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gzztit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斗胆再说“专家库” 2013 【连载】

[复制链接]

3831

主题

136

好友

11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好人一生平安

Rank: 8Rank: 8

2011年元宵节宫灯图标 2011年金兔迎春庆新年许愿兔图标 2010感恩节许愿灯 招标师徽章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金点子奖 最爱沙发

21#
发表于 2013-5-26 16:19:08 |只看该作者
  还是再跟一次贴吧。要厘清这个问题,个人以为把握两点就成了:

  第一点,招标机构的评委能不能算在“经济技术类专家”之列?
  这个问题我想已经解决,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不算。

  第二点,到底是3/5大还是2/3大?
  如果3/5﹥2/3,那么“1+1+3”模式是合法的;如果3/5﹤2/3,那么“1+1+3”模式就是不合法的。
  两个数值到底谁大,无须再进行比较和论证了,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答案。

  厘清了合法不合法的问题后,就可以回答5人组成的评标委员会怎么组建才合法的问题了。
  个人的回答如下:
  由5人组成的评标委员会,“1+1+3”模式中前两个“1”里头,须有一个“1”放弃进入评标委员会而改为“0”,只有这样才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

  个人观点,请批评!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新浪专业招标博客,内容详实,版面唯美:http://blog.sina.com.cn/u/1088532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严谨的学风、求实的精神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忠实坛友 社区明星

22#
发表于 2013-5-27 09:29:42 |只看该作者
  总版主,这帖子太长了,现在流行快餐文化,您要表达的意思是?
我只向真理低头,keep walk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谦谦君子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23#
发表于 2013-5-27 10:03:56 |只看该作者

回 zzj0102 的帖子

zzj0102:  还是再跟一次贴吧。要厘清这个问题,个人以为把握两点就成了:

  第一点,招标机构的评委能不能算在“经济技术类专家”之列?
  这个问题我想已经解决,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不算。

....... (2013-05-26 16:19)
这个分析的逻辑成立,推论也应该成立!
qinl -- 谦谦君子 披露现实,点评案例。招标投标,消除烦恼! 业界内外,携手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24#
发表于 2013-5-27 11:28:12 |只看该作者
答21楼网友:这个问题比“定标权”问题还要复杂,如何简化 ?

稍后,我会给出目录;网友可以看自己关心的问题。

我想表达什么 ?

大部分意思,仔细阅读就可以明白;少数个别意思,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25#
发表于 2013-5-27 11:29:22 |只看该作者
4.4 专家库里的专家是“评标专家”,还是“评审专家”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以及我曾经看到过的上海市政府采购等少数单位的专家库,叫做“评审专家”。不要小看这一字之差,它意味者专家的工作范围和责任以及抽取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商务部主管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要求对于“招标文件”要经过“专家评审”,这也是看其能否满足三家投标的要求,看其有没有歧视性条款。评审专家也要事前随机抽取,一般是2-3人。这样,再加上“评标专家”3人,一个招标项目,就需要专家5-6人。

在目前,电子招标、远程评标尚在试点,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国际招标乃至许多的评标工作,多数是聘请本地的专家来进行的。要做到任何一个招标项目都能满足随机抽取到5-6名专家完成评审和评标工作,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26#
发表于 2013-5-27 11:30:30 |只看该作者
4.5 评标委员会可不可以有列席代表,或者说“助手”?

这个问题,不是评标委员会本身的问题,却与评标委员会的工作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一份工程的投标文件要上百页,仔细阅读得花费不少时间;而工程招标投标中很重要的项目——工程量清单更是需要时间仔细研究。一般情况下,这份投标文件所附工程量清单,是由“清标小组”来帮助完成的,也可以说是“评标专家的助手”。

但是,不少地方的建交中心和公共资源中心,强调要采取“指纹核对系统”,不允许评标专家以外的人进入评标现场。我不知道:如何处理?难道要专家们花费大量时间亲自核对吗?难道对目前的“一目十行”式的评标做法,就没有人提出异议吗?

再有,按照上述解释,招标人的代表,很可能只有1人算是“评标委员会成员”。那个招标人代表究竟是怎样的人呢?一般的情况,对于政府采购的机关来说,很可能是xx机关的办公室主任,或者xx处的副处长;对于政府采购的事业单位来说,很可能是xx学校;xx医院的主管副校长或者副院长。这个授权代表本身不是有关专家,但想找几个本单位的人员来帮助自己评标,可不可以

实践中,有人对此进行了批评。请看一篇文章:

“编外专家”能进评标现场吗?

