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zztit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在阻碍“三公”公开?报告称81个市政府财政透明度仅7个及格 预算外花销无一公布&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1#
发表于 2012-6-15 11:32:54 |只看该作者
新华网评:财政如何增强透明度

     新华网 20120614 08:43:05 来源: 新华网

    冯海宁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发布。报告称,国内81个市级政府,达到财政透明平均水平的仅43%。如果按照“60分及格的标准,81个城市财政透明度及格仅7个,及格率为8.6%。在财政公开信息中,政府更愿公开预算而非决算,对预算外花销,81个市政府无一公开。(612日《中国经济周刊》)

    从这份报告来看,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呈现预算透明,决算隐秘,预算外不公布这一特点。何以出现这一现象?笔者以为,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不少部门和地方政府长期习惯于花钱不受监督。要纠正这种错误习惯,一方面靠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财政预决算如何公开,透明的标准是什么,不透明该怎么办,无疑需要《预算法》做出更明确的规定。

    另一方面靠强有力的执行力。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然,无论是问责责任人,还是督促财政预决算公开,前提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责任追究制度,即对于各级政府财政透明度,不仅要由清华大学这样的研究机构进行专业评价,还应该让纳税人进行社会评价。同时,根据财政透明度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惩罚措施。

    清华大学《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结论未必最全面准确,但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待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针对财政透明度不及格的市级政府有所作为,更期待相关城市的人大代表及时行使质询权。总之,既不能让关乎公共利益的这一研究成果白白浪费,更不能让纳税人的知情权、监督权沦为纸上权利。

    保存时间:2012/6/14
    原标题:新华网评:财政如何增强透明度 - 新华评论 -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2-06/14/c_11220921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2#
发表于 2012-6-18 10:00:20 |只看该作者
地方政府为何总热衷于捂袋子?

马桂路 [原创] 2012/6/15 11:29:4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地方政府为何总热衷于捂袋子?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发布。报告称,国内81个市政府,达到财政透明平均水平的仅43%81个城市财政透明度及格仅7个,及格率为8.6%。在财政公开信息中,政府更愿公开预算而非决算,对预算外花销,81个市政府无一公开。(据612日,《中国新闻周刊》)

政务公开早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早前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各部委都实行政务网上公开,效果不甚理想。甚至还出现了清华一女生状告三部委的事件,但该事件后来如何也是不甚了了。政务公开真的难吗?照现在实施的进度来说,还真的是难。

今年股市里有一个真实的笑谈326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第二天,白酒板块全线重挫。中国的高档酒被谁喝掉?答案已经揭晓。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这些政府办了什么事、花了多少钱的账目要不要公开?答案自然是。但再问一句,为什么这些该公开的事情现在都公开不了呢?答案是,这是秘密

秘密之说一直是政府部门拿来搪塞大众的借口,似乎让公众知道了太多政府的事情,政府的安全就得不到保证似的。这着实是站不住脚的,在一个民主国家,政府接受民众的问询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英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议会还要一再消减王室的费用,只因拿着纳税人的钱做事,纳税人看的紧,稍不留神就得受到抗议和质疑,后果就是下台。这当然是政府所不愿看到的。

英美之所以不敢乱花钱,不敢不公开账目,不是因为他们的国家事务就不是秘密,不重要,而是因为账目公开不公开的权利不在他们手上,而在公众手上;一个项目,一个重大工程能否上马的决定权也不在政府手上,而在纳税人手里。这个道理太简单了,纳税人花了钱请了一些管家替自己打理事务,这并不代表这个管家对所有事务就有了决定权。他只有管理权,管理不好,就得面临被辞退的危险。也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才如此重视选民手中的那张选票,才不敢得罪纳税人,因为他们的决定和自己的政治生命紧密相连。

在我们国家,官员们的政治生命并不是和公众的选票挂钩,而是和上级挂钩。所以,官员们担心的并不是自己受不受百姓们喜欢,而是自己受不受领导们喜欢;他们考虑的不是自己任内能为百姓们做多少事,而是能让上级看到自己做了多少事。如此,政务也不需要公开了,因为本来这就和百姓们没有关系,就算百姓们强行要看,那官员们也可以肆无忌惮的拒绝,一句凭什么给你看就能把人拒之门外却不用付任何责任。

地市级政府为什么喜欢公开预算?因为有了预算才能光明正大的花钱,才能光明正大的收钱。为什么不愿公开决算?因为决算意味着公开账目,意味着要就受质疑。81个城市财政透明度及格仅7个,及格率为8.6%,这么样的一组数据让人心痛更让人无奈,但之后我们更应该考虑,在一个透明度仅为8.6%的行政环境里,官员们要有怎样的操守才能不导致腐败?

