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光伏招标价格有其合理性 [打印本页]

作者: zbs09    时间: 2010-10-14 09:44
标题: 光伏招标价格有其合理性
 从国内第二次光伏特许权项目开标结果来看,中国的光伏发电已迈入了“新时代”,使太阳能光伏发电由发达国家的奢侈消费品,步入到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普通消费品。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目前我国新能源刚刚起步的阶段,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缓解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的电价补贴压力,使各企业可以用有限的补贴,来更大规模的开展光伏发电的应用。

  众所周知,业界对本次招标报出的价格褒贬不一,斥责之声犹在耳边。众多太阳能行业专家认为“此次招标”影响了我国光伏产业、行业和应用的发展。笔者却认为并不尽然。

  国家能源局特许权的原则是讲究“一事一议”,本次报价只是能源局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建设成本的一次初步摸底,目的是让各建设企业各自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管理优势,降低光伏应用行业的成本,使光伏电力尽早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而投标企业把本次投标作为一种“企业”行为,对于各投标企业来讲,投标任何一个项目,都有着不同的考虑,不单纯完全为追求高额的利润,大多数企业的原则就是“不亏本”。但也可以从项目建设管理中培养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为配合将来国家大规模的开展光伏发电业务做好技术、管理方面的储备。从这一点上来讲,单纯花费金钱是得不到的。只有亲身经历从建设到运行到管理全阶段的摸索,才能在未来光伏发电市场不走弯路。

  一些人将此次开标与去年敦煌项目比较。“事易时移,变法宜矣”。去年敦煌项目的招标,边界条件是25000小时特许经营期,而今年特许经营期长达25年。(按去年敦煌的条件,相当于15-18年左右特许电价1.0927元/千瓦时,若按照25年特许经营期,电价还可能是1.0927元/千瓦时吗)。

  与去年相比,建设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是本次投标价格降低的另一重要原因。据了解本次投标薄膜组件价格6.5-7.5元/Wp,晶硅组件价格8.5-11.0元/Wp,逆变器0.85-1.2元/W,比去年敦煌项目投标的价格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随着敦煌项目开工建设再到宁夏地方核准建设项目,各设计、科研机构通过实践对项目的技术方案不断优化,支架成本也从去年的1.5元/W下降到目前的0.8-1.0元/W,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光伏电站系统建设成本的有了下降空间。同时,一些项目业主单位,通过对已建成的光伏电站考察、运营、维护研究,进一步降低了管理、运行、维护费用。特别是一些投标企业在本次投标中采用非晶硅薄膜电池组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了投资成本,报出1元/千瓦时甚至更低的价格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本次投标报价对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投标中的所有项目将在2年内建成,即就是在2012年前,全部13个项目280MW的容量将全部建成。这也意味着在2012年,光伏上网电价将在1元/千瓦时以内。这个结果一方面将会引导制造业的各个产业链,对中国的光伏市场有个清醒认识,即暴利时代结束,中国未来光伏市场之大,若取得市场份额,而不再是单纯用规模化效应来降低生产成本,而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上有利可图,否则难于立足。

    非晶硅薄膜企业在本次招标过程中,占据了一部分的份额,估计要占到30%左右的份额,这无疑是一个利好,将会促进国内薄膜组件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国家能源局“十二五”能源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非晶硅企业,提高产品技术,扩大市场份额,中国光伏应用领域,晶硅电池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被改变。目前的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对薄膜电池的发展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土地成本极其低廉,若晶硅电池维持高价,无疑给薄膜制造行业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同时,此次投标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晶硅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影响,此次取得七个最低报价的中电投集团,早已布局了太阳能产业链的上、中游,涵盖上游的多晶硅生产,中游的提纯、切片以及组件制造,这次大面积的占据市场,就是要占据下游的光伏应用市场。很明显,在将来的光伏工程中,会大力推广其自身产品的应用,使产业链得到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在国内的晶硅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所以、对其低价策略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把大多数投资企业拒之门外之时,静下心来,发展自己的产业链,不愧是一种高明的选择。

  对于本次招标设置的最低电价中标的准则,笔者认为好处有三:首先是通过招标,引入那些有胆识、有技术、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其次是报出的价格,不是每个企业都能从中受益,既要有资金实力,又要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才能够经营它,达到适度规模控制,而不是一味放任,避免出现内蒙风机晒太阳的局面;最后是告诉各制造企业一个鲜明的信息,中国未来的市场是巨大的。同时,中国未来光伏市场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从中分一杯羹的,只有下定决心适合中国市场政策的企业,才能在中国光伏市场得到利润。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光伏的政策不一定适合中国。中国可以借鉴,但绝不照搬。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目前市场最低价未必是合理价。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市场的技术水平、招标规则,再通过几次特许权招标,会在中国市场定下合理价格。也希望业界不要针对“企业”行为,妄加猜测光伏发展的前景。合理的价格仍然是一道门槛,不是谁想迈入都能迈入的。只有最能贴近传统能源价格的高科技能源企业,才能执未来光伏产业之牛耳! (作者单位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光电设计分院)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chinabidd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