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ebnew

标题: 人物春秋 姜伟新和“他”的住建部 【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4-5-17 12:01
标题: 人物春秋 姜伟新和“他”的住建部 【转贴】
当前位置: 主页 > 人物春秋 >

姜伟新和“他”的住建部

共识网 发布时间:2014-05-16 09:56 作者:蒋梦惟

2014年“两会”,在住建部长职位上干了六年的姜伟新,白头发明显多了许多。

今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到住建部宣布中央决定,陈政高任住建部党组书记,免去姜伟新党组书记职务,这一任免决定,被视为住建部长更替的前奏,姜伟新也将为自己的住建部长生涯画上句号。虽然在同仁和媒体眼中,他“谨慎、少言、随和、本分,做事雷厉风行”,尽管低调,但作为与中国房地产政策息息相关的住建部长,六年里他一直没有离开舆论的焦点。伴随姜伟新和整个住建部功过得失,亦是政府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改革摸索的珍贵样本。

“首任”姜伟新:

从主动调整到被迫救市

心出是非外,迹辞荣辱中。从2008年3月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一起履新算起,姜伟新便很难再独善于“是非、荣辱”之外,作为首任住建部长,他和这个与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息息相关的政府部门从履新之日起就被一同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以致于姜伟新自己感叹:“我头发都白了,一半为了房价,一半为了记者。”

住建部在奥运这一年伴随国家大部制改革成立,通过部门整合,这个新的、被人们称为“管房子的”政府部门新增了加快建立保障房体系的职责,并且继续负责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管房地产市场等。“以前的建设部主要职责是建设,经济运行调控的职能并不突出。姜伟新走马上任建设部时,隐现的正是国务院希望建设部能够更好地承担‘经济调控’职能。”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宏新称。

姜伟新首次以部长的身份公开谈论住房问题时就表示,前两年房价高速上涨是不正常的,要坚定不移地用经济手段抑制房价,开启了当年首股调控潮。就在当月,住建部就发布了当年的《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制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总面积的70%以上,开启了新组建后住建部对于市场的调控职责。

“在2008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从当年初的‘沸点’状态急速降温后,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救市’,住建部无可避免地又从市场的‘管制者’成为了‘推动者’。”亚太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称。2008年11月,我国推出4万亿元的救市计划,其中1/4用于建设保障房,增加保障房供应,国务院也连续公布了多项松绑调控的政策,不过当时政府在放松限购限贷等政策的同时也强调了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指出要继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进一步明确了住建部的工作内容。

“矛盾”姜伟新:

一面参与调控 一面强调市场

姜伟新身上纠结了太多的“矛盾”。姜伟新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历任国家计委投资司科长、处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副部长等职。从中不难发现这些部门职位基本直接与关乎顶层设计的政策调控挂钩,在这样的履历背景下,姜伟新却总是不忘提醒大家,房价总会有涨有跌,要上好“认识市场规律”这一课,并强调要按着规律走。

然而就在姜伟新担任住建部长第三年,国务院出台“国十一条”严控二套房贷款,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规定首付不得低于40%,加大房地产贷款窗口指导,而国土部也接连跟随脚步公布了一系列土地供应方面控制商品房市场的新政。此后,随着政策的不断收紧,《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十条”和暂停发放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等严格的调控措施终于落了地,住建部在忙着监督调控政策执行效果和保障房建设进程外,年末还和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限外令”,规定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自住住房。

为期一年多的紧缩政策之后,全国迎来的是2011年9月开始宏观经济及房地产市场下行、全国房价普遍下跌两成的局面。“之后的几年,住建部参与或颁布的相关政策几乎是按照此前发展路径推出的,房价抑制到低点之时,在国务院带领下,逐步松动调控政策,在市场回弹至较高水平时再去督促执行国务院颁布的抑制政策,并且逐步加码保障房供应计划。”陈宝存称。

“责任”姜伟新:

稳定房价 保障住房

央视记者曾在一次面对面的访谈中问到姜伟新,“作为住建部长,身上最大的责任是什么?”姜伟新给出的回答是:“居者有其屋。”保障房的建设无疑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从公开资料显示的履历中可以看出,姜伟新沉稳、谨慎、务实的性格与个人经历分不开。与新中国同龄,曾在农村插队,后来被推荐到北京大学学习,成为“工农兵学员”。

