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过去到现在 职场60年之趣味进化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侠客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09:32: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导语: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下海热潮到21世纪的SOHO一族,在过去的六十年中,职场中发生了很多变化。小编摘选了一些有趣的内容希望和您一起分享。
  
  上世纪80年代我“下海”去卖狗
  
  私企老板胡先生
  
  我本科是读医的,毕业之后分配去了一家不错的医院,做内科医生。都说外科医生看把刀,内科医生靠时间熬。我是个熬不住的人,爸妈也说过我太急功近利,没有忍耐力,但是看到身边做外科的同学一个个都开始声名鹊起,而我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内科医生之后,下海经商的念头便不断在我脑海里浮现。
  
  由于我是学医出身,总想着做一点跟这个有关的行当。一开始我把目标瞄准了开狗场,自己同时可以兼职兽医。那段时间整个家里都变成了狗窝,自己养不过来的时候甚至还托给亲戚养过。但是因为缺乏经验,狗场很快就支持不下去了,我贴光了老本,成了一个穷光蛋。后来受医学院同学的启发,我又把目标转向药房,因为当时具有开办药房资质的人并不多,我这个医科大学的本科生应付这些还是绰绰有余的。厚着脸皮问爸妈借了启动资金,我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就这样,我逐渐习惯了在商海里的打拼,日子最好的时候天天上酒楼吃饭,日子最差的时候只能窝在家里吃泡饭。经过起起伏伏,我终于把自己折腾成了一家连锁药店的老板。
  
  现在再跟大学同学碰头时,竟然连不少“名医”都还艳羡我这个小老板的生活呢。
  
  上世纪90年代1:早期的高薪白领
  
  房地产行业罗女士
  
  1991年,房地产行业其实在中国还刚刚起步,机会可以说遍地都是,很庆幸在那个年代一脚直接踏进了这个行当。说起来,入行时其实就是一个售楼小姐。当时哪里像现在楼市那么火爆,卖房子可是说破了嘴皮子都不一定成功的事。可是,因为卖的商品特殊,工作也有新鲜感和挑战力,卖掉一套房更加有成就感。
  
  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当时公司依照卖楼提成,我们的收入一般都在普通白领之上,赚钱的感觉很爽,相对消费理念也超前。当时马路上有多少人会成天“喊差头”?有一辆出租车停在门前就特别有面子了,而这等事我可是隔三差五就有一回。当时能有几个人经常去外面“上馆子”?在外面吃饭算是奢侈享受了,而这等享受也是隔三差五发生在我身上的。所以那个时候,自己仿佛总能感受到一点优越感,可能也是现在所谓的“高级白领”的感觉了吧。
  
  上世纪90年代2:勇敢地“漂”在上海
  
  高级经理茅先生
  
  毕业后,我拒绝了父母给我在家乡安排的国企工作,执意要自己出去闯荡一番。父母死活拦不住,就随我闯荡上海去了。接下来的日子是痛苦和快乐并存的。为了生计,我卖过热水器,卖过皮具,给人设计程序,去一个学校做招生助理,甚至还做过临时记者。我也后悔过放弃国企那种稳定的生活,但是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就没有后悔的理由,无论好坏都得自己扛着。
  
  我是学计算机经济管理出身的,也总是希望自己最后的工作能够跟这个沾边。为了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终于拿到了计算机的本科文凭,也成功应聘了一家公司的程序员,这时候我漂泊的生活才有了一点着落。相较于我的父母,我这一代在工作中更多了一份冲劲和一份理想。职场在我们手中鲜活了不少。
  
  21世纪工作从来不需要稳定
  
  SOHO一族子晖
  
  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族,我不会像老一辈人那样永远追求工作的“稳定”,更不会一味听从安排受制于人。我和同龄人一样,崇尚自我,敢于直言梦想,勇于挑战“不稳定”。
  
  我始终相信,自己有学历有本事,在职场上自然就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在这家公司做得不爽,大可以炒老板鱿鱼,另谋出路;在那家公司干得不悦,也大可以在家翘起个“二郎腿”做悠闲的SOHO一族。
  
  我眼中的职场,就是这样:不需要“稳定”,谁也不会来买你想稳定的“单”。况且,我也不需要稳定。我可以为了兴趣,放弃我的4年本科学习,弃理从文当个杂志编辑;也可以为了高薪苦攻英语,到外企谋得一份职位;我还可以为了“出外快”,到处接私活把我的荷包填得满满的;我更可以和三五个好友邀约一起经营一家网店外加实体店做小本买卖……
  
  这个职场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机遇和挑战,要是让我永远拘泥于一隅,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那么,我想我肯定就是“返祖”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
  
  过去:学徒现在:实习
  
  以前跟着师傅都是叫“做学徒”的,师傅说什么就做什么,不敢违抗不能顶嘴。有时候师傅一开始还不一定肯教,所以自己得先擦桌子抹地板泡开水干个把月以示态度和诚意。学到了就是真本领,至少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
  
  现在进了某公司未签约的先叫实习。虽然大部分都是听话好学的,但实习生也可以很“牛”很“拽”,看“师傅”不顺眼就走人的也大有人在。如今讲究“双向选择”,没必要吊死一棵树,就算此处不留人,也自有留人处。然而有幸留下的也有故事,白白干了累活脏活一大堆,临走时发觉“怎么好像啥都没学到”?
  
  过去:分配现在:求职
  
  过去工作都是上面分配的,“毕业包分配”是常理,所以不存在“毕业即失业”的道理。当然也存在很大弊端,比如在工作问题上没有选择自由,更多凭运气,继而只能阿Q地安慰自己“做一行爱一行”。
  
  现在哪里还有“毕业包分配”哪里就算异类了。毕业后都要自己“找饭碗”,求职变成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才出现“网申”、笔试、初试、复试的多道坎坎,也才有那么多“面霸”、“面经”的分享。不过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想想还是早前统一分配工作的好。
  
  过去:总线传呼现在:直拨分机
  
  过去一根电话线连接无数端分机,只有人工传呼才能通向那个要找的人。因此总台接线这个职位相当受尊敬,无论谁打来总要礼貌甚至谄媚地询问“可以帮忙接***吗?”并且极有可能先要忍受对方“打毛线打到一半被打断”的不耐烦态度。
  
  现在电话拨到某公司找人通常由语音接待,直接按下分机号码就直通所找本人,便捷省心。外企这方面尤为到位。
  
  过去:考勤卡现在:指纹考勤
  
  过去有专人负责考勤,每个人今天来没来、何时来、有无迟到早退都记录在案。后来有了打卡机,作用和性质差不多,省了一半人力。
  
  现在虽然还有打卡制度,可高科技已经让考勤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真正做到了无人力成本支出。指纹考勤杜绝了作假、冒名顶替、记录失误等一系列缺点,反映了社会进步和科技革新。不过也有副作用甚至反作用,指纹技术若做不纯熟,明明是本人,10个手指头都用上了还无法辨认,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过去:一辈子一行当现在:跳槽/转行
  
  父辈中有很大一批人会骄傲地宣称:在这家单位工龄30年啦。一辈子只待一个地儿,而且乐此不疲倍感自豪。
  
  现代人总喜欢反问:难道还想呆在这儿一辈子?“跳槽”甚至“转行”上了“一辈子一定要经历之事”的名单之一,而且换工作如同换衣服的人也为数不少。能在一家公司服务上5年,已经算是颇有忠诚度的员工了。
  
  
生活很大,爱情很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5 03:59 , Processed in 0.0652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