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林:“149例扶老人者,84例被诬陷”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转贴】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4 10:05: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博客中国 > 社会



曹林:“149例扶老人者,84例被诬陷”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作者:曹林    2015-10-20 11:50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社会 文学 生活

不能把扶人争议简单化为善恶的二元对立,生活中的很多误解引发的冲突中并没有一个好人一个坏人。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一篇分析扶人争议的评论,跟很多抽象分析空洞论述的评论不同,对截至今年10月前的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深圳一位学者进行了逐一分析。在这些案例中,80%左右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其中冒充好人的撞人者32例,诬陷扶人者84例。而最近两年,随着探头等设备的普及,真相查明率已超过九成。


很多媒体在转发这篇文章时,都把这个统计结论当成最大的亮点,拎出来做成这样的标题:前9个月149起扶人争议,诬陷扶人者84例。不是空洞判断被某个个案牵着鼻子走,而是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学者的这种精神值得赞赏,但是,这种不交代如何取样、如何统计,就以这样粗简的方式在一个充满争议的复杂问题上向舆论场扔出一堆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数据,会对本应就这个问题充满争议的舆论形成不小的误导。


这位学者说:笔者对截至今年10月前的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进行了逐一分析――我特别想知道,这些“引发争议的案件”来源是什么,到底是从媒体报道中梳理统计的,还是源于公安部门?统计对象是某个地方,还是面向全国?弄清来源对于判断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几年前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条热度很高的新闻:儿童性侵案中45%施暴者系公职人员――又是“儿童性侵”,又是“公职人员”,竟然占45%,这个数据激起了很多人对公职人员的批评。不过我仔细阅读新闻发现,这纯粹是一个标题党,这个标题丢掉了一个很关键的统计限定,完整的描述应该是:公开报道案例中45%施暴者系公职人员。学者是对媒体公开报道案例进行统计分析,而不是从公安部门拿到的数据。


以“以公开报道案例研究性侵现象”显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媒体为了“新闻效应”已经对性侵现象进行了选择性报道。并非公职人员更容易性侵儿童,而只是公开报道的案例显示如此。学者不交代清楚“149起扶人争议”的统计来源,很容易误导公众作出错误的判断。

这个统计的另一大问题是,并没有对“扶人争议”进行细分,而是在非黑即白的思维下笼统和简单地分为:“冒充好人”和“诬陷扶人”――设定的前提是,只要发生争议,那么要么是撞人者冒充好人,要么是老人诬陷扶人者,要么是年轻人作恶,要么是老人作恶。从经验常识看,这样简单划分显然是错误的,从不少新闻中还有我们的经验可以判断,不少“扶人争议”都不是哪一方想故意讹诈另一方,很多是误解,撞人者不知道是不是真撞了,摔倒者摔晕了,不知道扶人者是不是撞人者――然后两方就发生争议,其实前段时间安徽那起女大学生扶老人引发的冲突就是如此,骑车的女大学生并不肯定自己就没有撞老人,只是觉得离得比较远,可能撞不到,但也有目击者称确实是碰到了,后来警方调查也确认是碰到了――其实女大学生并没有想冒充好人,只是不太确定,是一种误解。把这种案例简单二分为“冒充好人”,对那个学生是很不公平的。


不能把扶人争议简单化为善恶的二元对立,生活中的很多误解引发的冲突中并没有一个好人一个坏人,学者研究问题应该严谨地进化细分,而不是迎合公众的简单思维,并被媒体的报道叙述所误导。


还有一个需要警惕的是,不要被“149起争议诬陷者84例”所误导作出错误的倾向结论。比如有些网友就因此称,还是诬陷者多,还是老人的问题,以后还是不能扶摔倒的老人,还是不敢做好人。其实,即使学者对不少案例进行了统计,但这个结论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并不能因此就说“诬陷者就比冒充好人者”多,一方面是统计视野所限,只是前10个月的案例,另一方面是统计对象所限,不知道是如何取样的,不具有代表性――即使案例比较多,但其实还属于缺乏代表性的个案统计。


学者也许可以统计“扶人引发的争议”,但是无法统计这些争议在正常的扶人事件中占多大比例,因为“扶人争议”容易成为新闻,而绝大多数没有引发争议的正常扶人永远不会进入媒体的视野。施人援手,举手之劳,看到摔倒的老人,扶上一把,再正常不过。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而大炒热炒“扶人引发争议”之类小概率事件时,让人仿佛感觉满街上都是摔倒了没人敢扶的老人,老人都想着去诬陷助人者,而路过的人都因为担心被碰瓷而不敢做好人。这样的舆论基调,这种对极端个案的过度关注,遮掩了生活的真实。即使不做统计,只是凭生活常识和日常经验,也能感觉到,那种想碰瓷或想冒充好人的人,绝对只是个案,只是在真相无法还原下“各说各话”所产生的信任危机。真实的生活中,扶人的还是多数,扶人受到赞赏的也是多数。并没有那么多的猜疑、那么多的说不清。可因为这样的好人好事是那么的细琐平常,媒体懒得关注了,而去关注那些反常性的小概念事件。这样的新闻价值取向和选择性关注,营造了一种“好人没好报”的反道德幻觉。


所以要学会解读数字,不要被“149起争议诬陷者84例”这个倾向性统计所误导。
10 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7 13:50 , Processed in 0.0704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