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温州一官员家产8000万 被称史上最富副科级干部 【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3-5-6 11:52
标题:
温州一官员家产8000万 被称史上最富副科级干部 【转贴】
人民网
强国社区
>>
强国论坛
今日关注
科级干部!温州一官员家产
8000
万
被称史上最富副科级干部
今日关注
发表于
2013-04-27 08:05:11
据新华社电(记者
张和平)近日,网络疯传一爆料帖:“史上最富的科级干部,(温州)龙湾区民政局某领导坐拥上亿资产”“退休干部池某将一位企业家告到当地法院,要求追索欠款
1
亿多元。”
“围观”即起:“一个副科级干部竟然自报家门有一亿多元,这钱到底是哪里来的?”“是贪污受贿,还是非法吸储?建议温州纪委的同志去关心关心她,给咱老百姓一个明白”……
这是真的吗?小小副科干部“自曝”资产达亿元
温州市龙湾区组织部门称,池某(女),
2003
年
11
月
-2010
年
12
月任龙湾区民政局副局长,
2012
年
7
月退休。这位副科级干部的“亿元”资产因她提起一场民事诉讼而进入公众视野。记者从瑞安市(隶属温州的一个县级市)人民法院了解到,
2012
年
8
月
6
日,该院受理了一起涉及超亿元的民间借贷案件,原告方是瑞安市人池某,被告方是瑞安市人陈某、何某夫妇。
池某诉称:陈某夫妇因家庭经营需要,自
2008
年以来陆续多次向我借款,共拖欠借款本金
8494
万元及利息未归还。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连带偿还借款本金
8493
万元及利息,共计
10701.18
万元。
瑞安市法院相关人员说,池某根据上述诉讼请求,提供了相关的借条和银行汇款凭证。债务人也提供了已归还借款的相关银行凭证,法院已开庭
3
次,目前还在进一步审理中。法院介绍,池某借给陈某资金一部分是从池某的银行账户中汇出,更多的是通过亲朋好友账户汇出,时间在
2008
年
12
月
-2011
年
4
月。这些借条显示,借款大部分计利息,月息一般在
3
分之内。
钱是哪里来的?池某称是自己丈夫做生意赚的钱
记者采访池某,她一开口就用“倾家荡产”来形容自己目前的处境。她说,我是公务员,没多少钱,但老公赵某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办厂经商,先后做过羊毛衫、纺织品等实业,后来搞贸易公司。“老公的生意一直比较顺当,每年都赚钱,经过
30
来年的打拼,家庭积蓄了相当的资产。”
池某称,她和陈某是
2007
年认识的,两人关系很好,结拜为姐妹,陈某还让自己儿子认她作“干妈”。从
2008
年起,我与她发生大笔大笔的资金借贷关系。我借贷她近
8500
万元的资金中,有
2000
万元是老公几十年辛苦创业赚来的,其余
6000
多万元是介绍亲朋好友借她的。“我出借的自有资金收利息,一般在月息
1.5-2
分之间。我介绍亲朋好友出借的钱没从中‘吃’利差,但短期周转几天收利息,利率是高一些。”
2011
年
7
月,池某发现陈某还款失信,累计欠债已达几千万元,从此,“姐妹”关系撕破脸。
利息有多高?一次借款一千万付了月息
45
万
陈某说,她是瑞安市的一个企业主,一直担任龙湾区电镀协会会长。自
2007
年与池某认识后,两人很投缘,以“姐妹”相称。
2008
年至
2010
年
6
月间,她陆陆续续向池某借款。最早是支付
4.5
分月利息,后来降到
3-4
分,“用几天利息算几天”。有一次借款一千万,付了月息
45
万。“据我所知,池某大概有
1
亿元的资金在搞民间借贷,其中自有资金大概有
2000
万元。”陈某说。
针对网民质疑资金来源的问题,池某说:“我是区民政局小小的副科级干部,单位是清水衙门,又是搞扶贫济困工作的,即使想受贿也没有人送你钱。如果我有问题,纪委早就找我了。”
“为什么你‘学雷锋’介绍亲朋好友
6000
多万的资金借给陈某而不拿好处(利息)?为什么你一而再,再而三借钱给她?”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两个疑问,池某说:“我也恨死自己了,为什么会这么傻、这么笨,这么相信她(陈某)。我是怕她倒下了,对自己不利。”
民间借贷是否利用职权?正在调查
如有问题将依法处理
据悉,目前该两大部门尚未收到池某其他欠债的民事起诉件和群众对她有关非法吸储的举报或投诉。龙湾区纪委称,网曝此事后,区纪委高度重视、关注,目前尚未收到有关对池某腐败问题的举报。他们将继续跟踪调查此事,调查的主要方面一是池某
8000
多万元的资金能不能说明来源?二是她搞民间借贷是否涉及利用职权?如果有问题,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来源:光明网
标签
:
最富副科级干部
民间借贷
非法吸储
特别提示:
本帖只代表
今日关注
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
请与
作者本人
联系。
人民网
强国社区
>>
强国论坛
今日关注
科级干部!温州一官员家产
8000
万