值得一提的是,姜伟新与房地产业的渊源颇深,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任原国家计委下属的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具备建筑学专业背景同时拥有一定的“开发商”经历,致使公众对这位技术型的官员充满期待。

加重了筹建保障房职责的住建部还围绕着保障房体系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而且借助增加保障房供应侧面调整着住房供应结构,比如2008年8月公布了《2008年廉租住房工作计划》,计划新增廉租住房保障户数250万户,加上以前年度保障户数,累计廉租住房保障户数将达到350万户。“在2007年中国房地产进入民生元年之后,2008年我国开启了住房保障年,那一年可能是相比此前住房保障发展最快的一年。”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如是说。彼时,更有传言称,部分接近政府决策部门的人士认为,挑起住房保障重担的住建部开始成为楼市调控的主角。“通过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住建部加大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住建部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司长侯淅珉表示。

住建部一直在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和限价房,解决经济困难群众的需求。姜伟新透露,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480万套以上,新开工600万套以上。

“慎言”姜伟新:

新国五条再出发

2013年3月2日,全国“两会”期间,人民大会堂停车场。一出现就被记者团团围住的姜伟新眉头紧锁,一言不发。记者的围追堵截,让姜伟新“迷了路”。走来走去,找不到自己该上哪辆车。此前一天房地产调控新国五条以及实施细则出台。新国五条包括“二手房交易按照增值额20%征收个税”、增供给、强制限购限贷等内容,这被视为又一重大举措。新国五条出台不久,姜伟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先看看市场的反应再说”,部分媒体将此解读为政策存在随后放松的可能。姜伟新随后予以否认,并说新国五条不会在施行一段时间后退出,“也许会更加严格”。记者们希望能够从这位主管官员口中得到新政更多的信息,然而姜伟新显然并没有“配合”。

在媒体眼中,姜伟新低调、谨慎、少言。在公开场合面对记者,他向来步速很快,很少接受采访。每年“两会”,姜伟新的标志性动作是双手合十,向记者敬礼求饶、鞠躬不回应房价问题。在发改委和住建部同仁眼中,姜伟新随和、朴素、本分,做事雷厉风行。

除了国务院颁布的整体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外,对于房地产市场走势起最大作用的政策主要是贷款等金融政策、供地结构等土地政策,陈宝存坦言,住建部从组建至今,除了配合金融、税收、国土部门颁布或执行住房信贷、买卖缴税、商品房土地供应收紧放松政策,监控这些政策带来的影响外,自己能够真正“做主”的政策大多都是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相关的,在整体调控政策中并不是最“主流”的内容。

而链家地产市场部分析师张旭认为,在姜伟新的领导下,近年来住建部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主导作用体现更为明显的是2012年起与发改委共同就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协调、会商,“由于过去甚至有部分时期调控政策呈现矫枉过正态势,误伤了合理存在的需求,因此,今后把调控自主权更多地放至地方,主要依靠长效机制控制大方向将成为房地产政策的主流,而建立调控长效机制正是住建部这两年新增至部门工作重点中的内容”。张旭称。

“改变”姜伟新:

分类指导颠覆行政强力

在今年“两会”上,姜伟新一如既往地成为媒体围追堵截的对象, 他“从牙缝中透露出四个字:双向调控”。但对于双向调控的含义,姜伟新当时未予回应,只是说等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确定了从今年起我国明显改变的调控方式,当即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词汇,并在此后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予以证实。

陈宝存分析称,率先代中央发言的住建部,这次似乎彻底成为了新一轮调控机制的“发言人”,不论是长效机制的研究建立,还是房产税进程的推进,抑或是最终确定的分类调控思想,都是由住建部长率先发声并深入参与的,新的调控思路更是由住建部长而非国务院率先抛出并确定基调,证明了住建部未来“牵头”调控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去年,步入就职最后阶段的姜伟新突然抛出了楼市调控将“分类指导”的新概念,一时间,过去几年长时间坚持的“一刀切”的强力行政手段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201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全国商品住房建设、销售、库存、交易量都有大幅度上升。”姜伟新坦诚地表示,但不可否认,今年在我国部分热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很大的同时,也有少数城市房地产市场萎缩,交易量下滑。看到了不同城市存在的不同市场状态,愈发重视到了市场在调控中占据的重要作用被各界看做是住建部管理思路的重大转变。

