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升降机坠落事故调查:目击者被遣送回老家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0

好友

15万

积分

版主

还没有签名,写一个吧~不不不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最爱沙发 忠实坛友 金点子奖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20:54: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武汉升降机坠落事故调查:目击者被遣送回老家
2012年09月19日11:23  新民周刊
大 中 小 全文浏览
  夺命升降机

  在建住宅项目“东湖景园”原本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在一场人祸中戛然停止,命运之神以最触目惊心的方式,向管理混乱的建设工地,亮出了一张血淋淋的“红牌”。

视频:拍客直击武汉电梯坠落现场血迹触目惊心
来源:新浪播客
  记者|王若翰

  位于武汉青山区东湖景区的“东湖景园”,不久后将风光交房,当业主们走进心怡的住房时,没有人能想到这些住宅楼建设的过程,对于建筑工人来说曾经危机四伏。

  9·13惨剧

  工程升降机坠落后第三天,满是粉尘的工地上,一队队外来工人正背着大包小包,准备离去。9月13日骇人听闻的升降机坠落事故发生后,武汉市相关部门要求所有在建工地停工,不仅是出事的“东湖景园”,周边工地也受到牵连,工人们四散。

  在事故现场,一些目击者的描述,拼凑出让人揪心的惨祸全貌。

  9月13日13时许,“东湖景园”工地C区7-1号楼的5号升降机,载着笼箱内19名工人,在升至最顶端时,骤然坠落。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钢铁制成的笼箱被摔得严重变形,乘坐电梯的19名工人无一生还。

  走近事故的发生地点,一股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虽然在事故发生后的当天,有关部门已来到现场,对遇难者遗体进行了清理。但笼箱的残骸上,仍旧血迹斑斑。严重变形的钢铁边角处,还留有一些人体碎屑。时已入秋,但武汉天气依旧炎热,浓重血腥引来成群蚊蝇聚集此处。笼箱左侧约5米处,一摊积水呈现出血红的颜色。据说在笼箱的下坠过程中,6名工人被甩出箱体,落至此处。

  “这6个人还留了个全尸,里面的(指笼箱内部)全都摔碎了,你看那笼子都扁了,人压在一起,分不出谁是谁了。”一位还未离开的工人,在向《新民周刊》讲述当天的情况。很快,这位工人被人强行驱走。据其他工人说,事发后,当天的目击者已被陆续“遣送”回了老家。

  在已经停工的工地内,记者几乎随处可见纸钱与香烛的灰烬。采访的过程中,陆续有遇难者家属前来祭奠,撕心裂肺的哭号在空旷的工地上方回荡,格外凄惨。

  遇难者梅贵生的姐夫王志红告诉记者,一家人是在13日晚上接到事故通知的,当时只听说梅贵生在工地出事了,但没想到这么惨烈。目前,梅贵生的父母还不知道儿子去世的消息,家里瞒着不敢说,一同来悼念的是梅贵生的妻子和几个姐姐。

  因为吊笼里的工人全部血肉模糊,无从辨认身份,只能通过比对子女的DNA进行鉴定。梅的女儿今年14岁,在黄陂实验中学读初三。抽血时,家里只对孩子说父亲打工受伤需要输血,不敢告诉孩子真相。

  “在为舅舅整理遗物时,看到舅舅生前在工地的居住环境,我们做家属的十分心酸。这里连工棚都没有,工人们就睡在建了一半的大楼里,两块砖头一块板就是床了。”讲起自己在工地上的见闻,梅贵生的外甥含泪告诉记者。

  为了证实这样的说法,记者徒步走上了尚未完工的大楼,楼内灰尘扑面,到处是建筑废料的残渣,在三楼四楼处,记者看到了多处工人们栖息过的痕迹。在靠近露台处,记者看到一张工人们搭建的板床,离尚未装置围栏的露台不过一米之遥,向下一眼望去,便是一截截参差不齐的外露钢筋,和堆着砖头、水泥的工地。

  超重或非祸首

  一些前来工地悼念的遇难者家属,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种说法:这架升降机的使用日期早已超出规定期限。在升降机箱体的登记牌上,记者看到这台由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于2009年7月生产的设备,其登记有效日期为2011年6月23日至2012年6月23日,截止事发当天,该升降机已超期服役两个半月。

