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生大学4年狂揽65个证书 毕业仍找不到工作 [转贴]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11:40: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男生大学4年狂揽65个证书 毕业仍找不到工作(图)


凤凰网 2015年05月10日 07:51 来源:映象网 作者:夏萍


一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可如今凭借着这么多的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这些证书都是怎么得到的,孙梦涛坦言,自己每天都很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证书”水到渠成就来了。




男生大学4年狂揽65个证书 毕业仍找不到工作.jpg

孙梦涛




映象网讯(记者夏萍/文 刘栋杰/图)一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可如今凭借着这么多的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要毕业了,他却又面临一份考卷: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证霸”是怎么炼成的

眼看着还有二十天就要毕业了,孙梦涛数了数大学四年所获得的证书,竟然多达65个,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65个证书摊开一地,足足占了5平方米,摞起来也有1.3米高。

这些证书都是怎么得到的,孙梦涛坦言,自己每天都很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证书”水到渠成就来了。在这些证书中,国家职业资格类证书6个、国家级荣誉证书5个、省级荣誉证书15个、市级荣誉证书8个,校级荣誉证书27个,坐拥4次奖学金,并且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孙梦涛望着这些证书,有说不出的成就感,他觉得证书能证明他的能力。

他不是高分低能的人

“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片精彩。”这是孙梦涛最喜欢的话。2011年,19岁的孙梦涛考进了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不久后发起成立了安阳工学院暖爱青年志愿者协会,利用课余时间联系爱心企业资助安阳工学院在校贫困生。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这个组织由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了200多个人。后来,随着新媒体在校园的覆盖,他又发现了“商机”,组建了安阳工学院第一家校园

公益网——暖爱网,借助互联网来传播爱心。

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个开朗、乐观、有爱心的大男孩。那时候,学校里只要一提起公益实践,就会和“孙梦涛”挂上钩。“只要别人找我办事,我从来都不会拒绝别人。” 正是孙梦涛的这种仗义劲,他被同学尊称为“涛哥”,是众人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孙梦涛说,他从来都不会让自己闲着。平时不是上课就是忙学校的事,周末出去做兼职。室友总是调侃他,“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几乎没见过你的身影啊。”大三那年,他又去校团委任职干事长,后来干了没多久,又被团委老师任命为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并顺利成为第一届中高社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经过不断的努力,三年间,他组织和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一百余次,累计为困难群众和困难学生筹集善款和物资合计四十余万元。正是如此,河南一家大企业董事长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给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孙梦涛顺利成为学校内最早最年轻的“董事长助理”,并在之后的几个月内超额完成了工作台账,得到了董事长的赏识。考虑到企业都有团建文化,他就向董事长提出成立公司集团团委和党支部,最后他被推举为团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

2014年10月,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便辞去董事长助理工作,回到校园内复习考研。12月,由于考研失败,他募集了10万元资金创办了一家传媒教育公司,运营得还不错。
能力和名校哪个重要

经过三个月的创业摸索,孙梦涛发现自己在创业方面还欠缺经营经验,便重新有了去企业工作的念头。从今年3月份至今,他投的简历有50余份,却没有收到过一回面试通知。他纠结了,自己获得了那么多有含金量的证书和荣誉,自己的本科学历也符合企业的招工要求,为何会这样?

比他大一级的学长似乎道破了“天机”。学长告诉他,自己以本科学历求职的时候,也几乎接不到面试的通知。可自从考上了985院校的研究生后,研一时投简历就几乎“百发百中”,后来进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3个月就升职加薪,一年后就拥有了“年薪20万+提成”的待遇,现在已经是河南的地区总监。学长告诉他,学历远远比证书要重要。

孙梦涛最近开始思考,自己拼搏了四年,却仍然不能如愿找到一份工作。难道自己65个证书竟然抵不过一个985院校的学历?他陷入了沉思,对于未来的步伐,有点迈不开脚。

王尚喆

[责任编辑:王尚喆]

标签:证书 孙梦涛 男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好友

8665

积分

风云使者

招标师徽章 最爱沙发

沙发
发表于 2015-5-10 14:29:37 |只看该作者
可信度不高 工作经历度这么多 能力又这么好
关键是否是自己 眼高手低 感觉工作都不满意呢[s:125]
土木工程、计算机专业,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招标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 安徽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安徽省综合评标专家、安徽节能评审专家。项目总监、可研报告、节能评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47

积分

侠客

板凳
发表于 2015-5-11 09:36:58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相信.


