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华网 [转贴+综合] [打印本页]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6 08:46
标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华网 [转贴+综合]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华网 2015100517:52:29 来源: 新华网


中国女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0.jpg



中国女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2.jpg


资料图


  新华网快讯: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曾获拉斯克奖 该奖被视作诺奖“风向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专访屠呦呦: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图


  因为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屠呦呦成为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研究奖的首位中国科学家。她认为,成绩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是中国人、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屠呦呦寄语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我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总结这40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世卫专家:青蒿素类药物是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研究奖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项目协调员帕斯卡尔·林瓦尔德23日在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武器”……
[责任编辑: 周楠 ]

------- ------ ----- ---------

屠嗷嗷 有关文章 目录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华网

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华网

屠呦呦曾多次落选原始 因无博士学位成“三无科学家” 东方网 转发 法制日报

大海捞针之中国传奇 介绍有关青缟素知识;

屠嗷嗷说,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

屠呦呦得诺奖中科院应该开心吗?

屠嗷嗷获诺奖,和中医没关系?


待续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6 08:57
东方网 >> 中国频道 >>

屠呦呦曾多次落选原始 因无博士学位成“三无科学家”
2015-10-5 19:00:55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李志豪


原标题:屠呦呦曾多次落选原始 因无博士学位成“三无科学家”


2011年,屠呦呦接受了美国《临床研究期刊》的专访,她表示,在经过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之后,当时自己都怀疑路子是不是走对了,当发现青蒿素正是疟疾克星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也是难以表述的。


屠呦呦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此感到自豪。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表示,“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释疑:诺奖获得者缘何年龄偏大?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是59岁,而刚刚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已是85岁高龄。为何诺奖获得者年龄普遍偏大?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教授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从提出到获得诺贝尔奖一般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科研成果需要反复检验。有的科学家可能年轻时就提出一项新发现,但可能几十年后才能获奖。如华裔科学家高锟从1966年提出光纤通信理论到2009年获奖,经历了43年时间。


正如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所说,“我的论文发表15年后,我便获得了诺贝尔奖,这点和‘光纤之父’高锟相比,我是幸运的”。今年因“上帝粒子”而获奖的两位科学家已年近八旬,他们的理论从提出到被证实,再到获奖,时间跨度也近半个世纪。即使如此,该理论也并非完美。


当然,有时科学发现被证实也会很快完成,比如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在吴健雄1957年的实验中得到证实,引起科学界的震荡,同年二人获诺贝尔奖。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6 08:59
大海捞针之中国传奇


已有 7483 次阅读 2011-4-3 05:13 |个人分类:科学普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青蒿素 屠呦呦 文化大革命 奎啉 疟疾 世界卫生组织 美国
寻正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一个奇迹,一个波谲云诡的传奇,它只会在中国发生……

背景

1820年法国化学家佩勒替(Pierre J. Pelletier)与开文图(Joseph B. Caventou)分离提纯了奎啉(Quinine),揭开了现代制药业的序幕。奎啉成为西方国家征服世界的一大帮手,为西方各国开拓殖民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在20世纪中叶,奎啉与农药DDT一道,把西方国家中疟疾的危害降到了最低程度。

1934年德国贝尔公司的科学家安德塞(Hans Andersag)发现了氯奎(Cloroquine),二十多年后,氯奎进入了临床实验,证明抗疟有效,然后进入大规模生产,取代奎啉成为常规抗疟药。不象天然的奎啉,人工合成的氯奎生产成本大降,它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导致了随之而来的疟疾的耐药性。

二战结束,美苏全球冷战,在某些局部角力,其中包括越南战场。越南在1960年代象朝鲜一样分成两个国家,一边是咄咄逼人的北越,一边是腐化堕落的南越。南越在一系列的军事政变中变成了彻底无用的阿斗,美军直接地被拖入了一场常规战争,北越的越南共产党对付南越政权犹如老鹰搏兔,易如反掌,但美军的介入让北越陷入了金日成入侵南朝鲜的窘境,欲罢不能,幸好还有苏联提供军械,中国提供教官,世界上两大政治集团把越南变成了一台绞肉机。

越南的气候炎热潮湿,蚊虫众多,疟疾易于流行,成了两股军事力量的心头之患。美军有氯奎及其它合成药品,其军士多驻占营房,疟疾无非是疥癣之痒。相反,苏中模仿西方药品本来效力就难以保证,还经常断炊,而北越士兵又只能打游击战,多流窜于野外,饱喂蚊子,美军重炮尖弹没死几个人,疟疾一来倒下一大批。胡志明眉毛胡子都急白了,向中国求援,要更好的抗疟药与医务人员。

1966年,中国开始文化大革命,中国进入彻底的十年内乱与针对传统文化的暴疟摧残。在这种氛围下,中国同时开始向传统文化讨要秘方神药,实在是莫大的讽刺。不管此事多么荒谬绝伦,它的确起到了保护一大批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的作用,也算一件幸事(比如青蒿素之母可以在一边做实验,而丈夫则关进牛棚)。不过,其背后刺骨的寒冷,中国人,是人就不应当忘记。1967年5月23日,中国成立523项目,其宗旨是为越南人寻找神药,而不是为受苦难的中国人做什么,中国的统治者宁愿做政治上悖逆之事,也要满足“兄弟”国家的要求,可惜这么“宽广”的胸怀,仍然会在数年后就跟越南在边境上打个死去活来,又一个绝妙讽刺。

青蒿素——你可能不了解的一面

青蒿素本身是一个奇迹。当中国人首次报导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时,外界对中国人的相关研究半信半疑,倒不是因为中国人善于造假剽窃,而是青蒿素本身是一个神秘物质。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其空间结构如下,专家怀疑这个结构的稳定性。


着色部份标记青蒿素的特色结构

青蒿素的确不稳定,纯净的青蒿素作为晶体其实还可以,能耐150度的高温,但对于提取青蒿素来说,就存在莫大困难,毕竟,植物中还含有众多的其它物质,能在温度升高状态下导致期结构改变而失效。最大的挑战,还在于青蒿素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脂。生化基本知识,有机物是否溶于水或油取决于其极性,无极性者溶于油,有极性者溶于水,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的物质对古人来说,基本上没有提炼能力,因此,青蒿素要比奎啉晚几个世纪才被发现,是有化学基础的。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青蒿素代表着一种药,而对于专业人员来说,青蒿素代表着一类药。现代药物学研究基本上就在发现一个特殊有效基团之后,就不停地寻找修饰方法,找它的衍生物,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药效,二是减少副作用,这两个目的往往是一致的,因为药效增加,就可以减少剂量,也就可以减少其它副作用了,反之亦然。在青蒿素中,现在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主要是蒿甲醚(或甲醚青蒿素Artemether)与青蒿琥酯(Artesunate),二者以及青蒿素本身,都要代谢转化为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起作用。

三种主要的青蒿素结构易于根据其名称而想像出来,见下图。


左:双氢青蒿素;中:蒿甲醚;右:青蒿琥酯

药物发现权判断准则

在2007年,《环球人物》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中国神药”、“中国第五大发明”、“重要性堪比‘两弹一星’”的“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救命药”。该文记者尽管宣称他们采访了所有重要的贡献者,甚至高调宣扬“他们不应被历史忘记”,但全文提及这些重要人物仅仅一次。绝大部分篇幅被毫无意义的煸情占据,让人怀疑中国的记者是否失去了写文章的能力。

一篇专门高调纪念中国科学家贡献的作品尚且如此,就难以想像为青蒿素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当年尴尬的处境,时至今日,青蒿素的发现权仍然云罩雾绕、扑朔迷离,以致于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在其2009年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时要采用过激的手法(包括修改以前发表文章署名)来保护自己的发现者地位。

要解决青蒿素发现权公案就需要了解基本的历史材料与背景,以及史学针对此类公案的判定标准。

在20世纪以前,针对某种药物的发现往往发现者会因为先行者优势(First Mover’s Advantage)而获得针对该药品的更多的研究,这会导致其发表更多的文章,确定其发现者地位(Primacy)。进入20世纪之后,此种优势递减,事实上在19世纪就已经有很多的发现权之争了,主要原因是先行者优势越来越少,科学家在竞争中你超我赶,不少时候还真难分辨谁是真正的发现者,更加上历史上因为科学不发达而缺乏有效社会判断与推广能力,不断地有重复发现,就让发现权之争不少时候陷入无解的僵局中。

针对发现权的判定标准要借助于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叫反事实(Counterfactual)。所谓反事实,就是维持一切其它条件不变,唯缺观察现象的状态。比如我们研究阿司匹林的抗热作用,其反事实就是剔除阿司匹林本身,维持其它一切条件,包括服药的过程,然后观察发热状态。判断谁是青蒿素的真正发现者,一样要基于同样的原理,只不过我们进行的是思维实验,而不是物理性的实验。

青蒿素发现权公案

如果我们采用上述严格的判定标准,屠呦呦是当之无愧的青蒿素之母,其他的科学家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他们都只构成了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没有屠呦呦,就没有青蒿素,而其他人,如果或缺,终究会被另外的人兴起补充,对于青蒿素走入临床进程,没有很大的迟缓或推进作用。

正如本文题目所述,青蒿素是一个大海捞针的过程,空手而归是常态,中国学者运气好,有了屠呦呦,才产生了这一有底气声称可以得诺贝尔奖的重大科学贡献。青蒿素发现过程因为屠呦呦的存在而没有变成国际笑话,但很明显,可一不可再,青蒿素的发现模式是不可以重复的,也是不敢重复的,因此,我们看不到更多的青蒿素。

早在1972年,南斯拉夫科学家就发现了青蒿素,鉴定出了其分子式,比中国科学家早了近十年。但南斯拉夫科学家就不会想到测验它的抗疟作用,它被当作一个不起眼的化学物质束之高阁,其发现者Jeremic等人甚至搞错了其化学结构——关于青蒿素独特古怪的化学结构见前述。可以想像,不知道还有多少潜在的青蒿素已被发现但没有跟其独特药理作用联系在一起,回顾历史,这几乎是药物发明中的常见现象。

在523项目成立之初,中国进行全国性地折腾,这在正常时期几乎是不可能进行的,因为这个科研题目太过于空泛而不切实际,没有人知道最终会找到什么,如果你想试一试,不妨扔一枚针到太湖,然后把它找回来试试。在正常状态下,大部分有着适当科学训练的人都会消极怠工,把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但对于面临革命风暴的屠呦呦等人来说,这无疑是逃脱悲惨命运的天赐良机,在接到任务的那一秒钟,人人都憋了一口气,把近乎疯狂的科研活动当着正经事来干,可以避开他们亲人面临的那种命运。

即使是大部分学者都把寻找抗疟药当着正事,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陪衬,奉旨忙碌而不知首尾。大部分能找到的杀疟原虫的药更能杀人,而青蒿素则多次被错过,让中药维护者失望的是,中药传统的制药方式恰好是青蒿素发现的最大阻碍,中医青蒿治疟疾基本上是无稽之谈。青蒿是属于最早一批被淘汰的药物。缺少文化大革命这个背景,523项目早就无疾而终了,但科学家们要逃避进牛棚的命运,他们就得一遍又一遍地检验那些中药,做那种希望甚微的无用功。

屠呦呦的贡献就在于发明了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她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示,采用低温榨汁的方法,获得了青蒿素。屠呦呦如果在其它国家,她一定会有更多的先行者优势以确定她的青蒿素发现者地位,但老公还在牛棚里住着,她不会有丁点藏私的想法,因此,屠的发现在第一时间内传到全国协作与竞争者手中,显著动摇了她的发现者地位。

继屠呦呦之后,她所领导的小组发现了双氢青蒿素,双氢青蒿素抗疟效力超过青蒿素。而另外针对青蒿素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包括云南药物所的罗泽渊与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的魏振兴分别独立地从富含青蒿素最多的黄花蒿中提取到了“黄花蒿素”,后来被证明就是屠呦呦等人发现的青蒿素。云南药物所的罗泽渊可能在当时开发出最优的提取方式,让他们的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地方。

在青蒿素发现史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还有广东的李国桥医生,他在推广与研究青蒿素的临床效果上居首功,非其他人可比。

医学伦理学

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做出最重大贡献的,是中国的疟疾患者,他们承受了一切本无必要承受的苦难。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参与青蒿素发现的众多专家或许别无选择,他们弃守医学伦理准则、在病人身上盲用滥用作用待证实的药品,我们无法进行苛责。但对承受早期药品副作用(其中包括死亡)的中国任人宰割的患者,我们有责任提及,是他们有如小白鼠般的奉献,使得“中国神药”有了问世的良机。

警告后来者,青蒿素的发现者们在科学上的创新思维可以学习,但人格品行不足以成楷模,一旦面临患者安全,我们当终身叩问良心。如果危及患者安全,虽诺贝尔奖亦不足取也。中国科学家要把中国老百姓放在心上,为越南军人而把中国患者当小白鼠的研究不可再有。

中国青蒿素跌跌撞撞的世界之旅

前不久我因人提及中国青蒿素没有专利而做了多大贡献而起争议。青蒿素是如何走向世界的呢?

青蒿素的发现的报道最早见于平面媒体,学术报道迟迟未至,到中国开始推广青蒿素时,距青蒿素发明已有十年之久,国外文献提及最早的中国相关报道见于1980年代初。由于氯奎耐药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头号难题,青蒿素极大地吸引了国际学界的关注。由于523项目的旧式管理方式,中国当时没有专利概念——不能有啊,不然就欠别人太多专利费了。

世界卫生组织跟中国的接触并不那么愉快,中国人少有地当了大爷,对于此种交流是花姑娘上桥头一回,既有显摆的意思,又觉得很难为情,往往半推半就,搞得国际专家头大。世界卫生组织是非营利性的机构,而中国的发现者们又觉得把成果白白地交与人不甘心,但要钱的话始终说不出口,世界卫生组织又懂不起中国人的暗示,于是乎把我们这些看热闹的给急死了。

半推半就的花姑娘变成成熟的少妇靠的是美国人插的那一脚。

中国在1980年代初报道的青蒿素让国际学者半信半疑——中国学者似乎历来口碑就不行,但解决氯奎耐药是当务之急,即使不信也得要研究一番。美国人跟着世界卫生组织到中国来要样本,咱们把他们当着黄鼠狼要鸡,没给。越战给尼克松停了,但越南蚊子给美国军人留下的印象尚未消除,美国军方仍然在习惯于探索更好的抗疟药。

1984年美国沃尔特*锐德陆军医学中心的克莱曼等人在《自然产品杂志》上报道了在美国发现的黄花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此后青蒿素的研究不再依赖于中国提供样品。但由于美国黄花蒿青蒿素产量低,尽管后来青蒿素被证明有着良好的抗疟特性,它并没有进入国际药商的商业开发计划中,中国仍然垄断着青蒿素的研发。

在1990年代,中国成为青蒿素的主要生产国与使用国,由于西方国家已基本消除了疟疾,又没有越南战争拿他们的战士喂蚊子,中国待价而沽的策略彻底失效,西方国家除了表现出研究兴趣,并没有把青蒿素当回事。世界卫生组织是唯一协调中国走向世界市场的热心机构,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下,青蒿素也要在21世纪之后才成为国际通用抗疟药,而美国FDA更是迟至2009年才首次批准青蒿素(Coartem复方蒿甲醚)在美国上市,其它发达国家也多是近几年才批准的,甚至还有没批准的。中国损失青蒿素上的专利费,纯粹是无稽之谈。

回到目前的国际形势,青蒿素已经成为抗疟一线药物,中国仍然是产青蒿素的主要国家,但消费者多集中在非洲及其它不发达地区,许多人往往连比青蒿素更便宜的药都用不起,大多数用药靠国际组织捐赠,因此,青蒿素价格难以保证,几年前的价格动荡还让青蒿素产业心有余悸,而非洲国家把青蒿当着经济作物生产也危及中国的优势,更大的潜在的竞争对手是合成药物,目前已有成功的趋势,一旦成功,青蒿素产业可能迅速萎缩乃至崩溃,因此,我不看好中国青蒿素产业的远期前景。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6 09:15
屠嗷嗷说,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


记者专访

“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我想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2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如是说。因为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屠呦呦成为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研究奖的首位中国科学家。


她认为,成绩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是中国人、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这是军民大联合的项目,大家都是很协作、不分你我的,”


屠呦呦说,“荣誉也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表示,发现青蒿素是中国的科学原创,获得拉斯克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现的肯定,她很高兴。“对我来讲,我们到底把世界上一年几亿人发病却无药可治的疾病问题解决了,我觉得这是最欣慰的事情,”屠呦呦说,“现在国际上认可,我觉得也是为国争光。”


当时的科研条件非常艰苦,屠呦呦团队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努力才最终取得突破。根据当时的规定,发表的有关青蒿素研究的很多文献都没有署个人的名字,作者都是协作组。

“当年就是这样,事情做成了就很欣慰,”屠呦呦说。屠呦呦对国家常存感恩之心,觉得自己为国家作贡献理所应当。“我在北京大学的学历是国家培养的,后来进修也是国家培
养的,我的中西医知识都是国家培养的,”屠呦呦说,“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应该努力去做好。”

      
百度贴吧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6 15:19

屠呦呦得诺奖中科院应该开心吗?



屠呦呦得诺奖中科院应该开心吗?


