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于丹被轰下台的群体心理〖转〗

[复制链接]

3831

主题

136

好友

11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好人一生平安

Rank: 8Rank: 8

2011年元宵节宫灯图标 2011年金兔迎春庆新年许愿兔图标 2010感恩节许愿灯 招标师徽章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金点子奖 最爱沙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0:44: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于丹被轰下台的群体心理〖转〗


  前几日,于丹在北大被尴尬的轰下台,各网络媒体分别行进了有关报道,并且出现了一些言辞激烈的评论;何以发生如此情景,除了评论者们分析的原因之外,应该还有群体心理因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当今是一个去偶像化的时代,不管是政治明星、文体明星还是其他各类明星,可持续性越来越差,是新时期快餐文化、短文化的历史必然,尤其是那些依靠强势媒体包装的明星更是如此,客观上不能不说于丹没有相应的国学底蕴,但是她今天的影响力,也可以说最大化的巧借了媒体的力量。人们传统的偶像化心理发生了改变,怀疑一切的情绪在见长,正面媒体不说,就连草根的明星们一个一个的塌落,韩寒、加藤喜一就是例子,所以,于丹也逃脱不了此种命运。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有卓越成绩之人,往往在其他方面显得很是幼稚和可笑,人类历史上能够站得住脚的名人、天才基本如此;而我们当今时代的准名人们,试图改变这一客观规律,一切通吃,只要在自己的专长上有了一定的成就,其他的所有接踵而来,结果弱项也成了强项,金口玉言,句句是真理;据说,于丹一个讲座20多万收入,刚刚参加完十八大,风光无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参加活动搅动了本有的复杂群体心理,一人带头,其他人蜂拥而哄。
       国学博大精深,不仅历朝历代文化人解读的不同,就是现在每个人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根本没有固定不变的制式,于丹依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不是不可以讲,讲的的结果是使读者、观众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国学理解,那才是学术之人的本色。同时,国学最大的核心是内心品味的提升,能够耐得住寂寞,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守住本分;真正的国学大师们就是这样,比如季羡林、金克木等,而于丹正好相反,教育他人守住本分,自己却在世俗潮流中搏击,最终的酸甜苦辣会警醒于她的,到那时或许能够真正意义上感悟到国学的魅力。
      于丹遭此尴尬事件,网上出现了不少过激的评论,这里面不能不说有“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把于丹说的一无是处也是极端的,于丹是现今的一种文化现象,没有她,也会出现张丹、王丹等等,刨除个人因素,深刻的反思学术明星文化现象刻不容缓。
本文作者:老寇 转自《博客中国》网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新浪专业招标博客,内容详实,版面唯美:http://blog.sina.com.cn/u/1088532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2-25 16:54 , Processed in 0.0736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