我大学普通二本,文科,也没怎么发愤图强,毕业之后获得了29个证书,其中包括微软的三个认证,还有英语导游水平资格证,是国家的。其余的是自己的专业证书,奖学金,还有校级“优秀记者”之类的,院级标兵之类,个人觉得只要在社团做的好,得到证书不是多难的事情。我大学四年都是校报记者,经常采访院长或者副校长什么的,学校活动都去看一眼,或者参与其中,其实没多耽误时间,却收获很多。


这个人65个证书,除了6个国家资质证书含金量高之外,其余的真的是努力了就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觉得他应该进一家好的国企,或者考公务员,国企里这样的人做政工应该爬的快,不过国企招人都很早,一般都是大四上学期就签约了,这个孩子太看重证书了,应该在大三就想好到底要干什么,下手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地板
发表于 2015-5-11 10:43:25 |只看该作者
转发一篇 不同意见的 文章 :



“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经不起推敲


新华网 2015年05月11日 08:47:0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又到大学生就业季,关注大学生就业的话题,自然能够引发关注。一篇报道试图借助一个三本高校毕业生的故事,来阐释“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的命题——只可惜,“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似乎并不能特别说明什么。


应该看到,所谓“重学历不重能力”更多只是一种幻觉,因为当招聘企业还无法判定某个人的能力时,他的学历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种证明。但这绝不是说非名校毕业生就没有机会,只不过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的差距,在就业起点上将身段放得更低——与其带着受迫害感抨击企业“重学历不重能力”,还不如直面现实,致力于将求职简历上“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片精彩”的空话变成实话。


回到这篇以“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为题吸引眼球的报道。说实话,文中经不起推敲之处实在太多。比如这位孙梦涛同学,好像被形容为一个无所不会的“学霸”,可随后又轻描淡写来一句“考研失败”,这不是有点奇怪吗?他报考的是哪所高校?又为何名落孙山?文中还提到,孙同学考研失败后“募集了10万元资金创办了一家传媒教育公司”,而且“运营得还不错”。看不惯企业“重学历不重能力”,那就凭能力创业,倒也是挺好的,搞不明白的是,既然运营不错,为何又“有了去企业工作的念头”?


我想说的是,刻意炒作“能力与名校哪个重要”,其实是对非名校毕业生很坏的误导。“反正我不是名校出身,所以肯定找不到好工作”,类似抱怨只会让人意志消沉;相反,勇敢直面才能让人客观理性,并且勇往直前——能力永远是最重要的,只不过,只会抱怨不能直面,绝不是能力高的体现。如果说学历只是能力的一个方面,那65个证书同样不是能力的全部证明;马云就不是名校毕业的,但评价马云的能力总不该先统计他有多少证书吧?


因此,“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无论证书更多还是更少,工作总会找到的,关键是要找怎样的工作,是不是非要和新闻中“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3个月就升职加薪,一年后就年薪20万加提成”的所谓名校毕业生案例去对比?名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真的是人人如此吗?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们,就业不顺就抱怨社会是懦夫的表现,放低身段勇敢地去闯去试,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能力。(舒圣祥)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

[责任编辑: 唐华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0

好友

15万

积分

版主

还没有签名,写一个吧~不不不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最爱沙发 忠实坛友 金点子奖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5#
发表于 2015-5-11 11:30:57 |只看该作者
证书要质、量兼顾,有量无质等于〇!