2015-10-06 汇美徐州


汇美徐州

微信号 Huimeixuzhou
功能介绍 网罗线上线下,汇聚最美生活。

10月5日北京时间下午5点半左右,一道惊人的消息横空爆出,中国中医研究院85岁高龄的屠呦呦研究员,与爱尔兰和日本两位科学家,同时获得2015年生物与医学诺贝尔奖。


一时间,朋友圈,网页,到处出现了屠呦呦的名字。我相信,这是中国人最骄傲的日子,是中国科学和教育界最骄傲的日子。本土出生、教育、成长的中国人,得到了世界科学最高的奖励。中国科学界出现了零的突破。


相信在屠呦呦获奖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不相信自己的科学家能够得到诺贝尔奖?有多少人一直在发问,中国每年1万亿人民币的科研经费,为什么就生产不出诺贝尔奖?更有人说中国有一千多名中科院院院士,为什么就没有人能够得到诺贝尔奖?
这些问题,随着一位伟大的中国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得到了答案。对普通学者和科学家来说,屠呦呦给无数中国学者,带来了希望,更带来了信心。


不过,诺贝尔奖为什么会奖给屠呦呦,却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中国科学院更是想不到,它有一千多名院士,没有人率先得奖,而屠呦呦,一位多次被拒绝在“院士”大门之外的女科学家,一无博士学位,二无出国留学经历,三无“中科院院士”称号的老人,却得到了诺贝尔奖。中科院的院士们,你们是怎样评选院士的?成了民间一个很大的问号。


对中科院来说,要不就不承认屠呦呦的学术成就,要不就无法向国人交代。为什么一位能够拯救数百万人命,青蒿素的最初发明者屠呦呦的院士申请多次没有通过?


记住两年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没有被评上院士,直接宣布退出院士的竞选。你不能说中国的院士评选制度不存在问题,而且问题还很大。袁隆平落选院士,更是引起了许多争论和愤愤不平的声音。


那么,屠呦呦和袁隆平为什么会落选院士?主要的理由是他们两都没有发表高水平的SCI文章,他们可能都不会说英语,没有出国留学,没有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等等。


没有博士,没有英语,没有SCI高水平文章,就不能成为院士? 但是,屠呦呦为什么可以超过目前所有的院士而得诺贝尔奖?中科院的院士们,可能还不会理解,诺贝尔奖可以奖给实验科学家,可以奖给能够拯救无数生命的科学家吧?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使中国的的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问题,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科学家,却当不了院士,这是怎样的科学评价体系?


饶毅的研究成果我不懂,但是,他早在2011年,就对屠呦呦能够得到诺贝尔奖进行了科学的论证。饶毅敢于批评院士的评选制度,敢于批评中国科学研究经费的低效率利用,这是爱国者才有的胸怀,为什么某些有权力评选院士的院士,就把他当成眼中钉了呢?

屠呦呦必需通过诺贝尔奖才证明中国院士制度的根本缺陷,而中国到底还有多少像屠呦呦这样优秀的科学家,被中国的人才评价体系所埋没?这个,谁也不知道。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而去全盘否定中科院的院士评价体系,更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广大院士对科学事业的伟大贡献。我们只是觉得,应该通过屠呦呦和袁隆平的事情,对目前院士的评选机制,进行一次反思。


评价科学家,发论文,得奖,得到科研经费,当然非常重要。许多科学论文,是衡量一个科学家水平的标准,但是,这不是唯一重要的标准。科学研究的成果,如何影响人类的生命、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比论文本身更重要。我们现在的大学,片面追求论文的数量和发表的杂志出处,对人才的评价,对人才的成长,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光看论文,不看论文对社会的影响力,就是评价科学成果片面的标准。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是对中科院的挑战,而且,也是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反思。


首先,屠呦呦是1971年发现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同时,发现这两类药物,不是她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而诺贝尔奖为什么只是承认她一个人呢?那是因为屠呦呦的原创思想。因此,研究的原创思想非常重要,其他人后来的贡献再大,也没有原创思想的重要。2012年的医学奖,多利羊的发明者没有得奖,而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因为发明了克隆青蛙而得了奖,就是这个道理。2003年格兰杰得了经济学诺贝尔奖,是因为他对时间系列稳定检验的原始贡献,而哥本哈根大学的约翰孙教授发现VAR单位根检验法,在技术上远超格兰杰的二元回归法,却没有得奖,也是一个道理。


其次,发表高水平杂志的论文重要,但是,原创思想更重要。屠呦呦没有SCI论文,她学的还是中医,不懂英文,哪能发表在世界的权威期刊?而目前不管是院士,千人计划专家,还是长江学者,如果没有过得硬的英文文章,是很难被评上的。


在这里,我们不应该否定发表“上等”杂志文章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强调,在考察一个人的科学贡献时,文章和实际贡献一定不能孤立起来看,而是要全面考虑。例如,一个人的文章类别很高,但是,没有多少人引用,或者没有多少社会影响力,这样的人才,该怎样评价?而有些人,文章不是很多,但是,所提出来的观点,见解,或对社会的真实影响力却很大,那么,是不是对这样的人,就不认为是人才呢?
其实,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度的设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弥补科学院院士制度的某些不足,工程院更讲究实际社会影响力,科学的应用贡献率,而不完全是文章的多少和“档次”。
再次,屠呦呦得到诺贝尔奖,不仅体现中国传统中医的魅力,更是从根本上摘掉“中医不是科学”的帽子。如果说,中医不是科学,那么,在西医出现之前,中国人不管得到什么病都没有药治了?这是一种非常荒唐的结论。应该说,西医的出现,为人类的健康贡献更大了,而不是因为西医比中医在许多方面的优势,而去简单的否定中医。


中国人能够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充分展现中医的魅力,更是为医学和药学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更加能够造福人类的路径。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所发明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就是中西医结合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是中国科学家破冰式的开始。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也正在快速崛起。我相信,屠呦呦不是中国唯一最优秀的科学家,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例如袁隆平等。他们的科学研究,一定能够得到世界科学界越来越广泛的承认。


今年,QS大学排名,已经把中国的4所大学排到世界100强。泰晤士报把30多所中国大学排到了前6百名。请中国人不要再自我诽谤了,中国的大学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但是,中国的大学在世界同等发达水平的国家中,却在不断地取得进步,而且,进步非常惊人。今后,越来越多的诺贝尔奖出自中国大学,也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6 15:22
屠嗷嗷获诺奖,和中医没关系?


10月5日晚间,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据英国卫报消息,在诺奖随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为数不少的媒体和网友都认为,治疟药青蒿素与中医无关。青蒿素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手段不是西医专属,中医也可以使用现代化技术,青蒿素是中药提纯,而并非西药。


来自:新闻汇总 2015年10月06日 12:25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在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上的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来源于传统中药青蒿,但是有一种声音认为,青蒿素研究和中医没有关系。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青蒿素是什么?--提取自青蒿的抗疟药


抗疟新药


二战之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主要是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然而这种疾病也在演变,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科学家们重整旗鼓,开始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在这股浪潮中,传统中药青蒿脱颖而出。


提取自中药青蒿


青蒿素是从我国民间治疗疟疾草药青蒿中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认为青蒿素实际来自黄花蒿,不过屠呦呦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称,这是当初日本植物学家在编订草本植物的英文名称时出现错误,青蒿就是含有青蒿素成分的那种有效药物,性状和《本草纲目》描述一致。也有学者认为黄花蒿可能是青蒿的晚出异名。


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青蒿素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到2007年,在需要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的76个国家中,有69个已采纳世卫组织使用这一疗法的建议。
青蒿在中医中的应用?--民间曾成功使用


中医药典籍记载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 《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前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1963年版的《中国药典》中,也记载了青蒿主治“疟疾寒热”。


民间曾成功使用


有学者研究称,青蒿不仅记载于古代中药书中,而且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民间也有使用的记录。有资料显示,江苏高邮县一直有使用青蒿治疟疾的做法。1958年高邮就有用青蒿汆汤治疗疟疾的记录,在1969年,当地农村医生和群众还利用当地青蒿开展疟疾的群防群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屠呦呦如何发现青蒿素?--受中医启发


整理历代中医医籍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1969年1月,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加了523项目。此前,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 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受古医籍启发找到提取方法


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青蒿里有青蒿汁,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让屠呦呦意识到温度可能是提取的关键。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获得了成功。


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


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在实验室中观察到,用新方法提取的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五二三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五二三项目”办公室于是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争议--青蒿素的发现归功中医还是西医?


诺奖委员会:并非奖励中药


据英国卫报消息,在诺奖随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该委员会称屠呦呦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屠呦呦:青蒿素是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10月5日晚间,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观点一:青蒿素的发现和中医无关


为数不少的媒体和网友都认为,治疟药青蒿素与中医无关。他们认为,青蒿素的研制跟中医的关联极其微弱,青蒿因为中医错误的煎熬方法导致价值尽失,一度被当无用垃圾扔掉。屠呦呦和其他研究人员,是用西医研究方法挑选了中医用过的药材,青蒿素并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观点二:中医药现代化的胜利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手段不是西医专属,中医也可以使用现代化技术,青蒿素是中药提纯,而并非西药。屠呦呦获奖,是传统药物走向现代化的胜利。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6 15:24
三无屠呦呦何以让世界刮目


2015100602:40   新京报

社论


  屠呦呦获奖,既植根于中国学术研究的既有土壤,其三无身份和科研经历,又恰恰能映照出这片土壤的某些贫瘠之处。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昨日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该奖项,成了3名获奖科学家之一。消息传来,舆论振奋。屠呦呦也成了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中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第一人。


  中国籍,诺奖,自然科学……这几个关键词在诺奖产生交叉,注定会引爆亢奋的国内舆论:继莫言后,屠呦呦获奖,无疑再度圆了国人的诺奖梦;作为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科学家,虑及其空前一面,它也令中国人的科学类诺贝尔奖情结得到了部分开释。


  但跳出单纯情绪上的亢奋,屠呦呦获奖,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透过这面多棱镜反求诸己,也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固强补漏。


  屠呦呦获奖,是因她首先发现和解释了青蒿治疗疟疾的原理,即青蒿素的作用。表面上看,其获奖是中药学的成就,但本质上,这首先体现了现代中医药学必须与现代实验医学接轨,并接受现代科学检验。屠呦呦等人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经过191次实验,才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也符合现代实验医学精髓之一:必须体现科赫原则,即一种假说或原理应当得到重复检验,且能从现代科学的机理上得到阐明,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而这也决定了,屠呦呦获奖,离不开全体中国科学家尤其是药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专家的集体努力。科学研究不是记工分式的简单劳动,而是一项科学共同体共同的事业。知道青蒿素所以然的工作,就是在后来其他学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进一步证实的。如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对青蒿素进行的结构测定和人工全合成,就凸显了长达10多年的青蒿素研究中协作攻关的色彩。


  诺奖评委会将奖杯颁给屠呦呦,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但这并非对其他参与者成果的否认,而恰恰是科学家集体协同研究的认同。


  还应看到,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未获院士、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因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正如此前有媒体说的,她是在三流条件下创造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这也投射出中国科技界及人才评价体系的不足:当下,科研项目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包括院士评选亦难逃这些窠臼。相较之下,屠呦呦于宁静中致远,不啻为对此的鞭策。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科学家饶毅曾说: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而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就是必须通过科研体制、环境的改善,去激励更多科技人才通力协作、潜心研究、扎实做事。
(原标题:三无屠呦呦何以让世界刮目)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7 08:40
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首页|高层|时政|地方|法治|廉政|人事|人才|社会|文史|悦读|资料
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10月06日 00:02:5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李克强在贺信中说,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医学研究人员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取得许多高水平成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委托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5日晚看望屠呦呦并表示祝贺。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7 08:43
博客中国 > 社会

“非院士”屠呦呦获得诺奖的启示与反思


作者:熊丙奇    2015-10-06 11:0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杂谈

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祝贺。屠呦呦获得诺奖,并不令国内舆论感到惊讶,因为早在2011年,她获得具有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就被誉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但是,她获得诺奖,还是给我国科技、学术界带来诸多启示和值得反思之处。


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她的身份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她的身份,就曾引起舆论关注,由于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经历以及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三无科学家”获得国外授予的学术最高奖,这表明,无论是克拉斯奖,还是诺贝尔奖,都不看重学者的“身份”和头衔,而是看真实的学术贡献,这和我国近年来的学术界,在课题评审、项目设立时,特别看重申请者的身份,院士、长江学者等拥有一定学术特权,是很不相同的。


作为青蒿素的发明者,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却不是院士,是耐人寻味的。据媒体报道,屠呦呦曾多次参评院士,但都没有成功,具体理由不清楚,但知情者透露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青蒿素的成果界定不明。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指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是,却存在成果归属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而,这一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而在长达40年的时间中,屠呦呦的成果在国内也没有被得到公认。虽然在这一成果中,她扮演了三个“第一”的角色:当年是她最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是她最先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也是她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但是,在中国医学界,不少人认为,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很多人做了贡献,是不能把奖给屠呦呦一个人的。而直到拉斯克奖颁给屠呦呦,这种争议还没有平息。很显然,既然有成果归属的争议,屠呦呦要在中国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评上院士,是不太可能的——其他人会反对,为何给她院士,功劳难道都被她一个人占了?


二是屠的同事评价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这种“性格”在院士评审中,显然也是不受欢迎的。类似屠呦呦这样,有重大学术贡献,却没有评上院士者,在国内并非个例。“吃香”的是那些善于搞人际关系,讨好领导者。这是一种不好的导向,会引导学者不安心学术研究,而去做一些追名逐利的事。诺奖奖给一直默默做事的屠呦呦,也告诉我国学术界,学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踏踏实实做出来。


那么,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为何就能把成果归为屠呦呦呢?这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规则有关,在团队和个体之间,团队的整体贡献很重要,但并不能否认个体,个体的学术贡献,如果在团队取得的成果中,起重要的启发性、决定性作用,应该把主要成果记给个体,而不是由团队平分成果——成果人人有份,并不能保护原创积极性,在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颁奖者看来,屠呦呦的贡献是最关键的,因此,可以把奖颁发给她个人,诺委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屠呦呦获诺奖并非是是对中药的奖励,而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而我国在评价学术贡献时,团队和个体的关系,并没有处理好,以往,十分强调团队贡献,而忽视个体,否则就是自私自利,而近年来,一些领导,不管是不是课题组的实际负责人,都动不动成为成果的第一作者,把团队的贡献作为个体的成果,并没有真正重视第一作者的原创贡献。屠呦呦取得的成果,属于几十年前的,为此,对其成果的评价,奉行的是团队原则,即使有关学术机构意识到屠呦呦的学术贡献最大,可也不愿意按照学术规则去界定,担心触碰了既得利益。


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包括院士评审在内,都存在被利益因素纠缠的问题,学术评价存在行政化和利益化的倾向,在院士评审中,存在跑要、公关现象,青蒿素的成果归属几十年没有定论,有学术贡献而缺人脉资源者,被边缘,反映出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并不健全,并没有坚持按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处理个体和团队的关系,真实评价学者个体的贡献。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应该反思学术评价体系,在学术评价中,要对个体在团队中的贡献实行学术同行评价,这样,个体的原创价值和集体的贡献,都会得到客观评价,从而激励个体在追求学术理想的同时,与团队进行紧密合作,更重要的是,评价针对的是个体真实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不是看其身份和头衔,谁有能力,就把学术研究给谁做,谁取得的贡献大,谁就获得更大的肯定。


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只要能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制度,让更多科学家能安心投入科研,在国家加大科研投入的背景下,我国科学家会获得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也有更多问鼎诺奖的可能。


81 8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7 08:45

屠呦呦谈奖金怎么用: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 太少了


2015年10月07日 02:24
来源:新京报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昨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5日晚间,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原标题:“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


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从电视新闻知道自己获诺奖


10月6日16时,回忆一天前发生的事,屠呦呦表示,当时家里没人,没有接到诺奖委员会的电话,后来还是同事告诉她获奖的消息。因为是英文播报,同事略有迟疑,随后屠呦呦在电视新闻中最终确认了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


到了19点多,屠呦呦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诺奖委员会官方的电话才姗姗来迟。


85岁的屠呦呦告诉记者,自己当晚一夜未眠。


“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屠呦呦说。


“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荣誉”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


获奖的奖金会怎么使用?面对记者的问题,屠呦呦和先生李廷钊开玩笑地说,“这点奖金还不够买北京的半个客厅吧?!太少了啊!”


服药试验致肝中毒 每天一身酒精味


“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与前晚记者在电话中沟通的情况一样,没说两句,屠呦呦又开始回避谈及自己。


茶几上,放着屠呦呦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是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蒙了薄薄的尘。


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组长


“当年,全世界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决老药的抗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都没有满意成果。”回忆与青蒿素的第一次接触,屠呦呦的眼神清亮,语气中不乏兴奋和自豪:“‘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滞了,科研攻关的难度相当高,我是北医药学系(现为北大医学部)的,又到中医研究院学习,但是做来做去很难,后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文献,发现了重新提取青蒿素的办法。”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试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自己的肝脏也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


“为了确保安全,大家都愿意试毒”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育有两女。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情非得已。对于家中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照片的屠呦呦而言,当年的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此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老伴儿李廷钊说着,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希望有新激励机制让中医药有更多成果


今天,荣誉来了,屠呦呦格外怀念当年并肩奋斗的战友,也更加骄傲于当年“523”项目创下的纪录: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试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卜鹏滨2002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据他回忆,那时候,尽管屠老师已经退休,身体也不太好,但在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她,她特别愿意和年轻人交流。


“屠老师总是拍着我的肩膀,勉励我:小卜,科研的事业还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你们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当年,同样年轻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正是凭着执着和坚持,在冷僻而又急缺的抗疟药物研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现在,掌声和鲜花都在向着这批代号“523”的人群聚拢。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说。


“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责任编辑:PN048]
标签:青蒿素 中药 新药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7 08:51
有关链接 :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1007/t20151007_520062112.shtml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7 08:51
“我还有很多要做的事”——专访诺奖得主屠呦呦


2015年10月06日 16:16:55 | 来源:新华网

   10月6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没有事先预告,没有官方通知,北京时间10月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10月6日早9时许,在记者多次恳切提出简短采访的请求后,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边请记者落座,一边还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从5日晚间获奖消息传来,屠呦呦家中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祝贺的、采访的,她的老伴儿李廷钊一边帮着招呼记者落座,一边忙不迭地接着持续响起的电话。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获得了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一种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这段获奖感言,屠呦呦写在了一张纸上,一字一句地向记者念出来。她的声音清脆,口音夹带着浓浓的宁波味道。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7 08:54
“我还有很多要做的事”——专访诺奖得主屠呦呦

有关链接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7 15:11

追问:为何我从来不认识屠呦呦?


