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作家苦战职称考试12年终没过关引发社会关注 【转贴】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5:35: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著名作家苦战职称考试12年终没过关引发社会关注

新华网 2013年01月17日 07:2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家铁流苦战职称考试12年终没过关引发社会关注


网友指出现行职称评审使整个社会付出巨大成本


知名学者熊丙奇指出,职称考试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是应叫停或取消


职称英语考试.jpg
漫画:朱慧卿

近日,著名作家铁流苦战职称考试12年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据人民日报1月11日报道,为了通过副高职称考试,铁流年年都要放下手头的创作,为攻克英语和计算机而努力,但连考12年都没能通过。

“职称考试无端浪费人才精力。”长城论坛网友“莲池白丁”说,试问一个作家的黄金创作期能有几年?英语和计算机作为服务于人的工具,对作家来说,能用于创作、投稿、交流足矣,非要把考试成绩作为硬指标,岂不是舍本逐末?

南海网网友“赵艳生”认为,如果职称不是与待遇挂钩,相信没有几个人会为了评职称而不懈奋战。当前的政策是职称高,待遇也高,职称低,待遇也低,所以人们才对评职称这么趋之若鹜,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人民网网友“刘昌海”也说,评上了更高一级的职称,各方面待遇都会提高一大截,也难怪作家要“为稻粱谋”。我们该反思的,是这种不合理的职称评审方式。

一名新华网网友说,术业有专攻,作家最需要具备的是写作能力。衡量写作能力的标准并不是计算机、英语过了几级,而是他创作了多少作品,在社会引起了多大反响。但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几乎对所有人都是一套公用标准,如何能测量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平?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09年进行一项调查显示,76.5%的人意识到目前职称最大问题是,职称评审制度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74.2%的人指出,职称评审造成寻租、作假、腐败现象严重。

一名人民网网友指出,目前几乎所有的事业单位,都存在着不合理的职称评聘制度。比如教师,同样是教一个年级一个学科,一个副高职称的教师和一个初级职称的教师,收入有天壤之别。就算那位初级职称的老师教学成绩再好、工作再努力也没用。其他行业如医生、科学技术人员,也大抵如此。这样的现状,使得很多人为了尽早晋升职称而费尽心思,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与评职称相关的论文发表、外语和计算机培训已经形成一门产业,在某种程度上也催生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知名学者熊丙奇指出,职称考试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是应叫停或取消,这才是真正推进我国人才管理评价深入改革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人民网网友“张永恒”说,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比如律师,早先也评“职称”,现在已经取消了。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域给人才“减负”,职称评审这种落后的人才衡量制度,也一定会取消。

一名新浪北京网友表示,现行的职称评审,使整个社会都在付出巨大成本。在这样的形式主义下,年轻人不思精进本职工作,只想早点儿评上职称,拿到看得见的“名利”,因为很多岗位只有有了职称才能聘上。真希望能取消职称评审制度,重新建立一套社会和业界都认可的评价标准,真正反映人才的实际能力。(点评整理王聪聪)


保存时间:2013/1/17
原标题:著名作家苦战职称考试12年终没过关引发社会关注 - 新华教育 -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1/17/c_12424128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骑士

最爱沙发 社区明星

沙发
发表于 2013-1-17 16:59:41 |只看该作者
职称与待遇挂钩,会使很多有专长的人为取得职称而荒废自己的专长,若不与待遇挂钩,也会使更多的人,得不到相应的地位和尊重。
[s:90]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0

好友

15万

积分

版主

还没有签名,写一个吧~不不不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最爱沙发 忠实坛友 金点子奖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3-1-17 18:54:53 |只看该作者
副高有理,正高无罪!(本人正在为正高而努力)
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招标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MP。 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市设备监理评标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特聘专家、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国家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讲师、中国设备监理协会青年设备监理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特聘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5095

积分

风云使者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招标师徽章

地板
发表于 2013-1-18 16:44:45 |只看该作者
你不喜欢,也不能人家的饭碗啊!报名、考试、辅导、评审......多少人的利益在里面,可能取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5#
发表于 2013-1-18 17:26:06 |只看该作者
作协一作家评职称考英语计算机 连考12年未通过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0111 08:01  

原标题[一位作家的职称苦恼]

元旦刚过,作家铁流就放下手头的创作,天天趴在电脑前备战职称考试。12年来,铁流年年如此,却屡战屡败。计算机和英语,就像是两道高不可逾的门槛,无情地把他挡在副高职称门外。