大学期间是学习的,能考的证对于工作多数意义不大,只有进入一个行业以后,对这个行业全面了解、把握,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作上的提升。当然,途径很多,不完全是需要考证。
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招标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MP。 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市设备监理评标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特聘专家、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国家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讲师、中国设备监理协会青年设备监理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特聘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6#
发表于 2015-5-11 16:15:44 |只看该作者
参考 文章 :


政商内参

警惕学历血统论:三流高校“证霸”玩命考65证,求职仍不抵一名校学历


2015-05-10 政商内参


学历血统论是指:读书求学的经历包括学校的名气地位,决定人们能力的高下和德性的贵贱,而且不易改变。

不能不承认,现在企业招聘还有很浓厚的“血统意识”,青睐命门高第,一个三流高校大学生玩命考了65个证书,求职时竟然仍抵不过一个985院校的学历,可见在中国,求一个重点学校的出身多么重要!学子、家长要认识这一点啊!

By政商内参 (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 微信号:zsnc-ok

一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可如今凭借着这么多的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要毕业了,他却又面临一份考卷: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证霸是怎么炼成的
  
眼看着还有二十天就要毕业了,孙梦涛数了数大学四年所获得的证书,竟然多达65个,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65个证书摊开一地,足足占了5平方米,摞起来也有1.3米高。
  
这些证书都是怎么得到的,孙梦涛坦言,自己每天都很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证书”水到渠成就来了。在这些证书中,国家职业资格类证书6个、国家级荣誉证书5个、省级荣誉证书15个、市级荣誉证书8个,校级荣誉证书27个,坐拥4次奖学金,并且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孙梦涛望着这些证书,有说不出的成就感,他觉得证书能证明他的能力。
  
他不是高分低能的人
  
“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片精彩。”这是孙梦涛最喜欢的话。2011年,19岁的孙梦涛考进了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不久后发起成立了安阳工学院暖爱青年志愿者协会,利用课余时间联系爱心企业资助安阳工学院在校贫困生。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这个组织由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了200多个人。后来,随着新媒体在校园的覆盖,他又发现了“商机”,组建了安阳工学院第一家校园公益网—暖爱网,借助互联网来传播爱心。
  
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个开朗、乐观、有爱心的大男孩。那时候,学校里只要一提起公益实践,就会和“孙梦涛”挂上钩。“只要别人找我办事,我从来都不会拒绝别人。” 正是孙梦涛的这种仗义劲,他被同学尊称为“涛哥”,是众人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孙梦涛说,他从来都不会让自己闲着。平时不是上课就是忙学校的事,周末出去做兼职。室友总是调侃他,“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几乎没见过你的身影啊。”大三那年,他又去校团委任职干事长,后来干了没多久,又被团委老师任命为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并顺利成为第一届中高社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经过不断的努力,三年间,他组织和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一百余次,累计为困难群众和困难学生筹集善款和物资合计四十余万元。正是如此,河南一家大企业董事长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给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孙梦涛顺利成为学校内最早最年轻的“董事长助理”,并在之后的几个月内超额完成了工作台账,得到了董事长的赏识。考虑到企业都有团建文化,他就向董事长提出成立公司集团团委和党支部,最后他被推举为团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
  
2014年10月,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便辞去董事长助理工作,回到校园内复习考研。12月,由于考研失败,他募集了10万元资金创办了一家传媒教育公司,运营得还不错。
  
能力和名校哪个重要
  
经过三个月的创业摸索,孙梦涛发现自己在创业方面还欠缺经营经验,便重新有了去企业工作的念头。从今年3月份至今,他投的简历有50余份,却没有收到过一回面试通知。他纠结了,自己获得了那么多有含金量的证书和荣誉,自己的本科学历也符合企业的招工要求,为何会这样?
  
