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大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从宣传报道看“合肥招标模式”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8:26:51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从宣传报道看“合肥招标模式”

近期南海网乐男先生的发表专题评论,介绍某权威媒体的报道,通过作者对相关的宣传报道尤其是通过对合肥当地的报刊分析,从招标监督、评标专家、招标人代表等方面,分析了相关报道中的“有关合肥730亿元工程没倒下一个干部的报道”与事实不符,即采用合肥招标模式并不能有效的防止腐败事件的发生,作者还指出:“ 作为“喉舌”的媒体还是深入调查,仔细求证”,

以下为转帖:


“喉舌”不可练“吹功”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2010-09-17 14:48 来源: 南海网 作者:乐南

乐南评论集

  南海网评论员:乐南

  近日,在某权威媒体上,笔者读到了这样一则新闻,称安徽合肥围绕工程建设涉及的关键环节,推行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六分开”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创建出城市建设管理新的体制机制。从2006年3月起,合肥启动“大建设”,4年来,完成845项工程、在建366项,累计投入资金730多亿元,相当于“九五”和“十五”时期总投资的4倍。令合肥决策层欣慰的是,在迅速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几年间,没有一名干部在这些建设项目上“倒下去”。

  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地方,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廉政建设未能落到细节,加上个别公仆意志不坚,未能抵御住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利用公权玩起了权力寻租,搞起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在一些领域,出现了“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现象,而且时有发生。以至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也都在多种场合强调,要从廉政教育、制度建设、监督制约等方面入手,争取杜绝这一现象。而一些城市也的确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喜可贺!

  但是读罢合肥这则成就报道,每日里被海量信息“熏陶”的笔者却突然有种“被成就”“被欣喜”的感觉。如是说,是因为在笔者的脑海中,这几年因贪污受贿,折在工程项目上的官员并不在少数。稍加搜索,果不其然。

  先来看一则来自《合肥日报》的报道:2009年4月,合肥市纪委立案查处了市招投标中心在册的7名招投标评委受贿案。此案被《检察日报》列入“2009年十大反腐典型案例”。经查,2007年9月至2008年底,合肥市招投标中心聘任的刘某等7名评标专家,在相关电梯采购项目评标中,为安徽某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和安徽某机电公司中标提供便利,先后收受上述公司钱物共计23.3万元人民币、“三星”手机一部及价值人民币0.6万元的购物卡。7名评标专家分别被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拘役六个月至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并宣告不同期限的缓刑。

  当然,对于此事,有关方面可能会义正言辞地解释道:“合肥市招投标中心的这7人都是临时工”。那么不妨再来看另一则来自《合肥日报》的报道:2009年6月,合肥市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朱某,因隐匿国有资产、私设小金库、收受贿赂被市纪委立案查处,现已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经查,2007年8月,该公司改制破产清算时,朱某指使隐匿4处资产约1000万元,后因市政拆迁,收到1158万元拆迁补偿费后再次指使财务部门隐匿;朱某指使下属4家企业和部门私设小金库,总额达639万元。其间,其本人开销自家房屋装潢及其他物品计16万余元;收受下属企业负责人送给的现金、购物卡、物品等近26万元。据调查,由于该企业管理混乱、账目不清,企业负责人带头腐败,相关人员趁机谋取不当利益。从企业副总经理、直至保管钱物的具体经办人纷纷向企业伸出罪恶之手。

  也许,对于这则新闻,有关方面还能够振振有词地辩称:“这些不属于‘大建设’已完成的845项工程和在建366项工程”。那么,再举一例又如何。这则来自《合肥市包河区人大常委会公报(第32期)》,是2009年7月31日,包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沈朝晖在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做的《关于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的报告》中的内容:2007年以来,经初查决定立案侦查24件经济案件34人,其中大案17件18人,县处级以上的要案7件10人。并举例合肥市合肥市第二建筑安装总公司四处原主任董国成受贿案——二建四处先出资给天成混凝土公司,后退股,董某入干股分红利,在国有资产流失的同时,天成公司老板给其干股分红145万元,收受156万元及价值6000欧元劳力士手表一块,收受后叫天成公司把帐做平,将其它作案证据全部销毁。而合肥市二建恰恰还荣获了“2008年合肥市大建设先进单位”!