保存时间:2012/6/16
原标题:[原创]地方政府为何总热衷于捂袋子? 【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f=w&ctid=73163&boardid=1&id=8388088&page=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3#
发表于 2012-6-19 16:48:47 |只看该作者
做好准备,打好“财政透明”这一仗

     人民网  2012年06月17日00:26      

  最近,上海财经大学和清华大学有关研究机构分别发布我国省级和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报告,全国31个省级政府无一及格,81个市级政府仅有7个及格,这个结果让老百姓纠结的不轻。(6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尽管已经实施了4年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主动公开的重点信息,但是,报告显示,无论是省级政府还是市级政府,政府更愿意主动公开预算信息,而不是决算信息;对于预算外资金的相关情况,31个省级政府和81个市级政府无一主动公开,情况更是糟糕的很。

  在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邓淑莲看来,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一是一些花费确实不合法合规,不公开难以向上级交代,公开了会受到公众质疑,只好用最笼统、最简单的方式公开,打马虎眼的居多;二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只是行政法规,法律位阶低,目前也没有针对不公开预算的问责措施,几乎是假公开的翻牌;三呢,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决算信息对于公众来说还是秘密,公众的公民意识还有待于大大培养。

  实际上,就政府预算来说,虽然有《预算法》这柄利剑,但是近10年来,从国家审计署开始披露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看,其中最集中最严重的问题,是花样翻新、名目繁多的资金挪用,预算方案是一回事、如何花钱是另一回事,预算方案的严肃性无从谈起。有学者指出,《预算法》在“法律责任”一章仅列举了3项,最重的只是行政处罚,没有经济赔偿和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如此的软弱无力,怎会使公众看到负责详细的公开信息呢?财政透明又从何谈起呢?

  一面是财政不透明,一面却是财政支出猫腻甚多。比如三公消费,始终居高不下,名烟名酒,公款消费是主力军;豪华酒店、名胜古迹,总能见到公务人员鱼贯而入;就连政府办公大楼,也是富丽堂皇,跟简陋的居民区和脏乱的城中村,对比鲜明。这个世界没有真空,平民百姓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要知道,盖楼的农民工,心里清楚;在饭店服务的服务员心里也清楚;旅游公司的导游们心里同样清楚,一个个游山玩水的团队自费者到底有几何。再高档的消费,都离不开底层“下人”为他们“倒屎倒尿”。当看到自己作为纳税人,缴纳的税款被如此糟践如此浪费甚至如此打了水漂眼都不眨一下,会有怎样的感同身受呢?想必是答案不言自明。

  温总理说过:“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这句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字字千钧。如今,政治文明建设正如火如荼在进行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财政史在惊心动魄之中,也会走向“财政透明”的坦途。只不过,这个过程,同样惊心动魄,因为,有个既得利益者阶层,他们不愿意透明。虽然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是有了既得利益,想让他们革自己的命,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我们需要做好准备,使出坚忍不拔的毅力,打好“财政透明”这一仗,毕竟,两所大学的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实在太令人不容乐观了。

(来源:红网)


保存时间:2012/6/17
原标题:做好准备,打好“财政透明”这一仗--观点--人民网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59301/1820595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4#
发表于 2012-6-19 16:49:54 |只看该作者
  预算公开:政府、媒体、公众都在学习

     新华网 2012年06月16日 09:33:38 来源: 新京报

  在2010年之前,财政预算一直是国家秘密;经过3次公开,预算已变成谁都能说上几句的社会热点。而记者面对公开的预算,怎么做预算报道是一个挑战,谁能够真正面对这个挑战,谁就能跑得更快。

  “三公经费”藏在哪里

  浅尝辄止的内容,和公众监督政府的目标很遥远,也达不到媒体报道的基本要求。

  2009年,广州114个市级预算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这是第一次看到部门预算到底长啥样。

  不过奇怪的是,同样是部门预算,广州可以公开,上海就以国家秘密为由不予公开,依据则是若干年前国家有关部门曾出台过一个经济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其中将预算列入国家秘密。更奇怪的是,这个规定本身也是保密的。