比他大一级的学长似乎道破了“天机”。学长告诉他,自己以本科学历求职的时候,也几乎接不到面试的通知。可自从考上了985院校的研究生后,研一时投简历就几乎“百发百中”,后来进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3个月就升职加薪,一年后就拥有了“年薪20万+提成”的待遇,现在已经是河南的地区总监。学长告诉他,学历远远比证书要重要。
  
孙梦涛最近开始思考,自己拼搏了四年,却仍然不能如愿找到一份工作。难道自己65个证书竟然抵不过一个985院校的学历?他陷入了沉思,对于未来的步伐,有点迈不开脚。

以上新闻见映象网-东方今报 记者夏萍


警惕文化血统论泛滥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些充满对他人蔑视、饱含自我炫耀的政治血统论话语,在“十年浩劫”中一度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恶果。好在根据这种政治血统论划分阶层的所谓“红五类”、“黑五类”、“麻五类”之类的说法,随着“文革”的终结,早已烟消云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催生的平等理念及其相应体制机制(比如公务员考选制),从更为深刻更为广阔的方面埋葬了明显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的政治血统论。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当下中国,文化血统论却逐渐流行并大有蔓延之势。
  
按照通常的认识,血统本指源自同一祖先的血缘系统。出自同一血统的亲属,称为血亲。血统本无优劣高下之分。那种认为血统有优劣之分,而优劣之分决定人们的贤愚贵贱的观点,就是血统论。而文化血统论是指:读书求学的经历包括学校的名气地位,决定人们能力的高下和德性的贵贱,而且不易改变。文化血统论的出现已有大约十年,先是潜行的暗流,后是喧嚣的巨浪,且在这两年越演越烈,大有泛滥之势。
  
英雄问出身的流行
  
文化血统论首先表现在教育部门招聘引进人才方面。九十年代中后期,高校新增师资逐渐由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担任,这本属于正常现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向国外学习、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步骤。但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最近三五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教师职位日益难求,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教育行政官员的政绩冲动日见高涨,一些高校进人的条件越来越苛刻。而这苛刻并非单纯是学术成就、学术潜力,而是拘泥于求职者的“出身”,即求职者是在哪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该人的出身门第如何。有的高校一看求职者不是名牌大学博士毕业,根本不管其业绩潜力如何,一概谢绝入门。而如果求职者毕业于名牌大学,则即使其业绩不良潜力不佳,也照收不误。此风一起,群起仿效。更有甚者,有的高校招聘引进人才竟要查本科血统。所谓“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的说法,在不少高校的人事部门和院系流行。这话的意思是,本科阶段的学校最为重要,资质属于真金;硕士阶段次之,资质属于白银;博士阶段最次,属于烂铜。而所谓“金本科”的金,被解释为“211工程”大学乃至“985工程”大学。既然硕士阶段特别是本科阶段如此重要,远超博士阶段,那实行文化血统论的高校何不直接到“211工程”大学去录用本科生?“文革”政治血统论流行的时候,用人往往要“查三代”,“甚至查到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与之相比,现在高校录用教师的做法,有何本质差异?
  
江湖上有句名言:英雄不问出身。可悲的是,上述在文化血统论意识笼罩下的高校人才选拔,连江湖人士都不如。甚至,连“文革”期间政治血统论影响之下的考察录用人才的“境界”都不如。毕竟,那时对于“出身”不好的人,还讲“出身不由自己,道路自己选择”,“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现在的文化血统论,连这种幌子都不要了,变成赤裸裸的唯名是从,真是可悲亦复可叹!
  