  那么,笔者就很是有些疑惑了!有关合肥730亿元工程没倒下一个干部的报道,是如何出炉的呢!

  2008年6月,中   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讲话,告诫全国新闻界“要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

只是,新闻媒体如何将“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呢!依笔者看,面对地方政府的吹吹打打,作为“喉舌”的媒体还是深入调查,仔细求证,莫练“吹功”为好!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0/09/17/011138988.shtml

(引文完)


size]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gzztitc + 3 及时转发 有关消息

总评分: 威望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沙发
发表于 2010-9-20 09:02:40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另外的报道分析,天门市也是相关的政府领导带队,实现招投标的“五统一”即:统一监管机制、统计招投标平台、统一招投标管理制度、统一中标后续管理制度及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一的评标专家库、

,大力感觉是“合肥招标模式”的另一个翻版。这里不禁要问:既然是“合肥招标模式”也只是一种招标模式的创新,充其量是一种试点,通过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实施效果来看,都有一些不成功的范例,本社区已经有了相关的报道和网友评论,为什么会有其它地方这么热衷呢?
  

以下是一篇相关的新闻稿:



推进"五统一"招投标综合监管全覆盖

中国国际招标网 时间:2010.09.19 来源:中国招投标协会
【长江网讯】  (天门网)(记者郭少芳)15日,天门市“五统一”招投标综合监管全覆盖工作推进会在帝苑酒店召开。天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徐慢出席了会议。

会议通报了招投标工作情况,学习了关于《天门市推进“五统一”招投标综合监管全覆盖实施方案》,征求了对招投标“五统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国土、交通、水利等部门及两家招投标代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表态性发言。

会议要求,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源头预防机制、推进市场健康运行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招投标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在全市实现“五统一”招投标综合监管模式全覆盖,即组建统一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项目稽察,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监督网络,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健康发展;建立统一招投标平台,逐步实现市域内所有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土地招拍挂进入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规范运作;建立统一招投标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管和中标后续履约检查,实行“中标合同备案、项目实施检查、项目竣工评价”的整套中标后续管理制度,重拳打击围标串标,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招投标违法案件实行联合办理;建立统一的评标专家库,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能满足市内各类招投标需要的专家评委库,进一步扩充市级专家评委库,建立江汉地区区域评标专家库,并与省专家评委库联网;建立统一的招投标行业自律组织,建立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中介代理机构等交易参与者的信用记录制度,及时对招投标活动中不良行为以及招投标违法违纪问题进行公告,严格实行黑名单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招投标代理机构备选库,所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由业主在备选库中随机抽取确定代理机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板凳
发表于 2010-9-22 08:44:04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另外一份报道材料
《合肥日报》报道:杜绝暗箱操作 工程建设“合肥模式”声名远扬




【信息时间:2010-9-15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提要]“六分开”制度、开工表制度、有效最低价中标制度……这一系列创新的制度,将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拧紧了工程建设防腐的“螺丝钉”。合肥大建设几年来,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建设四通八达,其背后离不开一套套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作保障。

“六分开”制度、开工表制度、有效最低价中标制度……这一系列创新的制度,将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拧紧了工程建设防腐的“螺丝钉”。合肥大建设几年来,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建设四通八达,其背后离不开一套套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作保障。源头上杜绝招投标“暗箱操作”

“以前,少数竞标者存在围标串标的情况,竞标者私下里达成某种协议,故意让某家单位中标,这严重违背了招投标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市招管办负责人表示。

我市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管理实行“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组织管理模式,成立由市长为主任的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负责决策和组织领导;管委会下设办公室,监督管理招投标活动;将原隶属于建设、财政、国资和国土等部门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土地出让四个交易机构与原单位脱钩,整合组建成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中心,构建了“决策、监管、操作”三分离的招投标监管模式。

