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鄢烈山:三进山城重庆 (杂文)【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3-7-27 12:08
标题:
鄢烈山:三进山城重庆 (杂文)【转贴】
鄢烈山:三进山城重庆
三进山城重庆
发表于:
2013-07-25 21:24:37
说起“山城”,一般人想到的就是重庆市。众所周知的山城,在中国只有重庆吧。并非想借用那部抗日老电影的名字,而是我虽去过重庆五次,值得一说的只有三次。
一、《当年“打江山”为的是谁》
我第一次到重庆,是
1988
年
3
月。
四川省杂文学会成立,筹备组负责人邵建华教授邀请我作为外省杂文界同道代表去参加。我非常想到四川走走,长江日报社的领导满足了我的愿望。买不到去成都的火车票,正好!我先坐到西安,下车在西安逛了一天,登大雁塔,游华清池,不亦乐乎。傍晚买张无座位票挤上了火车。见缝插针站在车厢过道里,仿佛时光倒流回
1966
年
10
月,进京“大串连”的旧景又重现。不过,贴身亲近的不再是同龄学生,而是五行八作的“阶级兄弟”。
列车停站时,借助站台上昏黄的灯光,可以看到我们抱团取暖的车厢外雪花飘飘。车过宝鸡,我总算能够席地曲膝而坐打盹了。车近成都终于有了座位。西安上车后那样挤的情景,多年后我又遇到过一次,是在广州站送侄子挤上回湖北的火车。到广州
18
年,我从来不在春节回老家。
且说在成都开会期间,我住在邵老师所在西南民族学院的招待所里。会散,我搬到锦江宾馆住,因为那里方便去机场。朋友说从成都坐汽车或火车去重庆,都要至少八九个小时,我便选择了乘机。我当然没有报销机票的资格,票价
30
多元相当于我半个月工资,尝尝鲜,值。
如今成都到重庆一路高速只要两三个小时;最近我从广州飞重庆费用也就
900
多元,肯定不到我退休工资的一半哪。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我在成都住锦江宾馆,一晚是
14
元,三人合住一间。另外两个同室汉子,与我素不相识。到重庆尝火锅,也是与一陌生人共用一锅(俗称鸳鸯锅),一边辣,一边不辣,中间有隔板,各涮各的——这样的陌生人关系,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了。
以上说的主要是第一次到重庆的经过,辗转历程与感受。且说在重庆,我可以说是穿行在小说《红岩》的场景里。参观红岩村
13
号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曾家岩
50
号“周公馆”;凭吊歌乐山的渣滓洞和白公馆;漫步朝天门码头,仿佛看到了西装革履的甫志高亲自为江姐拎皮箱送行;观光老镇磁器口,仿佛看到了华子良悠悠地挑着担子……尽管经历
80
年代的启蒙,我知道江姐的儿子去了美国,“双枪老太婆”解放后的日子并不好过,《红岩》的作者“文革”中也在劫难逃,但是少年时代烙印在我心中的江姐、华子良等革命英雄人物的形象,依然令我感动。
回到武汉,我重读《革命烈士诗抄》,写下了一篇杂文《当年“打江山”为的是谁》,发表在湖北省委主办的《党员生活》月刊
1988
年第
11
期上。文章写道:“周从化烈士在白公馆赋诗言志:‘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他讲得多好!我们共产党人当年打江山为的是造福人民大众。如果打江山为的是某些人在胜利后获得特权和私利,那么我们的‘打江山’还有什么价值?不仅没有什么功德可夸耀,而且复陷于‘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封建窠臼,让人民白白流血牺牲了,是人民的罪人!”