与高校招录人才的怪象相映成趣的,是公务员招考。最近几年来,公务员招考的门槛越来越高,文化血统论自觉不自觉地传导开来。不少机关招人的条件是“研究生及以上”,甚至有的直截了当就要求“博士研究生”,而这些博士去了干的并非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工作,而是一般的接电话、贴信封、买花圈、干会务、跑联络之类的事务。奇怪的是,即便如此,用人单位在招聘公告中仍然规定要出身“高贵”,比如明确规定报名条件是“博士学位,‘211工程’大学”。现今不少党政机关炫耀自己人才荟萃,其经典表述就是其单位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多少人,而且这些博士的本科硕士阶段都是在名牌大学。改革开放前的机关往往使用民粹主义的眼光选拔人才,现在的机关背道而驰,采用的是精英主义的思路考选人才。
  
追求文化平民 反对贵族化
  
如同政治血统论一样,文化血统论照样错误,照样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因而应当受到批判,并应当通过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创新,予以消解。
  
文化血统论的危害首先表现为对人才奋斗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抑制乃至消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境遇,通过自身努力为国家民族的进步奉献力量,是历来倡导并为全社会认同的价值观。改革开放初期得到政府提倡并受到全社会自觉认同的自学成才论,以及后来为社会实践所证明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自我设计论,都是提倡发扬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文化血统论的出现,本质上是对人才奋斗精神的严重抑制,对人才创造能力的无端限制,是新的宿命论,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和前期的人才价值观,是一种社会倒退。
  
文化血统论的出现,堵塞阶层流动的渠道和角色转换的空间,甚至可能导致阶层固化,使社会缺少活力。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是可以流动的,其途径主要是通过个人自身的努力、自身的成就而向上提升,或者因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反向流动。文化血统论并不重视后天和后期的努力及其成果,而是单纯看重过往的出身门第,并以此决定人才取舍或价值评判,从而导致不思进取,以致为宿命论提供市场。长此以往,人们可能不会再把自己社会地位的上升寄托于自己切实努力之上,而是寄望于“拼爹”理想的实现。

文化血统论的出现,可能导致人们不良情绪和不善行为的出现。既然后来的努力并不重要,人们就会安于现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更多的可能,是不满现实,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社会上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将其当作发泄的机会和渠道。近年某些群体性事件的出现、网络义和团的喧嚣,不能说与文化血统论的出现没有任何关系。

要解决文化血统论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这个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顺畅,文化生态不够良好,社会心理不够健康,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问题甚多,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进行全方位的转变。在这个前提下,要根据人尽其才的思路、量才录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消人才选拔方面的带有文化血统论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和规定。同时,要尽力尽快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优质教育资源一时不能均等化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相对合理化。尤其重要的是,要在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的同时,着力于国民观念平民化的教育和引导。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贵族化、反对特权化、反对官僚化,以文化平民为追求,以自由化的平民人格的塑造为时尚。要在全社会树立勤奋改变命运、付出终有回报的风气和信念,反对宿命论。

(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 作者:李宗桂,系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发送消息到微信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7#
发表于 2015-5-12 10:55:29 |只看该作者
从“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说开去


新华网 2015051109:21:0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据报道,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孙梦涛,是一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凭借这么多的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要毕业了,他面临一份考卷: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经不起推敲


舒圣祥


又到大学生就业季,关注大学生就业的话题,自然能够引发关注。一篇报道试图借助一个三本高校毕业生的故事,来阐释“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的命题——只可惜,“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似乎并不能特别说明什么。


应该看到,所谓“重学历不重能力”更多只是一种幻觉,因为当招聘企业还无法判定某个人的能力时,他的学历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种证明。但这绝不是说非名校毕业生就没有机会,只不过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的差距,在就业起点上将身段放得更低——与其带着受迫害感抨击企业“重学历不重能力”,还不如直面现实,致力于将求职简历上“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片精彩”的空话变成实话。


回到这篇以“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为题吸引眼球的报道。说实话,文中经不起推敲之处实在太多。比如这位孙梦涛同学,好像被形容为一个无所不会的“学霸”,可随后又轻描淡写来一句“考研失败”,这不是有点奇怪吗?他报考的是哪所高校?又为何名落孙山?文中还提到,孙同学考研失败后“募集了10万元资金创办了一家传媒教育公司”,而且“运营得还不错”。看不惯企业“重学历不重能力”,那就凭能力创业,倒也是挺好的,搞不明白的是,既然运营不错,为何又“有了去企业工作的念头”?