工程“一条龙”变为“六分开”
以往,工程建设全部由市城乡建委等少数部门“一条龙”管理,立项、规划、施工、验收几乎都“一手包办”。“像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效率低下、权力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市重点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权力分散,形成“发改委管立项审批,规划局管规划许可,招管办管招投标,重点局管建设,城乡建委管工程质量安全,财政局管融资和资金拨付”的“六分开”局面,加上审计局独立审计,纪检部门全程监督,开创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合肥模式”。

此外,由市监察局牵头,市招管办等9部门还联合对我市招标投标违法案件进行查处,严厉打击招投标过程中的不法行为。三年多来,共清出不能正确履责的专家评委34名,将7名受贿专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串标、欺诈、严重违约企业38家,记录不良行为96条。在签订业务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合同”。对重特大项目跟踪解剖、定期巡查,使工作重心向标后监管延伸。

处罚有规范,曝光有力度
“过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处罚尺度不一的情况,罚多罚少全凭一张嘴,而现在我市统一了对违反制度行为的处罚尺度,罚多罚少将明明白白。”市重点局负责人表示。

市重点局在《安全生产检查暂行规定》、《工程监理工作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等新建制度中,统一了处罚制度,实现管理制度化、考核处罚标准化,彻底排除人为因素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干扰。

我市采取不良行为记录、诚信档案,以及经济处罚、媒体监督等各种手段,以加强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动态监管与考核,情节严重的坚决清出市场,并记入大建设“黑名单”。我市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0起,记录不良行为29条,对15家企业和3名个人存在的不良行为作出限制进场交易资格的处理;在年初召开的全市招标投标大会上,集中通报了14家违规单位,并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净化了市场环境。(摘自2010.9.14《合肥日报》)

资料来源:合肥招标投标中心网站,地址:http://www.hfztb.cn/hfzbtb/infodetail/?infoid=97e2814b-141c-4ec4-a0f0-57a9a06f744d&categoryNum=010
(引文完)
大力感觉非常困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权力分散,形成“发改委管立项审批,规划局管规划许可,招管办管招投标,重点局管建设,城乡建委管工程质量安全,财政局管融资和资金拨付”的“六分开”局面,加上审计局独立审计,纪检部门全程监督”。这种模式各个地方基本上都是这样,只是管理机构的称号上面有些大同小异,为什么一定要冠上一个合肥的地方标牌呢?不知道当地的行政领导是否这几年之间新更换了,O(∩_∩)O~。
   工程管理实现从“一条龙”向“六分开”转变,是全面满足国家、省及地方的规范化管理、繁荣发展地方经济的要求,其本来的目的是改变以前的“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效率低下、权力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也即是监督、管理失控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地板
发表于 2010-9-22 09:05:21 |显示全部楼层
 [s:193] 再转一篇合肥房产交易网的报道,从物业管理、监管上可以看出当地的一些现状:

以下为引用文字:
物业投诉铺天盖地  
  据张炜介绍,合肥市物业管理工作起步于1995年。目前,合肥市物业管理面积已达6000余万平方米,其中2万平方米以上的物业区域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新建小区95%实现物业管理。全市现有住宅小区2121个,有物业管理925个,无物业管理1196个,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有350多个。现有物业服务企业572家,其中,在本地注册的物业服务企业545家,外地备案物业服务企业27家。全市物业服务从业人员5万多人。
  近年来,群众对于物业管理的投诉量日益增大。“尽管国家和省里出台了有关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物业管理,但由于在小区管理中缺乏明确的责任界定和具体操作细则,难以规范和解决当前物业管理中不同利益主体间引发的矛盾纠纷,致使许多亟待解决问题无法在立法上找到相应依据。”张炜认为,物业管理工作不仅在立法层面遭遇尴尬,在制度建设上也不够完备。“诸如住宅小区前期物管、竣工验收、物业移交,物业收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筹备、成立、换届、备案、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物业企业动态管理、考评及奖惩机制等等,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管用有效的制度体系进行规范,致使物业服务市场矛盾纠纷不断。”
  监管遭遇体制尴尬  
  “在今年新的一轮机构改革之前,由于四个城区及三个开发区没有物业管理机构,全市涉及物业管理的物业企业日常管理、业主委员会备案、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老旧小区整治、物业行业文明城市创建以及大量的日常投诉处理等,全部集中到市房产局物业管理处。本应由市、区两级物业管理机构承担的物业管理职能和大量日常管理事务,集中到市级一个层面。造成相关管理部门常年处于应付状态,制度化、经常化的行政监管职能难以履行到位。这样的管理体制不行,政府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此外,物业公司的日常工作没有考评标准,干好干坏一个样。”张炜指出,物业管理工作本身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定位不明、标准不定,是令其成为业主投诉焦点的根源所在。 版权信息:本文来源于合肥房地产交易网, http://www.hfhouse.com
(引文完)
大力有幸在2004年底的时候路过合肥市,那时候合肥的环境还是很清洁的,房价每平方米也在2千元以下[s:99] ,去年听一位新认识的合肥当地的朋友介绍,这几年合肥市城市建设发展非常迅速,房价也和其他东部地区的省城“接轨”了。[s:104]

[s:39] [s: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5#
发表于 2010-9-23 08:18:15 |显示全部楼层
[s:295]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是传统的一线城市,想当初合肥的房价比俺们县城的价格都低,最近几年倒是房价坐着火箭直线上升了。


再回来自己的话题,从房价上面可以看到,短短的几年时间,都实现翻两番了,[s:113]



从另外的方面来说,从土地到设计、从监理到施工、从材料设备采购到物业管理服务,不要局限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尤其是当地的重点项目那一个环节当地敢说没有经过招标或政府采购,结果是价格上去了,质量降下去了,投诉多了,监管不住了,难道都有归功于当地的招标、政府采购从业人员?[s:107] 打死他们也不说是自己的“功劳”吧[s: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6#
发表于 2010-9-24 08:45:19 |显示全部楼层
[s:116]

[s:23] 别的地方房价长了,咱合肥的房价也要涨,谁让咱的“底子薄”呢[s:196]


别的地方招标有腐败了[s:14] ,咱合肥也报道说是没有[s:187] ,后来竟然被发现是假的哦[s:12]


大力注意到人民网有一个报道,标题是:““合肥模式”探路招投标体制改革”,非常有意思的网站把这个新闻的标签列为:[s:196] 人民网>>招商>>招商在线>>城市招商 网址为http://invest.people.com.cn/GB/75576/75619/12516358.html
文章中有这样一个标题:“成“聚宝盆”:三年节约资金、资产增值319亿元”介绍说“89日,合肥招标投标中心将挂牌成立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安徽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等三个新型专业产权市场。耿延强说,合肥招标投标中心将在三年内实现年进场交易规模超千亿元,目标是建成区域一流、全国领先的资本要素大市场,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聚宝盆”。(引文完)
[s:271]

别的地方招标是一个指定的有形建筑市场,是为了完善招投标的监管。

[s:24]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哥招的不是“标”,哥招的是“商”  
[s:1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7#
发表于 2010-9-25 08:52:56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fenglei99于2010-09-24 10:15发表的 :
别吹了!
安徽的新闻界都是被控制的,只要领导定了方向,就不可能在公开媒体上看到不利于领导政绩的事实!
俺就是安徽的!


[s:23]说业绩,道业绩,人民网也转发了安徽省四个专业产权市场成立。根据报道介绍:自从有了合肥招标模式,合肥招标不光是立足当地还要安徽,辐射长三角呢。
[s:154]光是出席了领导有:
[s:267]安徽省:
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与,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张东安与,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郭永年、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副局长刘飞跃、省文化厅巡视员肖桂兰,省国资委副主任楚建平,省财政厅副厅长罗建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
[s:218]
合肥市:
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晓麟,市委常委、秘书长安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存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同文、市政协主席董昭礼




