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人民网评:行政审批“健身”:兑现承诺 释放红利 【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3-4-28 17:14
标题:
人民网评:行政审批“健身”:兑现承诺 释放红利 【转贴】
人民网评:行政审批“健身”:兑现承诺
释放红利
邓海建
2013
年
04
月
28
日
00:00
来源:人民网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先行取消和下放了
71
项行政审批项目,重点在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领域。改革后,一些投资项目将取消审批,一些项目将下放地方,即使仍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审批的项目,也将简化程序、限时办结。这是国务院机构改革迈出职能转变的实质性一步,是中央政府兑现改革承诺的重要一步。
有人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不断释放出不竭的正能量,就在于善于抓住经济社会调整的契机“放权”。比如把粮食生产权还给农民、把企业经营权还给企业。尤其是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健全,“放权”的步伐更为矫健。这话当然未必精准,却也道出了行政改革的一些表象。与其说
71
个项目被取消或下放,不如说是“归位”更为准确。这是为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而取消的第一批审批项目,按照循序渐进、因时制宜的原则,更扎实理性的推进工作还在后头。
随着行政审批改革的纵深推进,有几个逻辑亟待厘清:一者,如果说以前的改革好比“瘦身”,那么,今天的改革称之为“健身”更准确。广州政协委员曹志伟曾举例说:“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审批,整个流程需要经过
20
个部委,盖
108
个章,全程需要
799
个审批工作日。”因此,前一阶段的改革,容易推进、数字喜人,就像减肥一样。但减到一定程序,就不能是再是单纯的“做减法”,一边减肥,还要一边强身健体。审批改革,既要将不该管的放手不管,也要将能管好的精细化监管。譬如一些投资性项目、生产经营许可的审批虽然审批取消了,但不是不管了,仍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要求,“放权”不等于“放责”、更不等于“放任”。
二者,行政审批改革,由浅入深、由易入难,从操作和今后努力方向来看,政府该放就放,该管要管,转变职能新要求是加强履职能力,从注重审批到加强监管转变。在能力、方式、手段、法制手段要积极创新,加强能力建设,做到“职权对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拿到权力就意味着要肩负责任,用权要追责。我们不能只看到数字的变化,更要注重在既有的公共治理格局上,强化“责权利”的对等。每一枚公章,都要对应着明晰的履职要求、规范的效能审计、兜底的究责程序。
三者,行政审批改革,不能再以数字论英雄。数字多少,与改革的快慢、改革的效能,没有必然而直接的联系。从
2001
年国务院启动行政审批改革以来,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
2497
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
69.3%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面对硬骨头和深水区的时候,不可能再以过去的速度和数量来衡量今天改革的决心与效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有
1700
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这意味着,本届政府需要削减的行政审批项目在
560
项以上,此次取消或下放
71
项行政审批项目后,仍有大量行政审批项目有待本届政府陆续削减。改革未曾止步,但走一步,就要稳一步。
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71
项行政审批项目的改革是呼应,更是序曲。新一届政府上任一个多月来,三次研究部署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并明确提出把减少行政审批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以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兑现改革承诺、释放创造活力,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审批改革,仍在既定的方向扎实行走。
相关链接:
国务院清理行政审批项目,释放重大改革红利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下放
71
项行政审批事项
从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看改革新走向
聚焦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
南方日报:立法为行政审批改革保驾护航
保存时间
:2013/4/28
原标题
:
人民网评:行政审批“健身”:兑现承诺
释放红利
--
观点
--
人民网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428/c1003-21312529.html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3-4-28 17:14
国务院清理行政审批项目,释放重大改革红利
李宁
2013
年
04
月
27
日
10:06
来源:人民网
-
观点频道
为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24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第一批先行取消和下放
71
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这表明,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国务院职能转变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新华网,
4
月
24
日)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是改革开放。笔者认为此次取消和下放
71
项行政审批项目,将释放重大改革红利。
首先,这次取消和下放的
71
项审批事项主要是与企业投资审批事项紧密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因此,这一改革将有助于发挥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市场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最终将体现到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上。目前政府对企业投资审批事项过多,无形中干预了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投资经营的活动,使得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功能削弱,导致企业投资效率低下、经济增速缓慢、产能过剩等问题无法解决。经济增速放缓,又给经济转型带来压力,因为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保增长,一方面走政府投资带动的发展模式,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也会采取鼓励和投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但对经济增速带动较大的项目,不利于结构转型。
其次,取消和下放与投资有关的审批项目,将会助推财税体制改革,释放制度改革红利。目前,我们呼吁进行结构性减税,但是如果政府投资财政的本质不能改革,政府花钱的冲动不能遏制,那么结构性减税也难落到实处,国家政策层面进行结构性减税,但是到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执行的时候,又变着法儿给企业增税和加收费用,导致企业负担无法真正降下来。因此,实施结构性减税的釜底抽薪的举措,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支出事项,遏制花钱冲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央政府取消、下放
71
项与投资有关的行政审批项目,也就意味着从中央政府层面减少了直接对经济的投资带动功能,因而使得结构性减税改革能够有了制度支撑。
同时,取消和下放与投资审批有关的项目,中央政府在投资方面就会减少配套资金,这样,就会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财政支出制度,自然也会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以更多的财政支出支配的自主权。这样,也从客观上会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和债务财政的依赖,有利于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相匹配的财税制度改革。更令人期待是,由于中央投资项目功能减少,地方政府也就不会再“跑部钱进”,改变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依靠中央政府和发改委的情况,因此,也会减少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这样,可以推进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具体要求,有助于廉洁政府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最后,取消和下放与投资有关的审批项目,还可可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因为在目前运行的投资审批项目发展经济的模式下,,谁和中央政府有关审批部门联系紧密,中央审批部门认为谁有配套资金的实力,就会把项目批给谁,这样东中部地方政府财政实力强,配套资金到位,自然就会得到更多的项目,中西部地方由于地方财政实力不强,无法完成项目的配套资金,自然就拿到的项目少,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
责编:张宏、张玉珂
)
保存时间
:2013/4/28
原标题
:
国务院清理行政审批项目,释放重大改革红利
--
观点
--
人民网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427/c1003-21305945.html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3-4-28 17:16
【这次取消和下放的
71
项审批事项主要是与企业投资审批事项紧密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
到底有多少和招标投标有关 ?请大家一起来关注!!
作者:
大力
时间:
2013-4-29 12:14
[s:56] [s:84]
作者:
zbdzbd
时间:
2013-4-29 16:15
[s:125] [s:125] [s:125]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chinabidd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