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招标] 商务/技术偏离调整的计算“基数”以哪个为准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551

积分

骑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18:33:02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以下是个人对国际招标评标价格计算方法的一点思考,欢迎大家讨论、指教。

概念:
开标价:开标仪式上唱标的价格
投标总价:算术修正、投标声明(折扣或升、降价)调整后的投标价格

个人理解:按商务部13号令附件4中表5“评标价格比较表”所列顺序,应在“开标价”基础上,进行算术修正和投标声明(折扣或升、降价)调整后的“投标总价”为“基数”,进行下一步的供货范围偏离调整、商务偏离价格调整和技术偏离价格调整。招标师考试教材所列计算方法中的“基数”也是如此。

个人认为,上述计算“基数”不尽合理,而应该以“供货范围偏离调整”后的投标价格为“基数”,来计算商务和技术偏离价格调整,这样更为科学。

我招标实践中就曾遇到过,投标人彼此投标报价非常接近的时候,有的投标人漏报了某一个供货范围内的部件,而这部件的市场价格很透明,投标人之间所报的分项价相差不大。在对投标人进行商务和技术偏离价格调整后,那个漏报部件的投标人评标价最低,因为其商务偏离和技术偏离调整计算的基数小的多(尚未进行供货范围调整)。其他投标文件准备更为细致的投标人反而未中标。当然,这种“漏报”分项价的行为是投标策略还是无意出错,无从得知,却实际上促成了投标成功。

客观地说,只有供货范围调整之后的价格才能真正算的上“投标总价”。目前的评标价格计算方式有可能造成投标人投机取巧,于招标节约资金及公正性均不利。

欢迎各位老师、同仁讨论交流意见。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收起 理由
王毅青 + 1 学习和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bbs.ebnew.com

GMT+8, 2024-6-7 14:18 , Processed in 0.0595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