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江苏某建设公司由于拖欠200多名农民工250多万元工资,至今没有偿还,其在全省范围内建设领域的投标权利已被叫停。将投标权与农民工工资相挂钩,这样的举措为解决欠薪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
年关将至,一些地方又现欠薪事件,尤其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更为集中和突出,由此引发的纠纷乃至暴力冲突也格外受人关注。对于这一热点问题,应该说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也想了很多办法。今年仅12月份,有多个部门就此下发通知。比如,1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元旦春节期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方案的“通知”;17日,全国总工会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工会切实行动起来,帮助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返乡过年。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联合公安、建设、国资、工会等部门,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综合这样的“通知”和“检查”,可以说,相关部门在这一问题上花了很多精力、下了不少功夫。
然而,不容回避的是,目前欠薪问题在不少地方还是久治不愈,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有人作了一个分析,说:“通知”太远,“立法”太慢,“规范”太繁,“常态”更难。这种说法未必全面,但说明传统的集中清查、专项整治等方式,虽然也能起到一定成效,但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现实的情形是,尽管政府部门开通了多种投诉渠道,但不少农民工反映,他们还是感到要钱很艰难,常常是讨到了“说法”,讨不到钱。
当一般号召不被理睬、常规检查推而不动、专项治理效果不大时,如何出新招、实招,打中欠薪者的“七寸”,就是解开欠薪难题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叫停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公司或企业的投标权利,正是这样一个撒手锏,可谓抓到了点子上,治到了关键处。在很多情况下,有些赖账的老板,对整治、检查、罚款乃至封账往往都不太买账,但怕就怕上了诚信体系的黑名单,被逐出市场,断了未来的财路。从这个角度看,这一招无异于釜底抽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于那些冷血无情、盘剥农民工血汗的欠薪者,相关部门不能心慈手软,要用实招制住“躲猫猫”、“推太极”的伎俩。
有一句话说得好:谁让农民工讨饭,就砸谁的饭碗。对于欠薪者的耍赖,相关部门就要用“叫停投标权利”这样的强力手段,端走他们的饭碗。这样一来,到政府部门“磕头”的就不会再是农民工,而是赖账的人了。笔者建议,像叫停投标权利这样的举措,不妨逐步推广开来,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一致行动,这样,欠薪者就没有了立锥之地。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