出生于1967年的铁流,曾是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的专业作家。上世纪80年代初起,就开始发表小说,迄今已经出版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报告文学、小说和散文。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支书与他的村庄》,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城中村”农民生存问题的作品。《中国作家》杂志头题全文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和关注。1999年,32岁的铁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近几年,铁流多次担任过省级文学奖的评委。现在,他是山东省作家协会的签约作家,担任山东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论文学成就,铁流在同辈作家中也算是个佼佼者。然而,有一件事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同辈作家中,很多人的职称已是正高(一级作家),而他至今仍是中级职称(三级作家),还在为副高(二级作家)苦苦努力。而这一努力,就是十多年。这使他很苦恼,也非常失落。

铁流是2000年在部队评上中级职称的。部队要求作家考英语、计算机,画家则考古汉语、计算机。因为没学过英语,每次考英语,他只能在选择题上乱点鸳鸯谱,碰运气。至于计算机,对他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这十多年来,他心怀忐忑进考场,垂头丧气出考场,每年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由于职称上不去,铁流不得不于2011年转业到了地方。在地方当专业作家,山东作家系列不用考英语,他终于松了半口气,但眉头上的愁云并未消散,因为计算机还得继续考。仅2012年,铁流就连续4次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次次都差那么几分。

在计算机考试上,铁流没少下功夫。他从1998年开始,一直都是用电脑写作,操作得很熟练,每分钟能打70多个字,排版、上网、发电子邮件都没问题,可到了考计算机的时候就傻眼了,很多题根本就没见过。

铁流实在想不通:那些计算机知识,对作家到底有多大用处?考完了很快就都忘了,因为平时根本就用不上呀。

很多作家替铁流鸣不平,有的说,我们是靠作品说话,怎么非得加上个职称考试呢?有的鼓励他,你拿出几个月的工夫,什么都别干,肯定就考过了,我们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

有的人说,如果职称不和待遇挂钩,早就放弃了。评选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津贴,职称必须得副高以上。职称上一个台阶,工资也跟着涨一块。

有位画家抱怨,英语、计算机考试实在一时取消不了,起码不能搞“一刀切”吧,我们作画的还考计算机,这不是笑话吗?

每次为了应付考试,铁流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写作,提前两个月就进入了训练期,仅2012年这4次考试,就几乎耗去他近6个月的时间。他屈指一算:如果以每年花两个月时间备考,这12年来,他已白白浪费了整整两年多的宝贵时间!

“为了几十分钟的考试,得浪费我几个月的时间。对一个作家而言,时间是多么宝贵,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创作上的话,那该为社会提供多少精神食粮?”铁流两手一摊,十分无奈。

很多省市规定,过了50岁,英语和计算机可以免试。铁流说,很多人都是过了这个关口才评上副高的,有的甚至到了退休之年才评上正高。“我再考几年试试,实在不行,只好等过了50岁再评。”

稿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 陈奉凤  

保存时间:2013/1/12
原标题:作协一作家评职称考英语计算机 连考12年未通过-英语,铁流,计算机考试,作家协会,职称考试,作协-中国宁波网-新闻中心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13/01/11/00759352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6#
发表于 2013-1-18 17:26:50 |只看该作者
作家铁流为评副高职称考英语计算机 连考12年未通过

2013011115:32来源:京报网 作者:徐锦庚

元旦刚过,作家铁流就放下手头的创作,天天趴在电脑前备战职称考试。12年来,铁流年年如此,却屡战屡败。计算机和英语,就像是两道高不可逾的门槛,无情地把他挡在副高职称门外。

出生于1967年的铁流,曾是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的专业作家。上世纪80年代初起,就开始发表小说,迄今已经出版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报告文学、小说和散文。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支书与他的村庄》,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城中村”农民生存问题的作品。《中国作家》杂志头题全文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和关注。1999年,32岁的铁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近几年,铁流多次担任过省级文学奖的评委。现在,他是山东省作家协会的签约作家,担任山东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论文学成就,铁流在同辈作家中也算是个佼佼者。然而,有一件事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同辈作家中,很多人的职称已是正高(一级作家),而他至今仍是中级职称(三级作家),还在为副高(二级作家)苦苦努力。而这一努力,就是十多年。这使他很苦恼,也非常失落。

铁流是2000年在部队评上中级职称的。部队要求作家考英语、计算机,画家则考古汉语、计算机。因为没学过英语,每次考英语,他只能在选择题上乱点鸳鸯谱,碰运气。至于计算机,对他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这十多年来,他心怀忐忑进考场,垂头丧气出考场,每年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由于职称上不去,铁流不得不于2011年转业到了地方。在地方当专业作家,山东作家系列不用考英语,他终于松了半口气,但眉头上的愁云并未消散,因为计算机还得继续考。仅2012年,铁流就连续4次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次次都差那么几分。

