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T: 中国楼市调控怪圈之谜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11

积分

侠客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6:33: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aragraph]

FT: 中国楼市调控怪圈之谜

2013年02月27日13:47    来源:金融时报    徐瑾

摘要:抛开货币超发多少倍的荒诞言论,中国房价最近十年看似涨幅惊人,但平均来看,以房价收入比计算,中国7到8之间的房价收入比对照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并不算高得离谱。

山雨欲来风满楼。
时隔四月之后,中国高层再度聚焦房地产调控。喊话之声未落,资本市场跌幅频现,地产股承压,而北京等地二手房市场则屡屡传出涨价新闻。
事实上,这也是国务院十年来第九次专题讨论房地产调控,且看市场如何应对。十年之内,面对调控,房价如何变化?国内媒体根据数据统计,十年间全国城镇平均房价从2381元上涨到5791元,十年上涨143%。其中,从一手房均价来看,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幅度更是高于同侪,广州涨幅261%,北京涨幅365%,上海涨幅500%。
首先,中国房价是否高得远远超出基本面?善意的想法总会遭遇残酷的事实,中国房价可能并没有人们想的那样离谱。套用某派产权经济学的“鸡生蛋蛋生鸡”的看法,土地租值高,并不是成本的增加,而是人们认为这块土地可以创造的价值本来就高,换句话说,房价高,但是高得并非没道理。
也正因此,抛开货币超发多少倍的荒诞言论,中国房价最近十年看似涨幅惊人,但平均来看,以房价收入比计算,中国7到8之间的房价收入比对照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并不算高得离谱。
高房价每每触动国人的敏感神经,更是坊间热门话题,十年以来无论涨跌,造就无数专家说客,但始终无法缓解房价的痛苦指数。症结何在?我在此前《中国楼市产能过剩迷思》等专栏多次指出,从统计数据来看,对于中国位于财富金字塔上端的家庭而言,房价并不算高,他们也早已拥有多套房产,而对于超过半数以上的人群而言,即使当前房价下跌一半,房价对他们而言可能仍然高不可攀,至于中间,则是刚够支付能力的夹心层。
换而言之,在大众“被平均”的背后,中国楼市并不是简单的供需问题,而是深层次的分配问题。个中原因复杂,有世代不同,有地域不均,有机遇不等,更有特权不止。中国高房价之痛,在无数蜗居裸婚的悲情无奈背后,难掩多少房叔房姐的意气飞扬。
回望中国房地产调控十年九调,缘何越调越高?事实上,高房价的账上,前后不一致的宏观政策也可记上一笔。笔者曾在《谁在推高中国房价》一文中整理过最近十年全国房价的数据,其中2004与2009年可谓房价起飞的两个加速点,时间点上刚好对应着土地招投标制度铺开与四万亿推出。
就本轮所谓“调控收紧”的风声来看,要点在于重点城市要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已实施限购的重点城市,按统一要求完善限购措施;其他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省级政府应要求其及时采取限购等措施、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推进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细究其全文基调,仍旧温和为主,更多是老调重弹,而如何实施仍旧是没有明确的指标,上下博弈执之中,房地产调控陷入僵持期,不太可能会大松,也不会大紧。
调控这盘棋,棋手总是不停在转换目标,其联盟军也显得游移不定,而其对弈的联盟显然坚实得多,无论是已经购房者、准备购房者、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对此都各有对策。对于政策执行者而言,一方面高喊调控,另一方面也并不希望面对房价大跌带来的可能市场危机,如此也难以彻底改变高房价背后的利益格局,一旦宏观风向变化,政策往往陷入胶着以及反复,每每陷入左右互搏的无谓举措。历史屡屡证明,行政之手对于市场力量的压抑,即使短期可以强行降温,必然步入“一收就死 一放就乱”的治乱循环。

如果不理解高房价的症结所在,那么调控往往失去靶心,甚至可能使得市场陷入更多的扰动以及更大的涨价预期。如果高房价的症结在于分配,以压抑供给以及需求的调控政策多少有些类似无的放矢,其结果也自然步入南辕北撤的荒诞境地。
当龚爱爱等案例出现之后,中国式调控应该有所反思,权力之灯下,总能有寻租的栖身之所。也正因此,政府应该早日退出对于商品房市场的行政调控,更多应该将重心放入解决廉租房、人性化的城镇化、收入分配不公等领域。
和奶粉、医疗等诸多商品一样,房地产涉及大部分公民,但是这类商品的购买体验,往往并不是拥有福利分房体系的体制内人员所能切身感受。或许,等到取消住房“特供,等到他们中的大部分开始参与市场甲方乙方的讨价还价之际,才能真正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更值得思考一点在于,对比发达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房价收入为什么更高?这或许部分印证经济学家德索托的思考,发达国家有效的产权管理体系使得房屋可以流动,进而转化为资本,而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往往有房产无资本,但对于自有住房的偏好,隐含对“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安全补充,这也正是民间对于产权不受保护的环境中的街头智慧。
中国房地产曾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行业,事实上也是中国经济的一个象征。权力与市场始终并行,对一般民众而言,不乏部分先知先觉者的机遇,但更多仍旧体现为财富的“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更为精微的是,中国经济的周期与房地产的周期往往有重叠,也有暌违,但就中期来看,两者可能处于筑顶过程之中,这个过程不会马上到来,但终将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谦谦君子

招标师徽章 社区劳模 最爱沙发 金点子奖

沙发
发表于 2013-2-28 08:47:31 |只看该作者
“更为精微的是,中国经济的周期与房地产的周期往往有重叠,也有暌违,但就中期来看,两者可能处于筑顶过程之中,这个过程不会马上到来,但终将到来。”这最后的结论耐人寻味。看来,未来的房价走势,总的说来,应该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一致。换句话说,只要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发展能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速度,房地产价格上扬的周期并未结束![s:90]
qinl -- 谦谦君子 披露现实,点评案例。招标投标,消除烦恼! 业界内外,携手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9292

积分

风云使者

社区劳模 原创达人 最爱沙发

板凳
发表于 2013-2-28 09:43:52 |只看该作者
经济没有风暴。这房价至高不下。上上下下都是在稳定的基础上!有前提条件,估计巨变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5-2-24 17:23 , Processed in 0.0705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