2015-10-07 10:09:42

这两天,“屠哟哟”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总理发来贺信,新闻联播大篇幅报道,各路媒体连夜赶往采访,让这位此前并不为众人熟知的科学家登上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头条,甚至连她的故居也被保护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在此之前小编对屠哟哟也是知之甚少,在得知其获奖之后,急忙请教跑科教口的同事,并迅速查阅资料,补充相关信息,以便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而她的成就早已摆在那里,假如她这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媒体会关注到她吗?她的故居会有人“关照”吗?


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应该在平日里对他们多一些关注,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支持,而不是被各种荣誉和名利牵着走。


碧翰烽:为何我从来不认识屠呦呦?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宣布,来自中医科学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另外两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屠呦呦遂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士。在国人兴奋之余,屠之获奖也引发了很多争论,包括屠呦呦缘何多次落选院士、及集体科研成果的署名权等问题。


也许是这几天在过节,对于诺贝尔奖竟然没有过多关注,尤其是我居然不知道有个屠呦呦,突然就获得了一个诺贝尔奖。当我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消息时,真还是
多看了几遍,因为我要确认,这是不是来自于大陆地区的,生怕又是外籍华人。


直到确认之后,我真是无比的激动,正如有的人所说,这个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项,真的是含金量很重,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值得我们自豪,相信这样的奖以后会越来越多。


看来我真是落伍了,为此,我深感惭愧。因为在屠呦呦获奖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她的盛名与成就,更不知道她一直在做什么。我为我的科学素养感到惭愧不已。我不知道,象我一样不认识的人,还有多少呢?


原来,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尽管我不是追捧娱乐的人,却也似乎陷入了这个陷阱。对于科学家们,我知之甚少;对于明星,还真能叫出一大把名字。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了科学的创新,如果没有了创新创造,我们将会何去何从?我们似乎都在讲创新,但又有多少人沉得下来,真正去做创新的事呢?对于名和利的追逐,人们似乎已经耐不下性子,只想着越简单越快捷的手段和路径,甚至于不惜以身试法,也不需要讲什么样的道德。


如果都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科学家们也就不能有如此之多的重大发现。屠呦呦恐怕也得不了诺贝尔奖。几十年的研究,失败、成功、寂寞、孤独,又有多少人做得到。


为什么屠呦呦能够获奖?据著名医学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教授回顾。屠呦呦之前很多人都用各种传统的中草药提取,屠呦呦最后锁定在青蒿,这是第一个贡献;第二步是在同行普遍用煮的办法来提取的时候,屠呦呦采用了乙醚进行萃取。我觉得是这两个发现和步骤奠定了她的得奖基础。


还有,我一直只是以为自己不认识屠呦呦,原来院士也多次地不认识她,多次落选院士。也许不能因为她今天获得了诺贝尔奖,就一定非得是院士,但是为什么这么一个有成就的人,却得不到院士的认可呢?


根据鲁白教授的看法,他认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院士制度不是荣誉制度而是利益制度。无论院士制度还是诺贝尔奖荣誉,都不应和太多的利益挂钩。不能因为获得了院士身份,就享有了更多的研究基金、决定权和人事权。目前院士连带有很多特权,所以才有人不择手段地去把自己变成一个院士。院士应该回归到一个荣誉,表彰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荣誉的认可并不意味着有很多额外的利益。特别是那些理应通过学术竞争才能得到的利益,这个应该回归学术竞争,把院士制度去利益化。


这样看来,院士代表的是特权、是利益,就必然可能让学术让路。


做创新,做研究,做学术,要耐得住寂寞,要沉得下心来。这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个体,而应是我们整个民族。我们都不应该太浮躁了,都不应该太功利化了。这也许才是我们真正反思的地方。
(此文10月6日发表于人民网强国论坛)

编 辑丨翟巧红 见习生丨刘梦琦


人民网 订阅
74997人已订阅

人民网,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也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
更多

本刊最新



追问:为何我从来不认识屠呦呦?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7 15:17
屠呦呦旧居被改造成高档商品房 标价1.5亿元



2015年10月07日11:37    来源:人民网







屠呦呦旧居被改造成高档商品房 标价1.5亿.jpg

人民网北京10月7日电 据都市快报报道,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让宁波人很兴奋,毕竟这是第一个大陆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还是女科学家。一夜之间,“屠呦呦”三个字刷爆宁波的朋友圈。


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旧居,位于宁波市开明街26号。老宅是民国初期的建筑,屋主是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的经济学家姚庆三,他是屠呦呦的亲舅舅。


姚宅是民国初期的建筑,目前保存完好。姚庆三故居总面积约2200㎡的开明街26号姚宅总价约1.5亿元!
12345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8 09:01
揭秘屠呦呦的诺奖推荐者:美院士5年前开始推荐她



新华网 2015100709:50:37 来源: 新华国际客户端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从不公布谁是推荐人,但新华社记者5日在采访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科学家的过程中,意外得知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推荐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而且这位知名疟疾研究专家从2010年就开始年年向评委会推荐屠呦呦。


米勒同一实验室同事、屠呦呦诺奖另一名推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苏新专讲诉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从2010年开始推荐屠呦呦】


  “2007年,我们到上海去开一个疟疾与传染媒介会议,会上米勒就问在场的人,谁知道青蒿素到底是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在场的人都不知道,”苏新专对新华社记者说,“米勒一直关注这个问题。有一天,我们在吃中午饭时聊天,就说这个事件确实很重要,应该去提个什么奖。我当时就跟他说,可以考虑提一下诺贝尔奖。他说,可以。”
揭秘屠呦呦的诺奖推荐者 美院士5年前开始推荐她 0.jpg
图为苏新专



  作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米勒每年都从诺贝尔奖评委会收到推荐表格。但推谁呢?作为懂中文的华人科学家,苏新专的任务就是帮他找到可以推荐的人选。苏新专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的疟疾临床研究工作比较熟悉,从屠呦呦那里获得当年“523”计划的一些资料,又到北京见了一些“523”计划参与者,最终决定就推屠呦呦。


  “2010年,我们推荐了诺贝尔奖后,又推荐了拉斯克奖,诺贝尔奖没有消息,但拉斯克奖很快就有回应,表示很感兴趣,马上有人过来(了解情况),他们有个临床奖,我们推荐了她和李国桥,”苏新专说。拉斯克奖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的说法,2011年屠呦呦获奖后,曾引起国内轰动。


  同时让屠呦呦广为人知的是,是米勒和苏新专为配合拉斯克奖写的一篇文章《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这篇文章发表在著名的《细胞》杂志上。


  “这篇文章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家(西方人以前)都不怎么关注这个事件,这个文章是跟拉斯克奖配合的,拉斯克奖是生物学界里很重要的奖项,《细胞》杂志的影响力非常大,连在一起就引起了关注,”他说。


  现在,在维基百科有关屠呦呦的介绍里,第一个引用的就是米勒和苏新专的介绍性文章。


  米勒是苏新专实验室以前的老板,现在已经退了下来,但仍在做研究。苏新专说,米勒人在欧洲,几个月前评委会还让米勒写过屠呦呦的专家报告,这个报告是他帮助组织、撰写的。


  记者给米勒发去采访电子邮件,但没有回应。但苏新专说,米勒对推荐屠呦呦“非常热心”,年年推,主要是他在推。


  【推荐屠呦呦的五大原因】


  屠呦呦获奖,在国内存在一定争议。苏新专说,他也是2011年去北京后,才听说屠呦呦跟一些人闹了很大意见,屠呦呦也对他证实了确有矛盾存在。“所以任何人跟她要(证明发明人的)资料,她也不给。她为什么给我们,可能是觉得我们没有利益关系”。


  在《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文章中,米勒和苏新专写道:“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中药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苏新专对新华社记者解释,他们认为屠呦呦名至实归,有5大原因:


  第一,“523计划”始于1967年,当时屠呦呦并没有参与进来,但从1971年在广东开会的会议记录可以看出,研究一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屠呦呦后来加入进来,并于1972年南京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到青蒿素可有效杀疟原虫。“东晋人葛洪的著作早就提到青蒿的抗疟作用,但带到项目里面来,是她(屠呦呦),是她把青蒿带到项目里面来”。


  第二,在1972年的会议上,屠呦呦也报告,当时青蒿提取物效果不稳定,而葛洪著作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要用冷水泡,她就想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便由用沸点78摄氏度的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35摄氏度的乙醚提取。所以,提取温度也是她第一个解决。


  第三,1972年8月,屠呦呦带领一个团队到海南做临床试验,包括她和几个同事首先在自己身上试药,证明了没有太大毒性。她们总共做了30例,基本都有效。所以她是第一个做临床试验的人。


  第四,国内有个争论,就是中药所的提取成分没有其他机构好,确实是这样,但其他机构的提取方法是根据屠呦呦提供的材料改进的。无可否认,屠呦呦参与了研究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第五,她是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的发明人。青蒿素是脂溶性药物,水溶性不好。水溶性不好,药性就不好。而提高水溶性,服用后就比较容易吸收。双氢青蒿素吸收性能就比较好。


揭秘屠呦呦的诺奖推荐者 美院士5年前开始推荐她 1.jpg

  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任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的屠呦呦在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


  苏新专说:“这些证据我都有严实的523的材料作证,都是原始资料。”


  还有其他一些佐证,比如,得奖时,屠呦呦的单位排名总在最前面,卫生部把青蒿素发明的证书给她们所。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到北京开一个会,在会上用英语作相关报告的是屠哟哟,“这个也可以说明她的贡献与她当时的地位,为什么不选个别人呢?(记者问:英语好?)英语比她好的人有的是。”


  【如果选一个人做代表,那就是她


  但苏新专也强调,不能否认其他人的贡献,这个项目“不是只有她做出了贡献,确实是一个团队的贡献”。参与的人有500多人,有三四十单位,跨度10几年,“所以绝对不是她一个人的贡献”。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提名一个集体的贡献。没有选择。提名一个集体项目,那当然是最完美的。但诺贝尔科学奖只给个人。我们也考虑过有没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确实想不出有那么突出的,虽然其他一些人都有一些贡献,比如罗泽渊、李国桥、周维善,”他说。


  在采访的最后,苏新专说:“不容否认,这个项目有很多人的贡献。如果有可能推荐集体奖,那(我们)肯定是这样做。如果选一个人做代表,那就是她。我们跟谁都不认识。我们要尊重事实。”
[责任编辑: 王萌萌 ]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8 09:03
屠呦呦:实验191次才成功 以身试毒弄坏肝脏


凤凰网2015年10月07日 02:24
来源:新京报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昨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5日晚间,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原标题:“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
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从电视新闻知道自己获诺奖
10月6日16时,回忆一天前发生的事,屠呦呦表示,当时家里没人,没有接到诺奖委员会的电话,后来还是同事告诉她获奖的消息。因为是英文播报,同事略有迟疑,随后屠呦呦在电视新闻中最终确认了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
到了19点多,屠呦呦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诺奖委员会官方的电话才姗姗来迟。
85岁的屠呦呦告诉记者,自己当晚一夜未眠。
“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屠呦呦说。
“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荣誉”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
获奖的奖金会怎么使用?面对记者的问题,屠呦呦和先生李廷钊开玩笑地说,“这点奖金还不够买北京的半个客厅吧?!太少了啊!”
服药试验致肝中毒,每天一身酒精味
“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与前晚记者在电话中沟通的情况一样,没说两句,屠呦呦又开始回避谈及自己。
茶几上,放着屠呦呦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是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蒙了薄薄的尘。
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组长
“当年,全世界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决老药的抗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都没有满意成果。”回忆与青蒿素的第一次接触,屠呦呦的眼神清亮,语气中不乏兴奋和自豪:“‘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滞了,科研攻关的难度相当高,我是北医药学系(现为北大医学部)的,又到中医研究院学习,但是做来做去很难,后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文献,发现了重新提取青蒿素的办法。”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试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自己的肝脏也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
“为了确保安全,大家都愿意试毒”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育有两女。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情非得已。对于家中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照片的屠呦呦而言,当年的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此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老伴儿李廷钊说着,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希望有新激励机制让中医药有更多成果
今天,荣誉来了,屠呦呦格外怀念当年并肩奋斗的战友,也更加骄傲于当年“523”项目创下的纪录: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试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卜鹏滨2002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据他回忆,那时候,尽管屠老师已经退休,身体也不太好,但在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她,她特别愿意和年轻人交流。
“屠老师总是拍着我的肩膀,勉励我:小卜,科研的事业还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你们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当年,同样年轻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正是凭着执着和坚持,在冷僻而又急缺的抗疟药物研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现在,掌声和鲜花都在向着这批代号“523”的人群聚拢。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说。
“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责任编辑:PN048]
标签:青蒿素 中药 新药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8 09:04


博客中国 > 生物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作者:方舟子    2015-10-06 09:2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文学 生活 生物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物。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始也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让人误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蒿提取的。


即便黄花蒿被用来代替青蒿使用,里面的青蒿素也起不了作用,因为中医是把药物煎成汤药来治疟疾的(最著名的是以青蒿、知母、桑叶、鳖甲、丹皮、花粉煎成的青蒿鳖甲汤),而一旦加热到60摄氏度,青蒿素的结构就被破坏,失去了活性,杀不死虐原虫了。


青蒿素的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究竟谁的功劳大,至今争论不休。不过,大家都公认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发现青蒿素受热就失去活性,想到了要用乙醚提取。屠呦呦称,她是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由于这个故事,人们会说青蒿素的发现至少受到了中医的启发,葛洪也因此成了“东晋名医”。其实葛洪是个炼丹的术士,《肘后备急方》则是收集民间的偏方,并没有用到阴阳五行、辨证配伍,与中医中药没有关系。


事实上,葛洪记载的这个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疟疾,也是很可疑的。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所以屠呦呦才用乙醚提取),用两杯水(东晋的“升”很小,当时一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也即一杯)浸泡一把青蒿,即使用的是黄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能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如果葛洪只记载了青蒿能治疟疾,我们也许能认为有其合理性。但是葛洪共在书中搜集了43个治疗疟疾的偏方,其中有草药,也有巫术。青蒿一条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只出现了一次(而草药“常山”出现了13次),也没有说其疗效有多灵。


即使葛洪记载的青蒿偏方真的对治疗疟疾有效,它并没有被葛洪特别关照,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也差不多被淹没了。虽然某些中医典籍中也会抄录它,但是并不看重它,只是作为文献备考。中医和民间仍然不停地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808个可能抗疟的中药,而同时的云南小组搜集的中草药单方、验方竟多达4300余个。这么多的偏方正说明没有哪个有突出的效果,否则就都用它了。而当时的实验也证明它们无一有效。


的确,虽然偏方如此之多,在历史上中国古人从来就没能抗击疟疾,每次疟疾流行都死人无数。直到1950年,全中国还有疟疾病人3000万,每年病死数十万人。有人以青蒿素的发现来说明“西医西药没进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事实是,没有一种中药能够有效地治疗疟疾,这个史实很能证明这一点:1693年,康熙皇帝患疟疾,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靠吃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治好的。从金鸡纳提取的西药奎宁进入中国后,成了最受热捧的、最著名的药物之一。在京剧《沙家浜》里,新四军赖以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而不是青蒿或别的中草药。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还未被挖掘出来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的记载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为困难。青蒿素发现之后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员试图从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也就并不奇怪了。
374 42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9 09:38
她获得了诺贝尔奖,却引发中国剧烈的讨论



她获得了诺贝尔奖,却引发中国剧烈的讨论


2015-10-07 领导内参



领导内参
微信号 lingdao-neican
功能介绍 一本高端人士的重要参考资料
内容转自 禅艺会


诺贝尔奖颁发给一个被中国科学界最高团队忽视的科学家,似乎有些让人尴尬,却似乎又在警示:不要再痴迷于权利与名相的争执,请更多关注科学规律与社会贡献的本身,时间最终都终淘汰一切的名相 、虚假与伪装。——纯道题记


2015年10月5日,当中国人在国庆假日期间忙着周游世界之际,世界给了中国人一个响亮的回向:85岁的屠呦呦,成为中国科学界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今年的奖项被分为两部分:一半授予爱尔兰和日本科学家,表彰其在治疗蛔虫引起的感染方面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10.88万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这本是一件值得举国欢庆的重大事件,毕竟中国人的 “诺贝尔奖情结”太深太久,好不容易等到了开启中国科学新时代的那一时刻,却又仿佛给中国人上了一堂严肃的课,让本来想沸腾一下的心,顿时有一种如鲠在喉的窘境: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三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 “三无”科学家。在迷信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中国,这样的人通常不会被列入顶级科学家的行列,更不会被看作是代表中国科学发展方向的领军人物,然后,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了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以重重一击,这么多年,她曾几次被提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却始终没有当选。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的父亲摘引《诗经》的诗句为女儿取名,《诗经》中排列有三句呦呦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父亲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其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未曾想到女儿会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也或许一是种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