在计算机考试上,铁流没少下功夫。他从1998年开始,一直都是用电脑写作,操作得很熟练,每分钟能打70多个字,排版、上网、发电子邮件都没问题,可到了考计算机的时候就傻眼了,很多题根本就没见过。

铁流实在想不通:那些计算机知识,对作家到底有多大用处?考完了很快就都忘了,因为平时根本就用不上呀。

很多作家替铁流鸣不平,有的说,我们是靠作品说话,怎么非得加上个职称考试呢?有的鼓励他,你拿出几个月的工夫,什么都别干,肯定就考过了,我们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

有的人说,如果职称不和待遇挂钩,早就放弃了。评选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津贴,职称必须得副高以上。职称上一个台阶,工资也跟着涨一块。

有位画家抱怨,英语、计算机考试实在一时取消不了,起码不能搞“一刀切”吧,我们作画的还考计算机,这不是笑话吗?

每次为了应付考试,铁流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写作,提前两个月就进入了训练期,仅2012年这4次考试,就几乎耗去他近6个月的时间。他屈指一算:如果以每年花两个月时间备考,这12年来,他已白白浪费了整整两年多的宝贵时间!

“为了几十分钟的考试,得浪费我几个月的时间。对一个作家而言,时间是多么宝贵,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创作上的话,那该为社会提供多少精神食粮?”铁流两手一摊,十分无奈。

很多省市规定,过了50岁,英语和计算机可以免试。铁流说,很多人都是过了这个关口才评上副高的,有的甚至到了退休之年才评上正高。“我再考几年试试,实在不行,只好等过了50岁再评。”(记者 徐锦庚)

保存时间:2013/1/12
原标题:作家铁流为评副高职称考英语计算机 连考12年未通过-搜狐教育
http://learning.sohu.com/20130111/n363174062.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7#
发表于 2013-1-18 17:27:56 |只看该作者
先把“职称评定”评定一下

红网 2013/1/12 0:18:35 [稿源:红网]  作者:雷钟哲 编辑:司马清

文章标题的意思,不是说职称评定本身有什么不好,而是说评定职称的条件,实在是呆板僵化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这里,我们不妨先看一个现实的例子——元旦刚过,作家铁流就放下手头的创作,天天趴在电脑前备战职称考试。12年来,铁流年年如此,却屡战屡败。计算机和英语就像是两道高不可逾的门槛,无情地把他挡在副高职称的门外。(111日《人民日报》)

恐怕谁都明白,职称是一个人专业水准或学术成就的社会认可,是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反映。它的激励和导向价值,历来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一个一辈子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如果拿不到高工的职称,或者一个多年任教的高校老师拿不到教授的称号,别说在世人眼里你的“水平”大打折扣,还会像没有生育过的女人,引来无端的猜疑。

然而还有一种情况,从成就上讲无可挑剔,从造诣上讲无可怀疑,但就是过不了评定的门槛。比如铁流。读者知道,出生于1967年的铁流曾是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的专业作家,迄今已经出版发表了几百万字的各类作品。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支书与他的村庄》,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城中村”农民生存问题的著作,在《中国作家》杂志头题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14年前(1999年),32岁的铁流即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近几年,他又多次担任过省级文学奖的评委,现在是山东作协签约作家。若论文学成就,说他是同辈作家中的“佼佼者”,应该是名至实归。尽管如此,他却因英语和计算机考试无法通过,不说正高(一级作家),就是副高(二级作家)也难如愿。

一个作家是否著名是否伟大,应当凭借作品,作品是作家能力的唯一证明。至于这个作品是用笔写的,还是在计算机键盘上敲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是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见。你让一个码字的匠人非得用计算机而不能用书写笔写,就像让一个画画的精通砌墙一样荒唐。他们也不用英语写作,考那劳什子有何用呀?贾平凹一直用笔写作,你不能说他贡献不大。何况计算机兴起之后,还没见谁写出水平超过《红楼梦》的。

所以,用一些不相干的因素,作为限制职称评定的条件,而且是否定条件,就显得僵化呆板、迂腐荒唐,根本没有科学依据,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反过来还会滋生不良现象——论文剽窃、学历造假、枪手代劳等等怪象,皆出于此。以致这些年催生出论文中介行业,就与现行评定方法有关。

由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职称评定,最好对评定的条件评定一下,看看哪些是僵化和不必要的东西,哪些挫伤了参评的热情,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从转变作风层面观察,评定也是一种服务。当我们的评定不能激发人才成长,而是成了人才成长的桎梏,这种价值评判标准,就真的需要认真反省了。

雷钟哲

保存时间:2013/1/13
原标题:先把“职称评定”评定一下_红辣椒频道_红网
http://hlj.rednet.cn/c/2013/01/12/287687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2-25 05:24 , Processed in 0.07768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