我想说的是,刻意炒作“能力与名校哪个重要”,其实是对非名校毕业生很坏的误导。“反正我不是名校出身,所以肯定找不到好工作”,类似抱怨只会让人意志消沉;相反,勇敢直面才能让人客观理性,并且勇往直前——能力永远是最重要的,只不过,只会抱怨不能直面,绝不是能力高的体现。如果说学历只是能力的一个方面,那65个证书同样不是能力的全部证明;马云就不是名校毕业的,但评价马云的能力总不该先统计他有多少证书吧?


因此,“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无论证书更多还是更少,工作总会找到的,关键是要找怎样的工作,是不是非要和新闻中“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3个月就升职加薪,一年后就年薪20万加提成”的所谓名校毕业生案例去对比?名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真的是人人如此吗?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们,就业不顺就抱怨社会是懦夫的表现,放低身段勇敢地去闯去试,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能力。




学历歧视的背后是用人门槛的攀比


乾羽


在现实招聘过程中,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他们首先看的不是人的能力,而是人的学历——是211,还是985?如果不是,对不起,你根本没有入围的资格。既然没有入围的资格,再多证书又有谁会在意?这些证书抵不过一纸学历、学位证书。对于应聘者来说,学校和学历是他们的敲门砖,当他们连敲门的资格都没有时,他们如何证明自己,如何表现自己?这样的名校崇拜,学历崇拜在社会中太普遍了。


用人单位任性背后的原因,一个是用人门槛的攀比。用人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用人单位的地位和水平。既然,各个单位都争相聘用更高学历、更知名院校的大学生,自己为何要自降身价,降低人才招聘的资格和门槛?所以,你用硕士生,我就用博士生;你用211,我就用985。反正人才也不缺少,反正人才竞争激烈,只要把条件抬上去,总是可以招到满意的人才。尤其是一些高校招聘人才的时候,因为人才的学历和出身与学校的评估有关,在用人门槛上更是狮子大开口,恨不得所有的辅导员都是博士学历,所有的保安都是硕士学历,这导致了人才的浪费,也导致了用人标准的水涨船高。这种攀比是虚荣与浮华造成的。


另一个原因是,学校本来就被分为了三六九等。在本科阶段,学校不仅有本一、本二、本三的说法,而且还有211和985之分。这些未经自由竞争形成的身份,直接决定着高校的招生批次和财政投入状况。在这种格局下,好的学校必然越来越好:他们可以招到更高考分的考生,可以聘用更知名的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和项目,可以拥有更充裕的办学资金和条件。而那些没有挂上名的学校,难免在与这些名校的竞争中全面败下阵来,它们在办学的硬件和软件上,被甩出了很远。这种差距客观存在,这种差距也必然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对于招聘单位来说,它们也会看到这样的差距,它们当然愿意选择名校高学历的毕业生。因为,现实就是如此,高校之间的差距就是如此之大。


招聘者唯学校名气和学历至上,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名校崇拜、学历崇拜。造成这些崇拜的真正成因,其实还是在学校的定位和划分上。既然,学校已经被分出了高下,不同学校的行政级别和财政投入都是不同的,社会在看待这些学校时,又如何能够一视同仁?结果只能是,招聘方会一口咬定没有歧视,其实眼中却全是区别。

大学生4年狂揽65个证书 毕业仍找不到工作


[责任编辑: 黄锐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8#
发表于 2015-5-17 12:21:49 |只看该作者
追踪报道 :



“揽65证”的孙梦涛“火”了:没想用证书博眼球



新华网 2015051608:58:3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大学四年获得65个证书的孙梦涛。(图片来源:网络)


临近毕业,忙着准备论文的孙梦涛因为晒了一张自己65张证书的照片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一时间,“证霸”成为热词,也引发了普通学校与名校差距、证书含金量高低的讨论。