1951年,屠呦呦进入北京大学生物药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她不得不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以适应工作所需。她的这些中西医相结合的学习背景,为她日后发现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础。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这也是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授予她这项国际最高科学奖的理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屠呦呦曾在美国获得过2011年度拉斯克奖,这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得奖本身已经表明,她其实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了!拉斯克奖一直被视为“美国的诺贝尔奖”,或者是诺贝尔奖“风向标”。此前,拉斯克奖得主中有80人获诺贝尔奖。但是,这还是不能让屠呦呦打开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之门。倒不是屠呦呦本身有着自己的名利思想而要急切加入这一最高科学团队,而是一向标榜代表中国最高科学地位的院士委员会,怎么可以忽视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中国科学家,让自己的权威被自己否定呢?这多少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如今的中国,因为屠呦呦的得奖而像炸开了锅,不仅是庆祝她获得殊荣的掌声,更在于这样一位 “三无”科学家得到世界最高科学奖的充分肯定,而让中国人的判断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置疑。本来,科学是严谨的,也是独立的,它不应该受到太多世俗力量的影响,如果说一项极其重要的科学成果不被众人理解和知晓,那倒没有多少关系,而竟然被中国科学界的整体忽视,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缺乏独立的判断力,不仅在于民间,更在于精英与知识阶层。她曾几次被提名院士,但始终没有当选。试问,当时参与评审的专家,在今天敢不敢抱着仅剩的一点科学态度,出来承认一下,或者说明一下她不能被评为院士的原因。或者,敢不敢直接来个检讨与辞职。如果敢作敢为,站出来的人至少还值得尊敬一次,毕竟人无完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在别人看来是一小步,对于中国科学发展的进步来说想必就是一大步。


几十年来,中国人缺少判断力的情形是愈演愈烈,对事物发展的本来规律和内在的创新力不再追求与坚持,而对于那些外在的 “名相”却迷信到痴迷的程度,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真正水平无人关注与评判,对于所谓的外语考试、计算机成绩甚至政治考核却摆到了第一条,不过关者晋升之路万事休想。佛教中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 “着相”,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中国禅宗倡导的 “直指人心”,就是要人们破除一切的外相、虚相、名相,可以真正看到事物本性。科学研究的本性就是创新,就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而科学家的称号、名分、头衔,都是外在虚相与假相,如今的科学界和知识界只求名相,不求本性,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为了渡金,全线造假,中国式的在职博士让一大批官员有了博士称号,甚至花钱在国外买一个洋博士学位回来,即有了博士称号,又有了留学背景,如果用好了政府资源,就可以在科学院里混一个院士头衔。当一个科技官员混入院士队伍时,或许人们不会感觉到他的危害;当一批科学官员都晋升为院士之后,这个团体的没落已经无药可救;当人们已经不再把他们当一回事时,他们却指挥着中国科学发展的方向,这才是中国最悲哀的地方。尽管最高当局在近年的院士评审中,已经三令五申要求各级官员退出院士候选人名单,但病入膏肓,已经积重难返了。结果就是,像屠呦呦这样的优秀科学家被挤出了院士队伍,或许那些评审委员们卡她的关键之处就是因为她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留洋背景。如今,博士满街路,留洋太容易,还用三十年前的旧思想来判断一个人,把那些假相当判断标准,实在要贻笑大方了。


今日中国,正在自上而下倡导创新力,却不见创新机制的真正形成,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人缺乏独立的科学精神和自主的判断力。像屠呦呦创新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的科学家,在中国当不上院士的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这些人往往“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例如,饶毅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相反,不少人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而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各界。


当中国人整体缺乏判断力之后,自然就会发生是非不明,好坏莫辨、黑白难分,曲直混淆的各种奇怪现象,如今发生在中国科技界的 “糗事”只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而已。诺贝尔奖颁发给一个被中国科学界最高团队忽视的科学家,是对这种现象一次最高警示:不要再痴迷于权利与名相的争执,请更多关注科学规律与社会贡献的本身,时间最终都终淘汰一切的名相 、虚假与伪装。


向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先生致敬!
向不为名利而默默奉献的科学家致敬!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9 10:33
参加祝贺屠呦呦获诺奖座谈会的科技大咖都有谁?


2015年10月09日 07:13   来源:凤凰网   


参加祝贺屠呦呦获诺奖座谈会的科技大咖都有谁? 0.jpg
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座谈会现场。(摄影/孔德继)

参加祝贺屠呦呦获诺奖座谈会的科技大咖都有谁? 1.jpg
与会者名单(图/孔德继)

参加祝贺屠呦呦获诺奖座谈会的科技大咖都有谁? 2.jpg
与会者名单(图/孔德继)

  在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天后,10月8日下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到场嘉宾规格较高,多来自相关医学科研单位领导岗位。具体会议发言信息请关注凤凰网后续报道。
  附参会嘉宾名单整理附下:
  巴德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
  曹正逵: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任医师
  陈赛娟: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士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贺福初: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建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姜廷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李静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廖福龙: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饶毅: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尚勇: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沈岩: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春法:中国科协常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王志珍: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海鹰:中国科协常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张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周济: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晓新: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
  高月: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药理毒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凤凰网孔德继现场报道)
(责任编辑:梁靖雪)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0 09:06
红梅报春: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奖座谈会散记
作者:孔德继
2015-10-09 第397期


除了每年的两院院士大会,这次会议可能是空间范围内院士密度最高的会了。较早到达会场张伯礼院士守口如瓶,拒绝了本记者有关中医药问题的采访。前几日张伯礼院士贺屠呦呦教授获奖填了一首《浪淘沙•诺奖》的辞,足以秒杀社会各界给屠呦呦研究员的贺信。

座谈会现场


红梅报春: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散记


凤凰网记者孔德继


导语:在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天后,中国科协主办了“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会议规格很高,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和十余个科技界代表在会上发言。凤凰网现场观察,带大家品读屠呦呦发言和会议安排传递的信息。


除了每年的两院院士大会,这次会议可能是空间范围内院士密度最高的会了。较早到达会场的张伯礼院士守口如瓶,不接受记者采访。这位张伯礼院士前几日为贺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填了一首《浪淘沙·诺奖》的辞,都说可以秒杀社会各界给屠呦呦研究员的贺信。其辞如下:


诺奖落京东,青蒿素名。良药治疟救苍生。百般艰辛实验难,医典启明。


协作会战兴,递补相竞。古方须赖科技成。埋头干事何顾它,呦呦晚鸣!


直到中午十二点,科技会堂会场接到的指令还是会议严格保密,活动信息不在宾馆各位置的电子屏显示。一位会场服务人员说,但今天的任务让他感觉略不寻常。


10月8日下午三点整,着寻常中国大妈一样款式羊毛开衫的老太太在一众热情洋溢的男性知识分子的簇拥下蹒跚走进会场。掌声在老太太进门后三五秒钟后才响起,因为手机拍摄和分享是当前国民的生活方式之一。


有序与失敬


会议由中国科学与技术协会主办。老太太落座于面向嘉宾一排的最中间席位左手边的位置。老太太右手这个最重要席位的嘉宾是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院士。王志珍右手边的要客现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最近几天一封他署名的贺信被指多处病句,被公众广泛议论。所有座谈会嘉宾的位置安排能看出是主办方精心设计的,结构尊卑有序。


按照会议议程,第一项由主持人介绍与会嘉宾。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尚勇书记声如洪钟,在介绍每位嘉宾的时候,后面都加了“同志”二字,气氛就轻松搞起来了。“同志”二字在当前的公共空间几乎消失,此刻被念出来却没有太大违和感。原因或许包括大多数嘉宾来自体制内的领导干部,即便不是干部,也都是科研工作者,同行道声同志非常自然。由于屠呦呦的科研生涯是特殊的“革命”年代的政治任务,甚至军工系统的保密任务,“同志”之称更显顺理成章。


嘉宾介绍的同时分享到朋友圈的信息收到了评论。一位中医药专家通过照片看到了“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的横幅表。指责说直呼85岁老人其名太没教养,至少应该加个“教授”或“研究员”。并补充说,这“不仅是没有科学和文化的问题,尤其是没有尊重科学和尊重学长的问题。要是XX长官,怎会直呼其名!”


呦呦道来江湖一统


嘉宾依名单次序被介绍后屠呦呦先生开始了她的演讲。浓重的宁波口音和在场其他能说会道的科学家、官员们相比对照鲜明。老太太虽85岁高龄却思路清晰。演讲脱稿,讲故事,极少官话套话。这些故事细节却都与获奖后掀起的是是非非对应,没有正面回应连日来的批评,却满满给出了答案。


演讲中始终贯穿着并肯定着团队协作工作的方式。


“中医研究院的团队为发现青蒿素所做的艰苦奋斗,是令人感动的,因为那时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部的研发团队大协作,努力促进了青蒿素的研究、生产和临床(试验),解决了当时国内外大量的工作没有得到结果的耐药性疟疾的治疗问题。”
研发过程讲得很细。看上去能适当平复与同行间的紧张心理关系。


“东晋时期,(也就是距今)一千多年前,有个<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道理很简单,就是青蒿一把,加水研磨一下,压出来的水喝下去。后来回想我们当时一般中药都是用水煎一煎,就考虑到为什么这么来处理这个药?我们就考虑,可能有温度破坏的问题,还有一个提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成分),也就是说,还有一个药用部位的问题,还有一个品种的问题。早期的青蒿、5月的青蒿根本没有青蒿素,因为从植物来说,它体内没有合成青蒿素,就是大量的青蒿酸,都有品种的问题,有药用部位的问题,还有采收季节的问题,更多的是提取方法的问题。从这四个方面反复实践以后,(我们)最后才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部位,这个部位能够抗疟,有百分之一百的抑制率。其实青蒿一大部分都是杆,这个杆根本不含有青蒿素,只有很少的一点,叶子才含有青蒿素。所以后来,我们用乙醚来提(青蒿素),因为乙醚的沸点比较低。但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用醚提出来的杂质还是比较多的。有酸性和中性两个部分,酸性部分是没效的而且有毒性,所以去掉酸性部分,留下来的中性部分,这才是达到100%的疗效。”


屠呦呦研究员独享诺奖之合理性之一,在于其原创性和作为一个团队灵魂的贡献。清华大学鲁白教授凤凰网专访时就明确谈到,“屠呦呦之前很多人都用各种传统的中草药提取,屠呦呦最后锁定在青蒿,这是第一个贡献;第二步是在同行普遍用煮的办法来提取的时候,屠呦呦采用了乙醚进行萃取。我觉得是这两个发现和步骤奠定了她的得奖基础。”


屠呦呦的故事,再现了她创新发现的过程。捍卫了科学家的荣誉。


“因为很多年没做出来工作,大家就对鼠疟、猴疟能不能准确反映临床的疗效有了怀疑。这个做出来以后,我们也都向’523办公室’汇报,那时候所有的工作都停了,但这个项目要开展一些内部的会议,其他一些同志也都参加,也不保密。”


在与国内其他团队的关系上,屠教授也都有所讲述。从这段可以看出,其他团队的实践是分享屠教授的思路基础上的实践,但不是核心性原创。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1978年召开科学大会,我去领奖状,是因为我们的科技组——中医研究院里我的组得了这个奖,我作为组长就要上去,这个奖状现在还在那里。1982年,就领了一个发明奖,我们是第一单位,因为那时候写了六个单位,但是中医研究中药所是放在第一,我就去把这个发明证书领回来。所以一直到1981年,WHO也了解了这些情况,要求卫生部在中国召开首次的青蒿素国际会,他们来了7位专家,英国、美国、法国,我们就全部做了报告。”


青蒿素提取和临床试验过程中多团队参与是事实。但屠呦呦作为青蒿素研究的代表领奖也是“老常态”,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颁奖给屠呦呦,并非事实不清,头脑发热。


屠呦呦是在讲的故事,同事也用故事回应了和化解着连日来的各种指责。


慎谈中医药


屠教授退休的单位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虽然带着强烈的中医色彩,但并不完全是个中医机构。与诺奖评审委员会明确表示不是给中医发奖一样,屠呦呦也没有承认这是中医和中药的胜利。但屠教授也没有干吃饭砸锅的事情,承认中医药是宝库,但要用现代科学进行研究。


“所以我就说,诺贝尔奖是国际社会进一步的全面认可,是这样一个问题,当然这个奖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荣誉,是’523’当年大家共同工作的同志们的荣誉,所以我觉得这一次,我这样想,这个也说明了毛主席说的,中医药是个伟大宝库,说明确实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用现代科学(进行研究)。”


屠呦呦获奖近日掀起波澜还因为她享受了世界最高荣誉的时,仍然没能得到中国最高科学荣誉的认可。参评院士屡评屡败是什么心情?会上没人敢问这个问题。


老人提到了获奖后北大校长林建华带年轻人来家里看望,还有不相干的清华大学的不相干专业的学生会的人来家里软磨硬泡。屠教授演讲中将之表述为“年轻人现在也是在图强,努力争创高峰”,从老太太的语气中听得出嘲讽,这嘲讽的味道似乎被现场的观众的笑声进行了确认。


屠主要科研创新经历的背景是特殊年代的一个特殊任务,举国体制的一个成就。这样的故事讲出来,讲开,讲细,以团结与合作的名义。客观上是对当前的科研评价尴尬局面也是一个缓解。


中医药界的科学声音


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与会代表座谈。通常情况下,一个会议最先发言和最后发言相对而言地位更高。或许是因为屠呦呦没有跻身两院院士这个中国科学家的顶级俱乐部,本应代表中国科学界最高水平的两院代表和科技界领导都没有最先发言。又因为屠呦呦所获的是医学界的奖,最先发言的三位与谈嘉宾都来自医学界。


被主持人安排第一个发言的与会代表是来自屠呦呦所在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院长张伯礼院士。除屠呦呦外,整个座谈会中只有他和中医药有直接工作关系。


作为发言道贺的科学界代表中仅有的中医药界的人士,张伯礼自然要提中医药说话。简单谈了中医药的优势,提到“李克强同志所说的,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我想中医会有贡献”。希望全社会对中医药能够理解和尊重,呼吁国家各个部门继续支持中医药,“我们(中医药学界)给点阳光就会灿烂,一定会作出努力的成绩。”


张院士与屠呦呦研究员一样,是中西医结合的专家,不是“老中医”。把自己对中医药的肯定锁定了一个现代科技的基调:“古老的中医是宝贵的,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所致,现在真正把它拿出来必须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青蒿素就是一堆草,但是变成青蒿素就不是草,是一个宝。所以这个奖得到以后,激励我们更深入的去汲取中医的精华,更大的采用现代的技术,两者巧妙的结合,产生更多的原创性成果。”


“举国体制”可以重启


第二位与谈嘉宾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巴德年院士。在祝贺之外,他谈到了科技体制和科研管理的改革问题。他认为,中国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要的时候可以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条原则。


巴院士批评目前的招标、投标和重大专项,认为其名声大,运作起来却像“小作坊”:“我搞过8年的督查,一个导师领五六个研究生,也搞重大专项,能搞出什么?所以,我在想集中国家力量,一旦看准,哪怕最后失败,也集中力量搞明白成功还是失败。”


要允许多种科研评价体系并存


科学家代表首先发言的是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近年来也被广泛认为获诺贝尔奖的几率很高。他谈到了对制度问题的一些思考。


他首先担心大家过度解读获奖、走极端,反对从一个单一模式走到另外一个单一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实事求是地允许多种科技评价标准存在,不能一刀切。呼吁中国要允许多种科研评价并存,实事求是,跟据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科研评价标准。


另外施一公院士还特别谈到了基础研究的两个问题。一是不该一味用SCI、影响因子、引用率等等刻板指标去评价基础研究,从而导致科研人员的创造力被束缚;二是不能因为中国今年获得了药物开发的诺贝尔奖,就立即出现论调认为中国的基础研究不重要了。因噎废食。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


“打酱油”的饶毅


紧跟施一公院士发言的是北京大学饶毅教授。饶毅教授一周之前还是中国最知名的落选院士之一,如今因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看上去只能成为中国第二知名的落选院士了。饶教授向来风趣且犀利,近日接受凤凰网采访时提出了他的“饶毅之问”:


“屠呦呦获诺奖算是对中国科技体制的一个冲击;


目前是否趁势改革也是检验官员是否称职的机会;
中国科学界在如此冲击下,是否脸红是检验大家有没有羞耻感的时候;
长期忽略屠呦呦是体制和文化的耻辱,背后因素是创新发展的阻力;
今天和以后的屠呦呦能够在中国生存吗?
经费如此丰富的中国科学界还会继续热衷“关系”而忽略科学吗?”
前天对官员、科学界、体制和经费管理都进行了直接的批评,今天却与相关领域的最高代表面对面坐在一起。饶毅遵守了为客之道,没有破坏祥和的气氛:
“屠呦呦获奖,彰显了中国女性对人类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对中国男性的激励。我们知道,诺贝尔奖115年来有592位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奖,女性获奖者有17位、18人次,只占区区3%。在科技界,我们尤其要珍惜女性科学家,为她们从事科学研究、追求智识生活提供更多的、实在的支持。当然,中国科技界的男性也需要避免走中国男足的道路。”
饶毅教授以“中国男足”结尾引来了本场活动唯一一次哄堂大笑。对女性的强烈赞美,也抢了后边陈赛娟和王志珍两位女院士的台词。大家都能看出来,他是来“打酱油的。”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最后一个发言。首先回忆道1988到1989年期间,她在美国的FDA实验室学分子生物学,做疟原虫研究希望涉及抗体。当时参加了一个Nature的国际会议,会上各方面的做抗疟疾工作的欧美科学家都说中国的青蒿素是当前最最有效的药物。当时我非常惊奇,因为我们所谓早期出去的人都觉得自己要去学习,向外国人学习,真没有想到我们还有一个青蒿素被当年所有的国际的科学界科学家们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药物,承认这是中国做的。


另外王志珍提到非常赞赏饶毅,因为他做了屠先生青蒿素科学史的研究,尽管他一直否定自己是诺贝尔奖的推手。中国很需要研究科学史,近代中国科学不是那么落后,有很多成绩。


主持人尚勇总结发言讲到,屠先生获得诺贝尔奖对中国科技界来讲是一枝报春的红梅,红梅花开了,将会迎来百花齐放。我们国家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和一些世界大奖的好消息会接踵而来,很可能会出现井喷的现象。所以我们欢呼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在从跟跑的阶段,向领跑、并跑的时代转变。