  至于广州和上海到底谁做得对,一直没有定论。

  2010年3月,这种有分歧的做法终于改变了。75个中央部门陆续公布了部门预算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我第一次了解到财政部这一年花了多少钱;第一次知道了财政部会有“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第一次知道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这样的专业术语。

  问题是这些“天书”一样的术语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关注的“三公经费”藏在哪里?看来看去,依然一头雾水。

  完全看不懂!这样的结论让自己觉得很沮丧。自己都看不懂,怎么写报道?只好给财政部门的人打电话,给专家学者打电话,还多次跑到财政局一副局长办公室,让他一个一个给我解释,这些听起来跟生活明显脱节的专业术语,后面到底隐含了哪些信息。

  不过我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这些按功能分类的专业术语,只是财政预算中非常粗线条的一个大口径。从这些信息中要了解到我们关注的公务员工资、公车花了多少钱是根本不可能的。

  结果这次做报道,只能看看各个部门这一年花钱的总额高低,看看在住房支出上谁多谁少。

  这样浅尝辄止的内容,和公众监督政府的目标很遥远,也达不到媒体报道的基本要求。

  民众满意的预算信息公开该是什么样

  我们想如果对所有信息分析梳理,同类合并,是否可以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这种满头雾水的状况在2011年开始改变,对记者真正的挑战也来了。

  2011年3月起,北京陆续公开了57个部门的预算信息,北京市人社局、卫生局等部门的预算公开细化到项目一级,意味着公众可以看到某个机关的各种会议开销、人员开支、公车购置费用等开销。

  我们想,能否对所有部门的预算进行梳理?问题来了,梳理首先得知道这57个部门都是谁,北京市一共有近200个预算单位,如果没有权威部门提供57个部门的名单,很容易出错。

  我只好找财政局的人要,但对方不愿意给,我一天一个电话“骚扰”,他们就给我了。名单上有一些看起来很陌生的部门,公众根本不知道还要财政养着的,比如北京儿艺。

  这只是最基本的工作。信息公开得详细,意味着记者要从浩瀚的数字中,寻找公众关注的、离大家比较近的一些信息。市教委、人社局等很多部门公布的信息都上千项,绝大多数看起来好像跟公众无关。大量的工作都在大海捞针似的寻找有效信息。

  这个工作没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可能,还要绝对准确,一个部门看下来就头晕眼花。不过这个工作的结果让人兴奋,我们看到一些之前不可能了解到的信息:市工商局本级行政执法服装51万元;市人社局机关车辆更新127万元等。

  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怎么系统化、清晰化呢?

  57个部门预算全部公开了,我们想如果对所有信息分析梳理,同类合并,是否可以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在全部预算公开的当日,后方编辑开始对57个部门信息系统梳理,将公众关注的公车、会议费等单列。结果表明,57个部门中有22个部门预算显示,今年安排公车购置更新预算资金4000多万元;24个部门预算显示安排各类会议和考察预算资金5800多万元。

  这样的信息虽然依然是残缺的,但至少可以让枯燥的数据跟公众关注热点有明显的契合点。

  专家依然认为公布的信息存在缺陷,真正让公众满意的预算信息公开应该是什么样?我们采访了香港立法会议员陈鉴林,让他介绍香港预算公开是如何做的,让读者对预算公开的看法更全面。

  “预算总额最高”就是新闻吗

  遗憾的是,一面是预算公开细节缺失,一面是媒体报道的不专业,时常扭曲了预算中的信息。

  在预算信息逐步细化的过程中,国内媒体对于预算公开的报道都处于摸索学习阶段。在一个多年来预算是国家秘密的现实下,别说记者,即使是财政学的教授们,都没有见过真正的预算是什么样。突然公开了预算,对于一张白纸的记者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面对,就要步步落后,如果面对困难,就会越跑越快。

  不过这种半遮半掩的公开,不仅在消耗公众对预算关注的热情,也给预算公开工作本身带来了困扰。

  正如专家所言,预算信息公开的不透明、不全面、不细致,让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落入“眼球效应”的境地。

  比如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很多媒体的标题突出了教育部预算最高达1800多亿。这会给人一个概念,就是教育部的钱好花。事实上,教育部的预算支出,涵盖了教育部本身和全国很多所高校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单位多,总预算自然高,而预算更关键的是支出是否适度和合理,这和总预算并无直接关系,但信息不充分,大家只能关注这些。

