不唯“价格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13万

积分

天使

互通有无、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18:25: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年,8500亿,这一数字显示了国家力推医改的决心之大。普通百姓、医药企业提前收到了春节贺礼。
  在医疗消费肯定增长的前提下,基本药物(满足人们卫生保健优先需要的药品)制度如何招标,价格、质量等因素各占几何,成了医药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记者从两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招标考量的各种因素中,价格权重可能占50%左右。”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官方的证实。

招标:价格权重或占50%

  不过,8500亿这块大蛋糕,也不是谁都能尝上一口。在行业整体利好的前提下,趋紧的药监政策和即将实施的基本药物制度,到底是谁的奈何桥,谁的阳关道?
  最近,多家医药企业老总进京,他们着急打听的是,“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有多少种,到底如何操作。”
  北方一家大型国有普药公司的老总对基本药物制度期待很大:“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确实会出现行业洗牌,对于我们这样的大企业,对于保证药品安全,都是有利的。”
  一位药企老总跟相关政府官员交流之后听说,价格因素可能占招标权重的50%,另外一家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也听到了同样的数据,“当然,这个还不是最终公布的数字。”
  并非所有的医药企业老总都那么乐观。国内另外一家著名药企老总刚刚给相关部门提交了一份建议。“我很担心招标唯价格论,优质的药肯定是优价的,我们希望政府部门多考虑质量因素。”
  不过,上述北方普药企业老总有不同看法,“医改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价格当然是重要因素,而且基本药物大部分都是仿制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为什么非要价格高的?”
  实际上,有此担心的还不止上述一家企业老总,另外一家在香港和内地均有分公司的医药企业负责人,私下跟记者坦言,他们跟“相关部委的很多领导”都“探讨”过,“唯价格论会伤害到品牌医药企业,比如阿莫西林的价格,各个医药企业是不同的,但是不能说价格最低的就是性价比最高。”

8500亿怎么花

  1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医改三年计划),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钱到了,花钱买什么,相关部门自然也心中有数。医改三年目标是,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
  一直关注医疗改革的北大教授刘国恩认为,8500亿元的预算总额,“基本上在预期之内。”他提醒记者:“这次的投入,并不仅仅是中央财政,还有地方政府的投入,关键是,这个钱袋子,到底要抓到谁的手中。”
实际上,一个最大的疑问是,上述8500亿元,到底会怎么花出去。
  医改问题专家、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表示,医改方案是“供”、“需”双方都补,即政府将直接分担一部分医院运行成本,减轻医院负担,同时加大财政对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的投入,提高百姓的抗病风险。
  关注医疗体制改革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余晖认为,按照目前透露的信息,基本医疗机构的建设,将会是8500亿元的大头之一,“数字具体是多少,还要等配套方案出来。”
  除了补贴供方外,另一块支出是补贴需方。按照医改三年计划,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据悉,我国现有农民人数为7.4亿,按照每人补贴120元的标准,三年的补贴额将达到2664亿元。
  刘国恩提醒记者说:“透露的信息显示,要在各地搞试点,所以即将出台的医疗改革意见和配套方案,应该都不是一刀切的最终定论。”
  不过,相比于普通老百姓关心“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能否解决,医药企业老总更想知道的是,“8500亿,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2009年: 医药企业冰火两重天

  整体利好,喜中有忧,这八个字或许可以描述2009年医药行业生态。
  北京和君资询有限公司医药部总经理吴清功说,“行业洗牌不可避免。”
  吴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药品批号有19万左右,“除去各种重复的,也有几万,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才500多种,上没上基本药物目录,对普药企业影响巨大。”
  医改方案刚刚原则通过的第二天,1月22日,受此利好消息刺激,医药股早盘大涨,新华医疗、ST东盛涨停,江中药业、华北制药、鱼跃医疗、西南药业当日涨幅逾5%,康美药业、广州药业、上海医药、通化金马也涨幅较大。
  吴的观点并不孤独。秦脉医药公司总裁王波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医药30年风云会上说:“医改提高了国民的整体医疗消费能力。”他估算2008年的医药行业产值在8300亿元,按照25%的增长速度,2009年中国医药行业产值可能会达到一万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09年,药品监管政策将进一步趋紧。1月中旬举行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国家药监局局长邵明立透露,2009年国家药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大力净化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一系列新的药品监管政策将会在2009年出台。”
  种种迹象表明,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医药企业,2009年可能难过鬼门关。
  实际上,这背后还有中国药监政策是否应该转型的思考。
  近日,一位原国家药监局官员在医药行业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连声感叹,“药监政策走了弯路,药品行业进入门槛太低,恶性竞争,没有大药企。药监局要反思。”
  2008年,我国医药行业产值预估为8300亿元,而仅跨国制药巨头辉瑞一家,2007年的营业收入就达484亿美元,“我们却有几千家药厂,分这一块并不算太大的蛋糕,抢得头破血流。”
  不过,即将出台的基本药物制度,或许让他的愿望早日达成。但是,即便是品牌医药企业,对于基本药物制度也是喜中有忧。

医改大事记
  1985年
  被称为“医改元年”,这一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对卫生医疗机构实行放权、让利、搞活,实行鼓励创收和自我发展的政策;改革收费制度。医疗机构创收动力趋强,政府卫生投入比重下降,居民医疗费用快速上升。
  1992年9月
  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此后,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涌现。有关“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的争论日益激烈。
  199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1998年12月
  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0年2月
  国务院公布了数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等。宿迁、萧山出售了全部乡镇卫生院。
  2000年2月
  《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这是医改的指导性文件。
  2000年
  国家计委印发了《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放开大部分药品价格。
  2003年
  SARS疫情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国家开始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自愿参加,重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2005年7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报告产生强烈反响。
  2006年9月
  国务院成立11个部委参加的医改协调小组,新一轮医改启动。
  2007年
  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北大、WHO等组织研究医改方案。前后共有9个机构提交了各自方案。
  2008年10月
  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
  2009年1月21日
  国务院通过医改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沙发
发表于 2009-2-3 09:59:57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s: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6-17 08:09 , Processed in 0.0579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