注:本文引用屠呦呦发言部分,主要参考了《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屠呦呦今天在中国科协:我有一个希望》
相关推荐:


参加祝贺屠呦呦获诺奖座谈会的科技大咖都有谁?
清华教授鲁白:从屠呦呦得奖看院士制度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0 09:08
价值链上端被外企把控 中国沦为青蒿素原料供应地



新华网 2015100918:13:36 来源: 羊城晚报

  屠呦呦因为发明青蒿素终于获得诺贝尔奖。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昨日,涉及青蒿素概念的上市公司,包括复星医药、昆药集团、浙江医药、白云山等,全部涨停。然而,在资本市场正为此狂欢的同时,业内更为担忧的是,尽管青蒿素是中国人所发明,但中国仍只是青蒿素原料供应国,而处于价值链最上端的国际市场仍被外资药企把控。


  全球9成青蒿草来自中国


  青蒿素由中国人发明,但中国仅仅扮演原料供应国的角色,处于价值链的最末端。目前全球青蒿草90%来源于中国,有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青蒿素产量为200~220吨,其中诺华公司的消耗量约达到50吨,印度两家公司分别消耗约40吨和30吨,三者均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供货商。


  尽管青蒿素被称为抗疟“神药”,但青蒿的价格却十分低廉。青蒿作为提取青蒿素的原料,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公斤不超过5元。羊城晚报记者在中药材天地网上看到,在亳州市场,青蒿的市场报价更是低至每公斤1.8元。中药材天地网的有关人士表示,我国青蒿虽然资源分布广泛,但真正能达到提取标准的青蒿资源却较为有限,仅分布在我国重庆东部、福建和广西及海南部分地区,而其他地区的青蒿都达不到提取标准,又没有什么独特疗效,自然难以卖得高价。


  青蒿价格低廉,但青蒿素的提取却环节较多,费时费力。2004年5月,曾经是全球治疗疟疾首选的药物奎宁系列治疗效果减弱,WHO正式推荐使用以青蒿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ACT),使得青蒿素价格一路高涨到每公斤8000元。之后由于青蒿素需求趋于平稳,而且增长不明显,2007年年中,青蒿素价格跌到了每公斤1350元,但生产青蒿素的成本在每公斤2000元左右。2012年国内青蒿素企业的生产成本在2500-2700元/公斤之间,但同期青蒿素的销售价格和出口价格仅在2000-2100元/公斤。


  中国企业被关在WHO大门外


  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种植、提取环节,这是因为,青蒿素类药物被成功研发后的40多年来,没有一家中国药厂走进WHO的采购目录。


  疟疾流行的非洲国家因经济基础薄弱,无钱购买青蒿素制剂等抗疟药,只能依赖联合国赞助,由WHO等国际组织出钱采购。而两大外资药企瑞士诺华公司和法国赛诺菲公司则是联合国指定的青蒿素制剂的供应商。由于国内早已消除了疟疾,国内药企也不重视青蒿素的国际认证,这就使得中国企业基本上被关在WHO的大门之外。


  根据CFDA数据显示,目前共有53条与青蒿素这一药物相关的药品批文,涉及16种产品,包括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原料药,双氢青蒿素片、蒿甲醚片、注射用青蒿琥酯等制剂,共涉及24家药品生产企业,其中上市公司有6家,分别是复星医药、昆药集团、浙江医药、新和成、华润双鹤、白云山。而其中,昆药集团是诺华蒿甲醚原料的供应商,浙江医药则是诺华Coartem(蒿甲醚+本芴醇)的组分本芴醇的供应商。


  主动出击仍遭遇重重困难


  意识到处于价值链末端的不利地位,有消息称,目前已有复星医药、昆药集团等药企启动了青蒿素产业国际化道路。但国际化注定困难重重。


  由于国际社会对中国药企不信任,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有限公司曾另辟蹊径,2007年,资助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素抗疟研究团队到非洲科摩罗开展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项目实施以来,科摩罗三岛已实现疟疾零死亡,发病率人数减少了95%。科摩罗项目平均每人花费仅人民币100元,治疗费用是按照西方传统做法花费的1/3。据WHO预计,消除非洲疟疾至少要耗费30年时间、投入经费至少500亿美元以上。而根据科摩罗项目的实施经验估算,如全部应用新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方案,则只需200亿美元、15年时间。2010年,商务部将复方青蒿素列为我国援助非洲的抗疟药品,但仍无法打开WHO的大门。


  由于得不到WHO的认可,灭疟经费的来源则成为另一大问题。由于非洲严重流行疟疾国家的财力无力支付,灭疟资金高度依赖国际援助。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借助其国际援助的资金优势,长期在非洲疟疾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援非资金规模总归有限,持续投入于灭疟援助的经费受到严重制约。


记者陆志霖


[责任编辑: 汪文品 ]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0 09:09
博客中国 > 学术



屠呦呦获奖带来的尴尬及科学史的问题


作者:陈锐    2015-10-07 14:32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文学 生活 学术

    一个穷人家庭哪天中了彩票大奖,常常会引出许多是非,一个很少获奖的国家一旦获了奖也注定了难以平静.。在现今世界上,很少有哪一个像今天中国一样为诺奖投注了那么多的期望、金钱和人力,,为创新、原创喊了那么多年的口号,建立了那么多的创新中心和创新制度,但是当奖励真的到来,却又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庆祝,如何总结和表彰。上次的莫言获奖就带来了那么多的争议,而且后果很难消除。那个挪威的授奖辞中明明说莫言的小说表现了人性的阴暗、残酷和非理性的一面,但我们自己却偏偏说莫言获奖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是符合主流文化的,西方人说其小说是粗俗和淫荡的,但我们自己偏要将其看成高雅和纯粹的文学,还想将其放入中学教科书。这次屠呦呦的青蒿素获奖,理应是举国欢腾,但 看来不少人却并不高兴,而且争议和上次相比似乎也不小,从现在来看,主要的争议集中在两点,一是此成果是个人还是集体,另外则是青蒿素是西药还是中药。在这两个问题上中国自己的看法也与洋人不一样。对于第一点,中国科学界早有定论,领导早就开会确定是集体成果,奖励中没有个人名字,而且在诸多参与有功人员中也决不会把她排在第一位,否则就难以解释她落选院士了。但是诺贝尔奖却偏偏授于她一人,将她作为此500多人集体合作成果中最主要贡献者,这实际也就是间接否定了领导开会的决议,昨天凤凰网报道那位北大的饶毅说:“中国科学界在如此冲击下,是否脸红是检验大家有没有羞耻感的时候;长期忽略屠呦呦是体制和文化的耻辱,背后因素是创新发展的阻力;今天和以后的屠呦呦能够在中国生存吗?经费如此丰富的中国科学界还会继续热衷“关系”而忽略科学吗?”另外至于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授奖方说是受传统文献启发而研制的西药,凤凰网也报道方舟子认为是西药,理由之一就是“中医典籍记载了很多种治疗疟疾的药方和巫术,青蒿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种,而那些药方和巫术都已被证明是无效的。中医历来就治不好疟疾。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康熙皇帝曾经得了疟疾,御医们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由传教士用进口的金鸡纳治好的。”但中国自己对此却持不同态度,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就说这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从很多方面来看,这次获奖留下的争议及其后果在相当时间内都不会消除,因为这些争议所涉及的早已不止于学术和是非,而是涉及政治,涉及中国文化和中医的荣誉问题。对于中医和西医的关系,即使你能够从道理上把它讲清楚,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有耐心听完。实际上,此次获奖还有一些可能的争议,如对历史,科学史,科学与民主的关系等。从对历史的态度来看,此次获奖成果是在充满争议的前三十年中,而且尤其是在十年浩劫和悲剧中获得的,是中国唯一获得世界认可的创新药物,那些左派和右派恐怕都对此获奖有说不请的感受。左派常常美化过去,右派却又习惯于彻底否定历史。实际上西方的科学史上也一直充满类似的争议,诸如科学与基督教的关系,方舟子就常常批评基督教。另外,从此次获奖中,也使不少人增加了对科学史的了解,这就是战争在东西方历史上常常成为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无论是奎宁还是青蒿素都是如此。至于科学和民主的关系也很重要,在西方科学史上,民主也成为科学进步的基础和动力。那些过度强调权威的地方,往往都会或多或少阻碍科学的进步。学校一位受领导器重的国学教授就把《论语》中的君子“畏大人”解释为听 校长话。当然在西方科学史上,也有许多权威压制科学的事例,只是程度相对有不同。例如欧洲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主要是在大学以外,那时的欧洲大学是保守势力所在,即使是牛顿当时在剑桥大学也是受忽视的。科学的创新尽管听起来美好,但事实上在开始时是危险的,那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说如果老科学家早死则有益于科学进步,可以让年轻人少一些阻力。这是在自然科学和技术中,有直接可见的效用,有很多东西都很难真的创新,如果在与政治更密切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就更难想像了,像今天那些被儒家膜拜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圣人中,许多也都是长期被忽视的,西方也是如此。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屠呦呦评不上院士也是很自然的,日本的一些获奖者也是如此,因为这本身就是科学史的真实进程。

171 16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0 09:16
一家之言 :



博客中国 > 社会



最好不要当院士


作者:大悔    2015-10-09 17:26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文学 生活


    许多人为屠呦呦没有当选院士不平,我倒觉得不当选是好事。

    袁隆平也不是院士,被美国选为外籍院士的施一公、李爱珍, 也不是。但他们都出了成果,大成果!

    这些人成了院士,是否对院领导造成威胁?

    不知道当了院士是不是要经常开会,开会占去许多科研时间。

    有头衔、有组织之后最容易吃大锅饭。

    中国人之间,在同一组织内,最容易互相掣肘,互相使绊子,最容易像在公交车上一样抢占位子。

    这样花去许多精力,其实不务正业。

    中国最多的,就是人际关系院士,大概有13亿!

    最后,无论如何,屠呦呦获奖是好事,是中国人得奖,不要又像对待莫言一样,骂将起来,好像得诺奖的就是反革命!

    方舟子又骂起来了!

    “举全国之力用人海战术做出来的。“

    “屠呦呦的成果发表过程中确存在拔高自己、贬低他人、忽略别人贡献的缺点。例如在其发表的专著中,甚至会去篡改引用文献的署名。她因此备受其同事、同行诟病,也是她三次选院士都没能选上的因素之一。成果的署名起码应该做到尊重事实,不夸大自己的成就,不忽略同事的贡献。”

    呵呵,不仅不要当院士,还注意不要一不小心得诺奖!

    红色的眼睛,在四处闪闪发光,盯住了你!
    1988年,鲁迅文学院函授高级班老师夸我“也许写小说我还要向你学习”,我一时兴起,戏作《我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词》一篇,一个老是被老师骂的同学看了,咬牙切齿,骂我狂妄,恨我至今,27年!现在他几乎天天在网上骂我,甚至举报我的诗歌“搞乱人心”,举报我的博文“煽动人们不信仰任何主义”!诺贝尔、文学,一下子统统被他老兄的政治挂了帅!

    还有说是毛思想伟大胜利的。

    不错,就算是毛亲自批准研究的,但他不批准的,不知多少!他要是都批准,现在中国就是诺贝尔大国,因为原本中国人是聪明人!就是毛时代的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也要发给老舍,但发现老舍已经死了。
   老舍死得很惨。
   田汉、郑君里、蔡楚生、上官云珠、孙维世以及《敖包相会》词作者海默、《九九艳阳天》《草原之夜》曲作者高如星,以及各大剧种顶级明星,都死得很惨!
                                                            2015.10.7
215 3
晓辛
制度的昏暗是邹制一切创造的羁绊,人伦天理的束缚耗尽智者的生命。
12小时前回复点赞(6)转发举报
·
胡燕
中国人是最健忘的人种
10小时前回复点赞(2)转发举报
·
良实仁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准备发给老舍,但老舍已经死了。
老舍死得很惨。
田汉、郑君里、蔡楚生、上官云珠、孙维世以及《敖包相会》词作者海默、《九九艳阳天》《草原之夜》曲作者高如星,以及各大剧种顶级明星,都死得很惨!很惨!!!
11小时前回复点赞(2)转发举报
1.
大江东去13小时前
1楼
政治挂帅,不听领导的,给你穿小鞋还是客气,否者踢出球籍       
点赞(2)转发回复
院士,将是下一个被搞臭的词,不当也好!
9小时前回复点赞(1)转发举报
·
hb
2.
大江东去13小时前
1楼
政治挂帅,不听领导的,给你穿小鞋还是客气,否者踢出球籍       
点赞(2)转发回复
玻璃小鞋
9小时前回复点赞(1)转发举报
·
胡燕
中国人是最健忘的人种
10小时前回复点赞(2)转发举报
·
大悔
3.
良实仁11小时前
1楼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准备发给老舍,但老舍已经死了。
老舍死得很惨。
田汉、郑君里、蔡楚生、上官云珠、孙维世以及《敖包相会》词作者海默、《九九艳阳天》《草原之夜》曲作者高如星,以及各大剧种顶级明星,都死得很惨!很惨!!!       
点赞(2)转发回复
4.
大悔10小时前
2楼
海默、高如星都是小八路出身,为开辟新中国电影立下汗马功劳!海默被装在麻袋里乱棒打死,高如星肋骨被打断,戳进肺里。(央视系列节目《大宝电影传奇》)
田汉国歌词作者,文革被斗,被迫喝尿,死于狱中。孙维世烈士孙炳文女儿,其兄孙泱亦在文革被打死。       
点赞(1)转发回复
孙维世被活活打死,头上还被钉进钉子。
10小时前回复点赞(1)转发举报
·
大悔
5.
良实仁11小时前
1楼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准备发给老舍,但老舍已经死了。
老舍死得很惨。
田汉、郑君里、蔡楚生、上官云珠、孙维世以及《敖包相会》词作者海默、《九九艳阳天》《草原之夜》曲作者高如星,以及各大剧种顶级明星,都死得很惨!很惨!!!       
点赞(2)转发回复
海默、高如星都是小八路出身,为开辟新中国电影立下汗马功劳!海默被装在麻袋里乱棒打死,高如星肋骨被打断,戳进肺里。(央视系列节目《大宝电影传奇》)
田汉国歌词作者,文革被斗,被迫喝尿,死于狱中。孙维世烈士孙炳文女儿,其兄孙泱亦在文革被打死。
10小时前回复点赞(1)转发举报
·
良实仁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准备发给老舍,但老舍已经死了。
老舍死得很惨。
田汉、郑君里、蔡楚生、上官云珠、孙维世以及《敖包相会》词作者海默、《九九艳阳天》《草原之夜》曲作者高如星,以及各大剧种顶级明星,都死得很惨!很惨!!!
11小时前回复点赞(2)转发举报
·
18001631092
方肘子问:青蒿素与中药有多大关系?
我的回答:青蒿素是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成果。并反问方肘子:用青蒿以外的任何植物,可以提出青蒿素吗?
论证如下:
(1)1981年,WHO的7位专家说:青蒿素的研制过程,“……中国人能够用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
(2)现在,中国科普作家方舟子说:“青蒿素是在对数千种中草药进行复查的基础上发现的,仅仅在这个意义上,它和中医药有一点点关系,而实际上它的发现和中医药没有太大的关系。”
很明显,方作为一个中国人,看问题却远不及外国专家的结论正确。
(3)青蒿为什么能从数千种中草药里脱颖而出?原因是屠呦呦受到东晋时期(距今一千多年前),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
这就是青蒿素与中医药之间的关系所在。
结论:医药寻找思路上,功在”葛洪+屠呦呦;医药提取方法上,功在现代医药技术。总之,青蒿素是“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成果。 
11小时前回复点赞转发举报
·
黑匣子
呵呵,赞成。当了院士再去获诺贝尔奖,别人肯定会怀疑又是用钱买的!
12小时前回复点赞(1)转发举报
·
晓辛
制度的昏暗是邹制一切创造的羁绊,人伦天理的束缚耗尽智者的生命。
12小时前回复点赞(6)转发举报
·
网言网语
就实利来说,院士好像比诺贝尔奖丰厚得多,诺贝尔奖不可期待,院士却是有一套实际的规则。
13小时前回复点赞(1)转发举报
·
大江东去
政治挂帅,不听领导的,给你穿小鞋还是客气,否者踢出球籍
13小时前回复点赞(2)转发举报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0 10:35


博客中国 > 社会



从屠呦呦获奖看中国人口学的“学术黑话”


作者:易富贤    2015-10-07 14:51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社会 文学 生活


一、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看1980年后中国科研体系的弊端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和医学奖。屠呦呦是我们药理学的老前辈,与我导师郭兆贵教授同龄。我1993年考上湘雅药理学研究生的时候,郭兆贵教授就一再以屠呦呦教授的事例勉励我们,他和陈修教授都高度评价屠教授的贡献。

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和袁隆平教授发明杂交水稻,都得益于当时科学界的“群众运动”:不迷信学术权威,群策群力。当时评价学术的标准是“实践”。袁隆平教授是在我们偏僻湘西黔阳县的安江农校发明杂交水稻的,当时地方政府非常重视袁隆平的研究,大队、生产队到处张贴野生水稻的相片,动员大家去找野生稻,我们几岁的小孩也兴冲冲地跟着哥哥姐姐们上山找野生稻。

但是1980年之后,中国的科研体制发生了质变,逐渐进入了学阀时代。检验学术的标准不再是“实践”,而是“学术黑话”(“术语符号、学术逻辑” ,我曾与湘西老土匪闲聊过,知道“黑话”的一些原则)了。屠呦呦教授与袁隆平教授过去已经取得的成就虽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但是不符合“学术黑话”,因此两人几次被提名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但都没有被选上,一直是“三无教授”。

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如果在现代的学术体系下,是难以申请到科研经费、发表论文的,不可能获得什么成就。

现在的年轻学者一方面没有当年屠呦呦、袁隆平那样的学术环境,难以取得突破性成果;一方面即便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也可能因为不符合“学术黑话”而被摧残在萌芽状态。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科研也同时突飞猛进,有20多位学者获得诺贝尔奖。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了三十多年,至今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并且还是因为1970年代的学术成果。说明中国的科学体系确实是存在严重的弊端。

在“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口号下,只有“专家”才有发言权了,“群众”的研究只能算是“民科”了。于是产生了“学术包工头”,根本不懂学术,只负责拿课题、经费,但是却不用为结论负责。

中国人口学胃口好,取了 “人口”这一响亮名称,于是占山为王,垄断了人口问题。全国所有人的卵子,就抓在数百位(核心只有几十位)人口学家手上了。非常庆幸的是,没有成立“吃饭学”、“睡觉学”、“呼吸学”、“放屁学”,否则所有吃饭、睡觉、呼吸、放屁也得由专家说了算。

其实从“策”的角度,弗兰克·诺特斯坦创立人口学的目的是控制劣等人口,因此人口学有“反人类的原罪”。从“术”的角度,人口政策所涉及的学术领域非常广,人口学只是其中之一。

人口学是研究人口规模、分布、结构和变化的科学。仅就人口学来说,也并非人口学家最有发言权。人口学家的优势是人口统计学,根据现成的参数可以进行人口预测。其实一个高中毕业的人培训几个月,人口统计学水平就会比大多数人口学家要高。而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很多,人口参数的确定,涉及到经济、社会、医学、民俗、心理等众多学科,人口学家的知识几乎是空白。将人口政策交给人口学家,相当于将千钧重担由几根小木棍来承担一样。

过去十多年的人口变化被我一次次不幸言中,但是由于我不依照人口学家的“学术黑话”,因此我的观点一致被排斥。如果要求画一个圆,我用手画了一个圆,可能边缘有些毛糙,但毕竟是一个圆;而主流人口学家用复杂的程序画圆,边缘光滑(符合学术规范),但是由于参数设置错误,画的却是一个漂亮的三角形。那么到底是要追求“圆”,还是追求“边缘光滑”?