被称史上最富副科级干部
今日关注
发表于
2013-04-27 08:05:11
据新华社电(记者
张和平)近日,网络疯传一爆料帖:“史上最富的科级干部,(温州)龙湾区民政局某领导坐拥上亿资产”“退休干部池某将一位企业家告到当地法院,要求追索欠款
1
亿多元。”
“围观”即起:“一个副科级干部竟然自报家门有一亿多元,这钱到底是哪里来的?”“是贪污受贿,还是非法吸储?建议温州纪委的同志去关心关心她,给咱老百姓一个明白”……
这是真的吗?小小副科干部“自曝”资产达亿元
温州市龙湾区组织部门称,池某(女),
2003
年
11
月
-2010
年
12
月任龙湾区民政局副局长,
2012
年
7
月退休。这位副科级干部的“亿元”资产因她提起一场民事诉讼而进入公众视野。记者从瑞安市(隶属温州的一个县级市)人民法院了解到,
2012
年
8
月
6
日,该院受理了一起涉及超亿元的民间借贷案件,原告方是瑞安市人池某,被告方是瑞安市人陈某、何某夫妇。
池某诉称:陈某夫妇因家庭经营需要,自
2008
年以来陆续多次向我借款,共拖欠借款本金
8494
万元及利息未归还。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连带偿还借款本金
8493
万元及利息,共计
10701.18
万元。
瑞安市法院相关人员说,池某根据上述诉讼请求,提供了相关的借条和银行汇款凭证。债务人也提供了已归还借款的相关银行凭证,法院已开庭
3
次,目前还在进一步审理中。法院介绍,池某借给陈某资金一部分是从池某的银行账户中汇出,更多的是通过亲朋好友账户汇出,时间在
2008
年
12
月
-2011
年
4
月。这些借条显示,借款大部分计利息,月息一般在
3
分之内。
钱是哪里来的?池某称是自己丈夫做生意赚的钱
记者采访池某,她一开口就用“倾家荡产”来形容自己目前的处境。她说,我是公务员,没多少钱,但老公赵某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办厂经商,先后做过羊毛衫、纺织品等实业,后来搞贸易公司。“老公的生意一直比较顺当,每年都赚钱,经过
30
来年的打拼,家庭积蓄了相当的资产。”
池某称,她和陈某是
2007
年认识的,两人关系很好,结拜为姐妹,陈某还让自己儿子认她作“干妈”。从
2008
年起,我与她发生大笔大笔的资金借贷关系。我借贷她近
8500
万元的资金中,有
2000
万元是老公几十年辛苦创业赚来的,其余
6000
多万元是介绍亲朋好友借她的。“我出借的自有资金收利息,一般在月息
1.5-2
分之间。我介绍亲朋好友出借的钱没从中‘吃’利差,但短期周转几天收利息,利率是高一些。”
2011
年
7
月,池某发现陈某还款失信,累计欠债已达几千万元,从此,“姐妹”关系撕破脸。
利息有多高?一次借款一千万付了月息
45
万
陈某说,她是瑞安市的一个企业主,一直担任龙湾区电镀协会会长。自
2007
年与池某认识后,两人很投缘,以“姐妹”相称。
2008
年至
2010
年
6
月间,她陆陆续续向池某借款。最早是支付
4.5
分月利息,后来降到
3-4
分,“用几天利息算几天”。有一次借款一千万,付了月息
45
万。“据我所知,池某大概有
1
亿元的资金在搞民间借贷,其中自有资金大概有
2000
万元。”陈某说。
针对网民质疑资金来源的问题,池某说:“我是区民政局小小的副科级干部,单位是清水衙门,又是搞扶贫济困工作的,即使想受贿也没有人送你钱。如果我有问题,纪委早就找我了。”
“为什么你‘学雷锋’介绍亲朋好友
6000
多万的资金借给陈某而不拿好处(利息)?为什么你一而再,再而三借钱给她?”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两个疑问,池某说:“我也恨死自己了,为什么会这么傻、这么笨,这么相信她(陈某)。我是怕她倒下了,对自己不利。”
民间借贷是否利用职权?正在调查
如有问题将依法处理
据悉,目前该两大部门尚未收到池某其他欠债的民事起诉件和群众对她有关非法吸储的举报或投诉。龙湾区纪委称,网曝此事后,区纪委高度重视、关注,目前尚未收到有关对池某腐败问题的举报。他们将继续跟踪调查此事,调查的主要方面一是池某
8000
多万元的资金能不能说明来源?二是她搞民间借贷是否涉及利用职权?如果有问题,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来源:光明网
标签
:
最富副科级干部
民间借贷
非法吸储
特别提示:
本帖只代表
今日关注
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
请与
作者本人
联系。
保存时间
:2013/4/27
原标题
:
科级干部!温州一官员家产
8000
万
被称史上最富副科级干部
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29296571.html
作者:
yt忧蓝
时间:
2013-5-7 09:38
有钱,又有权~~~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chinabidd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