  负责工地上5台人货施工升降机安装及维修工作的武汉中汇机械设备公司方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了家属以上的说法。该负责人表示,5台升降机全部是今年刚刚被安装在东湖景园工地上的,安装时既已检修,按照年检的标准,这些升降机可以使用到明年。上面过期的登记牌,是升降机在上一个工地的使用期限,“东湖景园”的施工方觉得摘下以前的登记牌更换新的比较麻烦,现在,新的登记牌已被公司上交至上级部门接受调查。

  在走访事发工地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升降机上的登记牌十分混乱,有的一部升降梯同时有两个登记牌。以三号升降机为例,旧登记牌上的检修有效期限为2010年11月5 日到2011年11月5日,新登记牌上为2012年6月27日到2013年6月27日。也有的升降机上,只有一个登记牌,且有效使用期早在2010年就已经结束

  谈到升降机坠楼的原因,工地上有人给出了另一种说法,即遇难工人们是在午休时间自行操作,且人数超载,才导致惨剧。据了解,工地升降机的操作工作,属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者须持有由建筑部门颁发的资格证,才可上岗。在此事件上,多名工人均表示,开升降机的人要下午1:30才上班,遇难工人们都是做包工的,为了赶工期多赚钱,就在下午1:00左右自行上机操作。且午休时间无人监管,19个工人一起上去,还推了一车物料,极有可能超重。而之前亦有媒体报道指出,该升降梯的额定人数为12人。

  针对是否超重的问题,记者在事发现场亲自查看了笼箱残骸上的出厂许可证,在一片血污的掩映下,许可证上“单笼载重”一栏里的标注为2000kg。如此推算,额定人数12人一说,显然难以服众

  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人员,他曾经参与过发生在其他省份的升降梯坠落事故调查。该技术人员指出,根据出厂许可证上的信息判断,这架型号为SCD200//200/的升降机,为齿轮、齿条驱动的有对重升降机。这种升降机的负重为2吨,额定人数一般为24人。而之前传说的额定12人,是另外一种无对重型号负重为1吨的升降机

  出事当时,升降机内共载有19名工人和一车物料,该技术人员认为,单凭这样的信息,不能断定升降机超重。虽然现在无从考察这一车物料的重量到底是多少,但根据笼箱内部的空间考虑,在已经搭载了19人的情况下,其所能容纳的物料体积已经有限,况且这些工人从事的都是粉刷墙体的工种 ,所带物料应该与粉刷有关,通常质量不会太重。从这些信息判断,超重的可能性不大,但有可能已经接近最大负重的临界点,处于满载状态

  该技术人员还表示,按照有关规定,这种施工升降机应该和普通的住宅电梯一样,配有超重报警装置,一旦超重,则不能运行。如果未配有报警装置或装置故障,则要追究建筑施工单位和施工升降机安装厂家的责任。

  据公布,该工程建设单位为武汉万嘉置业责任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湖北祥和建设集团,监理单位为武汉博特监理公司,施工升降机安装厂家为武汉中汇机械公司。

  混乱的工地

  本次事故中,工人们在机控人员未到的情况下,擅自操控升降机确属违章。一些工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样的升降机操作十分简单,用手按下按钮就上升,松开手按钮弹出就停了,根本不需要特殊培训。且工地方对升降梯操作也一直疏于管理,操控人员不在时,笼箱的门也是开着的,为工人擅自进入操控提供了方便。

  苏州某工地的现场管理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工地升降机之所以需要专门人员操作,是因为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可以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升降机发出的噪音及笼箱震动摇晃程度,判断升降机是否出现问题。一旦发觉异常,则要马上通知专业人士前来检查、维修。而普通的工人,则不具备这样的辨别能力。

  这位管理人员同时指出,如果此次事故是机器本身故障问题,那么在出事之前,这部升降机应该已经表现出异常,如果在此之前,负责操控该机器的专业人员没有察觉,那么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加之目前社会上的地下办证产业发展迅速,工地上很多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也频繁出现造假现象,一些地区的主管部门在颁发证书时,考核态度也并不是十分严谨,以上种种,都为安全施工埋下了隐患。