2008-7-25   政府采购信息报  佚名

   转载者注:看了这个案例,本人的思考如下:第一,“法律没有依据”的,是应该被认为“可以做”还是“绝不可做”?第二,采购人自带“采购参谋”,如果不算为评标专家,是否合理和可行?第三,对于参加或者旁听评标的,除了专家以外,是否也应该都有相应的纪律约束?gzztitc

  在评标时,有些采购人代表时常向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提议:想带 “采购参谋”这一“编外专家”进入评标现场,目的是更充分地把握采购项目的质量技术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采购需求。针对此项要求,监管部门作了客观细致的分析,确定采购人代表带“采购参谋”之举不可行。其原因在于:
  
  在法律上没有依据。就《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而言,均没有对此作出具体规定。如果采购人代表带着“采购参谋”进入评标现场,不仅缺乏法律依据,相反,使采购人代表独自享有某种特权,难以以科学、公正的态度评标,评标公平性就可想而知了。
  
  在操作上违反程序。评标专家实行“管用分离”。即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根据采购项目需求,在财政部门统一维护和管理的评标专家库中由财政部门的监督下随机抽取使用的,评标专家的管理者与使用者严格分开,相互制约,公开操作。如果采购人代表自带“采购参谋”,违反了上述规定,或许“采购参谋”是该采购项目的行家里手,但这与自行指定评标专家、暗箱操作没什么两样,违反了操作程序。
  
  在行为上不受约束。评标专家有明确的评标权利和义务,其评标行为受相关法律和纪律约束,对评标意见承担法律责任,而“编外专家”--“采购参谋”则没有任何纪律约束,对自身行为不负任何责任,可随时随地发表带有倾向性意见,干扰评标活动,为中意的供应商“拉票”,造声势,既对采购人代表和其他专家的评标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因为“编外专家”在行动上自由,随便出入评标现场,甚至可向场外供应商泄露评标秘密,为其“通风报信”或“牵线搭桥”,给幕后交易、损公肥私等腐败行为有机可乘。
  
在执行上有悖规定。从法定人数来看,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组成,成员人数限定为五人以上单数,如果加上“编外专家”,达到了“双数”,不符合法律规定,况且又不是从评标专家库中公开抽取的,身份不合法。从回避制度来看,评标专家有法律规定,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必须回避,而“编外专家”在评标时跟进的,有“采购参谋”身份作掩护,是否与采购项目或供应商有利害关系,带有隐蔽性,难以查证,回避制度执行较难。从采购人代表的资格来看,应当是具备采购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丰富的采购实践经验,并且经采购人授权能够代表其从事采购活动的自然人,本身在业务素质上比“专家”还要“专家”,如果还带上“采购参谋”,那么采购人代表的专业素质让人怀疑,还    能进入评标委员会,替采购人负责么?

文章录入:enter    责任编辑:enter  4

保存时间:2008-7-28
原标题:“编外专家”能进评标现场吗?_政府采购信息网
http://www.caigou2003.com/theo/lilun/200807/20080725111353_223894.html(引文完)

疑问:

对于工程招标或者机电产品国际招标(含有比较复杂的机组等设备),不仅有工程量清单问题,有机组供货范围是否齐全问题;当授权代表是单位总工程师的时候,也会有涉及各个专业的具体细节问题需要问下属;难道这也是不正常的,必须严禁的吗?

作为“负责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的招标人代表,对于组建时需要补充的“助手”,难道就没有任何权利吗?什么是“权利”,什么是“特权”??谁能说得清楚?!“组建”到底体现在何处?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315

积分

精灵王

招标师徽章

27#
发表于 2013-5-27 11:47:38 |只看该作者

回 Laochan 的帖子

Laochan:世行的出发点是,如何实实在在地将标评好。
中国招标法规的出发点是,如何防止腐败(有罪推定:所有的招标当事人都是腐败分子),是否能将标评好并不重要。 (2013-05-24 16:32)
所以很多地方已经摇号确定中标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145

积分

精灵王

最爱沙发

28#
发表于 2013-5-27 20:27:58 |只看该作者
如果讨论怎样的规定更合理,则大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如果说怎样做合法,答案似乎不复杂,因为这道数学题一点不难![s: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191

好友

6万

积分

荣誉总版主

Rank: 8Rank: 8

社区明星 版主勋章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29#
发表于 2013-5-28 11:47:22 |只看该作者
4.6 随机抽取的评标委员有要不要准备“替补”?

由于法律法规和有关政令对评标委员的人数有严格要求,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是很麻烦的事情。比如,评标委员到达现场才发现需要回避(无论是监管人员发现,还是评标委员自己提出);

再比如:下午,随机抽取通知专家时,说的好好的,专家参加没有问题;可是,当天夜里,家人突发疾病,送到医院,大夫说:“怀疑是h7n9”;专家当然就不能来了,就是硬来,谁不害怕呀 ……

少了一个专家,评标委员会不到法定人数,开会和评标都无法进行。怎么办?

有人提出:每次随机抽取,都再抽取2名专家,作为备用的预备队。

这个办法,作为常用解决办法,行不行

什么时候启用预备队专家 ?到开标时间?

专家到达现场,却被告知:今天专家都到齐了,不用预备队,你回去吧:专家听了,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如果说,预备队专家一样付给咨询费;那,参加评标的专家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如果,专家的咨询费是500元一天;给预备队专家一半,专家们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74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终身成就奖 最爱沙发

30#
发表于 2013-5-28 15:48:27 |只看该作者
老朽以为,这个问题即便“复杂”,但远不如定标权重要。
一种选择是,如果非得认为招标机构的经济商务专家不能算在2/3之中,那么,建议,今后招标机构多招聘一些手或脚残缺的人,这样一来,就满足要求了。
实际上,《招标投标法》并未规定,招标代理的经济商务专家 不能算在2/3中。请见《招标投标法》规定:
第三十七条 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老朽的邮箱: laochan2006@163.com 钱忠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6-3 17:14 , Processed in 0.0675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