截至目前,对一线城市继续增加住房供应,抑制、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限购政策不退出;对于库存量比较大的城市,控制土地、住房供应结构的分类调控政策已经全面铺开。在广西南宁、安徽铜陵等地的带领下,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继续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的同时,部分二三线城市放松调控甚至被曝开始启动“救市”政策,“分类”的形势愈发清晰。

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1(2014)》更直言,预计今年各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市场分化加剧,分城施策、分类施策趋势明显,调控政策差异化和多元化将成为常态。“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差异性日益显现,行业趋冷也是客观事实,相比于政府此前实施的限购、限贷、限价、限买、限卖为主的调控政策,如果现在采取救市、松绑等手段扭转房地产业的颓势,其实质都是用行政手段扭曲市场正常的供求关系,不符合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整体趋势,中央一定要把权力下放。”中国社科院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表示。


来源: 北京商报 | 责任编辑:萩元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40516106055.html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4-5-17 12:01
姜伟新和“他”的住建部  2

共识网 发布时间:2014-05-16 09:56 作者:蒋梦惟

记者手记

姜伟新和他的住建部

转眼姜伟新已担任住建部长六个年头,比起上任时的模样,如今的姜伟新确实成了白了头的住建部长,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房价飙升的十年,几年的调控下来,离老百姓心目中的期待相去甚远,住建部和姜伟新自然地成了一些不满情绪推不掉的载体。房地产调控表面落于政策,归于市场,然而背后牵连事权、地权、财权。这些都成为摆在姜伟新面前难解的命题。

自住建部开始运转至今,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六年,调控政策也跟着市场迎来了一轮接一轮的剧变。在几次重要调控政策的出台背后,住建部一直扮演着监督落实、监测各方的角色,虽然这些调控政策基本都不是住建部颁布的,但执行过程却与住建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年4月29日,又是一个春天,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到住建部宣布中央决定,陈政高任住建部党组书记,免去姜伟新党组书记职务。这一任免决定,应当是住建部长更替的前奏。2009年,步入花甲之年的姜伟新在一次广播访谈节目中被问到是否想过未来大家对自己的评价时,他说:“希望大家评价我没有白吃饭,还为百姓做了点事情。尤其在保障性住房、危房改造方面,做了一点事!”如今姜伟新已年满65岁,到了正部级官员的退休年龄。

如今在敏感的交接棒时期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变局,而这次变局更像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承受挤压泡沫的阵痛以及政策抽离归还市场的考验。面对近期国内楼市突然的变局,住建部只字未提调控,这也基本与本届政府调控思路一致。同时对棚户区改造经验丰富的陈政高的任命也印证了这一点。

接近住建部的相关人士也表示,住建部不会再出台类似新国五条的房价调控政策,二是要把市场的还给市场,现实也佐证了这一点。2013年2月20日“国五条”出台至今,中央政府没有再颁布任何房地产调控政策,李克强总理极少提及房地产调控,力推简政放权,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之手抽离的迹象似乎愈发明显,转向寻求更加长效的调控机制,在政府主导到市场化配置的道路上已经开始有迹可循。

来源: 北京商报 | 责任编辑:萩元




作者: cgibin    时间: 2014-5-19 08:28
“在2008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从当年初的‘沸点’状态急速降温后,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救市’

如果不是政府干预,2008年开始房价就步入正轨啦![s:90]
作者: tpbjslif    时间: 2014-5-23 20: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zztitc    时间: 2014-6-6 12:05
住建部长姜伟新:希望退休后被评价没白吃饭

栏目: 时政要闻 时间:2014-06-04 13:58:46 发布:管理员

住建部长姜伟新:希望退休后被评价没白吃饭

本刊记者 | 黄伯欣

姜伟新终于不再需要对媒体拱手抱拳,苦苦求饶了。

这位出生于1949年的住建部部长已年满65岁,到了正部级官员退休的年龄。2014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宣布免去姜伟新住建部党组书记的职务,由陈政高接任,这被认为是住建部重大人事变动的前奏。

2013年“两会”期间,关于房价的追问最激烈的时候,他一天遭遇了3次记者围堵。能影响中国住房政策的人很多,可能要很多位之后,才能轮到这位住建部部长,不过这个名字和头衔意味着,他是一个负责给出答案的人。

