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新始于提问

[复制链接]

97

主题

111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3:42: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 罗志田 2013-03-22 09:58:26 来源:南方周末






创新就是从根本处入手,思考基本的面相,然后提出重要的问题
前说创新不是“求异”,偏于具相,最后才涉及基本立意。一言以蔽之,真做得好,别人自叹不如,新意自然存在。前引布迪厄所说的从清点木桶转到清点书籍,虽有标新立异的倾向,大体还带有温故知新的意味,盖其仍从“清点”得启发也。若无中生有,故意不与人同,只能算是“作怪”,离创新反远。真正的创新,一从温故而来,并非辟空而至;二当从根本处入手,思考并提出基本的问题。
学术是个不断发展的流程,任何创新都是在既存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旧之不存,新又安在?没有积累,根本谈不上创新。故必先了解研究的现状,与既存研究对话,才算是入了学术之流;也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中,了解到相关研究已达到什么程度、有哪些不足及尚可发展的余地,将之表出,才得以铺垫出自己所做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能的贡献,逐渐呈现出自身的创获。若不曾入流,便想“劈空造出”一个新世界(顾颉刚语),就近于白日做梦了。
李济以为,高手做学问,是“抓住重要材料,解决基本问题”。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也提示出,至少就史学而言,高明的“问题”是从材料“看”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所看之法,首先要尽量搞清楚人事的常态,或至少多看常态而少看变态。以变观常,是超一流高手的取径(如马克思、弗洛伊德就是,傅科亦庶几近之),常人或难仿效。
一切研究都是从提问开始的。马克思说过,一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能得到答案”。因此“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而最需要重视的,同样“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韦伯的《古犹太教》开篇就说,他无意“展示什么‘新’事实和‘新’见解”,与既往的同主题研究相比,该书“若有什么是新的,那就是社会学的提问,并且在此提问下处理事情”。这既体现了一种谦逊的态度,也明确指出,该书的新意,正落实在提问层面之上。
美国大史家特纳(F.J.Turner)念书的时候,史学界重视的是政治和制度。特纳没遵从老师按部就班的建议,转而研究中西部的皮货贸易——当年美国“西部大开发”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在此基础上,他创出了著名的“边疆学说”,对美国历史进行了极富新意的诠释。在他看来,美国的西部“不是一个地区”,而更多“是一个社会状态”。他的学生贝克尔(C.L.Becker)后来代为总结说,“边疆与其说是一个地区,不如说是一个进程”,从大西洋沿岸一直推进到太平洋。这师徒二人都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也是一段佳话。
凡事皆相互关联,如陈寅恪所说,高手正不妨“以观空者而观时”(或反过来“以观时者而观空”)。从认识的角度,时空本可转换,故“过去就是外国”。边疆在常人眼中是地区,视之为进程,就把空间转换成了时间,开启了一条从根本处重新考察美国历史的思路。特纳正是“抓住重要材料,解决基本问题”的典范。而那些本无人看的材料变得“重要”,恰因他提出的问题成了“基本”。
学者想要创新,当从根本处入手,思考基本的面相,然后提出重要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意味着一片新领域的开展,就像美国史上的边疆,那里没有多少风俗习惯的约束,让人感觉到不受限制的空前自由;虽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失范——意味着连规范也可以改造,是一个真正有利于创新的空间。而具有新意的提问,常常也会点活一大批原被忽视的材料。
不知从何时开始,电视剧里常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小时便从未听过类似说法)。很多时候,“机会”不是谁给的,而是创造出来的。新领域一旦出现,就像一张未曾涂抹过的白纸,意味着成群而至的“机会”,不要都不可能。或许这就是创新的意思。
进而言之,学问本当追求一种仁者无敌的境界。真是仁者,自然无敌。即使西人所谓“文化霸权”,主要也靠他人主动尊崇,并非全靠征服。且真要创新,也不能过于执著,有时到了“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程度,反生阻碍。章学诚便曾说,“天下至理,多自从容不逼处得之;矜心欲有所为,往往不如初志”。能于心平气和之时含蕴体味,“则触境会心,自有妙绪来会”,又何须刻意追求。
(作者为历史学教授)http://www.infzm.com/content/89015
请访问我的专栏: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369520268952559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2-23 14:34 , Processed in 0.0675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