  来自黄陂的工人陈勇告诉记者,在19名遇难者中,有12人是自己的同乡,当天中午自己回家取东西,躲过了一劫。回忆事发之前,这部升降机发出的噪音确实比其他升降机更大、更吵。

  据了解,目前该部升降机的操控人员也已离开工地现场,工人们称没有其联系方式。工地方则解释说,此人目前正在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

  苏州的这位管理人员指出:单从网上的新闻图片看,这个工地的安全防护措施就存在很多问题:脚手架又破又乱,尚未完工的楼体上,居然没有一处防止高空坠物的平网。按照规定,在建的建筑物应该每隔六七层,就有一面伸出楼面的防护网,而此建筑33层已经封顶,却连一层防护网都没有。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许多工地,出于节约成本及工程速成的原因考虑,在安全检查方面十分欠缺,通常缺乏常驻工地的安检人员,造成设备长期无人检查、保养。在对东湖景园业主的采访中,也有业主透露,在这项工程的工期上,祥和建筑集团确实一直在加紧施工,以求工程尽快建成。因为按照原计划,东湖景园应该在2011年9月向业主们交房使用。

  环环失控

  近年来施工升降机坠落事件时有发生,2008年至今,因升降机坠落引发的事故,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的共4起,分别为:2008年10月30日福建霞浦12人死亡、2008年12月27日湖南长沙17人死亡1人重伤、2010年8月16日吉林梅河口11人死亡,以及此次的武汉9·13事故。

  在上述事件中,违章操作和缺乏检修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普遍原因。《吉林省梅河口市“8.16”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情况报告》列出了事故工地存在的诸多问题:事故吊笼在出事之前,已有一个损坏电机被拆除,由之前的3个电机变为2个电机,导致功率不足,超负荷运行;传动系统螺栓断裂未及时更换;升降机无防坠安全器;升降机操纵人员无证上岗、设备维修管理人员不懂技术;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疏于管理,日常检查、维修、保养不到位等等。而福建霞浦与湖南长沙的事故现场调查中,上述原因也多有提及。

  参与过其他升降机事故调查的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猜测,该螺丝有可能是升降机导轨上的链接部件。在现场,记者看到除笼箱残骸之外,另有一截断裂的导轨压在笼箱之上。与其他升降机的导轨对比,这台事故升降机的导轨确实少了一截。技术人员表示,为了方便工人在楼顶作业,升降机的导轨一般会高出楼顶2个标准节(约4-5米),高出部分称为自由端,工人可以通过自由端乘坐升降机来到楼顶。事故升降机的轨道现与楼顶持平,初步认定应该是自由端部分连接处断裂,至于是否连接处安装不当、螺帽松动所致,还要等调查人员查看了断裂面再下定论。

  再者,根据现场目击者的描述,该升降机曾在30楼处停下,后忽然失控升至导轨顶端,短暂的停顿后掉了下来。如此判断,当时升降机的上升按钮可能失灵,工地技术人员表示,很多升降机的开关都会偶尔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开了关不上”。所以,在导轨的最上方,应该装有限位器,防止吊笼一直上升,最终与导轨脱离坠落。而事故升降机应该是在开关失灵的情况下,继续上升至限位器处,在上升力与限位器的阻力发生对抗的过程中,导轨自由端由于无法承受这种力的冲突而断裂,导致吊笼下坠

  据了解,正常情况下,吊笼顶端应与导轨上方滑轮上的钢丝绳相连,吊笼发生下坠时,会被钢丝绳吊住予以固定。即便钢丝绳断裂,吊笼与导轨连接处的防坠安全器也应该发挥作用,为吊笼的下坠增加阻力。综合接受采访的专业人士的猜测,此次事故中,导轨顶端断裂,应该是造成此事故的主因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gzztitc + 6 转载者 加描了色彩,以利阅读,仅供参考

总评分: 威望 + 6   查看全部评分

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招标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MP。 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市设备监理评标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特聘专家、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国家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讲师、中国设备监理协会青年设备监理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特聘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0