从2008年起,姜伟新已经在这个被称作“火山口”的位置上工作了6年。

每年“两会”,姜伟新都是记者围堵的热门人物,会议中间上厕所被围堵的情况就发生过不止一次。在同仁和媒体眼中,他随和朴素,但也“谨慎、少言”。无论媒体如何围堵,姜伟新都步速很快,很少接受采访;无论媒体如何追问,姜伟新大多数情况下都眉头紧锁、缄默不言。

少数惜字如金的回答都会被媒体拿来反复解读,就像对待神示一样。不过姜伟新显然不是神本尊。

房价该涨该跌,以及政府是否该插手房价的话题,令各路专家、业内人士吵了6年。而这6年来,承载着所有人期待、失望与怒气的姜伟新的面孔却一成不变—极为严肃,极为沉默。

连连鞠躬的沉默者

2008年,刚刚履新住建部部长的姜伟新就感受到过媒体的热情,由于有一段被派往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常务副总经理的经历,一时间,“开发商当建设部长”的标题见诸许多媒体。而他那一句“居者有其屋”,也让社会各界对他充满期待。

从其履历可以发现,姜伟新从北京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负责顶层设计的宏观经济部门工作。从国家计委投资司科长,一步步晋升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直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那段“开发商”工作其实只有短短的7个月,被派驻的目的是学习市场经济。“记得我当时经手两个房地产项目,成功了一个,失败了一个。

这个开发商做项目的成功率是50%。

“的确是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喝了一口水。”姜伟新说。

2008年3月,在中央“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住建部应运而生。和其前身建设部相比,住建部去掉了对城市客运、城市管理等职能,也是首个名称包含“住房”的部委。

在2007年12月底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时任建设部副部长的姜伟新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也要防止过快下降”给楼市调控定了调。

在历年调控楼市的主角中,货币政策有央行,土地是国土部,税收是税务总局和财政部,惟独建设部“总在外围打转”。随着姜伟新的到来,建设部终于明确主演调控角色,“(要用)经济手段调控楼市”。

3个多月后,姜伟新首次以住建部部长身份公开讲话时也说,“要坚定不移地用经济手段抑制房价。”但也许当时的姜伟新也没有想到,就在两年后,面对无法控制的房价,住建部不得不执行“限购令”这一带有强烈行政色彩的手段,在调控主体上也与当初的设想相去甚远。

经历了2003年、2007年两轮涨价,姜伟新上任的2008年,中国楼市由牛转熊。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降温,政府出手“救市”,国家推出4万亿元的救市计划,国务院也连续公布了多项松绑调控的政策。这轮调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2009年下半年,房价强劲反弹。

为抑制房价,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十一条”,国土部也接连发布了一系列土地供应方面控制商品房市场的新政。2月28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的联合专访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态,本届政府能使房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

2010年3月的全国“两会”,姜伟新在被记者问及未来房价的走势时说,“是稳定的,肯定是稳定的!总理都说了,房价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程度,这是必须得做到的。”记者再次询问房价能否稳定时他又说:“能稳定,总理都说了,不稳定怎么行,肯定行!不行也得行!”

但大多数时候,面对媒体,姜伟新都是连连鞠躬、求饶,或者干脆以沉默回应房价问题。他就像《三体》里那些试图想出欺骗外星人的思想者那样,每天忙忙碌碌,但尽量掩藏自己的设计意图。

就在他刚说完这话的3月15日,“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北京一日诞生了三个地王,开始降温的房价再次急速推高,恐慌情绪蔓延。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0年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5.9%。

“全国‘两会’之后房价的疯涨让中央领导感到恼火。”一位业内人士说。

3月2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项任务中,住建部位列首位。直到4月13日,住建部终于发声,姜伟新表示会把重心放在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上。

紧接着的4月17日,国务院发布“新国十条”,在提高首付比例外,还对利率、税收等进一步政策提出了严格要求。对这轮调控,姜伟新尤为重视,甚至亲自审查了新闻通稿。

“新国十条”出台后,北京在4月30日颁布“限购令”,此后深圳、广州等一批房价过高的城市相继跟进。

7月17日,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姜伟新的态度出现变化。他称,调控政策仍需坚持贯彻,否则一旦放松,房价就会强力反弹,调控政策将毁于一旦。