以下是相关宣传报道材料:
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四个专业产权市场成立
2010-08-10 05:07:00  来源:中安在线
[提要]   昨天上午,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安徽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成立揭牌仪式在合肥招标投标中心举行。揭牌仪式上,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文成讲话,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副局长刘飞跃宣读成立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的批复。

  昨天上午,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安徽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成立揭牌仪式在合肥招标投标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揭牌。

  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张东安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同文,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郭永年与市政协主席董昭礼,分别为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安徽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上,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文成讲话,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副局长刘飞跃宣读成立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的批复。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代表产权交易机构致贺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晓麟主持揭牌仪式。市招投标中心负责人、有关客户代表发言。

相关新闻:

  省文化厅巡视员肖桂兰,省国资委副主任楚建平,省财政厅副厅长罗建国,市委常委、秘书长安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存安等出席揭牌仪式。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广州等10多个省、直辖市和兄弟城市的产权交易机构负责人应邀出席。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敢破难题、敢走新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创造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的制度环境。2006年,市委市政府大刀阔斧进行招投标体制改革创新,建立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组织架构。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招管办和招投标中心秉承创新、实干、拓展、提升的工作理念,致力于开拓市场,不断拓展交易范围、交易品种和交易领域。三年来,共完成项目9604个,交易额1118.61亿元,年均交易额近400亿元,节约和增值资金319.12亿元,节约和增值率达25%,从而树立起招投标合肥模式的新标杆。

  文化、版权、环境能源和农村产权是公共资源交易的全新领域。这四个专业产权交易平台的成立,填补了我省在这四个交易领域平台建设的空白,是合肥乃至安徽要素大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肥服务全省发展的重要举措。实际运行中,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按照统一监督管理、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鉴证、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平台建设的交易模式,依法组织开展政策咨询、信息发布、项目推介、投资引导等活动,服务好相关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进一步加快要素市场建设,更好地服务兴皖富民大业。

  叶文成在讲话中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强力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安徽现象。站在新的起点上,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揭牌成立,是我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必将为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加快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希望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坚持高标准、高品位、高效益,快速、健康成长壮大,为我省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崛起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吴存荣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说,为规范和促进城乡要素资源的交易,推动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省委宣传部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市招标投标中心发起设立了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四个专业产权市场。作为政府引导市场行为的创新之举,它既是合肥市招投标体制改革创新的延续,也是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举措。希望四个专业产权交易平台依法、规范、阳光运作,为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培育和发展环境资源、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做好服务。

  熊焰在发言中说,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产权市场涌现出一系列交易平台,对政府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调控和吸引资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安徽合肥产权交易机构是国内最有特色的交易机构之一。合肥市委市政府以创新之举,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统一、全面、高效的市场,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表示,产权业界愿与合肥招投标中心及产权交易中心通力合作,为促进合肥乃至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宗合、宗媛)

来源:中安在线

网址: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anhui/2010-08-10/content_684913.html

(引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8#
发表于 2010-9-25 13:34:20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2008年合肥市全市招标代理行业发展情况统计分析报告显示,  与合肥招标高度快速发展及其不协调的是,当地的招标代理行业相当不争气,怎一个“惨”字了得。两年时间过去了,你们还好吗?

报告分析当地的招标代理市场存在的问题有:
  “1、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整体行业面临生存困难,招标代理收入过百万元仅13家,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电力等领域,无代理业务收入的有5家,业务大量萎缩,大量人才流失。
    2、招标代理从业人员数量减少,大量改行做工程监理及造价业务,不能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
    3、狭窄的市场造成企业业务量剧减少,人员减少,对照建设部154号令资质标准的人员、业绩要求,使很多企业面临资质无法延续、就位、升级,将有一大部分企业代理资质注销。


报告同时还给出了促使合肥市招标代理机构稳步发展的对策:

    1、 [s:172] 政府部门为代理机构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招标代理机构服务建设的平台,加强监督监管,对招标代理过程中代理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处分, [s:46] 尽快把招标代理行业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鼓励企业向外拓展业务,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寻求政府主管部门理解、支持,共同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迎接合肥招标代理市场新的春天到来。 [s:151]
    3、鼓励代理机构资源整合和拓展业务 [s:166] ,增加专业人员积累,走项目管理之路,全面的介入决策、设计、造价、监理、施工以及全面项目管理各个阶段,才能目前市场上立足、做大做强。



以下为引用部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建委刊物


2008年全市招标代理行业发展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发布人:吴向阳    发布时间: 2009-04-28    作者:     [关闭]


     
    据统计,我市目前招标代理机构在近两年宏观形势严峻的不利环境下,艰难生存,整个行业业务出现严重萎缩,人员流失严重,值得有关各方研究探讨下一步走向,在我市经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全市招标代理机构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2008年我市招标机构总数已经达57家,占全省的28.8%,其中,甲级10家,占全市总数的17.5%;乙级企业24家,占全市总数的42.1%,暂定级企业23家,占全市总数的40.4%;其中具备监理资质资格16家,占全市总数的28.1%,工程造价咨询资质43家;占全市总数的75.4%,工程设计资质4家,占全市总数的7%。
    招标代理机构期末人员数达4226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2235人,占总人数的52.9%,其中招标代理人员791人,占总数的18.7%;工程造价咨询人员617人,占总数的14.6%;工程监理人员2338人,占总数的55.3%;其他人员480人,占总数的11.4%。期末注册执业人员717人,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375人,占总数的52.3%;注册监理工程师282人,占总数的39.3%;注册建造师34人,占总数的4.7%;其他注册人员26人,占总数的3.7%。
    全年招标代理机构代理的工程中标金额2517270万元,其中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标金额为1356373万元,占中标总额的53.9%。承揽合同额达到57031万元,其中招标代理合同额11099万元,占合同总额的19.5%,甲级企业代理业务合同额5366万元,占代理合同总额的48.4%;工程监理合同额36144万元,占合同总额的63.4%;工程造价咨询7968万元,占合同总额的14%;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913万元,占合同总额的1.6%;其他业务906万元,占合同总额的1.6%。
    招标代理机构全年营业收入49250万元,其中招标代理收入10212万元,占总收入的20.7%,甲级机构的代理收入4705万元,占代理总收入的46.1%;工程监理收入25514万元,占总收入的51.8%;工程造价咨询收入7883万元,占总收入的16%;工程项目管理与咨询收入1100万元,占总收入的2.2%;其他收入 4540万元,占总收入的9.2%。
   二、招标代理市场存在的问题
    1、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整体行业面临生存困难,招标代理收入过百万元仅13家,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电力等领域,无代理业务收入的有5家,业务大量萎缩,大量人才流失。
    2、招标代理从业人员数量减少,大量改行做工程监理及造价业务,不能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
    3、狭窄的市场造成企业业务量剧减少,人员减少,对照建设部154号令资质标准的人员、业绩要求,使很多企业面临资质无法延续、就位、升级,将有一大部分企业代理资质注销。
   三、促使我市招标代理机构稳步发展的对策
    1、政府部门为代理机构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招标代理机构服务建设的平台,加强监督监管,对招标代理过程中代理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处分,尽快把招标代理行业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鼓励企业向外拓展业务,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寻求政府主管部门理解、支持,共同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迎接合肥招标代理市场新的春天到来。
    3、鼓励代理机构资源整合和拓展业务,增加专业人员积累,走项目管理之路,全面的介入决策、设计、造价、监理、施工以及全面项目管理各个阶段,才能目前市场上立足、做大做强。

刊物原文地址:
http://www.hfjs.gov.cn/Publish/c ... ody_id=090428218900
(引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9

好友

8万

积分

版主

阳春三月

Rank: 7Rank: 7Rank: 7

版主勋章 社区明星 最爱沙发 社区劳模

9#
发表于 2010-9-27 12:53:07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看过陈川生一篇文章,分析很好,可惜不是报道,只能放弃,等以后找到类似材料再来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6-3 21:51 , Processed in 0.0763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