好友

15万

积分

版主

还没有签名,写一个吧~不不不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最爱沙发 忠实坛友 金点子奖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2-9-19 20:56:16 |只看该作者
正如本人之前的猜测,这19个人上电梯,不可能不带一车砂浆,本人以为上文中的所谓技术人员并不专业,他并未大致推算这车物料的分量,更没有将其折合成人数,而仅仅推断应该不会超载,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也恰恰是在推卸管理责任!
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招标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MP。 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市设备监理评标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特聘专家、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国家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讲师、中国设备监理协会青年设备监理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特聘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92

积分

精灵王

招标师徽章 2010感恩节许愿灯 2011年金兔迎春庆新年许愿兔图标 2011年元宵节宫灯图标 金点子奖 社区劳模

板凳
发表于 2012-9-19 22:03:46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发展是带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0

好友

15万

积分

版主

还没有签名,写一个吧~不不不

Rank: 7Rank: 7Rank: 7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最爱沙发 忠实坛友 金点子奖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2-9-20 09:10:31 |只看该作者
[paragraph]

武汉电梯坠落事故4个受害家庭剩5名孤儿(图)



2012年09月20日05:06东南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9月15日晚,两岁的占学发在武汉的宾馆里睡着了。
周美玲、周智林的爸爸周洪福半辈子给人盖房,临死自家的房还没有完工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占学发和爸爸妈妈的合影,之后不到3个月,父母双双遇难,他瞬间变成了孤儿
2012年9月13日下午1时许,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东湖景园”还建楼C区7-1号楼在建工地上,一台施工升降机在升至100米处时坠落,梯笼内的作业人员随笼高速坠落,致19名建筑工死亡。遇难者中,8人为夫妻关系,2人系母子关系,该子的堂叔也同时遇难。短短几秒内,十多个家庭支离破碎,四个完整的家庭只剩下五个孤儿,19个青壮年生命瞬间陨落,只留下老老小小和87.9万抚恤金。