然而,调控的结果依然是涨。在表面牵头的住建部和姜伟新自然成了不满情绪的“出气筒”。

其实,调控政策基本都不是住建部颁布的。因为土地、财税、金融归其他部门负责,住建部很难对其施加影响,主要扮演的还是监督落实、监测等角色。

住建部也有过一些尝试。在2010年的调控初期,住建部曾召集全国600名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清理房地产优惠政策。“按照以往,这样的会议住建部也就是通知各地建设系统的官员就可以了。可见住建部决心之大。”住建部一位内部人士曾这样告诉媒体。

但在公众眼里,相较于其他部委相继出台调控政策,住建部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外界能够看到的只是住建部几乎从不更新的网站。“负责宣传的负有很大责任。”上述内部人士说。

没想到住房信息联网如此艰难

2011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吴晓灵向姜伟新发问,认为长期采取限购政策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相悖,是否应该更多地运用税收手段调节。

对此,姜伟新说,“房价高速上涨,其他手段都用了以后,都起了作用,但还差那么点火候才能把房价抑制住,最后不得已出了这样一个限购的措施。”

他还补充,为了方便房产税等税收的实施,住建部正计划将个人住房信息收集起来,然后尽快实行全国联网。因为房产税必须以完整的住房信息数据为基础。联网后,房产税征收就有了一定的数据基础,就不必再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

然而事态的发展和姜伟新设想的并不一致。

按照住建部的规划,2012年6月底,全国40个主要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应完成联网工作。但实际上到了6月29日,全国仅有18个城市宣布与住建部联网。

接入联网意味着可能一个黑客或者一个有线人的记者就可以轻松把一位官员或者富商的部分房地产信息获取到手。姜伟新不得不推出“精简版”信息联网,还亲自出面安抚各地官员,表示住建部将确保信息使用安全。只有地方政府和住建部两方都同意批准,信息才能显示出来,否则显示出来的只是不完整的信息。而且住建部不设房屋产权查询端口,也不拥有查询权限,个人住房信息的查询权仍保留在地方政府。这意味着住建部主动放弃了自身的数据控制权,向地方政府打出白旗。当然,此前“个人住房信息联网”被公众寄予厚望的“反腐”功能也随之不存在了。

在2012年40个城市联网目标达成后,联网城市的数量就鲜有增长,一直维持在60余个的水平。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姜伟新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感叹,没想到住房信息联网如此艰难。

2012年底,十八大召开。十八届中央委员的名单里没有出现姜伟新的名字,但他连任了住建部长。正部级官员的退休年龄为65岁,这意味着留给当时63岁的姜伟新的时间只剩下一年多。这一年多是继续保持现状,还是为继任者大斧开路?姜伟新提到了“将来”。

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少年报》11岁的小记者追问姜伟新:“房子太贵了,很多同学的爸妈买房把钱花光了还向银行借了钱,都没钱给孩子买玩具了,姜爷爷怎么看?”

姜伟新答道:“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房价问题将来会解决的。”

2013年全国“两会”,临近退休的姜伟新比往年更消瘦了一些,却依然遭遇了最猛烈的记者围堵。这是因为“两会”前夕,楼市调控重量级新政“国五条”细则出台,包括“二手房交易按照增值额20%征收个税”等内容。这一新政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并引发沪深股市大幅下跌。

3月2日下午,准备从驻地坐车赴人民大会堂参加政协预备会议的姜伟新,一出现在停车场就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记者围住,以致“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车子。姜伟新甚至问记者,“你们知道19号车在哪儿吗?”

3日,姜伟新一天遭遇了三次围堵,分别在宾馆门外、厕所和散会时。会议开到一半,姜伟新起身上厕所,现场十来名记者立刻跟上去,一直跟到厕所门口女记者们才止步。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他才出来。记者们继续跟上去问,“姜部长你看大家都这样了,就谈两句吧。”

他还是沉默。

4日,部长戴上了墨镜。中共界别政协委员小组讨论会上,姜伟新试图快步“穿过”记者,却再次被认出并遭到围堵。面对媒体关于为何在“两会”前夕推出新“国五条”、会不会损伤购房者利益的提问,姜伟新说,无论新“国五条”什么时候出台,都会伤及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个政策不可能让十三亿人都满意,只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符合长远利益。“我头发都白了,一半为了房价,一半为了记者。”

惜字如金或许是因为没法做出承诺。2013年3月14日,姜伟新接受采访时说,房价一定会往下走。然而到这一年年底,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环比下降的仅有1个,持平的3个,上涨的66个。三年前开始的这一轮调控,延续至今益发严厉,但仍然伴随的是房价上涨和土地升温。