二、道长李一为我“通电”
再到重庆已是
2007
年
6
月。
信力建君提议说,我们去重庆拜访王康吧,余世存在北京他也同时去。我说,好呀!对文化学者、江湖上有“民间思想家”美誉的王康先生,我久闻其名,欲见其人。
参观王康的“陪都文化公司”,看他策划制作的纪念抗日正面战场殉国国军将领的“浩气长存”画卷,听他讲美中、中苏关系和俄罗斯文学,受益良多。他热心地为我们安排游学行程。我们先到江津区鹤上坪看陈独秀晚年寄寓的杨氏“石墙院”,接着去看沙坪坝公园里的红卫兵“死难烈士”陵墓,后来他又亲自陪同我们去
60
公里外看合川县(区)的钓鱼城古战场,尽管此地他已去过多次。
前两处,我早有所闻,而“钓鱼城”古战场我是才知道。它确是值得一游的历史文化景点。这个所谓“上帝折鞭处”的古战场,据说是一个“改写”了世界中古史的地方。
中国人称之为“元宪宗”的蒙古帝国第三代大可汗蒙哥,御驾亲征,受了重伤而死在久攻未克的钓鱼城下。于是,西征两河流域,已经洗劫了巴格达,占领了叙利亚,正拟进军北非的旭烈兀,进攻南宋湖北鄂州(今武昌)城的忽必烈,进攻潭州(今湖南长沙)的塔察儿,纷纷撤调主力军回蒙古高原,在蒙古贵族间展开了争夺大汗宗主地位的长期战争。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征服从此出现转折,走向颓势,宋祚得以延续
20
年,缓解了欧亚战祸,流产了蒙古劲旅对非洲的征服,被世人称作“上帝折鞭处”。此行我写了两篇文章:《悠游“上帝折鞭处”》和《“钓鱼城”忠义祠里的一段公案》。
这次重庆行的尾声颇为好玩。从“钓鱼城”回市区,我们顺道去缙云山拜访了正当红的全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缙云寺道长李一。有位文友是道长的老相识,早就建议我到缙云寺住下来练练养生之道呢。
李一道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四人。他说,刚从德国开班回来。
与我想象中的道长形象相差太远。他不是清癯干练,而是肥头大耳,没有“仙风道骨”嘛。在我观念里,寺呀庙呀是佛教的,道呀观呀洞呀才是道教的。道教胜地而名“缙云寺”,感觉别扭,心想是有鹊巢鸠占的历史吗?
道长接上电线,通上
220V
电流,依次为我们四人把脉。我们是不用担心触电危险的,因为电流从道长身上过,他死不了,我们怎么会死呢?
道长给我的诊断结论是,有“脑萎缩”先兆。我不知道道家传统有无这个名词,但就是没有也不妨碍他与时俱进,我也很有这种可能。好在,我这人相信“死生有命”,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倒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一笑了之。回家说给老婆听,也许有心要她更体贴我更纵容我,不料她因此恨恨不已,提起来就忿忿地骂人家是骗子。我说,人家亲自为我们通电,又没有收你一分钱一寸礼;她说,那也是骗子!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3-7-27 12:10
三、享受“熊猫”级待遇
三进山城是
2011
年度
11
月
14
日。当然不可能知道先一天晚上发生了薄谷开来谋杀英国人尼尔·伍德血案。
重庆华龙网搞“全国名博品鉴重庆”活动,凤凰网(孔庆东教授叫它“野鸡网”)推荐我作为该网的三个代表之一。既然华龙网同意,我岂有不去之理?我正想实地感受一下“重庆模式”呢。我坚信孔夫子的教导:“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参观设在重庆市公安局的“打黑”成果展,我注意到,那里挂的招牌是“重庆市警察局”;而走廊里的“警察沙龙”办得品位很高,墙上图文介绍世界警察史和警界(包括情报界)精英,用的是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给人一种时空恍惚的感觉,不知今夕何夕、此地何地。
接着去参观交巡警平台和女子特警队。交巡警平台把交警、巡警从空调办公室赶到大街上办公,他们比临时工“协警”、“辅警”执法规范,老百姓自然高兴。不过,全天候
24
小时
360
度的视频监控,可以对付小偷和流氓,也可以用来对付别的想对付的公民,我明白。那些女特警队员,还真是个个赛模特,仪仗队,制服控,美丽又威风。
随后又参观重庆大学、某某小学、廉租房小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小区、工业园区……马不停蹄,也自然是走马观花。宣传材料一摞摞,我除了礼貌地照收,能说什么呢?叫好吧,岂不知这是样板是盆景?说坏吧,还真不了解内情。然而,印象总是有的,比不来了解的要真切。
16