  18日中午,武汉市黄陂区长堰镇大湾连村河边熊湾,周洪福和明春梅的骨灰被迎回家乡,几乎全村的人都拥挤到门前不大的院坝里。两个大活人出去打工挣钱,没想到变成两个骨灰盒回来了,“他家的房子才盖了一半,谁知道就没人了”。  周洪福夫妇留下两个孩子,16岁周美玲和7岁周智林。进村的时候,姐弟俩放声痛哭,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悲伤还是恐惧?三小时前,姐弟俩在殡仪馆与父母见了最后一面。冰棺里的周洪福穿着西装,下巴部位凹陷,明春梅面目几乎无法辨认。
  整天打工盖楼  给自己盖了个半截楼
  姐姐周美玲生于1996年,个头瘦小,看似只有10岁,因为智力障碍,读到小学三年级便休学在家。弟弟周智林智力正常,如今上二年级。自从生了个儿子,周洪福两口子拼了命地打工挣钱,开始建新房。  夫妻俩将儿子视作宝贝。8月31日儿子开学时,夫妻俩专程请假送儿子报名,遇到有熟人,周洪福会很自豪地说:“7岁了,上二年级”。
  周洪福原籍四川武圣,出生于1969年,5岁时,投奔出嫁到长堰镇大湾连村的姐姐周洪碧,落户在此。1995年,周洪福和邻村明春梅结婚,婚后16年来,一直把“家”安在别人废弃的旧房里,直到去年11月开始修建自己的楼房。  周洪碧的儿子熊华堂和舅舅周洪福感情很好。他指着楼下的一辆摩托车说,那是舅舅5年前花300元买的二手摩托,修好后就骑着在周围帮别人盖房,可直到他死,房子还没有盖好。
  如今已经无法知晓这间楼房在周洪福心中多么重要。房子还没盖起来,周洪福就坚持在春节期间搬了进去。即使现在,这间二层共一百多平方米的小楼依然是个半成品,二楼平台上用18根木棍支撑着。  整个外墙也没有粉刷,室内楼梯没有建护栏,一楼用红砖砌成,而二楼则用的是灰砖。房内并没有什么值钱东西,最值钱的不过是一台从城里带回来的老式电视机。
  熊华堂说,舅舅盖房也是东借西凑,因为不能一次凑够,所以买的砖不是同一种颜色。  9月16日,记者去过周洪福夫妇生前住过的“宿舍”。那是刚封顶的大楼内,四层未完工的房间,床上杂乱的遗物中有一个护腰理疗垫,两板止痛片和一瓶护肝片。周洪福有一个本子,里面除了记着每天完工的面积,还有每天的支出,基本上两口子每天的支出没有超过10元钱。
  经过亲属合议,今后让孩子去武汉的小姑周洪萍家,尽管周洪萍下岗吃低保,但至少可以让孩子离开去城市受到更好的教育。但让他们犹豫的是,两个孩子同时去武汉,生活成本会很高。  周洪碧还打算坚持将这间楼给两个孩子盖起来,因为这是弟弟一生中最大的愿望。
  让亲属感到欣慰的是,午饭过后,镇政府工作人员领着两个孩子去镇上拍了照片,说准备给两个孩子办理孤儿证和残疾证。两个孤儿每年可从镇政府领取到8000元生活保障金,另外政府还为周美玲补助30万元的残疾金,分批每年支取一定数额,这让亲戚心里打消了顾虑。  为儿子报名回家却成两代人最后一面
  9月18日上午,16岁的骆通没去上学,他在似懂非懂的年龄完成了一个成年人最为艰巨的使命——送父母骨灰“上山”。  9月13日父母遇难,但长辈们直到16日晚才告诉骆通。因为直到15日晚,当协助处理事故的村支书将死亡证明摆在众亲人面前之前,谁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娃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样子傻傻地就像梦游一样。”骆进的大哥骆力利说,弟弟多年一直在外打工,孩子寄养在外婆家,一家人离多聚少。
  后来骆进做了小包工头,更是很少回家,只是刮风下雨或工地停电不能干活时,才会回到家里,每次不超过三天。  8月31日学校开学,骆进和熊玉华特意回了趟家给孩子报名,住了两天。报名时,骆通自己去了学校,因为学校要求查验户口本,于是他打电话让爸爸送了过去。这是父子俩的最后一次见面,等他从学校回到家时,父母已经去了工地。
  骆力利说,弟弟骆进原本住的是父母留下的老宅,后来在外打工盖起了一间两层小楼,去年刚重新装修,客厅的地上铺上新了瓷砖,卧室大门新刷了红色的油漆。  事发当晚,遇难夫妻双方的亲属赶到武汉。15日晚,骆力利了解到所有遇难者亲属们得到一张协议书,不分男女老幼,每条人命的赔偿补偿金额都是87.9万元。家里人找到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反复申明骆家孤儿将来的生活,希望能够酌情多补偿一点钱。工作人员答复说:“每家都不能例外。”
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招标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MP。 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市设备监理评标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特聘专家、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国家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讲师、中国设备监理协会青年设备监理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特聘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63

积分

圣骑士

5#
发表于 2012-9-20 10:42:45 |只看该作者

回 首批招标师 的帖子

首批招标师:
正如本人之前的猜测,这19个人上电梯,不可能不带一车砂浆,本人以为上文中的所谓技术人员并不专业,他并未大致推算这车物料的分量,更没有将其折合成人数,而仅仅推断应该不会超载,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也恰恰是在推卸管理责任!
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并不能判断是否超载,你所说的带一车砂浆,也只是你的猜测。这个电梯进了19个人后,是否还有多少空间能容纳一辆车也是问题,即使带了,也就是工地上普通的单轮推车,装满砂浆也不是非常重。判断是否超载不应该是按人数,而应该是按重量。19人加一车砂浆,也未必真的就超过2000KG,当然前提是电梯的额定载重量是这个数字。
不要轻易下结论,说别人不负责任。人家的说法才是谨慎的,在没有得到真实重量之前,不说超载。
人的重量还能称出来,但砂浆究竟装了多少,已经不可能再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谦谦君子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6#
发表于 2012-9-20 11:32:29 |只看该作者
超载无疑!
逝者已去,责任安在!?
qinl -- 谦谦君子 披露现实,点评案例。招标投标,消除烦恼! 业界内外,携手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2-26 05:40 , Processed in 0.0765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