保障住房带来成就感

除了维持楼市稳定外,住房保障是姜伟新肩负的另一任务。6年过去,中国住房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这个一直在宏观经济部门工作的人的想象。

2008年上任伊始,姜伟新就提出新设“住房保障司”。为此,住建部的众多官员纷纷赴各地摸底。姜伟新也在数月内,用近半时间前往厦门、河北、江苏调研经济租用房、“共有产权”房等住房保障体系。摸底工作后,姜伟新确定了市场调节和政府保障两条腿走路的住房政策体系,并认为政府的首要功能在于住房保障。

住建部对“住房保障”的重视很快体现出来。2008年3月30日,一次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全国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这是近10年以来首次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议题的国务院级别的会议。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以及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11个部委的高层领导均参加了会议。

“按照现在设定的标准,再过三四年,要解决1500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占城镇户数的8%左右。人均建筑面积不足7平方米的,届时能保障到10平方米以上。我认为‘住有所居’这一目标是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的。”会议上的姜伟新充满信心。

住建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013年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2490万套。据此,“十二五”前三年已完成目标任务的近七成。

相比楼市调控,姜伟新真正能自己“做主”的政策大多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相关。上任的前几年,姜伟新每年都要安排4到5次基层调研,“看到很多百姓还住在破旧的,甚至是三四十年代建造的房子里。下雨灌水、没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有的房子连上下水都没有。每看一次,心情就沉重一次,责任和决心也增加了一分。”

但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践中,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并不高,因为拿出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就意味着放弃一部分土地财政。

有专家指出,保障性住房在资格认定和退出上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瑕疵。有的地方一张单位的证明,就让一些实际月收入6000多元的人也住进廉租房;还有的地方开宝马的人去买经济适用房。因收入增加或条件变化而腾退的人寥寥无几。这让本该享受保障房政策的人无法享受。

“希望大家评价我没有白吃饭”

2014年“两会”期间,起初三缄其口的姜伟新在记者苦苦追问之下,勉强挤出 “双向调控”四个字,立马成为社会热点。

2014年第一季度,房屋成交量、房地产业投资增速、成交价等数据指标均出现下跌,楼市拐点的猜想早已弥漫市场,一些房地产企业期待政府托市。各地政府早已纷纷提出购房者可获税收补贴优惠、放宽外地购房居民户籍迁入条件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但住建部依旧按兵不动。

“房地产调控现在主要是地方在做,中央没有统一的政策。”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说,“这表明,住建部调控之手从市场撤离的态度已经越发明显。住建部不会再出台类似‘国五条’的房价调控政策,而是要把市场的交给市场,在紧张的地方增加供应。”这也与总理李克强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力推简政放权的表现一致。

接任姜伟新的陈政高正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辽宁一起改造棚户区时的下属。2004年至2007年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在辽宁开展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到2007年10月份李克强离开辽宁时,省内主要的、成片的棚户区已经基本完成改造。

其间,陈政高任沈阳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是李克强手下的得力干将。陈政高在任职沈阳的近8年时间中,参与并主持了全国最早的棚改实验,被推广至全国。李克强调入中央工作后,陈政高先后开始担任辽宁省代省长、省长,全面主持辽宁棚改工作。

2014年5月9日,具有丰富棚户区改造经验的陈政高履新住建部仅一周多时间,财政部就下发了1193亿元的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由陈政高主导的棚改战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提速。

和其他的保障性住房相比,棚户区改造更得地方政府的欢心。“因为棚改用的都是棚户区自己的土地。只不过提高了利用率,不会冲击到土地财政。”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说。

陈政高在地方工作多年,当过县里的办事员,当过学院里的宣传员,也当过副县长以及后来的大连市副市长、沈阳市市长和辽宁省省长。或许他更懂得地方政府怎么想,而他的基层工作经验也许在解决中国楼市这种扭曲体时更能派上用场。

即将离任的姜伟新曾经对自己的住建部部长生涯提出过这样的期待:“希望若干年以后,大家对我的评价是这个人在住建部工作期间没有‘白吃饭’,还为百姓做了点事情。尤其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做了一点事情。没有给老百姓留下太多的负担。”(来源:博客天下)

责任编辑:lilei

本文来源:扬子晚报

http://www.cgpnews.cn/articles/20999






欢迎光临 bbs.ebnew (http://bbs.chinabidd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