孙梦涛突然“火”了,有人质疑他证书的含金量,有人在网上吐槽,有人说他作秀。最让孙梦涛委屈的是,有的校友在微博上说他“坏了学校的名声”。


从小挑起家庭重担 自愿开展公益服务


孙梦涛出生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一个特殊的农民家庭,父母均因残疾,无劳动能力,弟弟年幼,全家人仅靠两亩地和救济金维持生活。


作为家中的长子,孙梦涛从小就挑起家庭的重担,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儿。高考前一个月,父亲出了车祸需要动手术,家里欠了一笔债。为了省下护理费用,孙梦涛向学校请了十几天假。


2011年,孙梦涛考入安阳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入大学后,孙梦涛自发成立了安阳工学院暖爱青年志愿者协会。“高中时,学校和老师对我帮助很大,不但免除了我的学费,还补助我的生活费。我也要以感恩的心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孙梦涛说。


协会成立之初,孙梦涛决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新生开学时,他组织志愿者服务新生报到;高考期间,他带领志愿者免费提供解暑用品;一名5岁的男孩因玩火造成全身65%的烧伤,在孙梦涛的协助下,男孩得到了“天使妈妈基金”的救助,解决了十几万元的医疗费用。


后来,随着新媒体在校园的覆盖,孙梦涛又组建了安阳工学院第一家校园公益网——暖爱网,借助互联网传播爱心。


证书只是对学生生涯的记载


65个证书摊开,足足占了五六平方米,摞起来也有1.3米高。国家职业资格类证书6个、国家级荣誉证书5个、省级荣誉证书15个、市级荣誉证书8个,校级荣誉证书27个……


在这些证书中,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项,有优秀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证书,也有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证书等资格类证书。


尽管被网友吐槽,但孙梦涛表示:“我不是为了获得证书而去做事情,而是做了事情以后证书就找到了我。有人质疑一些证书的‘含金量’,但我并不想通过证书证明什么,一些证书有没有‘含金量’不重要,它们只是对我4年学生生涯的记载。”


这些证书都是怎么得到的?孙梦涛坦言,自己每天都很努力,“水到渠成”。他从来都不会让自己闲着,平时不是上课就是忙学校的事,周末出去做兼职。室友调侃他,除了晚上睡觉,几乎看不到他。大三那年,孙梦涛又去校团委任职干事长,不久,被团委任命为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寒暑假时,孙梦涛都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热衷活动的同时,孙梦涛并没有落
下自己的学业。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教育时评:一人狂揽65本证书就必定能力出众吗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王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9#
发表于 2015-5-17 12:23:14 |只看该作者
“揽65证”的孙梦涛“火”了:没想用证书博眼球


2015051608:58:3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希望企业真正看中我的能力


由于考研失利,孙梦涛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找工作。他坦言,自己选择的企业多为500强企业、上市公司,“标准可能稍微高了一点,但岗位都很普通,要求只是本科以上学历,所以就投了”。过了一段时间,看到自己投的简历石沉大海,孙梦涛难掩抑郁之情。


清理物品时,看到自己一摞的证书,孙梦涛便晒了一张证书的照片,并附了一句话:“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有的只有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很有能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而我的舞台在哪里?”


这张照片很快被河南当地媒体看到,记者还采访他。“稿子本来是讨论学历与能力的,结果在网站转载时,大家纷纷关注‘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突然间,我成了‘证霸’,大家开始质疑我,有人甚至在微博上辱骂我。”孙梦涛用手揉了揉眼睛,没让眼泪流出来。


“炒作、在给母校抹黑。”相比外界对自己的质疑,孙梦涛更担心这件事对学校形象产生影响。


孙梦涛“火”了以后,有用人单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对此,孙梦涛说:“希望这些企业真正看中我的能力,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锻炼,展示自己,而不是基于新闻效应,借机宣传企业。”




[责任编辑: 王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11-27 21:08 , Processed in 0.08255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