蔡昉曾是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现在是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在官方和公众眼里,是顶级人口学家,因此这次国家发改委的《“十三五”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的课题由蔡昉中标。其实蔡昉根本不懂人口预测,只是“学术包工头”,给他现成的参数,他也不会预测,更加不会确定生育率等人口参数了。2012年他领衔的“20多位顶级人口学家”完成的那份恐吓性报告(预测全面二胎后每年会出生4700多万人),其实是没有参与署名的“学术临时工”完成的,以至于署名的那些“包工头”们后面吓坏了,个个不敢承认(但当初却敢署名)。这种现象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据说是普遍现象。这就是中国的决策体系和学术体系!


二、中国人口学采纳联合国人口基金的“黑话体系”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李小平教授坦承:“须知碗中肉,常赖嘴定夺”,“苟且偷生真要义,理直气壮说假话”。中国人口学是联合国人口基金资助下成立的,联合国人口基金累计给中国提供了两亿多美元的“赞助”。因此,中国人口学的学术标准完全采纳联合国人口基金的“黑话体系”,比如蔡昉、郭震威的《“十三五”国家人口发展总体思路研究报告》为“联合国人口基金资助项目”,“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监督”。中国人口学的预测结果与联合国的预测完全一致。

中国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2010年生育率只有1.22、1.18。但是联合国人口基金说中国2000年的生育率有1.8,中国人口学家不敢说只有1.5;联合国人口基金说中国2010年的生育率有1.6,人口学家不敢说只有1.3。联合国2003年前预测中国人口在2020年达到14.5亿;2006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组也预测中国人口在2020年达到14.5亿。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2年版》预测中国总人口在2030年达到14.53亿的峰值,在2050年还有13.85亿;国家卫计委2013年预测单独二孩政策下,中国总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14.53亿,到2050年为13.85亿;蔡昉、郭震威的《“十三五”国家人口发展总体思路研究报告》预测现行单独二孩政策下,中国人口在2031年达峰值14.5亿人,2050年还有13.82亿。国家卫计委、蔡昉的预测与联合国完全一致。

联合国预测中国总人口在2028年达到14.16亿的峰值,2030年为14.16亿,2050年还有13.48亿。2015年10月0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新任所长张车伟在新华社《瞭望》杂志发表文章《“十三五”人口战略顺势调整》(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07/c_128293192.htm),预测现行政策下,中国总人口将在2026年左右达到14.13亿左右高峰,2030年为14.09亿,2050年下降为13.00亿。张车伟的预测与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版》的预测又基本一致。

其实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毫无信用可言,比如2010年版认为中国1995-2000年的生育率为1.8,2012年版认为只有1.56,2015年版又改口说只有1.48;2012年版预测中国2014年总人口为13.9378亿,但是2015年版认为中国2014年总人口只有13.6944亿(国家统计局公布为13.6782亿),在每年人口变量只有几百万的情况下,3年的预测就相差2434万人。可叹的是,中国人口政策仍然被联合国人口基金牵着鼻子走!

联合国2015年版的预测是建立在“2015-2050年的生育率为1.59-1.74”的基础上的,张车伟的预测也是建立在生育率在1.45-1.55的基础上的。台湾、韩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超前中国大陆23年、21年,在鼓励生育的情况下,近年的生育率只有1.1左右,中国在继续现行政策下,生育率竟然能够达到联合国和张车伟所预测的水平?可见联合国和张车伟的预测是何等荒谬!中国应该果断停止计划生育,而不是如张车伟所建议的那样只放开二胎。


127 15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0 10:36


博客中国 > 社会



“非院士”屠呦呦获得诺奖的启示与反思


作者:熊丙奇    2015-10-06 11:0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杂谈

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祝贺。屠呦呦获得诺奖,并不令国内舆论感到惊讶,因为早在2011年,她获得具有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就被誉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但是,她获得诺奖,还是给我国科技、学术界带来诸多启示和值得反思之处。


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她的身份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她的身份,就曾引起舆论关注,由于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经历以及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三无科学家”获得国外授予的学术最高奖,这表明,无论是克拉斯奖,还是诺贝尔奖,都不看重学者的“身份”和头衔,而是看真实的学术贡献,这和我国近年来的学术界,在课题评审、项目设立时,特别看重申请者的身份,院士、长江学者等拥有一定学术特权,是很不相同的。


作为青蒿素的发明者,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却不是院士,是耐人寻味的。据媒体报道,屠呦呦曾多次参评院士,但都没有成功,具体理由不清楚,但知情者透露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青蒿素的成果界定不明。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指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是,却存在成果归属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而,这一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而在长达40年的时间中,屠呦呦的成果在国内也没有被得到公认。虽然在这一成果中,她扮演了三个“第一”的角色:当年是她最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是她最先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也是她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但是,在中国医学界,不少人认为,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很多人做了贡献,是不能把奖给屠呦呦一个人的。而直到拉斯克奖颁给屠呦呦,这种争议还没有平息。很显然,既然有成果归属的争议,屠呦呦要在中国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评上院士,是不太可能的——其他人会反对,为何给她院士,功劳难道都被她一个人占了?


二是屠的同事评价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这种“性格”在院士评审中,显然也是不受欢迎的。类似屠呦呦这样,有重大学术贡献,却没有评上院士者,在国内并非个例。“吃香”的是那些善于搞人际关系,讨好领导者。这是一种不好的导向,会引导学者不安心学术研究,而去做一些追名逐利的事。诺奖奖给一直默默做事的屠呦呦,也告诉我国学术界,学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踏踏实实做出来。


那么,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为何就能把成果归为屠呦呦呢?这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规则有关,在团队和个体之间,团队的整体贡献很重要,但并不能否认个体,个体的学术贡献,如果在团队取得的成果中,起重要的启发性、决定性作用,应该把主要成果记给个体,而不是由团队平分成果——成果人人有份,并不能保护原创积极性,在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颁奖者看来,屠呦呦的贡献是最关键的,因此,可以把奖颁发给她个人,诺委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屠呦呦获诺奖并非是是对中药的奖励,而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而我国在评价学术贡献时,团队和个体的关系,并没有处理好,以往,十分强调团队贡献,而忽视个体,否则就是自私自利,而近年来,一些领导,不管是不是课题组的实际负责人,都动不动成为成果的第一作者,把团队的贡献作为个体的成果,并没有真正重视第一作者的原创贡献。屠呦呦取得的成果,属于几十年前的,为此,对其成果的评价,奉行的是团队原则,即使有关学术机构意识到屠呦呦的学术贡献最大,可也不愿意按照学术规则去界定,担心触碰了既得利益。




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包括院士评审在内,都存在被利益因素纠缠的问题,学术评价存在行政化和利益化的倾向,在院士评审中,存在跑要、公关现象,青蒿素的成果归属几十年没有定论,有学术贡献而缺人脉资源者,被边缘,反映出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并不健全,并没有坚持按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处理个体和团队的关系,真实评价学者个体的贡献。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应该反思学术评价体系,在学术评价中,要对个体在团队中的贡献实行学术同行评价,这样,个体的原创价值和集体的贡献,都会得到客观评价,从而激励个体在追求学术理想的同时,与团队进行紧密合作,更重要的是,评价针对的是个体真实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不是看其身份和头衔,谁有能力,就把学术研究给谁做,谁取得的贡献大,谁就获得更大的肯定。


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只要能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制度,让更多科学家能安心投入科研,在国家加大科研投入的背景下,我国科学家会获得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也有更多问鼎诺奖的可能。


361 30
/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1 09:14
屠呦呦:我申请过好几次中科院院士 情况很复杂


2015年10月10日 21:51
来源:观察者网

当记者问及“荣誉不应归于个人”时,屠呦呦很淡然。她说,这个荣誉属于我和我的团队,也属于整个国家;我不在乎那么多。
原标题:屠呦呦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腰不好,不保证会去领奖
观察者网按:屠呦呦成为史上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公民。这一荣誉不仅让众多中国人倍感自豪,同时也引发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
屠呦呦的“三无”身份(无留学背景、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吸引了不少西方媒体的注意。不少西媒试图按图索骥,在科技工作者屠呦呦日复一日波澜不惊的生活背后,发见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在美国传媒界被誉为“灰贵妇”的《纽约时报》亦不例外。
近期,《纽约时报》在屠呦呦北京的家中对她进行了采访。果不其然,记者的提问中照例充满了对“文革”和屠呦呦“三无”身份的关切。当记者问及“荣誉不应归于个人”时,屠呦呦很淡然。她说,这个荣誉属于我和我的团队,也属于整个国家;我不在乎那么多。
至于最终是否会去领奖?屠呦呦说,自己腰不是很好,并不保证会去领奖。
屠嗷嗷在家接受采访.jpg
屠呦呦在家中接受了《纽约时报》采访


以下为《纽约时报》专访全文:
屠呦呦的家在北京一座公寓的20层,来开门的是她的丈夫李廷昭。李廷昭是一位冶金工程师,而自从本周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后,他一直忙于帮助妻子应对纷至沓来的电话和祝福。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奖,这一药物现已成为治疗痢疾标准疗法的一部分。在中国,她的获奖被视为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肯定,因此受到广泛的庆祝。
另有两名科学家因研究发现治疗寄生虫的药物,与屠呦呦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的获奖也引发了关于中国科学研究管理体系的争论。84岁的屠呦呦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显然是因为她缺少海外留学背景,也没有正式的博士学位。她从前的一些同事认为,青蒿素的发现源于越南战争期间的一个秘密军事项目,目的是帮助北越对抗疟疾,那是集体努力的成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
采访中,屠呦呦说她并不完全反对这一观点,但指出做出关键发现的小组是她领导的。坐在米色沙发上接受采访时,她屡次翻开一些书以说明她的观点。她看上去身体不错,虽然听力有些下降,这是她没接通知她得奖的电话的原因。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发来的贺信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她的丈夫自豪地展示着他们2011年在美国白宫前的合影。那一年,屠呦呦曾赴美国领取拉斯克临床研究奖。他们的家中摆满了崇拜者送来的鲜花。采访临近结束时,屠呦呦家乡宁波市的市长带着又一束花前来拜访。
问:你是怎样开始你的工作的?
答:中国与北越的关系曾经非常好,在越战期间,他们发生了流行性疟疾。疟疾导致的士兵战斗力损失是打仗损失的两到三倍。疟原虫已对所有现成药物都产生了抗药性。美国也在努力研究新药,因为他们也因疟疾损失士兵。在我的研究所,因为文革,所有的研究都停下来了,但这个项目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特批的。一家军医院的研究一直没有好的结果,所以他们1969年找到我所,要求帮助,他们任命我当项目负责人。我很年轻,而且雄心勃勃,很高兴在那个混乱的时候有事情做了。
问:文化大革命期间那么乱,你用什么设备做工作呢?
答:我们有电、水和显微镜。我们总是有这些东西。设备都是中国制造的。需要其他设备时,我们会去军队医院用他们的。
问:你在小鼠和猴子身上测试了青蒿素,证明它是有效的之后,你自己也服了药。你害怕吗?
答:我们担心药物是否安全。我和两位同事服了药,表明药不会死人。我认为这是我作为药物化学家的责任和工作的一部分。
问:当时中国是否有其他治疗疟疾的努力?
答:当时还有一个针灸专家的团队,在疟疾隔离区试图用针灸治愈病人,显然没有奏效。针灸专家们不得去那样做,因为那是派给他们的任务。
问:虽然你作为发现者已经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你并有没从这个药的商业应用上受益。
答:中国当时有没专利这回事。我们对专利一无所知。没有所有权或知识产权这些东西。我做的东西都交给领导了。参加任务的每个人都尽自己的所能做了贡献。
问:您对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失望吗?
答:我申请了好几次,因为人们告诉我,我应该去申请。我确实得到了一些对这个发现的奖励。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我的单位得了奖。作为小组长,我代表小组领了奖。卫生部长部长曾亲自推荐我当院士。但是,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情况很复杂。
问:包括你以前同事在内的一些批评者说,你不应该成为这个成果的唯一发现者,这项工作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答: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我们都相信集体主义。我只是想好好工作。当然,没有团队,我什么都不是。国外比如美国很关心应该把功劳归给哪些个人。外国人读了有关历史记录,挑选了我。中国总是奖励集体,但外国的奖励不同。这个荣誉属于我和我的团队,也属于整个国家。
我不在乎那么多。我只知道,我做了所有的那些实验。那些记录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查看。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事实。历史就是历史。
问:十二月你会去瑞典领奖吗?
答:我的腰不好。医生让我尽快做手术。感觉怎样,到十二月再说。我没有告诉他们,我一定会去。我没向他们做任何保证。
[责任编辑:PN060]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1 09:15


博客中国 > 思想



国家需要饶毅等体制的冲撞监护人


作者:航亿苇    2015-10-09 03:06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文学 生活 思想

2015年10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举行了一次“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老航注意到饶毅、施一公等在列。其他主要是中国科协、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单位)等重要领导或科学家,而因屠呦呦“三无”,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仅各有一名代表参加,分别是李静海副院长和周济院长。这次座谈会参加者就是领导,也多是学者型的。这样的会议安排是有了点真正尊重科学的意思。若是太多的非专业型的官员参加这样的会议,尽说些无聊的假大空话,那多半会让屠呦呦感到不自在甚至难受。祝贺屠呦呦获诺奖的会议若能成为一种专业与体制反思的对话,那就变得理性与正常一些了。


饶毅与会,让我最感兴趣。屠呦呦几次落选院士评选,饶毅对院士制度的质疑和自己当年宣布退出院士参选,以及他与施一公等在这前对中国科学界体制弊端的批评,让他被邀请参会有了特别的意味。不管此次会议上饶毅会否直接向科协和两院猛烈开炮,我以为他在场就足以让有关领导尴尬了。当然,屠呦呦的在场,更让两院的领导严重不自在。两院院士健在的已有1000多名,偏偏能够获诺奖的够不上条件当院士,让人感到有点怪异。


饶毅是那种体制冲撞监护人,他所批评的科学界就是体制僵化、弄虚作假、欠缺公平公正、效率低下、人事与人情关系复杂那样的状况,希望得到改变。类似这样的人在各个领域是很多的,从教育、医疗、军事、经济、金融(股市)到思想文化、司法、新闻、宣传,乃至行政管理、宪法制度等,都有这样的体制的冲撞监护人,也可以说他们是社会的诤言者,社会公义和除弊革新的探路人。
这些人有些言辞激烈些,有些温和些,有些比较擅长理性思辨,有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施一公、屠呦呦本质上也是这类人。施一公性格温和些,但他在2013年一篇文章中透露,有段时间他实在没法忍受中国科技界的那种纠结(特别难做事),一度想逃离,离开中国。倒是看起来比较敢冲撞的饶毅劝他留下,后来施一公的研究得到较好的支持,当上了院士,最近又当上清华大学副校长。屠呦呦的应对方法是沉默,不跟你们讲那么多,但是到到了关键的时候,我让证据说话。因此,她有意手中保留了当年青蒿素研究的原始资料,从不轻易示人。当年,就是饶毅想看也不够。她对别人严加防范,因为她知道有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一旦手中的原始资料失去,那就只能听凭他人摆布了。


科技界还好些。在其他方面,主要是社会领域,饶毅这样的体制冲撞监护人则可能首先自己被冲撞得一塌糊涂。有些极端派只要他人与自己坚持的一些理念、信条不合,那就立即组织帮众前来围攻、谩骂,喊打喊杀,扣帽子、打棍子无所不用其极。在此,老航就略去具体的例子吧。但有一点,历史却是清晰的。那些曾经为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鼓与呼的人,历史一再证明他们是正确的。现在国家正在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老航就发现某些体制冲撞监护人曾经的言说,就已经变成国家的新国策。但在这前乃至到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却仍然被一些人时不时地围攻和谩骂。攻击他们的人实际也是反对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想回到文革旧时代的那号人。