日下午,黄市长给我们这些网友(还有京沪的特邀学者潘维、张维为等人)介绍重庆情况,他滔滔不绝讲了两个小时然后答问。我挺佩服黄的口才,也许他的记忆也很好(因为无法核对数据真实性,所以只能说“也许”)。尤其是对比性地讲到,某一线城市以打工子女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为理由,关闭了这些打工子女学校,致使打工子女无书可读,他怒斥那些教育官员“没良心,是伪君子”,甚合我意。
薄暮时分,我们来到薄委员兼薄书记的办公楼前,等候他来接见。路灯亮了的时候,薄委员来了。他身着灰色夹克,看起来很是朴素。他满面笑容,根本看不出他此时心里搁着人命关天的大事,对站在台阶上准备合影留念的我们讲了一番大概是欢迎与鼓劲之类的话。口才确是挺便给的。合影,礼成。
次日,是“品鉴”活动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浏览重庆文化名胜。安排上午参观大足石刻。那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为石雕石刻艺术和佛教文化圣地。其文物价值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并列。
那天下午安排是参观合川“钓鱼城”。因为已经去过,我又特别想看看重庆的抗战史迹,便接受王康先生建议去看南山的“抗战遗址博物馆”。那地方
2005
年便对外开放参观了。据网上介绍,博物馆现存
15
处遗址,包括蒋介石官邸——云岫楼,宋美龄别墅——松厅,蒋经国、马歇尔办公居住地——草亭,孔二小姐别墅——孔园,美国军事援华代表团驻地——莲青楼,抗战将领遗孤学校——黄山小学,宋庆龄别墅——云峰楼,何应钦办公地——松籁阁及蒋逵旧居、防空洞、望江亭、炮台山、发电房、警卫室、侍从室。
重庆时报的朋友说博物馆今天不开放。我便请王康先生的朋友、新华社退休记者韩平藻先生给馆长打了电话,允许我进去转转。
在大足集体午餐毕,已是下午
2
点多。朋友杨先生的司机来接我回市区,赶到南山已近
4
点。我们一共四人进得门去,匆匆参观了南山下“孔二小姐楼”、半山坡蒋宋夫妇起居的“松厅”和山上蒋介石办公的盟军远东指挥中心“云岫楼”。整个馆区并无别的游客。
就在我们进门不久,忽然来了一辆小汽车,下来两个穿深色西服的中年人。显然不是跟我们一样“走后门”进来的特殊观光客,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我说,不可能是跟我的吧?重庆朋友说,不跟你还跟谁?我有这么重要吗?我在广州,还从未享受过“熊猫级”(国宝)特殊待遇呢。这里也无人可以接头、接触,更没有什么重要文物值得我盗窃和破坏呀。
出了博物馆大门,下车合影留念,以志“到此一游”。我们照相时,只见那两人的车也开出来,扬尘而去。任务完成鸟!
“是我们多疑吧?”晚餐时我说。重庆时报的朋友说:本来我们领导打算请你吃饭的,市宣传部有指令不让我们发你的访谈,说不要让你的名字见报。所以,他委托我代表报社请你吃这顿饭。哎,没办法。
我到重庆报到当天,就有三家报纸的文化记者采访,不是谈“重庆模式”之类时政话题,而是谈杂文时评写作;无非冲着我得过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在言论界曾薄有浮名。重庆市宣传主管部门既然这样不待见我,那又何必同意邀请我来重庆品什么鉴呢?
据说,不止对我一人这样。被邀的名博中,章文和盛大林的名字也不许见报。“犯由”都是发表过批评重庆与薄委员的文章。
保存时间
:2013/7/27
原标题
:
【鄢烈山】三进山城重庆
-
凯迪传播研究院·思想文库
http://research.kdnet.net/library/content.php?id=3502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3-7-27 12:10
作者简介
:著名杂文家
姓名:鄢烈山
简介:
1984
年起开始评论、杂文、随笔写作。已出版杂文时评集
15
种。迄今已出版《冷门话题》、《中国的个案》、《鄢烈山时事评论》、《早春的感动》等个人作品集
18
种,主编有《中国杂文年选》等文集多种。
1996
年—
2001
年
4
月用本名或笔名为《南方周末》撰写时评专栏文章,得风气之先,在读者中受到广泛好评;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
50
人”之一。
保存时间
:2013/7/27
原标题
:
【鄢烈山】三进山城重庆
-
凯迪传播研究院·思想文库
http://research.kdnet.net/library/content.php?id=3502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chinabidd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