  再比如“三公经费”,不少媒体报道时都会比较总数哪家最高,哪家最低。但在没有公布单位人员数量、公务情况等信息的基础上,这样的绝对数的比较,很难客观公允。比如一个300人的单位“三公经费”花了1000万,跟一个3000人的单位花了1000万,反映的问题完全是不一样的。

  遗憾的是,一面是预算公开细节缺失,一面是媒体报道的不专业,时常扭曲了预算中的信息。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预算公开只是公共财政中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中国未来走向全面的预算公开、预算民主、预算在人大会议的博弈、预算的绩效等等更加深入和复杂的问题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对于一个从事预算报道的记者来说,这条路同样艰辛和漫长。(蒋彦鑫)

    保存时间:2012/6/17
    原标题:预算公开:政府、媒体、公众都在学习 - 新华评论 -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2-06/16/c_11222895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谦谦君子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5#
发表于 2012-6-19 17:03:49 |只看该作者
财政“三公”之路,可谓路途漫漫!
qinl -- 谦谦君子 披露现实,点评案例。招标投标,消除烦恼! 业界内外,携手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16#
发表于 2012-6-24 09:42:29 |只看该作者
新闻频道 > 评论频道

政府财政公开外的巨额金库

网易 2012-06-23 00:35:41

尽管小金库已被取缔,但是在政府财政预算公开中,那些由征收主体自由支配、自行管理的非税收入仍旧以其他基金的隐蔽性是继续存在。

作者:林江

据报道,随着政府财政预算的公开,一些部门巨额的其他资金引起公众关注,这些制度外和预算外收入,因其来源和支出的信息不透明,更引来舆论的质疑。

制度外收入是指既不纳入预算内又不纳入预算外管理的非税收入,由征收主体自由支配、自行管理,法律约束非常有限。当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严重时,制度外收入成了部门小金库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小金库被取缔,制度外收入和支出并没有实质的减少,而只是以隐蔽的形式继续存在。

名义上说,预算外收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职能、弥补经费不足,依据相关法规收取或提取,纳入财政预算外专库管理的财政性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法律赋予的收费权力和正当性,而后者则不一定有。人们常说的政府预算公开,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并没有涉及任何预算外甚至制度外的收入或支出问题。这些在《预算法》当中是笼而统之归到专项收入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支出上去了,如此一来,公众所看到的财政预算数字,就完全没有制度外和预算外的收支情况了。

此外,还有政府性基金项目,把地方政府最大一笔预算外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都纳入其中了。众所周知,土地出让金的规模和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房价水平,但公众完全无法从财政预算公开的数字中看出这些收入是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购房成本。因此,从民生财政、阳光财政的角度出发,公众除了关心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外,还会关心预算外和制度外的收支情况,以全面评估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与民生福祉的关系。而政府部门将制度外、预算外收支纳入预算公开当中似乎是势在必行的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公开?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到位?讨论此问题的本意在于,政府部门是否掌握了预算外和制度外的收支情况。如果不掌握全面情况,似乎可采取分步到位的做法。但个人认为,此种说法并不一定成立,因为任何收支都应该在政府各个需要花钱部门的掌控之中,关键在于这些部门想不想公开以及公开的程度。例如,国务院三年前就提出政府部门须公布三公支出,有三年的时间做准备,以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没理由连三公支出的细节数据都收集不到的。如果这些部门不想公开三公支出、预算外甚至制度外的收支情况,再过三年也有可能原地踏步。

另外,在预算外和制度外收支公开中,职能部门和其下属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是什么关系?如果一个部门的财政拨款为8000万元,而其下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为2亿元,该部门在预算公开上就会如此做账:收入2.8亿元,其中财政拨款8000万元,单位收入2亿元;公务支出2.8亿元。如此公开还不如不公开,因为一来公众根本得不到预算公开的有价值信息;二来该部门会辩称并不是本部门通过其他渠道收入2亿元,而是其下属的行政事业单位依法收入2亿元,并且已上报财政部门。可是对于这2亿元,财政部门有支配权吗?在现行财政体制下,这2亿元依然是归口该部门使用的,该部门可以因为这笔预算外甚至制度外收入已经知会了财政部门而对其使用情况是否合理而不闻不问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换言之,该部门无法对这笔预算外、制度外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作公开说明免责。


保存时间:2012/6/23
原标题:政府财政公开外的巨额金库_网易新闻中心
http://view.163.com/12/0623/00/84L55GPU00012Q9L.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9-21 17:39 , Processed in 0.0753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