回顾历史,现在想起来简直不可思议。1980年代初,允不允许个人办小企业、乡镇企业应不应当发展、特区该不该发建立,奖金该不该发,等等,对中国都是一系列大是大非的难题。许多事稍不留意,就碰到意识形态的那根敏感神经。那时,市场价格有限放开,不放也不行。因为黑市很厉害,越来越难控制。记得一块当时质量不错的表,政府定价20元,黑市价格要四五十元。政府定价也叫计划价格,与市场价常常差太多。这就给了很多人利用两种价格之间的差价牟利。一种是小草民和小商户,他们利用市场和走街串户的方式盈利。一种是有背景的人运作大宗商品,如钢材、粮食和当时紧缺商人电视机、冰箱等获取巨额利润,称为“官倒”。其中最让人气不过的是一些人可以从官员那个弄个批条,仅仅出售批条就大发横财。当时的那种怪现象,如果不是一批体制冲撞监护人勇敢地挣脱落后体制的束缚,中国也不可能有今天这种的发展成果。
对体制冲撞监护人,也只有社会学会了接纳,可以让他们的建言献策通过论证化为国策,同时让他们其中比较有智慧的人得到重用,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国家才真正有希望。
92 3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2 10:28
[转帖]屠呦呦获诺奖后谁丑态毕露


睡不醒的海 于 2015-10-11 20:02:4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另外两名科学家获奖。中国人原创成果首次获诺奖迎来一声叫好之声,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科技方面的诸多反思,无疑这都是在传递正能量。如果因此能够促进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克服浮躁心态潜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于国于民于科研人员都是一件大好事。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少量杂音,一些人的丑陋心态暴露无遗。有人统计过,从发布屠呦呦获诺奖消息之后的短短几小时之内,就有数篇讨论屠呦呦的文章新鲜出炉或是被重新搬出来。其中不少是找屠呦呦毛病的,是对屠呦呦获诺奖表示不认同的。

    一些人认为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人格缺陷”。比如,“屠对发现青蒿素有重大贡献,瑕不掩瑜,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屠有其科学局限性有其人格缺陷,对此也应直言不讳。”这是一些读书人的丑陋心理和奇怪思维的体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科学这个迷宫里,何人的研究没有学科局限性?在这个心思各异的人类中,何人不存在人格缺陷?诺奖奖的是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方面的贡献,而不是奖的她人格方面的完美无缺,更不是奖的她在青蒿素研究开发方面穷尽了真理。一些文化人为何不与诺奖在一个频道对话,不是直接谈论诺奖本身,而是顾左右而言其他?这不是认知能力问题,而是丑陋的心态在做怪。这些人在说屠呦呦存在人格缺陷,实际上证明了自己的人性缺陷。

    有的人对屠呦呦在青蒿素所做的工作避而不谈,而是大谈特谈她的“行为不当”。这完全是嫉妒心理做怪。这些人,要么说屠呦呦自我介绍言过其实,要么说屠呦呦无论在北京或各地同行中特别是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中声誉不高,要么说屠呦呦与协作组内其他同事之间不是师生、指导或从属关系,而是互相比较独立和平等的协作关系。这都是哪里也不挨哪里,与屠呦呦获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充分暴露出自己的丑陋,嫉妒心太强,红眼病又犯了。

    有人拿集体攻关来否定屠呦呦,认为一项集体攻关成果,全部算到屠呦呦头上不妥。这除了属于个人一孔之见之外,还有将自己观点强加于诺奖评委的偏执。有的为此大翻历史旧账,说是屠呦呦的贡献似乎(用词多么尖刻,诺奖都肯定了屠呦呦的贡献)提出了乙醚提取方案并在当年的保密会议中作了介绍,但这是建立在被调出同事提出的乙醇提取方案基础上的,而且屠呦呦对分离活性单体及结构测定也可能确实没有实质贡献(用词如此模糊,纯属猜测)。个别人认为屠呦呦对发现青蒿素还是有原创性重大贡献的,但是从独立分离到活性单体及测定结构的同事功劳也不在其下。在当时组织大协作的历史背景下,协作组起到任何个人都起不到的作用。实际上,诺奖评委把诺获给了屠呦呦,并没有否认这是集体攻关的结果,也没有否定其他人员在这方面研究之中所做的贡献。用他人作出了贡献来非议屠呦呦,如果不是认识能力出了问题,就是心理出了问题。再说,诺奖有自己一套程序与思维,即使个别人的观点再正确,也不能强加于诺奖评委,也不能要求诺奖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授奖,更不能搞凡是符合我意愿的奖励就认同、凡是不符合我意愿的奖励就贬低那一套,更何况诺奖也根本不理睬这些人的个人观点,这是自讨没趣。

    有人一方面表示支持青蒿素的发现应该归于屠呦呦(谁也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实际上没有你的支持诺奖还是授予了屠呦呦),一方面又对屠呦呦进行人身攻击,说是屠呦呦这个人真的非常不得人心,她性格太差,做的很多事情也非常霸道无理,活该受到这么多的质疑和反对,她之所以没有被评为院士很大程度上就是性格所累。而对屠呦呦进行人身攻击的依据只是出于毫无事实依据的猜测,比如屠呦呦是否霸占组内成员及其他合作者的功劳,是否故意抹杀竞争对手的成就等问题。谁都知道,这些对于屠呦呦进行攻击的原始出处在那里,这充分暴露出一些文化人灵魂深处的丑陋。

    真是让人汗颜,屠呦呦获奖本来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并没有伤害到其他人的切身利益,再说白一点,即使屠呦呦没有获奖,这项大奖也不会给其他人,何致于出来泼脏水呢。屠呦呦一个人获奖,却引起一些人丑陋大爆发,诺奖评委得知之后一定会频频摇头表示不理解——中国的文化人怎么是这个样子?不得不承认,读书人中存在一种劣根性——文人相轻,而不是文人相重、相依,团结协作真正研究一些科学问题。一些人读了十几年的书,搞了几十年的技术工作,做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心思和精力却放在这些歪的方面,又怎么可能取得原创性成果和成为真正的科研人员。这又反衬出屠呦呦确实难能可贵,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着自己的学问。中国有那么多的科研人员,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每年设立的科研项目更是海量和验收、鉴定的科研成果无数,为何难出原创性成果,从屠呦呦获奖遭受的非议就知一二。一些人的精力都花在科研之外的你争我斗之上,你还能指望他出成果吗?

    作者:闲散一石  来源:凤凰网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2 10:34
参考文章 :



秦全耀的博客


办法才是硬道理 不吃软饭


秦全耀, 十年前成为中国首届十大策划人之一,作品:富亚喝涂料、堂会喊冤、反SEB并购苏泊尔案、卡迪拉克车队做广告、状告中科院、鹅鸭大战等。 姜伟郑筱萸商标、大卫鼠药买*断木子美、耗子药代言、牛群上套、寻找高人等。 涂料国标之争、酱油大战、阿莫灵公证等。 极有影响作品:奥克斯爹娘革命、米卢代言、格力开心、澳曲轻王姬打假、青海看牦牛、质疑中药不良反应、质疑中国名牌评选、质疑刘翔烟草广告等。 网址http://www.bjnbt.com.cn/电话13901023875

倘若毛主席活着屠呦呦敢去领奖吗?(图)  


2015-10-07 11:08:18|  分类: 默认分类




倘若毛主席活着屠呦呦敢去领奖吗? 111.jpg

中国毛左开始变质了,变成修正主义了。他们已经不再是当年毛泽东时代的毛左。试想倘若毛主席他老人家健在,屠呦呦能被评上诺贝尔奖吗?评上了她又能去领奖敢去领奖吗?

不会。因为诺贝尔奖是西方敌对势力的阴谋,是帝修反和国内反动阶级“和平演变”中国的大阴谋。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忘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不忘拒腐蚀永不沾打死也不沾诺贝尔奖。

在毛泽东时代,诺贝尔奖是被这样定义的:“诺贝尔奖金(又名“反*共产主义”奖金),以瑞典大富翁、企业家诺贝尔(1833—1896)的遗产为基金设立的奖金,内分物理、化学、生理、文学等几个方面。奖金的发授权一直操纵在帝国主义者手里,成为反*共反人民、收买走狗和奴才的经费。”诺贝尔奖“一种保留给西方作家和东方叛徒的荣誉。事实也是如此。从一九〇一年开始颁发诺贝尔奖以来,中选人物无一不是资产阶级的宠儿,反*共反人民的急先锋。”

所谓的毛粉们你们听着,这才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伟大的毛泽东时代对待诺贝尔奖的真正的态度。歪曲不得人心。下面不妨看看今天的毛粉们又是怎样歪曲毛主席的。

他们说:屠呦呦震惊世界 屠呦呦获诺贝尔大奖,给了控诉毛时代的无良们一记大耳光!屠是经过1967、1969、1971、1972年完成青蒿素创造的。可比较的是,特色对毛时代的贡献者屠呦呦无任何獎,不知他们面对世界脸皮如何涂抹!更有甚者教师纪连海竟然罗列出一二三。他认为屠呦呦获奖其一、完全是毛时代培养的;其二、百分百是走的毛泽东提倡的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的成果;其三、重大成就百分百是在被完全彻底否定的十年文革时期。

同志们呀该清醒了,这是不是反动文人纪连海在将毛主席嫁祸栽赃。是可忍,孰不可忍。

面对屠呦呦获獎,毛主席早有预见,不信去调她的挡案,为什么她在毛泽东时代没有入党。直到毛泽东去世后改革开放的时代1981年她才入党。那时屠呦呦已经五十一岁了。风情渐老见春羞,老了英雄。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毛时代人们常说:看看你们家的坟头上长了几根蒿子。一句话,就是不要资产阶级的青蒿素,我们要无产阶级的青蒿。这就是毛泽东时代,这才应该是毛粉们的本来面目。

如果毛主席还活着,屠呦呦会获獎吗?就是再退一万步,诺贝尔奖强塞给了屠呦呦。借她十个胆,她也不敢去领呀。去了,除非不再回中国。否则,非整死她不可。老秦敢拍着胸脯打赌,谁要是敢开牙鼓吹屠呦呦获獎是毛时代的成就。一样也会砸烂他的狗头!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3 09:23
             中国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背后:青蒿素研制史揭秘
                                                         
   发表时间:2015-10-05 17:57:24
                 
        关键字: 屠呦呦523项目青蒿素研制史青蒿素是怎样发现的青蒿素揭秘青蒿素研究中国人得诺贝尔奖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当时被寄予夺得诺贝尔奖厚望的屠呦呦,4年之后才获此奖项。让屠呦呦获奖的青蒿素究竟是如何发现的?青蒿素研究项目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历史?《广州日报》记者当时采访了青蒿素项目的多位亲历者,揭秘了青蒿素的研制史。

       以下是原文:
                                   
                                                                    本届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

9月23日,81岁的屠呦呦面带笑容地站上了美国纽约拉斯克奖的领奖台,她用双手捧起了沉甸甸的奖杯,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医学大奖。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屠呦呦,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贡献。站在奖台上的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获此大奖让此前默默无闻的屠呦呦震惊了中国医学界,也让常人所不知的青蒿素研究进入了大众视野。在30多年前医疗技术条件落后的中国,为何能发明出全球领先的抗疟疾药?近日,本报记者先后采访了当年参与“523项目”的多位教授,试图破解中国人发明青蒿素的秘密。

对于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李国桥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李国桥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国际著名疟疾专家、青蒿素发明获奖人之一、多个青蒿素复方的发明人。
                  
                         全国科学大会给发明青蒿素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组颁发的奖状

广州老专家未能分享大奖

李国桥回忆说,去年底,有位美国知名的医学教授推荐他填写一些表格,用于申报拉斯克奖,表格的最后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你获得了这个奖,你认为还有谁应该获奖?”

李国桥当时填了两个人,第一个是屠呦呦,第二个是罗泽渊。2011年拉斯克奖日前揭晓,屠呦呦获奖,从而成为该重要奖项历史上第一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

李国桥落选,当初推荐他的美国教授向他解释:“当时推荐了两个人,但最后只定了一个人。”

迄今为止,全球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而,拉斯克奖被视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屠呦呦获奖,证明国际

社会承认中国人发明了青蒿素,也让那段已被尘封的历史重新展现到了世人面前。
尘封的“523项目”

南方的恶性疟疾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瘴气”,历来让人闻风丧胆。但中国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抗疟疾的研究,源于一场秘密的援外任务。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当时越南常年恶性疟疾流行,越南和美国两军都因疟疾严重减员。越南领导人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我国领导人答应了这一请求。此后,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正式展开。

原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今年已85岁高龄,但他精神矍铄,对523项目的众多细节记忆清晰。他回忆说,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

今年已73岁的施凛荣是当年523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助理员,他当时作为军事医药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参与该项目。项目由军队抓,管理上比较严格,所有参与人员必须一心一意搞研究。

施凛荣说,523项目持续了13年,聚集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参加项目的常规工作人员有五六百人,加上中途轮换的,参与者总计有两三千人之多。
屠呦呦首用乙醚提取

李国桥从1964年就开始了针灸治疗疟疾的课题研究,1967年,他被点名组织一个针灸小组,加入523项目。随后,李国桥带着小组成员深入疟疾高发地区进行治疗。为了检验针灸治疗的效果,李国桥还主动叫护士把疟疾病人的血注入他的体内,故意让自己感染。

李国桥在自己身上进行了连续4天的针灸治疗,直到脾脏、肝脏肿大,全身高烧、陷入险境,才停止了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李国桥说:“想摸索一下,通过实验我彻底死心了,针灸没办法治疗疟疾。”此后,李国桥加入了中草药组的研究。
                     
                                        1969年,李国桥故意感染疟疾,“以身试法”实验针灸疗法

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屠呦呦与同事一起查阅了大量药方,从中找出了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中草药或方剂,其中,青蒿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疟效果,对鼠疟原虫曾有过60%~80%的抑制率。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受到了启发。书中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屠呦呦由此认为高温有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疗效。于是,她降低了提取温度,由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更低的乙醚提取,结果发现,乙醚提取法的提取物对于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张剑方主编了《迟到的报道——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一书,书中记录了中国发明青蒿素的不少内幕。该书称,1972年3月,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中草药专业组会议,屠呦呦作为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代表,报告了青蒿对鼠疟原虫近期抑制率可达100%的实验结果,引起全体与会者的关注。参与523项目的云省药物研究所和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开始着手利用当地的植物资源,分别开展分离有效单体的研究。
张剑方说,屠呦呦的研究对其他单位有启示作用。北京中药所在老鼠和猴子身上做了实验,效果不错。屠呦呦在一次会议上介绍了情况,云南的研究人员听后深受启发,很快就从当地的黄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并投入了临床。

堪比“两弹一星”
                                                  
                                                            当年国家科委颁发的青蒿素发明证书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罗泽渊在云南大学的校园内发现了苦蒿,特意采集了一些带回研究所。后经石油醚、乙醚等提取出了黄蒿素,未发现对心肝有明显损害,“而且临床效果很好”。

由于李国桥小组连续7年在海南、云南等地治疗恶性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全国523项目办公室决定把云南药物所提取的黄蒿素交由李国桥小组做临床实验。“我们于1974年10月~12月,先后用黄蒿素治疗疟疾18例,初步结果表明,黄蒿素对疟原虫的毒杀效果快于氯喹。”李国桥说,氯喹是当时美国人研制的抗疟疾药,药效不明显。

此后,经过两年的三次“大会战”,广东、江苏、四川等地用青蒿素和青蒿简易制剂临床治疗疟疾2000例,其中青蒿素治疗800例,有效率100%;青蒿素简易制剂治疗1200例,有效率在90%以上。
                    
                                                                   青蒿素所获的新药证书

李国桥说,一系列的实验证明青蒿素是好药,上级要求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研发新药。新药于1975年研制成功,并于1979年通过全国鉴定。
这是一场长达13年的艰苦长跑。施凛荣说,当时是特殊时期,其他项目都停了,只有“两弹一星”和523项目没有停。“大家不为名利,一心工作,跟现在不一样。发明青蒿素是一场接力赛,当时一有成果,大家就马上拿出来分享。”李国桥说。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记者何涛)
标签 >> 诺贝尔奖科学医药
来源:广州日报 | 责任编辑:芮琛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10_05_336553.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221d30102w8tj.html
--------------------------------------------------------------------------------------------------------------
                          纽约时报:青蒿素的发现,多亏了毛泽东


                                                    纽约时报
来源:纽约时报 
2015-10-05 21:26
 


   
当疟疾在北越军队中肆虐时,毛泽东命令中国科学家采取行动。

自从奎宁在几个世纪前被发现之后,中药青蒿素被广泛推崇为治疗热带疾病疟疾的最伟大进步。

诺贝尔医学奖正在考虑把青蒿素的发现列为候选名单之一。每年,美国纳税人数百万美元的钱都通过这种药物的方式流向非洲。

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其背后真实的历史,这种药物的发现要感谢毛泽东,当越南人在热带丛林中反抗美国人时,他挺身而出采取了行动。而它在中国默默无闻地存在了30年,是因为中国与世隔绝的政策,和西方捐献者、医疗机构和制药公司对它漠不关心的态度。

现在,这段历史浮出了水面。科学界依然像往常一样,多名与此有关的人士拼命争夺这项桂冠。9月份,纷争达到白热化程度,一名拉斯克奖——又称“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奖者试图在数百位参与研制药物的中国科学家中选取一名。

毛的角色是显而易见的。

60年代,他收到了越南的求救信息:当地的疟疾似乎可以抵抗任何药物的疗效,军队士大批死亡。他于是命令顶级科学家伸出援手。在接下来的14年里,来自60个军方和民用机构的500名科学家致力于这项研究。

与此同时,数千名陷入越南战争的美国士兵也感染了疟疾,沃尔特瑞德研究所也开始了新药的探索。最终,他们生产出美尔奎宁,进入市场后改名为甲氟喹。
这种药尽管有强大的效果,但也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噩梦和妄想。2003年,几十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利比亚宁可感染疟疾也不服用这种药物,因为有传言说,几名2002年从阿富汗回国的特种部队士兵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就是这种药物导致的。

中国的探索之旅开始于1967年5月23日的一次会议,后来根据日期被命名为“523项目”。

研究人士兵分两路。一组人在已知的4万类化学品中筛选;另一组人研究传统的医学文献,派人到农村地区,向当地中医询问治疗发热的秘方。      
中国在几十年前发现,晚花期、带有清香味的蒿尾植物中含有青蒿素。

公元前168年的一块墓碑上提到了一种草药——青蒿,在后来几个世纪的古代文献中都有提到,包括1798年的《季节性发热之书》。农村的中医大夫发现了青蒿,也就是西方所谓的黄花蒿,一种叶子细小、开黄花、带有清香味的蒿尾植物。
在50年代,中国部分农村地区饮用青蒿茶来抵抗疟疾,但是从科学角度进行研究还从未有过。社会上还至少存在9种具有抵抗疟疾效果的传统药物,包括胡椒。

在实验室中,从青蒿里提取出来的物质杀死了白鼠感染的疟疾病毒。研究人员试图找到是哪种化学物质起的作用,哪种植物里含量最多,是否可以跨越血脑屏障对抗脑型疟疾,以及是否可以制成口服、静脉注射和栓剂药物

老旧的设备拖慢了研究的速度,但是到了70年代,一种核心化学物质已经被人们找到。青蒿素具有一种自然界从未出现过的化学结构,用术语来说,它是具有一个过氧桥的倍半萜烯内酯。在2000名病人身上的试验表明它可以迅速杀死寄生虫。
然而,人体对青蒿素的代谢过快,没有被杀死的寄生虫很快又会繁殖。于是科学家把它与更持久的药物混合,发明出蒿素组合疗法(最新的混合型药物是甲氟喹)。

原523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在2006年主编的一本历史资料中(译者注:书名为《迟到的报告》,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包含了一些引人关注的细节:派别之间的纷争;文化大革命的街头武斗被迫让试验转入地下;医生在中国南部热带山区中进行临床试验时,只能以糙米和蔬菜果腹;其它医生步行进入胡志明市治疗越共病患。

毛在1976年去世,523项目在1981年正式解散,但临床工作仍在继续。

1979年,在香港帮助美军研究甲氟喹的Keith Arnold博士辗转来到中国,希望在那里测试他的药物。他遇到了正在测试青蒿素变异体的李国桥博士,他们决定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结果这种神秘的中国药物击败了Arnold博士的药物。

很快,国际卫生组织的科学家们纷纷索取中国医学杂志上的文章,第一篇文章发表于1977年,回应了一份有关南斯拉夫化学家试验苦艾的报道。
1982年,《Lancet》发表了一篇中国研究人员的文章。这篇文章获得了一个奖项,但英镑支票在中国无法兑现。

Arnold博士说,很快,沃尔特瑞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就发现波托马克河岸边生长的苦艾可以提取蒿素,但是药物的研究进展极为缓慢。世界卫生组织直到2000年才批准这种药物,2006年才在市场中大量投放。

多种原因造成了这种延迟——中国当时的政治混乱;中国和海外的研究室都在研究派生产品。共产主义制度下没有专利法,中国也无法获取西方专利,因此没有一家处于垄断位置的大型医药公司可以因此获利。疟疾是穷人的疾病,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家专门以此为目的的基金会。

没有WHO的批准,救援机构就无法买到药物。Arnold博士说,多年来,他一直帮助中国的研究人员试图获得在泰国和越南进行临床试验的批准,但WHO迟迟没有决定。(作为一家联合国机构,它从不大胆行事,但在90年代那十年里,它的办事效率最低,内讧最激烈。)

当非洲一年死去了100万儿童之后,Arnold博士公开谴责WHO,说它的犹豫不决是“种族屠杀”。
尽管使用甲氟喹的代价昂贵,但美国军方依然不为所动。直到2002年,当无国界组织为青蒿素大声抗议时,一位美国国际发展机构的顾问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依然说“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在各界抗议声此起彼伏的时候,他依然为氯喹和其它古老、廉价的药物辩护。

一家瑞士公司诺华最终打破了僵局。它购买了一个中国的新专利,是蒿甲醚、蒿素的派生物、本芴醇、和一味中药的混合物,并获得了西方专利,起名为Riamet,计划以高价向旅游者和军方出售。2001年,它同意以成本价向WHO出售,药品的名字是Coartem。
2002年国际对抗艾滋、疟疾和结核病基金会的成立,加上布什政府的总统抗疟项目在2005年的启动,让国际机构有足够的钱来采购这些药物。现在,每年有1.5亿剂各类药物发放给贫穷国家。

随着药物的成功,523项目中尚未谢世的科学家和外部人员开始争夺荣誉。1996年,一家香港科学基金会表彰了10位项目领导人。2009年,周义清以Coartem获得了欧洲专利局“年度发明家”大奖。

9月,25万美元的拉斯克奖金被授予进行临床医学研究的屠呦呦博士,她是前北京中药研究所主任。拉斯克评委会称她是“青蒿素的发明人”。
一些中国和西方疟疾学家被激怒了。

著名的牛津疟疾学家Nicholas J. White博士说:“把这项发明归功于某个人是不公平的。”他提到了其他几位做出同样贡献的人士,包括临川研究领头人李博士和化学家李颖。

Arnold博士同李博士的研究也在拉斯克授奖仪式中得到表彰,他赞同这种说法。香港科技大学的疟疾学家和历史学家Richard K. Haynes说指明一个发明者是“荒唐的”。

拉斯克基金会拒绝给予评论,只是说屠博士在论文中提到,523项目是集体努力的成果。

在颁奖仪式前的采访中,81岁的屠博士说她的获奖是实至名归,因为她的团队最早从青蒿中分离出活性成分,而其他团队关注了错误的研究对象。
而且,四世纪的一位医学家葛洪流传下来的草稿中提到,浸泡在冷水中的青蒿可以治疗发热。她由此而意识到传统的加热提取方式会破坏其中的活性成分,她于是转而使用乙醚,青蒿因此成为第一种可以100%提取有效杀死老鼠疟疾病菌的植物。

屠博士说,在进行人体实验之前,有两位同事已经服用了药物,确保没有毒性。

她说,在西方听说这个药物之前,她就是1977年论文的4位匿名撰写人之一,她还在1978年接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523项目奖励。

尽管对历史功绩的筛选是极为复杂的,但诺贝尔评委会无论如何都要做出决定。诺贝尔的规则是每个奖项不超过三名获奖者,而且候选人必须在世——毛
铁定没有机会获奖了。

(译者满仓) 《纽约时报》报道 原题:勾心斗角,治疟疾药品获奖。

上述图片 :不按原次序

《纽约时报》:青蒿素的发现,多亏了毛泽东——青蒿素研制史揭秘.jpg


《纽约时报》:青蒿素的发现,多亏了毛泽东——青蒿素研制史揭秘  4.jpg


《纽约时报》:青蒿素的发现,多亏了毛泽东——青蒿素研制史揭秘  3.jpg


《纽约时报》:青蒿素的发现,多亏了毛泽东——青蒿素研制史揭秘  2.jp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221d30102w8t8.html

---------------------------------------------------------------------------------------------------
诺奖没有告诉你的事:屠呦呦背后的大众科学精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221d30102w8tb.html


bShare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5-10-14 09:16
中国科技界好声音——致敬屠呦呦
2015-10-12 15:55 来源: 科普中国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332193
中国科技界好声音——致敬屠呦呦 1.jpg


    10月8日下午,“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女科学家屠呦呦先生参加活动并发言,她回顾了青蒿素的研究发现和临床测试的艰辛历程,并坦言这次获奖“是我们国家的荣誉,而且是当年大家集体共同工作的同志们的荣誉”。


    虽然青蒿素早在上世纪就被屠呦呦及其团队研制出来并广泛应用,但它的抗疟机理至今尚未研究透彻,也因此,屠呦呦先生说她自己也还在做一些工作,并衷心希望这次获得诺贝尔奖能形成一个新的激励机制,把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发挥自身能力和实力,为中国和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技界好声音——致敬屠呦呦 2.jpg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岩,中国科协副主席陈赛娟,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巴德年,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北大教授饶毅,以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吴海鹰等参加座谈会。


中国科技界好声音——致敬屠呦呦 3.jpg

   


    座谈会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主持,座谈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特地打来电话,再次向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表示热烈祝贺:“这是中国科学家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全中国人的光荣和骄傲。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学习屠呦呦同志和她带领的科研团队在青蒿素的发现和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为科学不畏艰难的献身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坚守事业的求实精神,为祖国和人类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下为屠呦呦先生发言全文(注:小标题为编者所加,以便于阅读):
   
    谈诺贝尔奖


    2015年诺贝尔奖公布以后,这个公布是中国科学家全体的荣誉,同时也是标志着中医药研究达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确实是一个比较高度的认可。因为今年十一就有美国的哈佛大学给了一个奖,因为我的健康不太好,没有去,而现在又一下子公布了这个消息,对我来说也是比较突然的。
   
    谈青蒿素研究缘起


    回忆当年中医研究中药所团队为发现青蒿素所做的艰苦奋斗,因为那时候是文化革命,当时团队大协作,有力地促进了青蒿素的研究、生产和临床。为了人类健康事业奉献了一份来自中国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青蒿素,在美国的拉斯克奖也是这么说的,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礼物。大概是1964年,由中科院牵头,后来有七个省市联合起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央也做了工作,但是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我是1969年接受的任务,那时候我们中医研究院是全部搞文化革命,全部工作一切都停止了,但是后来我们领导单位说这是一项重要的、时间很紧迫的一个项目,后来就接受了,让我接受负责组长的任务。
   
    谈青蒿素研制历程


    当时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到底从何着手,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那时候因为我是1951年在北大,后来在北医学习,毕业以后1955年,中医研究院刚好在这一年新建,我就被分配到这个单位,后来又学了两年半的中医。通过国家的培养,中西医学能够有机会接触多一些,我觉得这有一定的基础来接受这个任务,我当时考虑怎么做呢?开始走中国的传统医学,还有人民来信,民间的方药,大概找了200多个药,最后有2000多个中药方,那时候中科院为主的也做了很多工作,后来640方药为主的那时候都是油印成册,也送给他们,请他们转达给各地方作为参考,当时各地方已经无药可做了,我们做也是难度很高的,做出来也不太有效。


    后来一直再反复的研究,才通过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这个方很简单,青蒿一把,加水把它碾一下,压出来的水口服下去对疟疾还是有用的。后来回顾我们当时做的,一般做的中药是水煎,考虑可能有一个温度破坏的问题。还有挤出来的到底是什么?还有药用部位的问题,还有品种的问题,有药用部位的问题,还有采收季节的问题,更关键的还有一个康复的问题,从这四个方面实践以后,才能找到有效的部位,才能够有百分之百的抑制率。这个工艺比较简单,后来我们分步来做,其实青蒿一大堆都是杆,这个杆根本不含有青蒿素,只有一少的一节才有青蒿素。但也不是很简单的,我们分解出酸性和中性两种,酸性功能是没效的,而且毒性比较多,把酸性去掉以后,留下来的中性部分才是能够有百分之百的有疗效。这时候时间是夏秋的时候,在青蒿体内就产生了青蒿酸,所以等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把古人的这句话变成我们实验的方案


    因为很多年没有做出来这个工作,大家对除疟、抗疟,能不能准确的反映临床的疗效,有这个问题,大家也都怀疑这个问题。做出来以后,那时候所有的工作都停了,但是这个项目开了一些内部会议,其他的一些同志也都参加了,也不保密,讲了这个,当时办公室下令,这个比较好,今年必须上海南临床去看一看,到底有没有效。当时来讲,所有的工作停了,药厂都停了,根本没有人能配合你的工作,工作很辛苦,我们当时只能加班加点做出来。


    还有上临床也要保证病人的安全,那时候有不同的看法,说毒性没做得很细的,那怎么办?假如说这一年不去临床,我们的工作下一步就不好进行,又耽误一年,这是军工项目,是分秒必争的。当时我们跟领导写报告,我们愿意以身试毒,起码有三个人到医院里,当时就是探索和探路,最后也证明没有什么毒性,而且大家这三个人根本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我们就准备到海南,为了可能有一些要增加药量的可能性,这一年我们拿下了30例,得出的结论还是挺好的,这是第一次的关键问题,所以拉斯克奖里提到中医研究三个第一,就是说谁先拿到百分之百的抑制率等等,从这个角度他们确实做了很多调查研究。
   
    谈协作攻关和集体荣誉


    衷心感谢大家开这么一个会,我也愿意把这个过程跟大家讲一下,让大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那么回来以后,我们都要汇报,每年都要开会,每个临床结束以后都要开会,我都报告30例的结果,大家都很振奋,很多单位都想做这件事,那很好,大家都来做,青蒿素含量只有万分之几,像云南、山东有一些资源,资源好了,条件也可以简化一些,为什么说这也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回来以后有基础,心里比较踏实,一方面要进行化学的工作,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化合物,原来抗生药不是没有,在中药传统是用“常山”比较多,这个药不是没有效,但是副作用比较大,吃下去就呕吐,葵宁、路葵这一类都产生耐药性。所以我们就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的化学结果,分子量、溶解。因为这个有效物质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有效物质要找出来,这个过程也是很艰苦的。后来大家都找到了一些固体,后来就发现青蒿素了,青蒿素确实是抗虐疗效是百分之百的。


    下一步青蒿素也必须上临床,这里曾经出了一点问题,为什么?拿起以后不是很理想,这不是有问题的吗,就要求把海南岛带去的配方带回来,看看是什么问题。因为是没问题的,问题是碾压也压不碎,我们根本没有参与这个工作,他们把这个拿给人家做,可能崩解度出现问题,这时候再耽误也不行,又是明年的临床时期,我们后来马上说青蒿素直接放到胶囊里去,马上到了海南做了几例,确实疗效是百分之百的。这个化学已经定性了,确实是青蒿素,但是后来大家都做,提出来的东西,临床也差不多了,所以大家也都做了很多工作,最后把这个药做到上千例,我们自己单位才做了500例,按现在临床不需要做这么多,后来大家做了几千例的总数。


    1978年开科学大会,我去领奖状,是因为我们的课题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课题组得了这个奖,我作为组长上去,这个奖状现在还在。1982年就领了一个中国发明奖了,那时候有六个单位,但是中医研究中药所还是放在第一,我只是把这个证书领来了。
   
    谈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


    一直到1981年WHO也了解这个情况,邀请卫生部来中国召开第一次青蒿素国际会,这就是81年。他们来了七位专家,英国、美国、法国、印度等等,因为统一来开会,全部做了报告。他们确实还很赞赏,说中国人能够用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搞出来这么一个抗疟新药,所以他们对我们是表示非常自豪的,这个青蒿素不是一般的增加了一个抗疟新药,而是有它的化学结构,还有这个方式跟以往的抗疟药不一样,就说这个药今后的发展前景会比较好,而且可以再发现新的抗疟药。一直到现在我们这一次是获得诺贝尔奖,前几年化工出版社邀请我写了一本书,可能大家有兴趣看看。


    现在诺贝尔奖是被国际社会进一步的全面认可,当然这也是我们国家的荣誉,而且是当年大家集体共同工作的同志们的荣誉。我是这样想,这也说明了中医药,这也是毛主席说的,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说明确实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用现代科学,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在有很多新的手段,如果能够两者结合起来,还会找出一些创新的问题,肯定是这样的情况。这一次诺贝尔奖也给我们一个鼓励和激励,新的激励,就是我们这五千年的历史是有自己的优势,古为今用,所以我也在这儿呼吁,这个单位很多领导我也是很感谢,代表各个方面的,如果对医药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因为现在确实病还是比较多的,健康问题也还是比较多的。当然也不是说都是搞中药才能为人类健康服务,因为疟疾当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确实是不得了的,现在来讲,WHO提出来因为有一些东西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他们提出来要联合用药,尽量不要使它产生耐药性,十年不可能一下子找出新的药。我现在已经老了,确实也有担心,联合用药的问题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联合用药并不是说随便加在一起就可以,已经产生耐药性的药都弄在一起,这也是有一些问题的,今后要共同的研究。
   
    谈青蒿素抗疟机理后续研究


    青蒿素是一个全新结构的药物,而且它的优势是活性比较强,毒性比较低,我们这些年并没有很好组织进一步深入,一直到现在抗疟的机理也没有弄清楚,清华大学有一位周宾(音)的同志也在很努力的做,曾经我得了拉斯克奖回来以后,他也开了会,组织很多单位一起写一些,希望获得经费,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个新药把它机理搞清楚,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也在努力做,因为还有别的病,比如说免疫病,在国际上也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当时协和追我很紧,希望让我快点弄出来,比如说红斑狼疮这些问题,曾经已经得到同意,可以上临床,协和在这个领域做的工作还是比较多,最后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这也成问题。
   
    谈获奖后心愿


    我这一次的心愿就是建立新的机制,现在我们的国家要深化改革、正好诺贝尔奖来了,我觉得很多年轻同志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和实力,成为新的激励机制,这是我的经验,因为我的年纪已经大了,不一定是医药领域,各个领域都会不断有创新的问题,所以我衷心地希望怎么样使这个成为一个新的激励机制,把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北大是我的母校,院长去了,带了很多年轻同志,昨天晚上清华去了三位同志,有一个是学生会主席,都是很年轻的。他们根本不是学医药的,他们已经在7点钟在那儿等着,可见年轻人现在想奋发图强,希望我们这个诺贝尔奖作为一个新的激励机制,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世界和中国做出更大、更多的事情。


    (编辑整理:汪海伦)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bShare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chinabidd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